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週刊

馬克思秘密情史情何以堪 ☆作者:姜庚宇、王念煜

♦ 本篇文章轉載自亞洲週刊第32卷20期。若有侵害著作權,請速告知,我們將盡速移除 ♦

 

馬克思是充滿真性情的人。他與妻子燕妮感情深厚,但也與家中女傭海倫偷情而生下私生子,未肩負父親的責任。在十九世紀泛道德主義的高壓社會氛圍中,父子咫尺天涯未能相認,成為他一生的最痛。

201821o1.png


馬克思(Karl Marx)不是聖人。這一位充滿人道主義情懷的思想家,其實也是一位充滿真性情的人,他與妻子燕妮的感情很深,但他也與家中的女傭偷情,最後生下私生子,卻不容於社會,也無法肩負父親的責任,在十九世紀泛道德主義的高壓社會氛圍中,父子咫尺天涯未能相認,成為他一生的最痛。

今年五月五日為馬克思二百歲冥誕,全球都有紀念活動舉行。中國大打「馬克思牌」,央視推出了連續五集的《馬克思是對的》,以及上下兩集的《不朽的馬克思》,對馬克思的功績大加褒揚,再度將馬克思供上神壇。也許是為讓馬克思的偉大形象完美無瑕,中國官方都對馬克思的情感秘聞隻字未提,讓群眾未能了解這位偉大革命導師的人性真貌。

恩格斯替馬克思背黑鍋

馬克思和恩格斯(Friedrich Engels)是一生的摯友,亦是永遠不離不棄的革命同志。二人惺惺相惜,並為後世留下辯證且進步的哲學遺產。《資本論》這本曠世巨作,見證著他們分工合作締造革命藍本的深刻情誼——馬克思從事《資本論》的寫作,恩格斯則為幕後的金主,為它的出版和聲名遠播立下了汗馬功勞。但中國與過去蘇聯的歷史都沒有透露馬克思讓家裏女傭珠胎暗結,生下了私生子,而恩格斯為了老友的「革命名聲」,不惜背上黑鍋,當上了這名私生子的父親。

馬克思這名女僕名字叫做海倫·得穆特(Helene Demuth),她也被馬克思親暱地稱作小琳蘅(Lenchen)及「尼姆」(Nym),一八二三年出生於德國萊茵蘭村莊的農民家庭,父輩從事麵包師的工作。海倫九歲時就在馬克思妻子燕妮的母親家做幫傭,後來被燕妮的母親作為禮物送給燕妮。

海倫追隨馬克思一家長達三十八年,並未曾獲得薪酬。海倫與馬克思的家庭共患難,奉獻了自己的一生,在馬克思去世後,她搬去恩格斯家服侍他,並與恩格斯合力整理出最後兩卷《資本論》,從未有過半點怨言。馬克思、恩格斯、海倫以及馬克思之妻燕妮,四個人看似平和地生活著,背後卻是情海翻騰的暗流。

一八四五年,馬克思被德國政府驅逐,燕妮又懷上身孕,燕妮的母親就將身邊二十二歲的海倫,送去給女兒燕妮當女僕,幫助馬克思夫婦照顧年幼的孩子們。馬克思一家先後流亡法國和比利時,海倫與他們一起逃亡,最終在一八四九年八月移居英國倫敦,她與馬克思兩個家族的回憶錄證明了她一生所做出的奉獻。

出於身份的緣故,海倫的聲音鮮有被外界聽到,除了她的遺囑以外,其人生幾無留下書面記錄。海倫見證了馬克思家族的顛沛流離,陪伴了馬克思度過人生最艱難的時期,這段經歷令馬克思尤為珍視,兩人間也漸漸催生出特別的感情。一八五一年六月,馬克思與海倫的私生子弗雷德里克·劉易斯·德穆特(Frederick Lewis Demuth/弗雷迪,Freddy)誕生,兩人的婚外情開花結果。

為革命大義掩藏不倫戀

馬克思與海倫的不倫戀情終究被燕妮發現,這令燕妮相當沮喪,她夾在馬克思的革命工作與情婦之間,生活得格外艱難。

英國史學家瑪麗·格貝爾(Mary Gabriel)在二零一一年的作品《愛與資本:馬克思家事》(Love & Capital)一書中提到,「當燕妮因為溫飽問題向家人尋求幫助時,馬克思卻在迪恩街與海倫發生性關係」,「不知道這是兩人第一次還是最後一次發生關係」。這本書早就由湖南人民出版社推出中譯本,讓讀者知道馬克思的人性真貌。

海倫和弗雷德里克本應被驅逐出馬克思的家庭,但這種做法為馬克思與恩格斯所反對。一旦這對母子離開,婚外情的秘密隨時都面臨著被揭露的危險,將會令馬克思和恩格斯的事業受盡非議。燕妮本人當時也審時度勢,考慮到自己生存處境不易,無法承擔家庭破裂帶來的風險,同時也為了不阻礙馬克思的共產主義事業,竟就此忍下近三十年的光陰。

