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轉載自 聯合新聞網。若有侵害著作權,請速告知,我們將盡速移除 ♦
【聯合報社論】用這樣的人掌故宮,怎會在乎摔毀寶物?
2022/10/31
故宮院長吳密察。記者蘇健忠/攝影
故宮博物院在短短十五個月摔碎三件國寶瓷器,這種事故率,比一家餐廳打破碗盤的機率還高。可議的是,除文物毀損,故宮院長吳密察竟下令保密封口,不僅不交代事發原由,更讓破壞事件一再重演。故宮文物遷台七十多年,從未發生毀損;而吳密察上任三年就發生三件,反映蔡政府用人多麼魯莽。
吳密察獨派色彩鮮明,一直推動文化台獨,甚至表態同意將故宮併入文化部,降為三級單位。閣揆蘇貞昌任命這樣的人掌管故宮,顯然要他發揮「去中華文化」的專長;因此發生令人痛心的文物毀損事件,恐怕還有人私心竊喜。看吳密察在立院的答詢,他對三件瓷器毀損毫不在乎,稱這三件只是「一般古物」,說「可以修復」。試問:碎成七片的瓷器,即使黏得回去,又算什麼「修復」?
去年二月「嬌黃綠彩雙龍小碗」被發現破損,吳密察立刻下令這項器物不得點交、不得紀錄,也不得做檢視報告。這些動作,目的就是在隱匿事實,避免國寶毀損的事情外洩。這種作法,和蔡英文論文封存卅年、陳時中的高端疫苗採購合約封存卅年,簡直一脈相承。正因對首件毀損毫無檢討,因此今年四月又發生「暗龍白裏小黃瓷碗」破損事件;接著,五月又發生「乾隆青花花卉盤」摔破事件。
環顧世界,有什麼國家的文物在國立博物館內遭到人為破壞,卻能瞞天過海,裝作若無其事?但吳密察掌理的故宮,可謂創下了先例,毀損文物毫無愧疚,也不調查。以「嬌黃綠彩雙龍小碗」碎成五片的情狀看,必定是遭摔落地面所致;吳密察卻說,監視器紀錄未看到有人員作業時毀損的情況,因此判定「非人為疏失」。如此草率的推託之詞,國人會相信嗎?
故宮近年急於執行「數位典藏」計畫,不斷將各種文物移出庫房拍攝,工作人員若訓練不足或倉促行事,便容易發生毀損事故。荒唐之處就在於此:國寶文物是人類共同遺產,但在蔡政府官僚眼裡,卻只是一件「數位化」物品,打破也不心疼。吳密察還振振有詞,反咬故宮瓷器的包裝「落伍」,他將改箱為櫃,以單件文物作為儲存單位。然而,「落伍」的包裝幾十年來並未毀損文物,瓷器是毀在自以為「進步」的官僚手裡,不是嗎!
蔡總統任內,故宮歷經三任院長,三位都缺乏藝術史專業,行事也備受爭議。首位院長林正儀熱衷於「年輕化」經營,不斷推動實境遊戲、密室逃脫、文物攝影打卡等,走偏方向,其後以健康因素請辭。第二位院長陳其南,更計畫將故宮「封館三年」,重要文物則送至嘉義南院展出,讓國際觀光客走向南部。試想,此計畫一旦推動,故宮將有多少國寶文物毀於搬運?
吳密察也不遑多讓。他七月間甚至誇口說,故宮「南院」的參訪人數未受疫情影響,但「北院」參訪人數則慘兮兮,「已看不見南院的車尾燈」。言下,北院的「沒落」非僅與他無關,他竟還頗自得,因為自己提高了南院的參訪率。事實上,故宮南院參觀人數提高,主要是周邊的夏季親子藝術月、玩魔法、水舞及無人機等趣味活動大增,與南院的文物展示無關。堂堂故宮院長,竟拿趣味活動人數來膨脹政績,這還有沒有一點尊嚴?
從封館三年,到打破三件文物瓷器,都是故宮精神變質走調的徵兆。這不只是民進黨因「仇中」而「仇故宮」,而是蔡政府的用人已失去基本準繩,也不在乎對國家造成什麼傷害。吳密察掌管故宮,就如同讓狼去看管羊群。
♦ 本文轉載自 中時新聞網。若有侵害著作權,請速告知,我們將盡速移除 ♦
故宮寶物該物歸原主了
中時新聞網◎洛杉基
2022/10/29
(圖/本報系資料照)
近日,台北故宮博物院公告:有「明弘治款 嬌黃釉綠彩龍紋碗」、「清康熙款 暗龍白裏小黃瓷碗」等三款文物已經遭到嚴重破損;而「明弘治」竟然被官網標示成「清弘治」。故宮冗員中的無知、缺乏專業態度,令人錯愕與憤怒到無以復加的地步!
這些代表中華五千年歷史文化的瑰寶,經過抗戰、「轉進」大後方、渡海到台灣,幾十年的顛沛流離、千里跋涉,都沒出過事,最後到了台北故宮靜靜躺了70多年,竟然會莫名其妙碎成片片。
這些老祖宗的寶物,如果不是有人有意無意地不當一回事,怎麼會把「傳家寶」當破碗破摔對待?
