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篇文章轉載自 人民網。若有侵害著作權,請速告知,我們將盡速移除 ♦
2014/10/22
絲綢之路上的中亞東幹族華人
眾所周知,陸上絲綢之路興盛於漢唐、漸衰於明清。 然而,在19世紀末,有一群來自中國西北的回族人從陝西出發,途經甘肅、新疆進入了中亞的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烏茲別克等地,形成了一個新的海外華人族群:中亞東幹族。 百餘年來,中亞東幹人奔走於古絲綢之路上,他們在中國與中亞的國際交往、經貿合作、人文交流領域留下了不少佳話。
中亞東幹人大多屬清朝同治年間遷居中亞的中國西北回族的後裔,目前約有12萬人,主要居住於中亞的哈薩克、吉爾吉斯斯坦、烏茲別克三國,其中吉爾吉斯斯坦的梢葫蘆和米糧川多聚居甘肅籍回族華人,別名“甘肅村”;哈薩克的營盤和新渠多聚居陝西籍回族華人,別名“陝西村”。
中亞東幹人雖然現在身為中亞哈薩克等國的居民,但是百餘年來他們對中國故土的思戀一刻也沒有衰減。 1957年6月,東幹族詩人亞瑟爾·十娃子隨同蘇聯作家代表團踏上了魂牽夢繞的中國故土,寫下了《在伊犁》等不少詩篇,在中亞東幹人中激起了很大的反響。 多次訪問中國的亞瑟爾·十娃子還與曹禺、老舍等人結下了友誼。 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前往中國訪親的東幹人絡繹不絕。 2011年10月,來自烏茲別克、吉爾吉斯斯坦、哈薩克、俄羅斯四國的51名東幹族華人組團訪問了中國甘肅、陝西、寧夏等地。 2013年8月,為了支持中國與中亞地區跨國申報古絲綢之路為聯合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來自中亞三國的20名東幹族青年還舉行了沿古絲綢之路由中國西安騎自行車抵達哈薩克營盤鄉的活動。 古老的絲綢之路在中亞東幹族華人的腳下,已不僅是一條綿延千里的回鄉路,更是一條讓中國與中亞近在咫尺的“連心路”。
中亞東幹人利用自己特殊的文化身份,多年致力於推動中國與中亞的經貿合作。 據哈薩克科學院的相關資料,19世紀末,初到中亞的東幹人把中國的農耕技術帶到了中亞,他們在中亞推廣水稻種植,栽種亞麻、豆類、油菜等作物。 21世紀以來,中亞東幹人活躍於中國與中亞經貿合作的舞臺。 哈薩克東干協會主席海珊·安多次來中國參加西部商品交易會,先後把溫室大棚、蘑菇培植等多項農業技術引進到哈薩克及周邊中亞國家。 2008年4月,哈薩克東幹人所在的江布爾州與中國陝西締結了友好州省關係,一批陝西企業家赴哈薩克投資興業,目前中哈經貿合作已拓展到農業、礦業、石油業、汽車製造業等多個領域。
中亞東幹人在促進中國與中亞的人文交流方面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19世紀末,首批前往中亞的東幹人多屬晚清中國西北社會的底層民眾,由於遷居國外長期與中國隔絕,東幹人近乎完整地保留了晚清時期中國西北民間的風俗習慣,東幹人可謂是研究清末中國西北民俗的“活化石”。 澳大利亞學者葛維達就認為:東幹人是世界上唯一說中國話又完全用字母拼寫中國話成功的人。 中亞東幹人的獨特文化催生了一門新學科——中亞東幹學,東幹學曾是前蘇聯漢學的一個分支,也是吉爾吉斯斯坦科學院的一門學科,東幹學的研究引起了俄羅斯、日本、美國、德國、澳大利亞、挪威等多國學者的關注。 東幹人屬華裔,中國學者在研究中亞東幹學方面有明顯優勢,甘肅、陝西、寧夏、北京等多地的學者開展了中亞東幹學研究,目前的研究已涉及語言學、民族學、歷史學、文學等方面,中國與中亞兩地的學者圍繞東幹學研究開展的學術交流活動正在逐漸升溫。 如今,中國與中亞東幹人有關的人文交流活動已拓展到教育領域,甘肅蘭州和陝西西安已接納了多名中亞東幹族的青年留學生,蘭州大學等高校還在中亞多地辦起了孔子學院和孔子課堂,由中亞東幹人帶動中亞漢語熱已成規模。
當前,中國與中亞各國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正在蓬勃興起,中亞東幹人百年來一直奔走於絲綢之路沿線的中國及中亞諸國,長期致力於沿線的經貿交流與人文交流,特殊的中亞東幹族華人無疑在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建設中具有特殊作用。
♦ 專文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