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明生

經社深化融合與兩岸南南合作的理論建構與試點推進 (中) ☆作者:汪明生

 

肆、執政與治理

全球公認中國政府是唯一能辦大事的政府,此即執政能力;如同「厲害了我的國」所示。然而對台多是小事,民眾的小事就是政府的大事,乃係治理能力;如同兩岸一家親與心靈契合的題目方向。現今可謂大陸自信大氣,然而台灣卻是退縮糾結。倘若將心比心、換位思考,多數台灣同胞在經濟社會乃至政治上期盼渴望的,大致即如:經濟方面寬裕,社會方面體面,政治方面自主。這與大陸一貫主張對台的一國兩制其實並無不同,只是在島內多年來劣質選舉情緒動員下已被模糊焦點乃至扭曲汙名化。如何經由小範圍試點,由兩岸聯手摸索實踐,似為當務之急的可行嘗試。

首屆兩岸南南合作論壇於2017年1月12日在廣西柳州召開,由大陸中國社科院台研所與全國台研會邀請台灣孫文南院共同舉辦。此次論壇的召開,旨在聯結促進台灣雲、嘉、南,與高、屏、澎等中南部發展中地區,與大陸同樣位處中部南部、且在發展中的如桂、湘、川,與鄂、皖、贛等省區的對接合作。此與島內氛圍需求與有心人士所見略同,2016年12月與2018年3月,高雄市議會曾兩度舉辦「兩岸城市試點合作」公聽會,出席的二十餘個中央與地方行政部門代表,於此皆一致表示並不反對,清楚說明南台灣行政及民意部門,與地方各界的民心意向。然而對於多年以來累積形成,混沌糾結的民間與基層兩岸意識,政府部門卻是被動消極無所作為。

發展中的省市地區,或因基礎建設尚未充分完備、或因產業鏈條尚未緊密形成、或因開放意識尚未普及深化、又或因法規制度尚未健全落實,固然基本仍係依照市場競爭規律,然而為求效率避免偏差亦須有效政策的扶持挹注。

先不論整體佈局與發達地區,兩岸其實在發展中地區的經驗作法已經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正常合理的現代發展,是以政策方向指引、硬體設施奠基、產業就業開創、公共服務完善等作為必要條件,而這些也是整個大陸三十年來努力積極在做,已發展地區大體完成、發展中地區急起直追的主要內容。

然而在台灣中南部,尤以三十年前的第二大城高雄而言,最令人嘆息扼腕的,莫過於錯失了亞太中心的政策際遇與產業轉型的連串機會。除了產值就業等經濟面的停頓滯後外,真正影響深遠貽禍至今的,是由此帶來的青壯菁英外移、社會結構失衡、與綠軍政府不遺餘力選舉操作下對於兩岸等重大議題偏差誤導的民情意識。

回顧2008年,高雄人票投馬的比給對手的多了兩萬票,且地方氛圍普遍期待兩岸的大幅開放。然而馬政府第一任施政保守只談經貿,2010年地方選舉藍軍候選人仍然避談兩岸,在助力不足阻力重重之下,終於使得開放不及政績不佳正道縮手。2012年、2014年、2016年的選舉結果,與2018年最新民調所顯示的輿情走向當然也就並不樂觀了。

面對當前兩岸複雜特殊的內外情勢,以爭取促進南台灣小微企業與青年就業為主的兩岸交流固然是重點,然而過程操作與配套措施ㄧ樣重要。也就是經濟效率的市場理性應輔以感性人文的社會(基層弱勢)關注,此亦應係心靈契合的兩岸ㄧ家親的核心部分與具體實現。

原本合理順勢的作法,可在一地理人文相近南台灣的大陸地區,由兩岸合作先行先試共同管理,建構形塑實踐檢驗一國兩制真知真理的模式標準。原本此應即是福建平潭的定位任務,這也是筆者於2005年即已彙整材料、主動提交福建省的原始構想。然因2012年起的台灣政局大幅逆轉,與大陸物質主義伴隨著的諸侯經濟,雷大雨小的平潭特區終究落了個不上不下、說不清楚的局面。

上海台研所牆上掛著汪老的字:「兩岸一中 平等協商 共議統一」極有先見之明。以不必糾纏主權、圍繞民生發展的城市地區南南合作平等互惠,可以大幅簡化明確聚焦看似困境僵局下的兩岸情勢。基於筆者於1990~1999在高雄觀察構想,並以自發方式組織推動的市場轉型下行銷城市的實踐經驗,是以一直認定只要讓南台灣民眾認識感知兩岸合作的現實利益與大勢所趨,應該並不困難積極設定'立竿見影、多方共贏、釜底抽薪、一勞永逸'的兩岸和平發展共同目標。

伍、深化融合未雨綢繆

台灣比香港大,融合發展應及早開始,否則尾大不掉夜長夢多;大陸比日本大,上世紀日本野狼欺負中國綿羊,如何避免兩岸間大陸大狼壓扁台灣小羊。

以下即為初步擬定的兩岸城市試點合作政策內容與項目構想:

