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論壇

民進黨創黨30週年──一個缺席的存在 ☆來源:天下雜誌

♦ 本文轉載自 天下雜誌。若有侵害著作權,請速告知,我們將盡速移除 ♦

 

2016/9/29 

202145h01.png

圖片來源:天下資料,戴重芳攝。

2016年9月28日,民進黨創黨30週年。已是全面執政的黨部在台北市中山堂舉辦一場名為「創黨30 挑戰30」的影像紀念展。在觀看展覽的過程中,我不禁想起一位在影像中以缺席方式存在的人物,一位在1986年參與創黨的昔日政治明星:朱高正。

參與過台灣民主進程的人,記憶中肯定如雷貫耳有過「朱高正」這號人物。當年的政論雜誌以「台灣第一民主戰艦」名之,當然也認定,有關朱高正的報導就是暢讀熱銷的保證。曾有以他為封面人物的週刊,一上市即被搶購一空,一週過後,居然還再版重刷上市,無視於期刊週期的倫理。

關鍵的「北港事件」

1986年9月28日,朱高正以一席激亢發言,臨門一腳,促成「民主進步黨」的成立,這是戒嚴體制下的大突破。而就在前一天,9月27日,朱高正在故鄉北港的母校南陽國小舉辦演講會,警備總部出動憲警、佈置蛇籠,將附近幾條街道全面封鎖,小小北港鎮陷入圍城狀態。朱高正率領近萬群眾突圍,雙方鏖戰至午夜,憲警潰退撤離。 

當天,我就在現場,見證了朱高正生涯關鍵性的一刻。

近年來西方史學界對於重大時刻(moment)或事件(event)的詮釋與書寫蔚為風潮,927的「北港事件」在台灣民主化進程的脈絡中,肯定值得大書特書,乃至當天在場的個別人物,都有許多後續的故事值得分別敘述。

我要說的是,在黨禁、報禁的動員戡亂時期戒嚴體制下,928圓山會議民進黨順利完成組黨,沒有步上雷震「中國民主黨」和美麗島事件被逮捕、被整肅的後塵,前一夜的北港事件是關鍵性的因素。亦即,當年黨政、情治高層在考慮如何處理圓山會議時,必然是以新鮮火辣的北港事件做為鑑照,它也成為當局做決策時的巨大陰影。憂慮一旦下令鎮壓逮人,恐怕北港街頭的星星之火將燎燒全島。

一席話和一個事件凸顯了朱高正與民進黨的關係。

那個「被消失」的人

但是,2006年9月28日,民進黨以執政者的身份舉辦20週年黨慶,盛大邀請當年363名創黨黨員「重返圓山」憶苦思甜。朱高正不在被邀請之列。所有展示的圖片,沒有朱高正的身影。所有陳列的黨史文案,沒有朱高正的名字。2016年的影像展,朱高正也幾乎不存在。

這樣的全面「缺席」,說明朱高正後來和民進黨關係之尷尬。

捷克小說家昆德拉(Milan Kundera)在《笑忘書》裡有一段故事:1948年,大雪紛飛的冬日,領袖戈特瓦在陽台上激昂地對群眾發表演說,身邊好同志克雷蒙提斯體貼地將自己的氈帽戴到戈特瓦光禿的頭上。詎料後來克雷蒙提斯以叛國罪被處決,黨的宣傳機器立即將他從所有歷史圖片刪除。於是,克雷蒙提斯從陽台上消失,原先他站立的位置成為一堵白牆,唯一留下來的印記是那頂戴在領袖頭上的帽子。

如果昆德拉的小說以他的方式談論遺忘,談論令人失笑的遺忘,那麼朱高正也寫了一部長達76萬字的《六十自述》,可以說是以他的方式抗拒遺忘,這是一種歷史的抵抗,讓歷史記憶回歸到它應有的位置。

讓白牆重新浮現巨大的身影。讓我們看見,帽子原來應該是在誰的頭上。

76萬言長篇,與民進黨的恩怨情仇當然只是其中一小部分。當年他領軍北港、舌戰圓山時是32歲的精悍青壯小伙子。一個甲子說從頭,朱高正的一生其實有比政治更豐富、更精采的面向。這部著作,除了政治寫實的部分之外,還包括細膩的,時或頑皮時或感傷的童年回憶,有青少年時期的豪情與叛逆,有青春的愛戀與困惑,當然也有台大到德國波昂求學期間的知識求索與思想衝撞。在後30年的書寫中,除了政治翻滾之外,我們看到更多的是他對傳統文化的熱情,對兩岸關係的突破以及對中國現代化歷程的探索。

小說家朱天心有一本著作,名為《三十三年夢》。朱天心對於「記憶」緻密而繁複的處理方式,已成為其作品的獨特風格。《三十三年夢》有部分談及她結識朱高正以及參與社民黨運作的過程。

