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週刊

台海擦槍走火危機 綠營陷漩渦 台灣是受害者 ☆作者:丁果

♦ 本篇文章轉載自 亞洲週刊。若有侵害著作權,請速告知,我們將盡速移除 ♦

 

2022/8/8

八十二歲的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的個人「訪台計劃」,掀起了全球輿論的競猜遊戲,觸動了中美「霸權博弈」的戰爭神經,憂慮台海爆發擦槍走火的危機。解放軍蘇三十五戰機首次飛越兩岸中線,北京並宣布在台灣四周演習三天,等於封鎖台灣對外聯繫三天。台灣民意對佩洛西普遍持有負面態度。《聯合報》最新民意調查顯示,約六比三民意反對佩洛西訪台,認為這破壞了台海的穩定,不利台灣利益。


 202232k01.jpg

佩洛西(左二)與蔡英文(右二):佩洛西繞過南中國海抵台(圖:歐新社) 

 202232k05.jpg

佩洛西與立法院副院長蔡其昌(右):佩洛西參觀台灣立法院(圖:路透社 )

 202232k07.jpg

支持佩洛西訪台的群眾與反對者對峙:場面混亂(圖:路透社 ) 

誰也沒有料到,八十二歲的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的個人「訪台計劃」,竟然掀起了一場全球輿論的競猜遊戲,觸動了中美「霸權博弈」的戰爭神經,讓台海危機成為全球新聞連日的頭條,也讓台灣成為中美風暴的受害者。台灣的民意也對聲稱來支持台灣民主的佩洛西,普遍持有負面態度。《聯合報》的最新民意調查顯示,約六比三民意反對佩洛西訪台,認為這破壞了台海的穩定,不利台灣利益。

八月二日晚上十點半,佩洛西一行在馬來西亞轉乘另一架專機,繞開南中國海,安全抵達台灣松山機場,展開停留一晚的旋風式訪問,和總統蔡英文會面,並在立法院拜訪。旋風式訪台之後前往韓國和日本,完成她的亞洲之行。而就在佩洛西降落台灣前幾分鐘,北京央視發出快訊,解放軍空軍蘇—三十五戰機穿越台灣海峽。雖然沒有發生戰爭衝突,但這個歷史瞬間已打破了數十年維持的所謂「台灣的現狀」。

台灣海峽因此進入了一個不確定的高度動盪期。除了空中無聲的較量之外,美國的列根號航空母艦群在菲律賓海域戒備護航嚴陣以待,而中國的遼寧號航空母艦群也出動,雙方的軍事對峙將會進入一個頻繁期,擦槍走火的可能性大幅度升高。

202232k02.jpg 

美國列根號航母戰鬥群:在佩洛西訪問期間,從風險重重的南中國海撤往菲律賓海域 

台海狀態從此改變

儘管五十萬網民「圍觀」佩洛西座機行蹤的謎底已經揭開,但過去一週的全球猜謎行動激起的巨大風暴卻正在暗潮洶湧。中美之間暢行幾十年的台灣問題「模糊戰略」,在經歷這場「戰略混亂」的插曲之後,正在散去雲山霧罩,逐漸露出清晰的輪廓。隨著中美之間的軍事力量消長,以及國際關係的動盪重組,中美在台海之間的「戰與和」的世紀謎底,可能在未來數年間就會有謎底披露。因此,圍繞著佩洛西訪台前後的「猜謎」風波細節披露,這場實際發生不到一天的事件來龍去脈,逐漸呈現在全球輿論的放大鏡下,重播帶來的討論爭議,讓一場中美之間在台海是否真的會發生戰爭,以及何時發生戰爭的新「猜謎運動」,拉開了序幕。

顯然,在中美「難逃修昔底德陷阱」的流行思路和「民族主義和愛國主義」的推波助瀾下,全球主流媒體和網路媒體竟不約而同地「期待」佩洛西揭開何時訪台的謎底,以為如此可以連帶揭開「挑戰人類軍事擴張的極限」的懸念,解決中美兩極對抗孰勝孰敗的階段性答案。為此,當佩洛西的亞洲訪問團隊剛剛離開夏威夷,就有數以十萬計的網民緊盯電腦螢幕;當專機從美軍基地關島進入新加坡時,依然有數以萬計的網民跟隨其行蹤。不僅如此,中國《環球時報》前總編輯胡錫進因為一個「不惜擊落佩洛西座機」的推文,竟成為西方主流媒體的頭條,也導致了短時間推特帳號「遭遇關閉」的待遇。

