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論壇

台灣政論

習近平對台講話以及蔡英文總統回應的思考與討論(下) ☆作者:楊雨亭、曾建元

♦ 本篇文章轉載自新民叢報。若有侵害著作權,請速告知,我們將盡速移除 ♦

 

影片連結:https://youtu.be/SJqcBWkbJyI


關於台灣的藍綠統獨的交集問題 

▍曾建元:我談兩點,第一個就是說剛才雨亭談到的藍綠兩陣營或統獨這種不同的認同,怎麼在臺灣的現實當中找到交集。我嘗試整理出來,也就是說如果中華民國是我們共同的符號,我想就算獨派也不會反對。你可以看到臺灣的隊伍出國還是拿中華民國的國旗,我們也是爭取在各個國際的場合,能夠跟各個國家平等參與各種國際的活動,也能夠唱我們的國歌。但是,這個在現實當中都遭遇到很多困難,像我參加合唱團出國參加比賽,非官方的合唱比賽,我們就是沒辦法參加開幕式,這是我自己親身經歷的。為什麼?因為中共抗議,他不要看到中華民國國旗,所以乾脆就把臺灣就擺在一邊。我們怎麼樣來共同面對這個問題?

當中華民國的國旗,及中華民國的名稱在國際社會,特別是官方的活動當中,現在的困難已經滲透到許多非官方的活動。在中共的壓力之下,我們如果去尋求一個共同的符號、共同的名稱,有沒有可能性?就臺灣本土來講,他覺得用臺灣就好了,因為這跟世界各國西方國家他的習慣一樣,國名跟地名的名稱一致,不用再進一步去解釋,所以就用台灣這個名稱。如果國旗不能用,那麼我們可以共同設計一個替代的旗誌,國旗能用還是我們最高的目標,但是如果達不到的時候,我們有沒有其他替代方案?這個替代方案的思考,目前在藍營的社群當中,有沒有碰觸到這樣的問題?最近我在網路上看到一個很有創意的做法,就是在現在的國際場合裡,他們容許我們唱國旗歌,於是就有人,也是我們獨派的前輩,他就把國旗歌的歌詞改得更加貼近了我們臺灣近現代歷史和大家共同的感情,跟共同的一些經驗,等於說他去轉化國旗歌的意義,讓它成為臺灣人民不分族群,特別是獨派,能夠接受成為我們對外的共同代表的一種符號。這種的可能性,面對中共壓力之下,有沒有藍營的朋友、藍營的社群可以思考這個問題?在面對在國共對話交往過程當中,中華民國就是一直被打壓,反而是在兩岸的互動過程當中,反而往往是民進黨政府或是獨派會去強調中華民國,所以這個現實的問題是我們要去面對的。

臺灣是一個移民社會

另外,就歷史的問題說,臺灣是一個原住民,再加上不斷移民所組成的一個多元族群的社會。就像我是客家人,我的曾祖父從中國大陸來,在這個過程當中,面臨很多的族群的衝突。在臺灣的歷史當中,族群衝突的激烈的狀態絕對超過1949年之後。只是1949年之後的族群衝突,因為跟我們現在的經驗連繫在一起,所以我們覺得很痛苦。可是翻開台灣歷史,這種殘酷的畫面更多。哪怕如此,1949年,在一個很意外的情況下,兩岸分裂,不同的族群在這邊共同形成新的意外的國度,我們共同在這邊經營憲政民主的生活、經濟的生活、共同的教育。因為過去臺灣的歷史某些方面受到壓抑,所以在臺灣民主化之後,這些歷史帳本了慢慢地被掀出來,使我們必須進行自我反思跟檢討。我相信我們對過去1949年之後的歷史,如果我們有一個大家共同的反省、反思的一個過程,重新建構我們的歷史觀,我相信我們可以走出一條路,就是說促進轉型正義所要追求的所謂社會和解的一個道路。

