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論壇

未來的重要資源:技術勞工 ☆來源:中美論壇

♦ 本文內容轉載自 中美論壇專刊 US-China Forum (Chinese) ♦

 

2021/11/20

世界上最重要的資源是人,新冠疫情引發的全球經濟大轉變,加速了第四代工業革命的步伐,各國出現對技術工skilled workers的強勁需求。高端科技人才引領新趨勢的發展,但有將無兵不能打仗。目前迫切需要的是擁有中高端技術的勞動大軍。

新美國經濟(New American Economy)6月的一項報告說:2020年,美國每有一個計算機或數學工作的求職者,就有不止7個相關的職缺在等他。美國的高技能工人不足,雇主正在尋求移民人才來填補空缺。美國商會U.S. Chamber of Commerce呼吁以就業需要為目的增加移民,以解決工人短缺問題。美國經濟往往是風向標,其他國家即將出現同樣情況。

1.   新冠疫情催生創新creative 的經濟活動,未來在教育、企業管理、工農業生產、醫療、購物與服務等各方面都將加速採用互聯網、自動化、機器人、人工智能、數據化、遠程操作等新工具,對技術勞工的需求急劇上升。即使人力密集的服務業如餐飲、零售等都漸漸使用機器人robots,同時有關新設備的設計、製造、管理、維修、操作,都需要新的勞工。僅僅勞力‘打工’意義的勞工,不足以勝任。

新冠疫情聯同氣候變化和能源革命所催動的各種經濟轉型,使全球的經濟升級和轉型不可遏止。新的產業迅速取代舊產業。新聞報導,美、英建築業約一半使用robots,汽車業為84%,制造業為79%。

以農業為例:將來的農業是智慧型高科技化的農業,是節土、節水、節能,能夠控制生长環境的全天候高產農業,大量運用生物科學、信息技術、人工智能、自動化、機器人、地空無人機的技術。農民應是農業技工,他們的教育水平和農業知識應在大學以上程度才足以勝任。美國大規模機耕的農業人口,只佔全人口4%,幾乎都是高中以上水平,1/4是大學畢業,他們是農產經營者,平均收入高過全國平均1/4。他們要進一步升級到科技農業只也許只是一步之遙。中國“農民階級”佔人口70-80%,實際留在農村的至少40%。農村與農民的教育水平、社會地位、收入都是全國最低的,制度使他們永遠貧困, 同時中國農產品不足自給。少數國營農場的技術先進,但距離科技農作仍有距離。中國要提升農民的地位、教育、和科技生產能力,成為科技農民,道路就很遙遠。需要全國做出最大的努力。提升教育和技術培訓是唯一道路。

2. 中國由於底子薄弱,教育短板多,人力資源的素質差距大,比美國的困難多。中國網民很多,看情形只是手機短信族,只約40%的家庭有互聯網internet;日本歐美都是80%以上。

由於小學免費義務教育到21世紀才開始,因此有大量文盲和低教育的國民。他們只能從事低技術或無技術的打工。他們為中國創造了廉價勞工的人口紅利,但是在未來的知識型經濟中,將淪為失業大軍。同時新經濟所需要的技術型勞工則缺乏。有必要給他們設計提供“補充義務教育”。這是當務之急。其任務十分艱鉅,因為人數多達幾億,“學生” 或學員各有工作和生活負擔,他們的學習環境與青少年的讀書環境完全不同。實現補充義教制度需要全社會的努力。首先必須從增加師範教育和提升各類教師素質做起,包括將各行各業中大批有專長技能的人培訓為兼職教師,以補充教師的不足,並需要對困難的家庭給予補助,使他們能夠接受正規教育、補充教育和技術培訓。為此目的,需要根本的制度性改革,包括改革目前的戶口制度。

大陸十四五提出“中國式學徒制”,以減少高考壓力,也有培養技術勞工的意義。德國10-11歲就開始職業與學術academic分流,是德國勞動力實力強健的主要因素之一。中國因應未來科技時代的需要,理應提升標準,18歲以前是基礎教育,18歲後才將學術方向和適用技術方向分流。現在的中職水平普遍很差,畢業生根本無法就業,理應取消,把它們大力提升並改為普通高中。大專程度也差,畢業生也很難在所學領域找到工作。必須全面提高大專的程度,讓不想走學術方向的學生,在大專確實學好一項專業技術。不是考不上本科才淪為讀大專。為此,必須改變做官至上的風氣和制度,以配合教育的改革。否則教育改革還是有名無實。