當然,曾於「六四」後在北京天安門廣場拉布條紀念受害者的佩洛西是在各種場合做「政治秀」的老手,她堅持要訪台,自然有她的政治盤算,或許要轉移對她老公股票交易疑雲調查的視線;或許要為民主黨前景不佳的眾議院選舉拉抬聲勢;或許要給自己一旦眾院「變色」、大位不保而留下曾是美國總統繼任順序排第三的「政治權力倩影」留下最後的紀念……不管如何,她的這一趟「亞洲畢業之旅」確實是賺足了輿論的關注,一度成為中美大國博弈「是戰是和」的實力消長的試金石,她當然滿足了自己作秀的慾望,但卻讓東亞局勢陷入了混亂,戰爭指數飆升。

 202232k06.jpg

佩洛西與吾爾開希(右):佩洛西曾在六四後在北京天安門廣場拉布條紀念受害者(圖:吾爾開希臉書) 

北京態度強硬

在佩洛西上次因為新冠中招而推遲亞洲之行後,北京就展開了一連串的強硬立場顯示,向美國、也向全世界表明中國大陸在台灣問題上的紅線。中國軍方不但三次嚴重警告美國不要在台灣問題上玩火,更在佩洛西出訪時,借著八一建軍節,展開多達五次的軍事演習,包括臨近台灣海峽的實彈演習。更令人震撼的是,北京在佩洛西出訪前夕,公開東風十七高超彈試射畫面。因為這款超高音速導彈的試射成功畫面公開,不但是提前制衡美國在八月初將要在加州范登堡空軍基地試射的民兵三洲際彈道導彈,更重要是威嚇佩洛西訪台風暴帶來的台海風險,因為這款導彈將使美國的彈道導彈防禦系統成為篩子而漏洞百出。不僅如此,中國擁有的「航母殺手」東風二十一D因機動性能強,且能在發射後的末端以十倍的音速打擊移動中的航空母艦,從而對本來在太平洋區域佔據絕對優勢的美國航空母艦戰鬥群產生巨大的威懾力,從而阻止美國航母戰鬥群在台海或者其他中國臨海輕舉妄動。 

當然,在大國戰爭突發前,雙方打的是心理戰和威懾戰,以預防最壞的情勢出現。與一九九六年的台海危機相比較,這次中方的強硬立場不但以強大的軍力作為後盾,同時也開放軍事評論區的對策研討和廣泛的民意表達,作為制約美國的一部分。北京清楚知道,問題的最後癥結不在議會議長佩洛西,而在白宮政府和美國軍方。在中國軍方和民間的呼聲中,各種方案紛紛出爐,包括在台海上空設立禁飛區,出動軍機「伴飛」佩洛西座機,經濟封鎖台灣海峽,直接向美國軍方「亮劍」等等。

這種全方位的輿論開放,衝破了外媒將北京的強硬立場解釋為高層是為了「保住二十大權力延續」、「為了層峰的政治顏面」等粗淺觀察,將中國的「一中政策」和「反台獨」立場與十幾億人的民意接軌,超越了單純從大國實力比較來觀察北京「戰爭與和平」的選擇,讓北京的「一中政策」帶上了重要的民意加持,從而給美國朝野帶來實質性的壓力,甚至是道義上的壓力。如今,中國戰機藉此「天賜良機」穿越台灣海峽,而美國毫無動作,顯示佩洛西個人成了贏家,但美國輸了實際利益。

確實,在這一波的佩洛西訪台風波上,美國國內的反應已超出原有的對付「中國威脅論」和「維護美國尊嚴」的傳統框架,也超越了共和黨、民主黨的「紅臉白臉」模式,讓美國朝野在中國問題和台灣問題上的分歧全方位暴露,顯示美國政治「極化」和圍繞國會中期選舉乃至二零二四年總統大選的整體焦慮和「歇斯底里」的分裂錯亂。