古寧頭戰役七十周年

我舉個例子來說,今年是2019年,民國10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七十周年,事實上也是古寧頭大戰七十周年。古寧頭大戰是大多數從中國大陸撤退來臺灣的國軍在前線作戰,幫臺灣兩岸打下這樣一個局面。八二三炮戰是有臺灣的充員兵參與;古寧頭戰爭絕大部分是從中國大陸撤退到台灣和台澎金馬的國軍,幫臺灣打下了這樣一個生存空間,這段歷史我們應當共同去紀念,去追懷當年為臺灣或者為了中華民國或中國人最後的憲政民主保留的一個很重要的護國戰爭。這段歷史我覺得民進黨政府應當正視,去年蔡總統在處理823炮戰的經驗實在是太令人失望了,總統、副總統、行政院長都沒有到金門前線參與這個紀念的活動,反而被逮到第二天副總統在金門旅遊。這就是他們沒有意識到1949年之後,臺灣這個意外的國度、這個新國家,是在融合和衝突的過程當中慢慢形成的,我們必須要正視去珍惜共同努力的歷史過程。我覺得這一點,向後看去珍惜這段過程,然後珍惜我們共同努力的成果,共同營造我們的未來。然後在這塊基礎上,我們再來面對共產黨統治下的中國,尋求臺灣下一個階段更廣闊的發展空間。這個現實中發生的台灣歷史,我覺得我們要去正視它。 

肯定曾建元的論述

▍楊雨亭:按照建元兄這樣的論述,我是90%贊成,也沒什麼反對的餘地,你講得非常好,甚至於肯定與包括了我們外省人族群在這裡的生存意義和生存空間。現在就是民進黨或者台獨如何面對建元的論述,去做下一步的討論和實踐的問題。比如說我們對蔣介石有情感,去蔣化的過程不要粗暴,要和藍營商量,而不是促轉會出個公文或者是文化部要撤掉這個、撤掉那個,讓我們感覺非常困難,那是因為歷史的情結,很難在不尊重的對待下不激烈地反彈。包括對兩蔣陵寢怎麼辦?那這些問題都是要去處理的,而不是以一種攻擊的方式來做,在雙方沒有溝通的情況下,未來的遠景預期會有很大的挫折。建元兄一直沒有辦法得到民進黨主論述的這個位置,如果以綠營的立場,他這樣的講法對於族群彼此的認識和接納有立即的作用,對台灣的未來有很好的遠景,中華民國的根基也可以逐步地穩固下來。我很希望他能夠慢慢變成綠營主要的臺灣論述者的地位。不然我看中華民國正統論述跟臺灣主權或臺灣意識論述之間的交集,目前還是有困難。 

國民黨重新回到大陸發展的期待以及台灣內部的和解

我們希望中華民國包括大陸,因為我們對大陸有深厚的情感,希望中華民國是一個大的一個國家、大的國度。這並不是一個錯誤的理想,只是說怎麼做到。共產黨基本上是壓抑我這種想法的,比如說我去年寫文章主張國民黨回大陸,大陸的一些老百姓說你們應該回來,因為他們覺得說共產黨長期一黨專政不是辦法,可是他又說共產黨不會讓你們回來。可是國民黨從來沒有提出要求和平地回到南京,如果提出,共產黨會怎麼反應呢?我們渴望回到南京重新走出一條新的道路,我們也希望臺灣老百姓能支持我們國民黨回到南京重新開始。今年國民黨到台灣70年了,我們這些情感和理想並不是一種錯誤的東西,更不是賣台的做法,期望大家思考怎麼樣能夠支持我們,同時也讓我們更融入臺灣。這個理想其實對中共是一個促進,對台灣內部也是一個融合。所以期望台灣人民能尊重我們的情感和理想,不要駡我們,說我們賣台。

韓國瑜最近有一個講話我覺得非常好,當然有也有人反對他。他說第一個,千萬不要忽視共產黨對台灣統一的決心;第二個,也絕對不要忽視台灣老百姓追求自由民主的決心。我覺得這個講得太好了,而且很堅定。這是我們臺灣藍營領導人第一次能夠說得非常明白,我們應該支持這種講法,甚至綠營也應該支持。

我認為我們應該慢慢要練習讚賞對方,比如我認為蔡總統講的不錯,尤其是四個必須的第一點,要求大陸正視中華民國的事實存在。剛才建元兄講的台灣論述,也包含了我們中華民國的優點,族群的和諧等。我們長久以來不斷否定對方,其實已經深刻地傷害了彼此的心靈以及我們子孫的福祉。我們必須改變。

不管是太陽花和後來的管中閔事件,很多事情在實務處理上有很多困難,因為缺乏政黨與族群的協商過程。我是覺得以目前的情況,建元的講法如果成為民進黨的一個基本的共識一環,我覺得是非常有幫助的。我跟他相處十年,他的基本價值觀我從來沒反對過。