3.   中國面臨對技術勞動力的需求,有其人口危機的背景:即人口減少,勞動力總量下降。由於一胎化政策、城市居民的生育率下降,以及農民工結婚難和養育難而致生育率也大幅下降,導致人口大幅減少。官方數據顯示,2020年登記出生新生兒為1003.5萬,男529萬,佔52.7%;女474.5萬,佔47.3%。較2019年減少170多萬;出生率急降15%。農民工的傷病死亡率高,加上生育率低,特別導致了勞動力減少和勞動人口平均年齡飆高。中國經濟人力的前景堪慮。

這嚴重問題表面上暫時不顯著,原因是:中國打工族長期是加班加點工作。從低端的農民工,到中級的打工族(主要是“外地城市”到大城市的打工者),都被趕入這個制度性陷阱。因互聯網公司出現 995 和996這名詞,現在才引起重視。其實“打工”向來如此。按996工時,每週12x6=72小時,一個人幾乎做兩個工,勞動人口幾乎翻倍,但每個工作者仍只能得到一份工資,等於是工資減半。中國以此獲得國際競爭力。但是長時期加強勞動傷害身心健康,產生長期的民族整體身心健康問題。更由於中國大陸有一種新封建制度:人的“身份”被鎖定在父祖輩的出生地,子子孫孫永遠不變,因此農民和“外地人”在工作地點無權享有公民應有的如健保、子女教育、個人福利、退休等等基本福利。他們因此傷病死亡率很高,同時子女的教育和身心成長都受到摧殘。大陸現在有意減少996工作制,以挽救民族健康,還在申請加入“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伙伴關係協定CPTTP”,將受到關於勞工基本權利規定的約束(國際上認為農民進入非農產業,就是工人;公民平等也是國際通例),因此降低工作時間是必須的。勞動時間減少就是勞動力減少,勞工不足是迫在眉睫的問題。

大陸現在已經出現“躺平” 主義,那是對制度性永久低工資過度工作的一種反抗文化counter culture。雖然大陸全面控制國民的生活和工作,但消極的反抗仍然滋生。因此,唯有提高勞動者的教育、科技能力、生產力,才能減少工時而不減少生產,並解決相關的人口、健康、和社會問題。

4.  大陸的人口減少中還有一個特殊的問題:男女比例失衡:官方數字的剩男有3500萬。他們無法結婚,因此不能生育。不僅影響人口減少,更滋生社會問題:結婚、生育的天性被壓抑,必然有問題。即使強力指揮生育,也不可能變出3500萬女子。看來唯一辦法是從國外獲得良配。這必須有先決條件,即回到前述的要求:中國的勞工,必須有較好的教育,有技能,有良好的工作,有養家的能力,才能在國內從外來的移民婦女中找到良配,或者出國獲得適當的工作而在國外成婚。剩男之所以成為剩男,因素很多,主要是出身、家庭和環境條件較差。那不是他們的責任。國家和社會有義務特別給他們提供獎學金和各種條件,讓他們能夠接受適當的教育和技術訓練,從而有能力結婚。各行各業的男女都可能與異民族對象通婚,但總的結果是3500萬男子有機會與異族結婚生育,等於給中國增加幾千萬寶貴的勞動人口。

 5.  在提高教育的大政策中,應該將提高女童和婦女教育列為重點。由於歷史的原因,婦女文盲多,教育水平低,在職場中的機會少,男女不平等。婦女們的才智多半是被埋沒的,是國家民族的重大損失。聯合國早就呼籲,給婦女教育,是迅速提升全社會福祉的最佳政策。婦女特別重視家庭、子女、教育、健康、和平與幸福。婦女多半是自己省吃儉用,把收入用在家庭、子女、丈夫身上。母親受教育,子女受教育的機會上升,下一代將增加無數人才。貧窮的婦女特別想讀書,想工作。她們想要提高生活和為子女拼搏的願望特別強烈。從各國的經驗可知,婦女可以勝任任何行業的工作,尤其擅長教育文化、醫學護理、生物、化學、IT和高科技各學科,更在人文、社會學科各業表現優異,例如企業管理、金融理財等。她們將是各行各業、特別是科技行業的生力軍。二十世紀以後,世界各地的發展突飛猛進,原因之一便是有婦女參加,使勞動人口和智力總量翻倍,更提升社會文明。婦女地位越高,國家越是先進,反之則落後,這幾乎是定理。

