天壇筆記

天壇筆記

“末日情景”:如果俄羅斯與北約爆發核戰爭 ☆來源:ALJAZEERA

♦ 本文轉載自 ALJAZEERA。若有侵害著作權,請速告知,我們將盡速移除 ♦

 

2022/3/4

202241d01.jpg

俄羅斯總統普京關於將核威懾力量置於高度戰備狀態的聲明引起了全世界的關注,眾所周知的是,這是普京在試圖直接對其西方對手——無論是歐洲還是美國——施加政治壓力,但問題是,這場衝突中的任何國家動用核武器的可能性仍然存在,儘管這種可能性很小。

在人類文明史上的某個時刻,這種極低的概率主要來自該事件預期產生的影響程度。在1984年出版的著作《理與人》(Reasons and Persons)中,英國哲學家德里克·帕菲特提問道:“哪種情況更糟糕?是從和平狀態過渡到殺死90%的人類的核戰爭,還是從殺死90%的人類的核戰爭,進入殺死100%的人類的核戰爭?”你可能會認為第一種情況更加糟糕,但是,第二種情況並不僅僅意味著多殺死10%的人類,還意味著人類的滅絕,而這將是一種更為糟糕的狀態,因為它阻止了所有後代的存在,當然,後一種可能性會小於第一種,但卻是更為糟糕的情況,因此,我們有必要對此加以思索。 

在這樣的情況下,出現了“末日時鐘”(Doomsday Clock)一詞,這是一個像徵性的術語,它指向距離意味著人類末日的“午夜12時”的前幾分鐘。這一想法是1947年由美國芝加哥大學的雙月刊《原子科學家公報》創立的,它預示著世界末日已迫在眉睫,該時鐘每次往前撥動,都意味著人類越接近滅亡,而這是因為擁核國之間正在進行核競賽。在2015年至2020年期間,科學家們更新了時鐘數據,並將之撥快了100秒,這就意味著發生核災難的可能性已變得更大。研究人員指出,儘管意識到核危險,但每個擁有核武器的國家都仍在更新其核武庫,並且速度還在不斷加快。

202241d02.jpg

現在我們知道,世界上存在1.5萬至1.8萬枚核彈頭,其中數千枚可以在5至15分鐘的時間內準備好發射。在2008年牛津大學舉行的世界災難性風險大會上,針對專家們進行的一項民意調查結果顯示,人類在一個世紀內被核武器徹底滅絕的概率約為1%。當然,這些結果僅反映了一群專家的大致意見,而不是基於研究工作的概率分析模型,但是這也再次強調,這種可能性仍然存在,無論它看起來是多麼的微弱。

從一顆核彈開始

好吧,讓我們稍微介紹一下在存在這種可能性的世界中可能會發生的情況。例如,讓我們從一種簡單的可能性說起,即俄羅斯或任何一個北約擁核家,率先發射了一枚洲際核導彈,並且擊中了一個中型或大型的城市,例如開羅,那麼,在這樣的情況下會發生些什麼呢?這種可能性我們過去曾在日本的廣島和長崎看到過。

如果核彈落在該市中心的主要街道上,那麼,將在不到一秒鐘的時間內出現一個高熱(甚至超過太陽)的火球,並讓距離爆炸中心2至3公里範圍內和一切事物“蒸發”,在這裡,我們使用“蒸發”一詞,以便以最準確的方式描述將會發生的一切,即所有事物,包括人類、物品、房屋、汽車、樹木等等,都會隨之消失。

202241d03.jpg

然後,在不到20秒的時間內,將有一股巨大的熱浪席捲距爆炸中心25至30公里的整個地區,在這個範圍內不會出現事物“蒸發”的情況,但是,所有可燃的東西都會燃燒起來,包括人類、樹木、房屋、塑料及衣物。此外還將產生能夠摧毀該地區大多數房屋的強烈衝擊波,而這種衝擊波產生的影響將不亞於五級颶風過境。