 202232k03.jpg

中國東風21D導彈:中國擁有的「航艦殺手」,能在發射後的末端以十倍音速打擊移動中的航艦

 202232k04.jpg

中國蘇35戰機:在佩洛西到達台灣前幾分鐘,穿越台灣海峽  

 202232k09.jpg

中國軍演位置(見方格):北京宣布在台灣四周軍演三天 

拜登放話切割關係

拜登的白宮雖然也想在佩洛西訪台風波上撈取政治利益,扭轉中期選舉的劣勢,無奈形勢比人強,衰退的美國根本無力在目前的形勢下,在俄烏戰爭和台灣海峽兩條戰線來對抗俄國和中國兩個軍事強國,因此白宮很早就釋放出兩個資訊,一是白宮在政治機制上無法制約佩洛西的外訪計劃,一方面則由拜登在七月二十日就借用軍方的立場,即「軍方認為現在訪台不是一個好主意」來牽制佩洛西的行程,或者至少向北京示好。要知道,在中美關係緊張的初期,甚至關係不錯的時候,美國軍方在台海問題上一直扮演強硬角色,以支撐台灣對抗中國大陸的心理防線。

但在這次風波中,美國軍方竟然扮演了「鴿派」的角色,而讓佩洛西的國會扮演「鷹派」的角色,這讓人不得不相信,在中美博弈第一線的五角大廈,已知道在中國軍力迅速上升的情況下,台海一旦擦槍走火,美國未必立於「必勝之地」,而維護「恐怖平衡」或許是美國在東亞地區的最佳利益選擇,為了防止台灣順杆爬,借著佩洛西訪台推動實質台獨,不如先踩剎車掣,讓事態停留在「政治交鋒」的口水戰,而非真的滑向擦槍走火。

但最讓人跌眼鏡的是,與拜登在總統大選中結成「死對頭」的前總統特朗普則在這次風波中給拜登助攻,向在國情咨文演說中撕掉其發言稿的佩洛西發難,稱佩洛西的台灣之行是「製造麻煩」,「她只會讓事情變得更糟」。弔詭的是,共和黨的國會大老們則與特朗普唱反調,參議院少數黨領袖麥康奈爾甚至公開刺激佩洛西無視北京反彈,讓訪問台灣成行。特朗普的前國務卿、以前逢佩洛西必反的蓬佩奧更是自告奮勇,願意陪同佩洛西走訪台灣。由此可見,美國高層政客已將台灣問題「內部政治化」,變成了名副其實的黨爭、政爭工具,隨心所欲,各取所需。

不過,值得關注的是美國主流媒體的輿論轉向。本來在對待「中國威脅論」方面,美國的左右媒體都是推波助瀾者,可以通過不斷升高的美中對峙、甚至發生戰爭的新聞熱點,搶奪讀者和觀眾眼球,收穫經濟利益。但在這一波的中美較量中,《紐約時報》率先轉向,認為佩洛西訪台讓美國的戰略模糊政策變成「戰略混亂」,讓台灣問題變成華盛頓的「政治雷區」。

 202232k08.jpg

《紐約時報》評論:佩洛西之行把台灣變成華府的「政治地雷」

北京外交的兩手策略

雖然北京清楚知道,在外交層面、尤其是對華政策上,美國兩黨和府會一貫是唱雙簧,一個扮紅臉,一個扮黑臉,戰略目標和鉗制對手的目的並無二致,但鑑於美國陷入兩黨極端對峙和「老人政治」的「個性化」時代,北京在外交上也改變了粗糙的「一窩端」政策,採用更為細緻的「量身訂造」、「見縫插針」的對應政策,以求達到「分化對手」、「尋找台階」的效果,給自己的制衡政策帶來更大的「解釋和緩和」空間,交替使用「軟硬兩手」,避免中美關係走進死胡同,也避免自身的外交政策走入「無法回頭」的困境。在對付佩洛西訪台風波上,中南海可謂全面實踐這種「區分對待」的外交手段,體現了對美政策的原則性和靈活性交替並用的細緻,給政策的轉圜預留空間,這與外界將北京外交簡單定位成「戰狼外交」,形成了微妙的反差,也顯示北京對美外交正在走向「多層次化」的成熟。

在對待佩洛西方面,北京不假辭色,全力打擊;但對於白宮,北京則軟硬交替使用,採取原則上劃紅線,但不失對拜登的某種「尊重和期待」。在中美元首對話之前,習近平就對拜登感染新冠病毒致電問候,鋪墊中美對話的「情感溫度」。七月廿八日,中方應約與拜登進行雙邊元首外交的第五次通話,雖然警告美國不要在台灣問題上「玩火自焚」,但談話竟然持續兩個多小時,顯示中美雙方在「最高層管控風險」的問題上,達成了共識,為這次佩洛西訪台可能導致擦槍走火的局面,設下了「保險閥門」。可以說,不管佩洛西是否「突訪台灣」都已經不重要,元首對話的共識已給台海可能發生的戰爭風險「卸下雷管」,事件引發中美局部戰爭的風險已大幅度降低,雙方甚至可能規劃了佩洛西訪台方式的「非正式性」,給事件的軟著陸定下了「基調」。

