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论坛殿

歐風美雨

烏克蘭戰爭發展至此,美國難辭其咎 ☆來源:紐約時報中文網

♦ 本文轉載自 紐約時報中文網。若有侵害著作權,請速告知,我們將盡速移除 ♦

 

20212/6/2

202223j01.jpg

3月,奧丁部隊的烏克蘭戰士——其中還有一些外國人——在烏克蘭伊爾平市搜查一輛被摧毀的俄軍坦克。 DANIEL BEREHULAK FOR THE NEW YORK TIMES

本月,曾在薩科齊擔任法國總統期間任其首席顧問的亨利·蓋伊諾在巴黎每日發行的《費加羅報》上警告稱,在目光短淺的美國帶領下,歐洲國家正在「夢遊」般走入與俄羅斯的戰爭。蓋伊諾的這一比喻借用了歷史學家克里斯托弗·克拉克對「一戰」起源的描述。

蓋伊諾自然明白,俄羅斯是目前烏克蘭衝突的罪魁禍首。去年秋冬,正是俄羅斯在邊境集結了軍隊,並在要北約提供一系列與烏克蘭相關的安全保障遭到拒絕後,於今年2月24日開始了炮擊和殺戮。

然而,是美國讓這場悲劇性的、局部的、同時也形勢模糊的衝突演變成了一場潛在的世界大戰。蓋伊諾認為,以拜登政府為首的西方國家誤解了戰爭的邏輯,給這場衝突注入了無法抑制的動力。

他沒有說錯。

2014年,美國支持了一場在最後階段演變為暴力的民變,反對親俄的合法民選總統維克托·亞努科維奇。(為這次民變辯護的人一直控訴亞努科維奇政府的腐敗,但腐敗是烏克蘭長期存在的問題,甚至在今天也是如此。)結果,俄羅斯吞併了克里米亞,這一地區屬於烏克蘭,歷史上一直說俄語,從18世紀開始就是俄羅斯黑海艦隊的駐地。

俄羅斯對克里米亞的領土主張確實有爭議,但這件事對他們來說非同小可。在克里米亞戰爭及「二戰」期間兩次被歐洲軍隊圍困的戰役中,數以十萬計的俄羅斯和蘇聯戰士為保衛克里米亞的塞瓦斯托波爾市而犧牲。近年來,俄羅斯對克里米亞的控制似乎提供了一種穩定地區局勢的辦法:至少,俄羅斯的歐洲鄰國沒再自找麻煩。

但美國始終沒有接受這一辦法。2021年11月10日,美國與烏克蘭簽署了「戰略合作夥伴憲章」,呼籲讓烏克蘭加入北約,譴責了「俄羅斯仍在進行的侵犯」,並重申了對克里米亞重新歸屬烏克蘭的「堅定承諾」。

這一憲章「讓俄羅斯堅信,不出兵就會被出兵,」蓋伊諾寫道。「這將不可避免地導致1914年的歷史以最純粹的方式重演,令人不寒而慄。」

蓋伊諾的形容完全符合普丁總統對於他要打的戰爭的描述。「最現代的軍事裝備在源源不斷地運入,」普丁在5月9日的俄羅斯勝利日年度閱兵式上說道,他指的是外國勢力對烏克蘭的武裝。「危險與日俱增。」

至於他對俄羅斯安全的擔憂是否合理,立場不同,答案也不同。西方新聞報導傾向於貶低他。

從目前來看,烏克蘭戰爭的艱難進程證明了普丁的判斷——可能還有他的行動——是正確的。雖然烏克蘭的軍事產業在蘇聯時期舉足輕重,但到2014年,這個國家基本沒有現代化的軍隊。為一些民兵提供武器和資金,對抗東部俄羅斯支持的分裂分子的是寡頭,而非國家。美國起初是在歐巴馬政府時期武裝和訓練烏軍。但現代化裝備在川普政府時期開始流入,如今,這個國家已經武裝到牙齒。

自2018年以來,烏克蘭獲得了美國製造的標槍反坦克飛彈、捷克的火炮、土耳其的拜卡「旗手」無人機以及其他與北約操作互通的武器。最近,美加兩國又送去了英國最新的M777榴彈炮,可發射GPS制導的「神劍」炮彈。拜登總統剛剛簽署了一項400億美元的軍事援助計劃。

有鑒於此,對俄軍戰場表現的嘲諷是不明就裡的。讓俄羅斯裹足不前的,並不是這個幅員只有其三分之一的農業國家所拿出的勇氣;面對北約先進的經濟條件、網路和戰場武器,俄羅斯至少現在還能穩住陣腳。

這也是蓋伊諾指責西方國家「夢遊」所擊中的痛點。美國還在試圖維持一種假象,即向盟友提供武器和直接參与戰鬥不是一碼事。

此兩者之間的差異在信息時代顯得愈發虛妄。美國提供了用於擊殺俄軍將領的情報。其獲得的目標定位信息,幫助擊沉了俄羅斯在黑海的「莫斯科號」導彈巡洋艦,這一事件造成約40名海員喪生。