她和導演侯孝賢曾經與朱高正並肩作戰,深入山野窮鄉巡迴講演。在整理她的記憶時,朱天心說:「我亦有幸看過最好時光的朱高正。」

若是要處理我個人的生命記憶,那麼我與朱高正相交更深,相從更密。或者,如果說得更直接的話,那麼就是,朱高正的時光,不管好壞,我都見證了。

從年輕熱血到六十自述

朱高正1986年初次參選,競逐的是「萬年國會」時代所謂「增額立委」的席次,在諸多終身職國會議員之外釋出幾個名額於中華民國有效統治地區選出。朱高正所在第四選區含括雲嘉南五縣市,戰線橫跨大嘉南平原,從西濱海岸到中央山脈,望眼所及皆其選民。9月初某個夜晚,我回返嘉義新港月眉潭老家,朱高正開著一輛破舊老車來找我。我們約在村口「敵天大帝」廟埕相見。談政局,談選舉,談改造國會的理想。一副準備與天為敵,與時勢搏鬥的氣概。

不得不承認,朱高正的熱情,不被感染很困難。就這樣我進駐北港競選總部,負責整體文宣工作。所謂文宣,不只是競選傳單的編寫、印製,還包括宣傳車輛的調遣、播音員的講詞乃至競選歌曲的錄製。當年朱高正秉持「我們的朋友遍天下」的胸襟,競選總部接納了江湖上各路主動前來義務幫忙的人馬,這些人各有性情脾氣,我每天除了調配眾人工作之外,難免還得排解口角,仲裁紛爭。

服完兵役,赴法求學之前,我又碰到朱高正第二次參選,於是義不容辭擔任競選總幹事,媒體上說是當年「最年輕的總幹事」。爾後朱高正組織社民黨時,我從法國翻譯了密特朗當年競選總統時的《左翼共同綱領》作為黨綱、黨章參考。朱高正離開台灣政壇前往北京大學授課時,邀我同行,他同時也在中國社科院研究生院講授憲法,我則掛名社科院歐洲所訪問學者。長年以來,兩人之間,無話不說,無酒不喝,當然也見證了朱高正生涯中的跌宕起伏。

不過,朱高正的政治生涯或有其起伏,他的思慮卻是如同前中研院院長吳大猷博士所說的,始終勤勉精純。這本《六十自述》,既有敘述的部分記錄他生命中之波濤,也有議論的部分展現其胸中之丘壑。朱高正畢生用心、用情、用功,本書可窺見其梗概。

最初認識朱高正時,我還是學生,卻已參與過多份黨外雜誌的工作,名為「打工」,卻是從採訪、撰稿、編輯、校對,乃至跑印刷廠,與警總查禁單位捉迷藏,無役不與。與朱高正熟識,是在《自由台灣》週刊期間,那是他與「小子」吳祥輝合作的刊物。我一方面在《自由台灣》工作,一方面與出獄未久的政治犯呂昱籌辦《南方》月刊。朱高正剛從德國學成歸來,滿腹法學、哲學的經綸,他所寫的每篇文章,我既需負責校稿,當然也常是首位閱讀者。從那個時候,對於朱高正筆下的論述,我養成逐字逐句閱讀的習慣。也因為深刻、鞭辟,唯其如此閱讀才能盡享其字裡言外。

對於這部《六十自述》,我也建議如此閱讀。朱高正的「自述」,不僅是娓娓敘說的生命歷練,還包括他的所思所想,包括他以浩大的文字篇章為歷史關鍵時刻和重大事件所留下來的證言。在編輯體例上,本書採獨特的「夾敘夾議」模式,將朱高正過去所寫的諸多重要文章附錄於敘述之中。要了解朱高正,了解朱高正所處的時代,也唯其如此才能不失於偏倚。

在台灣民主化進程中,朱高正曾經提供最大的動能,卻也由於政局變遷,受到朝野當權主流勢力刻意的排擠與扭曲。過去關心朱高正的朋友,難免受流言俗見影響,而對其有所誤讀或誤解。這本書雖是自述,但是由於朱高正驚人的記憶力以及文字功力,有心的讀者或可做為一個甲子的社會史來閱讀。透過本書,有人可能讀到的是一個政治人物的自剖,有人可能發現一個當代思想家的上下求索。當然,更細心的讀者,或許會有喜悅的發現,發現激情的年代中有過一位那麼真性情的人物……

好書推薦:

書名:允執其中:朱高正六十自述
作者:朱高正
出版:台灣商務
出版日期:2014/11


♦ 專文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站立場 ♦ 

 

 

搜寻

中国军舰博物馆

fffg.png

联合国会歌

追踪我们

投票专区

新大学政论网站郑重呼吁海内外华人:共同敦请习近平主席能于一年内亲自访问宝岛台湾,向台湾朝野解诠释「何以海峡两岸未来选择统一」方为上策。

新大学脸书粉丝页

新大学脸书粉丝页

QR code:

web.png

官方网站

line.png

LINE官方帐号

fb.png

脸书粉丝页

赶食髦 Food Fashion Up

18836024_1698614263773063_6618469583031104682_n.png
歡迎投稿 歡迎轉載 請洽
Email:theintellectualnet@gmail.com
電話:886-2-3322-6001

「革命『仍』未成功,同志『更』須努力!」舊大學未竟的志業,香火必得新大學承接。鄭重邀請您的參與,就在這一天為「新大學」政論專欄網站的成立,再續熱忱共襄盛舉,為人類和平民主、公平正義的心力文明付出貢獻。 More...

© 2024 新大學政論專欄. All Rights Reserved. Designed By Allsta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