這種觀察的證據在於,中美元首對話後,美國國務卿和白宮都對外放話,指佩洛西事件不可能導致美中雙方的「戰爭風險」;而眾議院公布的議長外訪行程表中,已經不見「台灣」兩字的蹤影,佩洛西在亞洲之行的首站新加坡,面對記者的詢問,也是「一問三不知」,顯示其對台灣的訪問已經「降格」為私人訪問,與九七年共和黨國會議長金里奇率國會代表團在走訪北京後去台灣的「政治規格」,已經不能同日而語。值得玩味的是,金里奇在日前公開訪台內幕,披露與北京談判的過程,顯示中美高層管控台海風險,已經是傳統,而台灣無意間就成了中美對外政治宣示的棋子。

換句話說,在中美元首會談中,拜登在告訴北京美國總統無法阻止國會議長的外訪行程的同時,已經承諾向佩洛西施壓,保證佩洛西的此行不會納入拜登對華外交的「框架」之中。美國軍方將受到國際輿論高度關注的列根號航空母艦戰鬥群在佩洛西訪問期間從風險重重的南中國海撤往菲律賓海域,也是展露兌現白宮承諾的「善意」。要知道,列根號航母戰鬥群剛剛駛入南海的時候,北京派出了海軍零五二D型導彈驅逐艦和零五四A型導彈護衛艦緊緊伴行在側,近距離相互監視對峙,場面一度相當緊張。中方當然也釋放出善意,央視在八月二日播放習近平日前對軍方講話,強調要「堅決維護台海和平穩定」,顯然是對軍方鷹派發出警告,不要貿然製造「擦槍走火」的態勢,引發戰爭風險。

中國的兩大原則

中美元首會談在台灣問題上,北京除了堅持一貫反台獨、堅持一個中國的「紅線堅持」外,也借著佩洛西訪台風波,向美國展示了兩個核心原則,一是中國民意對美國政策炒作台灣議題是反感和反對的,北京在這個問題上的立場是有民意支持,這就是習近平所謂「民意不可違,玩火必自焚」的強硬立場的底氣所在;二是北京傳遞了不管外部勢力如何干涉,北京「絕不會為任何形式的台獨勢力留下任何的空間」。換言之,北京向拜登表明,台灣問題的最終解決不在於美國採取何種立場,而在於台灣當局採取何種立場和北京的對應措施。可以說,北京的強硬立場以及拜登政府對台斡旋的結果,已經讓蔡英文政府放棄了利用佩洛西堅持訪台一事推動「實質台獨」的冒險,採取了CNN新聞報道所說的「低調以對」,除了行政院長蘇貞昌不痛不癢發表對「任何國外友好貴賓來往都非常歡迎」的陳詞濫調之外,蔡英文和台灣總統府都保持沉默。

同樣,拜登在通話中也再度強調,白宮無意改變傳統的「一中政策」,反對單方面改變台海現狀。顯然,北京的對美施壓和白宮的對台施壓,形成了一種新的在台灣問題上「管控風險」的模式,其直接後果就是讓台灣在國際社會上更趨邊緣化,讓全世界看到台灣問題是中美博弈的一枚棋子而已,使蔡英文政府大力宣揚的台灣主體性論調也逐漸虛化。這種後果,可能是一貫喜歡張揚自己、號稱大力支持台灣的佩洛西預想不到的,可謂十分諷刺。

當然,習近平對拜登在台灣議題上的強硬以及白宮的「巧妙配合」,並非是所謂北京手裏捏著拜登之子的醜聞,而是美國在目前面臨的烏戰長期化、油價高漲導致通脹飆升、美聯儲強力升息導致美國民眾「負債」危機加深、拜登支持率下降等一系列挑戰之下,需要跟北京在「對抗之外」找到某種緩和乃至協作的「剛性需要」,這在中美元首的通話中得到明確的反應。習近平在通話中向美方表達了承擔大國責任的姿態,就宏觀經濟調控、維護全球產業鏈穩定、保障全球能源和糧食安全等重大議題與美方協調,並承諾華盛頓北京不會挑戰二戰後美國主導推動的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和以國際法為基礎的國際秩序,也基於此,習近平呼應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批評白宮「過度強調與中國的全面對抗」的說法,敦促拜登改變「從戰略競爭的視角看待和定義中美關係」。很明顯,與中國和西方網民「喊打喊殺」截然不同,北京向華盛頓拋出了改善雙邊關係的「橄欖枝」,而拜登團隊也傾向接住這個橄欖枝,通過對中國部分商品撤銷懲罰關稅的契機,讓美中大國博弈進入「既對抗、又合作」的「鬥而不破」的新階段。也因為高層對話的成功,北京和華盛頓都釋放出習拜在將要舉行的二十國峰會面對面「握手敘舊」的話題。