而美國可能正在起著更直接的作用。烏克蘭有數千名外國武很容易越界成為戰鬥人員,發動代理人戰爭也裝人員。一名志願者本月向加拿大廣播公司講述了與「來自海軍陸戰隊,來自美國的朋友」並肩作戰的事情。正如武器供應商很容易越界變成發動祕密戰爭。

試圖打這樣一場戰爭的國家,有可能在道義理由的驅使下,以一種微妙的方式從部分參與變成全面參與。也許在美國官員看來,出口武器和撥發經費是出於同樣的考慮:這些東西是如此強大,以至於具有嚇阻作用。這筆錢花得值,因為它可以買到和平。然而,一旦更大的武器無法嚇阻,反而會導致更大的戰爭。

2014年俄羅斯接管克里米亞過程中只死了幾個人。但這一次,面對武器裝備相當——在某些情況下甚至有優勢——的對手,俄羅斯重新開始打起更像二戰的轟炸戰。

普丁認為戰爭發生的首要原因是美國武裝烏克蘭,即使我們不接受這一說法,但這肯定是戰爭變得如此激烈、狂暴和致命的原因。我們在這方面的作用不是被動的或偶然的。我們讓烏克蘭人有理由相信他們可以在一場升級戰爭中獲勝。

成千上萬的烏克蘭人已經喪生,如果美國沒有插手,他們可能不會死。這自然會在美國政策制定者中產生一種道德和政治責任感——堅持到底,升級衝突,對任何過度行為做出同等回應。

美國已經表明自己不僅有義務升級,而且還傾向於升級。3月,拜登在堅稱普丁「不能繼續掌權」的時候還擺出了「上帝」的名頭。4月,國防部長勞埃德·奧斯汀解釋說,美國希望「看到俄羅斯被削弱」。

諾姆·喬姆斯基在4月的一次採訪中對這種「勇武宣言」的自相矛盾的動機發出了警告。「這可能感覺就像在模仿溫斯頓·邱吉爾,非常令人興奮,」他說。「但他們的意思是:摧毀烏克蘭。」

出於類似的原因,拜登表示普丁應該因戰爭罪受審是一種完全不負責任的行為。這一指控太過嚴重,對方一旦做出同等回應,就會不利於克制;畢竟,犯下一項暴行的領導人與犯下一千項暴行的領導人一樣,都是戰犯。其效果,無論是有心還是無意,都是在阻斷通往和平談判的通道。

烏克蘭戰場上的局勢已經發展到一個尷尬的階段。俄羅斯和烏克蘭都損失慘重。但雙方也都取得了收益。俄羅斯擁有通往克里米亞的陸橋,控制著烏克蘭一些最肥沃的農田和能源礦藏,最近幾天一直保持著戰場勢頭。烏克蘭在對其城市進行了強有力的防禦之後,可以期待得到北約的進一步支持、技術和武器——這是一個將戰爭繼續持續下去的強大動力。

但如果戰爭不儘快結束,它的危險就會增加。「談判需要在接下來的兩個月內開始,」美國前國務卿亨利·季辛吉上週警告說,「在它造成難以解決的動盪和緊張局勢之前。」他呼籲恢復戰前的狀態,並補充說,「持續到那個節點之後的戰爭將不是為烏克蘭的自由而戰,而是一場針對俄羅斯本身的新戰爭。」

在這方面,季辛吉與蓋伊諾意見一致。「對俄羅斯做出讓步就是屈服於侵略,」蓋伊諾警告說。「對一切都不讓步將是屈服於瘋狂。」

美國沒有做出任何讓步。那樣做會顏面盡失。畢竟快要選舉了。因此,政府正在關閉談判通道並努力加劇戰爭。我們是奔著贏下戰爭去的。隨著時間的推移,致命武器的大量進口,包括新授權的400億美元撥款,可能會將戰爭推向一個不同的水平。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本月在對學生的講話中警告說,戰爭最血腥的日子即將到來。

 

Christopher Caldwell是時報觀點版面特約撰稿人,也是《克萊蒙特書評》(The Claremont Review of Books)特約編輯。他著有《Reflections on the Revolution in Europe: Immigration, Islam and the West》及《The Age of Entitlement: America Since the Sixties》等書。

翻譯:Harry Wong、明齋


♦ 專文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站立場 ♦ 

 

 

搜寻

中国军舰博物馆

fffg.png

联合国会歌

追踪我们

投票专区

新大学政论网站郑重呼吁海内外华人:共同敦请习近平主席能于一年内亲自访问宝岛台湾,向台湾朝野解诠释「何以海峡两岸未来选择统一」方为上策。

新大学脸书粉丝页

新大学脸书粉丝页

QR code:

web.png

官方网站

line.png

LINE官方帐号

fb.png

脸书粉丝页

赶食髦 Food Fashion Up

18836024_1698614263773063_6618469583031104682_n.png
歡迎投稿 歡迎轉載 請洽
Email:theintellectualnet@gmail.com
電話:886-2-3322-6001

「革命『仍』未成功,同志『更』須努力!」舊大學未竟的志業,香火必得新大學承接。鄭重邀請您的參與,就在這一天為「新大學」政論專欄網站的成立,再續熱忱共襄盛舉,為人類和平民主、公平正義的心力文明付出貢獻。 More...

© 2025 新大學政論專欄. All Rights Reserved. Designed By Allsta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