  • 給予高雄較大力度的政策挹注扶持,可參照當時給予香港的CEPA,唯一要注意的是以適切民間產學團體取代綠軍政府對接運作。
  • 以爭取三中一青民心感受作為各項工作的優先判準,以'內政化'方式看待高雄,將對台交流做進島內的民眾身上。
  • 建構設立穩定自主的運作體制與專項基金,以持續推進自小而大、從淺而深、由難而易的各項具體工作。
  • 為求配合促進在地小微企業與青年世代赴大陸就業發展,除需建構必要之前端奠基工作外,亦須型塑凸顯高雄在兩岸和平發展中先行先試的特殊地位。
  • 及早啟動推進促成兩岸城市試點合作所需的各類型各層次人才培養,為求體制化與可持續,可與大陸知名高校與培訓機構等建立學位合作。
  • 為求深化紮根、有效扭轉南台灣長期以來在知識觀念與民情意識的偏差滯後,可以現代市場發展、後現代協商治理、與中華傳統文化等作為培訓教育的主軸精神。
  • 協助建構持續推進秉持平等尊重的兩岸合作具體事務協商平台,包括試點城市之間與島內引領導正工作。
  • 由兩岸產學與民間智庫機構牽頭,建立開展兩岸城市試點合作的策略規劃與評估監測基礎與應用研究體系,作為政策建議與對外發佈的參考依據。
  • 為求因應預應兩岸當前與未來數年的複雜變局,建議尤宜牢牢把握孫中山當時提出的迎頭趕上(而非追尾)與一步到位的理念與精神。並需得以釐清理順、兼顧聯結兩岸關係中所涉群體(一中兩岸、國際美日、台灣南北、高雄城市)與個體(大陸、台灣;北京、台北;厦門、上海、高雄;政府、民間;各界、個人)的結構系統,且適切納入載體條件(後現代、現代、傳統、原始)的跨域治理觀點與理論架構方法,作為基礎研究與政策研擬之依據,以妥善指引以上之城市地區、試點合作、政策規劃、基地建構、人才培訓、協商平台、策略研擬、評估監測、與對外發佈等工作。
  • 有關跨域治理理論架構與研究方法的基礎依據,已大致以系列專書、期刊論文、與成果報告等形式彙整出版(公共事務研究方法、互動管理與公民治理、判斷決策與公共事務、環境治理與公共事務、公共事務管理概論(2019)、健康治理與公共事務(2019)),可供參考。

陸、民間產學自發組織的兩岸志願軍

20年來由南台灣就近觀察、經行家評論的綠軍佈局長期深根有如二戰時期納粹德國的黨衛軍,2008年選後成軍注重形象程序細節的馬政府相比之下則好似童子軍,如今兩岸官方中斷需以民間產學自發組織對接操作的新態勢下,當然就是必需號召兩岸的志願軍。

凡走過的,必留痕跡。30年來歷經民主轉型社會變遷下的高雄,以民間產學、公民自發方式,聚焦民生發展、圍繞各類公共領域課題事務,以下團體或待開展、或正引領、或已發揮、或尚穩健、或需聯結,一貫秉持傳承每遇內外變遷時,歷經考驗的志士仁人天下己任精神。

中華產學聯盟協會(2019):號召聯結產業與學術,兼顧實際操作能量與理論建構能力,尋求兩岸佈局與國際接軌,具備研擬與執行較具規模項目實力。

孫文南院協會(2018):追隨孫中山,天下為公即係公共事務,培育能夠引領在地、佈局兩岸、接軌國際的南南合作跨域治理人才。

南台灣產學聯盟協會(2013):實踐學術理念於實務應用,促進南台灣經濟產業與社會民間的向外聯結與地區發展。

高雄平潭促進會(2010):以民間自發方式配合平潭特區的開放開發、對接高雄與平潭的寬面合作。然因種種原因,迄今推進不易、前景不明。

中華公事學會(1998):在首任趙耀東理事長、李國鼎名譽理事長、孫運璿名譽理事長的奠基開創下,歷經施明德理事長、黃俊英理事長的卓越領導,以台灣先行先試的民主轉型與社會治理在地經驗為基礎,為兩岸公共事務管理與經濟社會融合發展出謀劃策、自力推進。「公共事務評論」期刊自1999年起發行至今。

高雄都會發展基金會(1994):在首任黃俊英董事長、谷家恆董事長、劉維琪董事長、與張調董事長的領導帶動下,成為全台首創民間自發的城市發展社會團體。自1990~1999前後舉辦300場以上的大小在地與跨境活動,引領趨勢、至今不絕。

高雄公事學會(1994):原係回應公事所學分班結業學員聯繫聯誼而成立,繼則逐步轉型成為配合政府政策的在地執行與運作團隊。

中山大學公事所(1992):在黃俊英院長1988年的定調支持下,成為台灣公共事務領域的先行先試者。即使曾於1998年達到最高點,卻自2000年起與全台高教科研單位一樣,未能避免來自環境條件的全面制約,而逐步隨之機構化形式化。

(待續)

 

相關閱讀:


♦ 專文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站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站立場 ♦

 

搜尋

追蹤我們

徵人啟事

41.png

稿約

43.png

新大學臉書粉絲頁

新大學臉書粉絲頁

QR code:

官方網站

web.png

LINE官方帳號

line.png

臉書粉絲頁

fb.png

趕食髦 Food Fashion Up

18836024_1698614263773063_6618469583031104682_n.png

「革命『仍』未成功,同志『更』須努力!」舊大學未竟的志業,香火必得新大學承接。鄭重邀請您的參與,就在這一天為「新大學」政論專欄網站的成立,再續熱忱共襄盛舉,為人類和平民主、公平正義的心力文明付出貢獻。 More...

© 2024 新大學政論專欄. All Rights Reserved. Designed By Allsta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