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論壇

避免中美核戰一觸即發 米爾斯海默:美國終將放棄台灣 ☆來源:風傳媒

♦ 本篇文章轉載自 風傳媒。若有侵害著作權,請速告知,我們將盡速移除 ♦

 

美國《國家利益》(The National Interest)雜誌近日再度刊出米爾斯海默《向台灣說再見》一文,並將標題改為《台灣安息吧?》(RIP Taiwan?)。文中剖析,中國持續崛起,對台灣有何啟示?雖然中國經濟的持續成長仍是未定之天,但只要中國變得比今日更加強大,台灣面對的兩難處境,不將只是今天、明年,而是會籠罩未來數十年。現今中國並沒有非常強大的軍力,其軍隊遠遜於美國。北京現在不可能犯下愚蠢的錯誤與美國打上一仗。換言之,中國受制於當前全球的權力平衡,而此平衡明顯傾向美國這一方。

米爾斯海默表示,從民族主義與現實主義的邏輯,讓中國有強烈的理由終結台灣的實質獨立、收回台灣成為統一的中國。對台灣來說,很明顯是壞消息,尤其是亞洲的權力平衡正傾向中國,而台灣有能力防衛自己的日子也不長了。所以,重要的問題是,美國是否能夠在崛起的中國面前保護台灣的國家安全。換句話說,台灣是否能夠依靠美國維持其國家安全。

若思考美國在亞洲的目標,以及其與台灣的關係。區域霸權會盡一切力量阻止其他強權成為區域霸權。對任何強權而言,最好的結果是,成為體系中唯一的霸權。歷史很明顯地指出美國遵循著這樣的邏輯,它不會容忍任何競爭者。

中國崛起 台灣能否依靠美國維持安全?

他指出,20世紀曾有四個強權有能力角逐區域霸權:西元1900至1918的德意志帝國、西元1931至1945的日本帝國、西元1933至1945的納粹德國、冷戰時期的蘇聯。不意外,每一個國家都想要在西半球建立的霸權,如同美國。美國又是如何反應?在每個案例中,美國在擊敗、分裂渴望成為霸權的對手身上,扮演關鍵角色。

201833k01.jpg© 由 Storm Media Group 提供 中俄南海軍演,中國海軍的軍山湖號綜合補給艦。(美聯社)  

201833k02.jpg© 由 Storm Media Group 提供 中國解放軍南海軍演,飛彈護衛艦「玉林艦」展示火力(美聯社)

美國在西元1917年4月,當德意志帝國可能勝利並統治歐洲之時,參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美國部隊對抗德意志王朝扮演了至關重要的角色,使其於1918 年11月崩潰。西元1940年代早期,小羅斯福(Franklin D. Roosevelt)盡一切力量推動美國加入第二次世界大戰,以顛覆日本在亞洲、德國在歐洲的野心。美國在1941年12月參戰,協助摧毀了兩方軸心國強權。從1945年以來,美國的高層一直努力限制德國與日本的軍事力量。最後,冷戰時期,美國堅定地阻止蘇聯支配歐亞大陸,並讓它於 1980 年代晚期與 1990 年代早期解體。
 
冷戰結束不久,老布希(George H. W. Bush)政府爭議性的1992 年《國防計畫綱領》(Defense Planning Guidance)外洩到媒體手中,這份文件中,大膽陳述美國現在是全世界最強大的國家,而且計畫繼續維持全球唯一強權的崇高地位。換句話說,美國不會容忍競爭者。

同樣的訊息亦出現在2002年小布希(George W. Bush)政府的《國家安全戰略》(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這份文件招致許多批評,尤其是其中有關「預防性戰爭」(preemptive war)的部份。但對於美國應該提防新興強權崛起,與維持全球權力平衡領導地位言論卻少有抗議。 

米爾斯海默表示,美國的底線,從實際的戰略理由來看,努力了超過一個世紀得到西半球霸權的地位。自從美國支配了該地區,它就盡力阻止其他強權控制亞洲或歐洲。所以,如果中國想支配亞洲,美國高層會如何反應已不言自明。美國將會盡一切努力圍堵中國,將其削弱到沒有能力支配亞洲。基本上,美國對待中國的方式會如同冷戰時期對待蘇聯一樣。

中國的鄰國也害怕它的崛起,也會盡力阻止中國成為區域霸權。實際上,像是印度、日本、俄羅斯,甚至新加坡、南韓、越南,都在擔憂中國崛起,也在尋求圍堵中國的方法。最後,它們會加入美國領導的權力平衡聯盟,對抗中國崛起,就像英國、法國、德國、義大利、日本,甚至中國都曾經加入美國冷戰時期圍堵蘇聯的聯盟。

201833k03.jpg© 由 Storm Media Group 提供 總統蔡英文今天接見美國前海軍軍令部長、第七艦隊前司令格林納。(總統府提供)

台灣在其中又扮演什麼角色?米爾斯海默指出,美國與台灣自從冷戰早期,蔣介石的國民黨軍隊從中國大陸撤退到台灣之際,就有密切的關係。但是,如果台灣遭受中國或其他國家的攻擊,美國政府並沒有防衛台灣的條約義務。

但無論如何,美國有強烈的動機,讓台灣成為對抗中國聯盟的重要角色。首先,如前述,台灣有豐富的經濟與軍事資源,而且台灣相當於一艘巨型航空母艦,可以幫助中國控制重要的東岸海域。美國當然希望台灣與自己,而不是中國站在同一陣線。