由於藍綠長期的對立,而且對於國族的立場有些差異,政黨之間的磨擦仍然劇烈,因此盼望習近平的講話在台灣內部能夠慢慢摸索出一個共識,並不容易,我希望我們兩人這樣的談話能夠有些幫助。 

如何執行我們的理念

▍曾建元:在臺灣來講,不管藍綠或者是客家福佬,不同的族群,我們在一起共同生活了七十年了,這些基本價值已經形成,所以,我們都很珍惜我們現在自由的生活方式。很多人認為臺灣太過民主,但我問過藍營的朋友說:你那麼喜歡專制的話,那讓蔡英文來專制統治你們。他們也不要,那個基本價值性形成了。我們現在差別就是對於國家未來的願景,可能有不同的想像。我們現在面對現實的參照,中國共產黨的形象,他的過去的作為實在太不好了,所以讓我們對未來的想像沒有現實可信的基礎來進行國家認同的共同推理,我覺得這是一個基本的問題。

我們剛才談到很多的想法,其實最後要談的就是誰來作為?誰來執行?兩岸關係要依靠國民黨跟共產黨來完成,我相信會引起其他黨派或者不同的國家想像的人的疑慮,比如說呂秀蓮副總統最近表達她願意到中國大陸去談兩岸之間的歧見,我覺得這就很好,因為讓綠營的人或讓民進黨、獨派的人去面對國民黨在跟共產黨對話的時候所實際面對的問題,他才能夠感同身受知道藍營為什麼在這個問題上面所可能遭遇的困境,大家可以互相體諒。

同樣的,在臺灣內部的社會對話當中,去期待政黨政治人物之間來進行和解的對話,我覺得是緣木求魚,因為我們台灣是一個選舉政治,首先贏得自己支持者的選票,然後再想辦法超越中間線是選舉最保守的策略,也是最安全的策略。期待他們的放下歧見,在說明不清楚之下,很可能會吃掉他的基本盤,所以這個共識的凝聚的過程中,不可能去期待在短時間的選舉週期當中來完成,而需要比較大的社會對話的過程。所以這個作為者就不能期待是政黨,我覺得反而是民間社團,或者是民間的社會意見領袖應該更多地扮演這樣一個角色。我們雖然是人微言輕的個人,但是我們都有我們所座落的社會基礎,從我們個人開始進行這種互相理解、互相體諒、互相欣賞、互相珍惜的這種對話,我覺得這次談話就是一個很好的起點。還有很多的民間社團,像我們今天借用的北社,它也是個很好的平臺。這些融合工程不要過度的寄望政黨,應當透過由下而上的社會力量,讓這些政黨最終選取面對直視這些問題,因為當民意改變的時候,臺灣的選舉民主自然會逼迫這些政黨去改變他們原來的政治主張,因為他們終究要贏得選票,要擁抱民意。所以怎麼樣促進台灣內部的社會和解及兩岸間的和解,我覺得重要的行動者要從政黨轉向社會,轉向非傳統的力量。

 

相關閱讀:  

web-qr新民叢報1.png


♦ 專文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站立場 ♦ 

 

 

搜寻

中国军舰博物馆

fffg.png

联合国会歌

追踪我们

投票专区

新大学政论网站郑重呼吁海内外华人:共同敦请习近平主席能于一年内亲自访问宝岛台湾,向台湾朝野解诠释「何以海峡两岸未来选择统一」方为上策。

新大学脸书粉丝页

新大学脸书粉丝页

QR code:

web.png

官方网站

line.png

LINE官方帐号

fb.png

脸书粉丝页

赶食髦 Food Fashion Up

18836024_1698614263773063_6618469583031104682_n.png
歡迎投稿 歡迎轉載 請洽
Email:theintellectualnet@gmail.com
電話:886-2-3322-6001

「革命『仍』未成功,同志『更』須努力!」舊大學未竟的志業,香火必得新大學承接。鄭重邀請您的參與,就在這一天為「新大學」政論專欄網站的成立,再續熱忱共襄盛舉,為人類和平民主、公平正義的心力文明付出貢獻。 More...

© 2025 新大學政論專欄. All Rights Reserved. Designed By Allsta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