這場襲擊中的死亡人數可能達到50萬人,還有為數兩倍的受傷人員將因基礎設施被毀而無法得到治療,但這還不是全部,我們還沒有談到放射性的污染將會造成的影響——這種污染將會擴散至比此前提到的地區半徑還要擴大幾公里的範圍內,並在接下來的幾小時至幾天的時間內,導致50%至90%的人口死亡,而且在接下來的幾代人中出現各類癌症的機率也將大幅升高。

緊隨其後的則是所謂的“核塵埃”的廣泛傳播,即在爆炸之後進入大氣層的放射性墜塵。這些墜塵可以從爆炸現場擴散至數百公里的範圍。雖然核塵埃攜帶的大部分粒子會迅速衰變,但是部分放射性粒子仍會產生持續數秒至數月的影響。至於部分放射性同位素,例如鍶90和銫137,其作用則是相當持久的,甚至可能在最初的爆炸後持續長達5年的時間。

202241d04.jpg

如果發生核爆炸,專家們建議在地下通道中躲藏72小時,以免暴露在核塵埃之下(社交網站)

但這絕不會止於一擊

總地說來,全世界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夠承受核打擊對其一個城市的影響。但是,正如大家所知,這場戰爭絕不會止於一擊,因為受到第一擊的一方,必定會以另一擊作為回擊,以報仇雪恨、解決衝突。為了弄清楚這種可能性的發展情況,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研究人員構建了一個模型,以模擬俄羅斯和北約之間的常規戰爭發展為核戰爭的情況,研究人員在該模型中引入了大量可用的情報數據,並且假設是由俄羅斯率先發動了第一擊。

這項模擬首先從位於波蘭和立陶宛之間的波羅的海沿岸的俄羅斯城市加里寧格勒的一個基地發射核彈道導彈,以打擊位於波蘭和德國邊境的一個軍事基地。而且這場模擬假設北約不會對這次打擊保持沉默,而是將對俄羅斯西部邊境的一個軍事基地發動一場戰術打擊——由一架從位於德國和法國邊境的基地起飛的轟炸機予以實施。

以上模擬內容只是針對通常地處偏遠的軍事基地實施有限的預警核打擊,其造成的死亡人數不會很大,但是,這項模擬預計,俄羅斯將在幾個小時內針對北約國家發動第一場真正的核打擊,該模擬假設,這場打擊將包括攜帶300枚核彈頭的轟炸機,以打擊分散在歐洲各地的軍事場所。而在這種情況下,核彈頭是指導彈在轟炸目標是所攜帶的爆炸物質。

相比之下,北約則將動用180枚核彈頭作為反擊,以襲擊俄羅斯邊境的軍事地區及其腹地,這項模擬預測,在短短3個小時內,死於相關襲擊的人數便將達到260萬人。這項數字相對較小,這是因為這場戰爭到目前為止仍然只針對軍事基地,與此同時,歐洲的大部分軍事基地都將被摧毀,屆時,北約將會發起重大襲擊,並動用來自美國周邊的核潛艇內的600枚核彈頭。

由於俄羅斯知道這場襲擊將從軍事上摧毀其基礎設施,所以,它將搶在這些襲擊發生之前而發射一些核彈頭。這些核導彈將通過攜帶導致的可移動的車輛完成發射,或是從潛艇及地面上的固定中心射向歐洲和美國。

由於這種襲擊仍然是軍事化的,並以軍事中心為目標,因此,在這種情況下的死亡人數將達到340萬人,但是根據這項模擬,死亡人數並不會以這種速度繼續下去。因為在進入某個階段之後,這種報復將針對每個參戰國內人口最為密集的城市。

202241d05.jpg

在完成最後階段後,該模擬的最終形態是在45分鐘內導致8530萬人死亡(社交網站)

這項模擬假設襲擊將首先針對參戰各方(包括俄羅斯、北約和任何其他將參與這場戰爭的國家)人口最為密集的30座城市,並且將在每座城市動用10至15枚核彈頭,那麼,在這種情況下的死亡人數,便將在襲擊開始的短短45分鐘內上升至8530萬人,並且還將產生為數兩部的受傷者,這與我們之前解釋的那種致命情景雷同,即核彈落在密集城市內的那一刻。

