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7月16日晚上,陽明山中山樓的國民大會以過半數通過「凍結省級選舉」案,凍省案就此拍板。曾帶領台灣發展的政治引擎─台灣省政府因此熄火,影響效應至今餘波盪漾;回首凍省20年,許多人都在問:台灣學到什麼?
本報系聯合報為了探索凍省效應,走訪省府所在的南投中興新村,記錄空轉20年的中興新村逐漸凋敝、看不到未來的滄桑;更傾聽走過凍省之路的過來人,回望這段歷史給台灣的教訓。
「末代省長」宋楚瑜接受聯合報系獨家專訪,首度還原當年凍省真相,談及關鍵的台北賓館那一夜,充滿政治算計的詭譎。
當時的總統李登輝主導凍省案,讓台灣三級的行政體制簡化為兩級,既解除宋省長「葉爾欽效應」的威脅,也是李登輝「去中國」、「去法統」的重要里程碑。李認為,台灣是個國家,如不凍省,台灣永遠都是中國大陸的一省,終極目標是要改憲法,廢掉台灣省。
台灣省雖然還在,但已虛級化、中空化。凍省20年來,藍綠鬥爭越趨激烈;由於凍省配套不足,中央、地方權責不清,行政效率低落。在大陸快速崛起的同時,台灣的國力相形見絀,形成明顯對比。
不僅政府行政效能不足,凍省留下的中興新村也正快速凋敝。住了30年的詩人李展平感慨,中興新村空有台灣第一座「花園城市」美名,現在只剩虛幻與悲情;大批公務員撤出後,政府也無力管理園區建物,一到晚上荒廢蕭瑟如同鬼域。
「公務員是村子的血液,抽離了血液,村子怎還會有活力?」老字號文具店老闆林松期95歲了,看著中興新村從繁華到沒落,不勝唏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