在對岸,任何人膽敢偷竊或破壞國家級古物,恐怕都得牢底坐穿;可是在台灣獨派政府部門做事,打破了「中國人」的老東西,沒啥了不起,只要上下沆瀣一氣不張聲,再將文物清單封存30年,保證不會有事。
這些獨派主管們,自然會主動遮掩那些靠關係走後門進來的非專業職員所犯下的嚴重錯誤,免得讓在野黨立委順藤摸瓜,拉扯出一大群走後門的共犯。
這個獨派政府,多年來,已經習慣了將錯誤進行:掩飾、隱瞞、保密、封存;至今有誰知道,故宮裡的破損情況究竟有多嚴重?有任何保險公司、第三方國際鑑定公司,包括對岸的古物鑑定師,曾經到台北故宮內外,做過徹底盤點?
故宮那位親綠的館長,敢不敢公開讓專家入內檢查鑑定?這些年,故宮寶物曾經出借到日本等國,也陸續轉移部分文物到故宮南院,其中究竟有多少古物受到損害,有多少被調包,有多少失蹤了,有誰知道?
近日,歐洲博物館有好幾波號稱是「環保團體」向世界名畫潑漆;誰能保證台灣的「環保團體」、「反中團體」、「台獨激進團體」那天不會衝進故宮博物院,對代表中華文化的古文物進行砸搶、潑漆、毀損? 台北故宮除了演練遭受空襲時該如何「轉進」,有沒有對這些反中團體強行進入故宮砸偷搶時,如何防範、反制?
蔡政府刻意讓一個親綠的館長來擔任故宮的館長,就好比是請狼來看管羊群,誰知道他是否別有居心、肩負著層峰交代給他的特殊任務?
台獨政府既然那麼瞧不起、痛恨中華文化,我們建議,不妨從今年起,逐年將台北故宮文物「物歸原主」,安全運送回北京故宮,讓專家們,對這些寶物進行更專業的分類、保養、歸類、整理。他們絕對不會重蹈台北故宮的覆轍,把「明朝」當「清朝」標示、把尿壺當酒杯、將裝著古玩的箱子重摔在地,鬧出令人哭笑不得的國際級笑話。
※以上言論不代表旺中媒體集團立場※
♦ 本文轉載自 中時新聞網。若有侵害著作權,請速告知,我們將盡速移除 ♦
三問吳密察院長
中時新聞網◎段心儀
2022/10/27
故宮博物院。(本報資料照片)
近日傳出故宮針對最重要的寄存品「蘭千山館」文物不再續約,也就代表文物將離開故宮,從此民眾無緣再見。老故宮人以為此舉匪夷所思,既不能理解院方用意,更憂慮重要文物未來的流向。基於故宮典藏中華文物的重大職責,吳密察院長應公開回答三個問題。
民國57年故宮外雙溪新廈落成,原命名中山博物院,既紀念中山先生,也思考未來若故宮文物歸建北京,此博物院將成為台灣文物展示之處。民國58年「蘭千山館」主人林伯壽(季丞)先生,因精於鑑別書畫,遂被推舉為中山博物院管理委員會常務委員。林伯壽先生曾潛心蒐羅流散海外文物,極為賅博。他又廓然大公,不想私藏,希望文物與台灣人民共享,更希望能開啟私人捐贈文物、豐富地方收藏之風,遂慨然將書畫219件、古硯109方「寄存」中山博物院,並附上100萬展曝費,聲明來日故宮國寶重返北平,「蘭千山館」文物還是要永留台灣中山博物院。這皆見諸於《蘭千山館名畫目錄》前序中。
這批文物非常珍貴,歷年來故宮展覽經常借助於此。民國108年故宮送4件書法珍品到日本東京參展,與顏真卿〈祭侄文稿〉同行的就有「蘭千山館」的〈唐褚遂良黃絹本蘭亭〉、〈唐懷素小草千字文〉兩件。故宮目前正在展出的「寫盡繁華-晚明文化人王世貞與他的志業」,也有此二件文物在列,其對故宮之重要性不言可喻。
「蘭千山館」明清文物亦多精品,如:明馬湘蘭群仙卷、明顧媚畫幽蘭卷、明林雪山水卷、清朱耷墨荷軸、清金農梅影圖卷、清羅聘畫蘇小小像軸、清朱鶴年鄭元和圖軸等,故宮歷次策展時多加借重。請問吳院長,院方不再續約,表示故宮已不需要這批收藏、保管、整理、修護、編目、拍照、出書、展覽已50餘年的文物。請問,院方「不續約」的依據為何?
民國91年林先生後人亦承襲祖上遺風,寄存不少文物在故宮,其中〈華喦寫生冊〉全冊共24幅,題材豐富多樣,且一圖一境,大異於純粹追摹物象的擬真之作,故宮曾闢專室展陳此冊,並有專文介紹。林家後人克紹箕裘,熱愛家邦之心昭然。如今,故宮傳出不再續約,文物即將寄存期滿,豈非灰了志士之氣?故宮本負有搜羅、典藏中華文物之職,請問院長:您有權利放棄職責嗎?
民國67年手創武漢大學的王世杰校長,與張岳君先生、羅志希夫人,聯合捐贈三家珍藏之八大、石濤、黃道州等大家名蹟,以豐富故宮收藏,故宮且有圖錄行世。王校長發願,回歸後自身珍藏77件將遺贈武大,故名之曰寄存。請問吳院長,你又將如何處理此寄存文物?
煌煌故宮,不但匯聚千年中華文物瑰寶,也蘊含無數先賢的託付與對故土的大愛。過去故宮有管理委員會,院長如有妄動,就能牽制。今日吳院長雖大權獨攬,但可以擅自決定國寶去留嗎?不該面對國人將此事做個交代嗎?
(作者為中華語文教育促進協會祕書長)
♦ 專文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