可以說,中美雙方的層峰通話為佩洛西訪台風波「劃下了紅線」,找到了軟著陸的「通幽曲徑」,更重要的是,通過最高層「風險管控」,找到了制約雙方軍方鷹派製造「擦槍走火」、在台海醞釀局部戰爭的盲動可能性,這是外界輿論炒作佩洛西訪台風波所沒有看到的關鍵點。

台灣將會是懲罰對象

其實,在中美之間圍繞著佩洛西是否應該訪台爆發口水戰後,蔡英文已知道台灣的「受害者」地位已經鑄成,因為北京與其報復沒有勝算把握的美國,肯定會懲罰台灣,因此,蔡英文政府為了止損,只能低調再低調,甚至表示「沉默」(CNN語)。表面上看,北京要為「若佩洛西訪台,北京的反制絕非是小打小鬧」做出解釋,尋找下台階,但北京這一波的反彈已經通過兩國元首的「層峰通話」,獲得緩衝的回報。這不但是華盛頓將白宮的立場與佩洛西做出了明顯的區隔,總統拜登還因為強調「一中政策」而稀釋了他之前「保衛台灣」的出圈言論。不僅如此,白宮還以修正特朗普時代的「關稅政策」補償北京的「面子損失」,讓中南海在因為疫情導致經濟下滑帶來的內政挑戰,獲得了某種程度的緩解。

更為重要的是,北京並非在佩洛西離台後才開啟「懲罰台灣」的報復,而是從經濟到軍事雙管齊下,即刻展開報復。解放軍戰機穿越台灣海峽或許也獲得了華盛頓的默許。其實,在今年上半年,解放軍戰機飛入台灣空域的數量已經空前,可以預料的是,解放軍戰機將在今後的一段時間裏,可能出現飛越台灣領空的前所未有行動,抑或是試射通過台灣的中短程導彈,而白宮極有可能已警告蔡英文政府避免「擦槍走火」,讓中國大陸得以挽回佩洛西訪台「失去的面子」。但對台灣更加嚴峻的報復是經濟制裁,北京在佩洛西訪台前突然禁止一百多家台灣食品企業向大陸出口商品,實際牽涉的達三千家。

如此一來,台灣遭遇「冰霜」,而台灣外來投資也會隨著台海局勢的緊張大幅度縮減,佩洛西「贏了」訪台,但卻讓台灣「輸了」經濟,甚至連帶影響民進黨年底的九合一地方選舉。這讓蔡英文政府情何以堪?

換言之,台灣在這波佩洛西訪台的風波中,不但在訪問前「被邊緣化」,主體性全然喪失;同時也在訪問後,遭遇華盛頓「默許」的北京報復,讓自己的主體立場兩度「受傷」,成為這波風暴的最大受害者,而北京則在「失去面子」的外部輿論喧喧嚷嚷中,得到了「擁有台灣領土主權」的一次實際操作。至於佩洛西除了完成自己最後作秀的「個人政治野心」之外,她的旋風式訪台真的會有什麼成效,只能等待美國中期選舉與台灣年底選舉的結果來做檢驗了。 

 

 亞洲週刊  2022年32期 2022/8/8-8/14

202232j01.jpg


♦ 專文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站立場 ♦ 

 

 

搜尋

追蹤我們

徵人啟事

41.png

稿約

43.png

新大學臉書粉絲頁

新大學臉書粉絲頁

QR code:

官方網站

web.png

LINE官方帳號

line.png

臉書粉絲頁

fb.png

趕食髦 Food Fashion Up

18836024_1698614263773063_6618469583031104682_n.png

「革命『仍』未成功,同志『更』須努力!」舊大學未竟的志業,香火必得新大學承接。鄭重邀請您的參與,就在這一天為「新大學」政論專欄網站的成立,再續熱忱共襄盛舉,為人類和平民主、公平正義的心力文明付出貢獻。 More...

© 2024 新大學政論專欄. All Rights Reserved. Designed By Allsta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