6. 美、英和若干發達國家,需要技工的時候,就想吸引移民。美國過去吸收世界各國的高端精英,如留學生,也吸收中美的低端打工者。今後將著重吸收稀缺資源的技術工。中國需要外國人才,也需要外國技工和新娘,應思考開放移民。中國國民也應該有更多外出創業和工作的機會,順便緩解“剩男”問題。開放入境移民,中華子女獲得新血液,民族將煥發新精神。歷史上中華民族原來就是東亞各民族的混血,正如美國人是歐洲各民族的混血。美國有各民族兒女通婚的優點。中華民族也應繼續多民族通婚的成長歷程。

發展中國家想要迎頭趕上先進國家,面臨緊缺技術勞動力的問題。將來先進國家將競向發展中國家技術移民,以爭取影響力。國際交往越來越多,國際間的互相學習和求職必然是潮流。各國不僅是貿易來往,也“輸入、輸出” 人才和勞工。有人才和技工可以輸出的,就是資源豐富的國家。

結論:教育是今後最大產業,包括正規教育、補充義務教育和職業培訓。擁有最多和最優良教師,最多高級人才,最大技術勞動力大軍,就是未來最有能量的國家。

教育基建的投入-產出比的效益最大,其產品:人,與物質產品不同,是有機的,會隨時間而擴大效益。優化教育,就是優化社會。教育是系統性的大工程,也是龐大的良性投資,創造的是綠色“產業”。
今天中國面臨的不僅是發達國家的競爭,還面臨發展中國家的競爭。他們看到為發達國家打工是迅速提升經濟的捷徑。他們有工資低,生育率高,勞工平均年齡低的優勢,發達國家已經開始把工廠開到那些國家去。捷足先登的有越南、印尼、孟加拉國等。大國如印度更富有潛力。中國將低端勞動力提升為高端勞動力,不是未雨綢繆,而已經是當前緊迫的國之大事。

紐約時報記者紀思道說:“世界上最大的未開發資源是…人的巨大潛力,… 對人力資源的投資,收益最大。” 這原是老生常談,但正是最高的智慧。

 

吳章銓,聯合國退休人員,是最早注意釣魚台群島問題的老保釣成員之一。 


中美論壇 堂堂邁入  

六周年 第 432 期 

熱門話題 精彩內容 

需要您的共鳴回響與參與才有火花  。。。

請熱烈點擊回響 。。。

#432 (11/20/2021)

 

www.us-chinaforum.org 網站為印刷版形式,便於報章式閱讀,並易於尋找早期論壇。www.us-chinaforum.com 網站為普通網站形式,有留言、下載、搜尋文章等功能。希望您不吝批評、建議、並請轉寄。您可對任何文章在 .com 網站留下評語或意見,點擊該文章下之“評論”即可,您可用真名或任何假名留言,表中電郵欄所留電郵地址僅為網站管理者用,不會刊出,網站欄可空白。 


♦ 專文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站立場 ♦

 

搜寻

中国军舰博物馆

fffg.png

联合国会歌

追踪我们

投票专区

新大学政论网站郑重呼吁海内外华人:共同敦请习近平主席能于一年内亲自访问宝岛台湾,向台湾朝野解诠释「何以海峡两岸未来选择统一」方为上策。

新大学脸书粉丝页

新大学脸书粉丝页

QR code:

web.png

官方网站

line.png

LINE官方帐号

fb.png

脸书粉丝页

赶食髦 Food Fashion Up

18836024_1698614263773063_6618469583031104682_n.png
歡迎投稿 歡迎轉載 請洽
Email:theintellectualnet@gmail.com
電話:886-2-3322-6001

「革命『仍』未成功,同志『更』須努力!」舊大學未竟的志業,香火必得新大學承接。鄭重邀請您的參與,就在這一天為「新大學」政論專欄網站的成立,再續熱忱共襄盛舉,為人類和平民主、公平正義的心力文明付出貢獻。 More...

© 2025 新大學政論專欄. All Rights Reserved. Designed By Allsta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