不止是核戰爭

但是事情卻不會僅止於此。為了理解這種想法,美國科羅拉多州國家氣候研究中心的一組研究人員進行了這樣一種假設:兩個擁核鄰國——印度和巴基斯坦——發生了一場“小型”的區域核戰爭。科學家們建立了一種僅僅動用100枚核彈頭的戰爭模型,其中每一枚核彈頭的威力都相當於一枚小型原子彈(相當於襲擊廣島和長崎的原子彈)。

結果表明,這可能會導致臭氧層的消失,並在未來至少10年的時間內繼續損害全球氣候,因為由此產生的能量將向大氣層釋放近550萬噸黑碳,從而將突然使地球表面的平均溫度降低1.5攝氏度,而這是一千多年以來的最低水平。

這項研究假設,像這樣的戰爭將推動北美、亞洲、歐洲和中東的大部分地區經歷平均氣溫為2.5至6攝氏度的冬季。隨著全球範圍內大幅出現致命的霜凍,農作物的生長季節也將在未來幾年內受到大幅影響,平均每年有10至40天的時間受到損害。

202241d06.jpg

另一方面,頂部的碳灰燼則會吸收來自太陽的熱量,從而將導致平流層升溫,而隨著時間的推移,這會破壞臭氧層,並使更多的紫外線能夠到達地球表面,而這將對人類健康、農業和生態系統構成直接威脅,無論是在陸地上還是在水域內。

在美國地球物理聯盟發表的另一項研究中,其結果預測,在當前可能用於美國和俄羅斯戰爭的核武庫中,由核爆炸引發的火災將會向大氣的對流層和平流層排出近150TG的煙灰(即碳顆粒雲),從而造成“核冬季”——北半球大部分地區的夏季溫度將低於冰點,而夏季的最高預期溫度可能是零下2.5攝氏度!

當然,所有這一切都會導致全球飢荒。在2013年出台的一份報告中,國際預防核戰爭醫生組織(IPPNW)的研究人員得出結論稱,如果地區擁核國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間互相進行核襲擊,那麼將有超過20億人(約佔世界總人口的三分之一)面臨飢餓的風險。或者說即使只動用美國和俄羅斯的一小部分核武器,也會導致食品價格的暴漲,從而影響世界上最貧窮國家內的數億弱勢群體。

202241d07.jpg

核戰爭之後,全球溫度將一直低於零度

以上這些內容並不是想要製造恐慌,正如我們從一開始就強調的那樣,出現這些情況的可能性仍然很小,但是,僅僅是其存在便伴隨著所有這些預期的影響,這實際上威脅著大規模人類滅絕事件的發生,就像在6500萬年前,一顆撞擊地球的隕石導致了恐龍時代的終結,這讓我們不禁要問:這種可能性為什麼會持續存在?為什麼儘管我們知道即將發生的災難,卻仍未能在核時代開始後的70至80年間完全消除這種可能性呢?為什麼我們在每場戰爭中都要害怕這種可能性的存在?我們並不認為,在發達國家或中等國家內的普通公民願意看到這種可能性的繼續存在,即使只是很小的可能性。

來源:半島電視台 


♦ 專文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站立場 ♦ 

 

 

搜尋

追蹤我們

徵人啟事

41.png

稿約

43.png

新大學臉書粉絲頁

新大學臉書粉絲頁

QR code:

官方網站

web.png

LINE官方帳號

line.png

臉書粉絲頁

fb.png

趕食髦 Food Fashion Up

18836024_1698614263773063_6618469583031104682_n.png

「革命『仍』未成功,同志『更』須努力!」舊大學未竟的志業,香火必得新大學承接。鄭重邀請您的參與,就在這一天為「新大學」政論專欄網站的成立,再續熱忱共襄盛舉,為人類和平民主、公平正義的心力文明付出貢獻。 More...

© 2024 新大學政論專欄. All Rights Reserved. Designed By Allsta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