201821o2.png

私生子不能走正門

馬克思本人更加對這段父子關係極力遮掩,認為這將會對他作為革命領袖和先知的形象造成致命的傷害,他不僅拒絕承認弗雷德里克是自己的親生骨肉,還拒絕承擔養育弗雷德里克的責任。恩格斯將弗雷德里克寄養在一個名叫劉易斯的工人階級家庭中,還為他負擔了生活所需。弗雷德里克被允許參觀馬克思一家,但必須要從房子的後門行進,在廚房裏與母親短暫相聚。

其實在當時,馬克思和恩格斯的大部分好友都知道弗雷德里克的存在,海倫與馬克思和恩格斯的密切關係也並非什麼天大的秘密,如若弗雷德里克的身世影響到馬克思與恩格斯兩者中任何一人,並關聯到共產主義運動中的「馬克思主義黨派」,他們便會用「遠房親戚」之名輕而易舉地將弗雷德里克拒之門外,如此一來,弗雷德里克的存在便無關痛癢。

海倫在一八九零年死於癌症,並被安葬在馬克思家庭的墓地旁。恩格斯在她的葬禮上高度讚揚其聰穎又善良,關心他人,為人可靠,且馬克思與海倫商談了許多複雜而困難的黨務工作,乃至經濟學著作的有關問題。馬克思逝世後,也是海倫幫助恩格斯處理了很多棘手難題,讓他的工作和生活得以順利進行。弗雷德里克是海倫遺囑的唯一受益者,海倫把九十五英鎊的全部財產都交給了他,而海倫當時提供的出生證明並未寫明弗雷德里克的父親是誰。

直至一九六二年一封文件的披露,才終於讓私生子弗雷德里克的故事浮出水面,在此之前,他在人們關於馬克思和恩格斯的生活紀實中都只是一個完全不起眼的人物。據該文件披露的故事內容,在馬克思的勸服下,恩格斯為馬克思「頂罪」,變身坊間口耳相傳的「弗雷德里克之父」。

或許與自身名譽相比,恩格斯更關心馬克思在共產主義事業中的名聲。因此,即使有一封能夠證明馬克思「婚外情」的信,恩格斯也可能將之銷毀殆盡。然而在臨終前,也是馬克思和燕妮去世之後,恩格斯還是決定不要將這一秘密帶進墳墓,用筆在盤子上寫下心聲,寫下弗雷德里克其實是「馬克思的兒子」,還以歷史的真面貌。

馬克思一家的死亡魔咒

弗雷德里克是馬克思僅存的男丁骨血,但和父親馬克思與養父恩格斯的深厚學養比較,他受教育程度很低,後來做了一名機器維修工人,成為了名副其實的僱傭勞動者;不太順遂的生活使他無法對馬克思的階級運動產生任何興趣。一九二九年,弗雷德里克七十八歲的生命畫上句號。而他這一生,只在從廚房側門進去探望母親海倫時,見過自己的親生父親一次。直到離開世界的那一刻,他也許都未曾了解自己是革命大師的兒子。

但也許是這樣的生活,讓弗雷德里克沒有和他的同父異母的哥哥姐姐們那樣面對更悲慘的命運。馬克思和燕妮生了七個孩子,但四名都夭折,他們唯一的兒子埃德加病死在父親的懷抱裏,但最悲哀的是三名女兒,在馬克思死後,兩人都先後自殺而死。死亡成為馬克思一家的魔咒,而弗雷德里克這名私生子反而逃過魔咒,得以善終。


♦ 專文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站立場 ♦ 

 

搜寻

中国军舰博物馆

fffg.png

联合国会歌

追踪我们

投票专区

新大学政论网站郑重呼吁海内外华人:共同敦请习近平主席能于一年内亲自访问宝岛台湾,向台湾朝野解诠释「何以海峡两岸未来选择统一」方为上策。

新大学脸书粉丝页

新大学脸书粉丝页

QR code:

web.png

官方网站

line.png

LINE官方帐号

fb.png

脸书粉丝页

赶食髦 Food Fashion Up

18836024_1698614263773063_6618469583031104682_n.png
歡迎投稿 歡迎轉載 請洽
Email:theintellectualnet@gmail.com
電話:886-2-3322-6001

「革命『仍』未成功,同志『更』須努力!」舊大學未竟的志業,香火必得新大學承接。鄭重邀請您的參與,就在這一天為「新大學」政論專欄網站的成立,再續熱忱共襄盛舉,為人類和平民主、公平正義的心力文明付出貢獻。 More...

© 2025 新大學政論專欄. All Rights Reserved. Designed By Allsta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