保護台灣 美國才能展現對亞太盟友的安全承諾

其次,他認為,美國對台灣的承諾,與美國在亞洲區的信譽(credibility)密不可分,這對於美國高層的意義重大。因為美國距離東亞約6000英哩,要說服亞洲的盟友,特別是日本、南韓,當它們遭受中國、北韓的威脅時,美國會給予支援,是十分困難的事情。更重要的是,它必須說服首爾和東京,它們可以依靠美國的核武保護傘,「延伸嚇阻」(extended deterrence)是一個十分棘手的問題,美國與其盟友在冷戰時一直與其博鬥。

如果美國切斷與台灣之間的軍事關係,或無法在台灣與中國發生危機時防衛台灣,就是對其他的亞洲盟友傳達強烈的訊息:它們不能依靠美國的保護。美國高層會盡一切力量阻止這種結果,維持美國作為可靠盟友的名聲。這表示它們無論如何都會支援台灣。

201833k04.jpg© 由 Storm Media Group 提供 2017年11月中旬,美國海軍出動尼米茲號、雷根號、老羅斯福號3大航空母艦打擊群,進入西太平洋朝鮮半島海域,威懾北韓金正恩政權(第七艦隊臉書)

雖然美國有好的理由,讓台灣參與對抗中國的聯盟,仍然有一些理由去思考,這樣的關係無法長期維持。首先,十年內,或是十年之後的某個時間點,美國將無法協助台灣對抗中國攻擊。請記得,未來中國的軍事力量將比今日強大。

不願與中國開戰

米爾斯海默表示,地理因素是中國佔優勢,因為台灣比鄰中國,卻遠離美國。當中國與美國互相競爭投射軍力到台灣,中國一定會贏。而且,在台灣開戰,美國高層必然不願意攻擊中國軍隊,害怕升高核武威脅。美國的謹慎又成為中國的優勢。

有些人提出一個簡單的方法,解決台灣在近期無法以傳統威嚇武力對抗中國的問題:讓台灣加入美國的核武保護傘。但這個方法並不能解決問題,因為台灣若遭到中國攻擊,美國不會冒著全面發起核武戰爭的風險,升高對中國的核武威脅等級。台灣不是日本、也不是韓國。所以,美國最聰明的策略就是不要把台灣納入核武威嚇保護傘。

此外,美國還有第二個理由捨棄台灣:因為台灣是個危險的引爆點,很容易引發中美戰爭,而這不符合美國利益。美國決策高層很清楚,中國非常關切台灣的命運。如果美國看起來像是在阻撓統一,必會使中國怒氣衝天。如果美國與台灣形成更密切的軍事聯盟,華盛頓等同是火上澆油。

201833k05.jpg© 由 Storm Media Group 提供 川普上任首次亞洲行,訪問中國與習近平見面。(美聯社)

中美戰爭引爆點 美國有十足理由放棄台灣

他也特別指出,中國的民族主義是一股很強大的力量,這股力量強調像是美的霸權如何在過去中國衰弱之時羞辱中國,奪取中國的領土,例如香港與台灣。因此,並不難想像台灣危機升高為核武戰爭。中國的民族主義,在這場危機裡將成為製造麻煩的力量,中國也將在未來某個時間點擁有征服台灣的能力,提高發生戰爭的可能。

冷戰時的強權間並非如中美安全競爭之間,有著像台灣這樣的危險引爆點。有些評論家把冷戰時的柏林比作台灣,但是柏林並非蘇聯神聖的領土,對於冷戰雙方也不是什麼重要的戰略點。台灣不一樣,台灣有升高戰爭的危險性,而且美國將會在某個時間點失去防衛台灣的能力,美國決策高層確實有很好的理由,最終得出放棄台灣是一個好的戰略決定,從而讓台灣被迫接受統一。

這些原因說明了,美國在未來幾十年,對待台灣會有點像是精神分裂。一方面,美國有強烈的動機讓台灣加入對抗中國的聯盟。另一方面,隨著時間過去,美國有很好的理由思考,與台灣維持密切關係所得到的利益,將會低於美國所付出的潛在代價,而且這個代價可能會十分龐大。當然,近期之內美國仍會保護台灣,將台灣視為戰略資產。但是這樣的關係能維持多久,沒有人知道。


♦ 專文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站立場 ♦ 

 

搜寻

中国军舰博物馆

fffg.png

联合国会歌

追踪我们

投票专区

新大学政论网站郑重呼吁海内外华人:共同敦请习近平主席能于一年内亲自访问宝岛台湾,向台湾朝野解诠释「何以海峡两岸未来选择统一」方为上策。

新大学脸书粉丝页

新大学脸书粉丝页

QR code:

web.png

官方网站

line.png

LINE官方帐号

fb.png

脸书粉丝页

赶食髦 Food Fashion Up

18836024_1698614263773063_6618469583031104682_n.png
歡迎投稿 歡迎轉載 請洽
Email:theintellectualnet@gmail.com
電話:886-2-3322-6001

「革命『仍』未成功,同志『更』須努力!」舊大學未竟的志業,香火必得新大學承接。鄭重邀請您的參與,就在這一天為「新大學」政論專欄網站的成立,再續熱忱共襄盛舉,為人類和平民主、公平正義的心力文明付出貢獻。 More...

© 2024 新大學政論專欄. All Rights Reserved. Designed By Allsta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