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週刊

兩岸不要浪費烏克蘭戰禍

♦ 本篇文章轉載自 亞洲週刊。若有侵害著作權,請速告知,我們將盡速移除 ♦

 

2022/3/14

陳國祥,台灣資深媒體人,曾任《自立晚報》總編輯、《中國時報》總編輯、《中時晚報》社長、《中國時報》特約主筆;前中央社董事長。

 

中國大陸和台灣可借鑑俄烏戰爭,俄軍突襲方式和國際經濟制裁皆為借鏡,更重要是學懂避免戰爭。


戰火蹂躪,民生塗炭,烏克蘭深陷水深火熱之中。入侵的俄羅斯也不好過,戰場攻勢遭遇頑強抵抗,傷亡慘重,國際制裁出手很重,致使俄國經濟、金融與民生遭受重創。這場兵連禍結的戰爭,海峽兩岸能從中得到什麼啟示?

這場戰爭的緣起是,俄國提出的安全需求方案,美國及北約國家拒絕全盤接受。無論有何冠冕堂皇理由,發動戰爭都是罪不可赦,其他國家即使不表態譴責侵略者,也可能遭人唾罵。這次中國方面雖標舉主權與領土不容侵犯原則,但不願譴責俄國,也不願稱其為侵略者,故遭致諸多抨擊。一些國家的政府公開批評,連在烏國的中國人也必須假裝成日本人,才能免受咒罵或暴力攻擊,一些烏克蘭人甚至不讓他們躲進防空洞;烏東地區的華人也遭襲擊且不准離開。

站在人類文明的高度上,反戰、反侵略是理所當然的,凡不反對俄國派兵侵略烏克蘭者,就是站在正義的對立面,無法見容於世人。可議的是,中國大陸網路上稱頌普京的言論成為主流,鮮有責備俄羅斯和同情烏克蘭人民者,令人感慨民族主義和大國博弈的思維浸透了多數中國人的靈魂,是非善惡標準竟如此狹隘而冷血,對於受戰爭摧殘者缺乏基本同情。這樣或許正是許多大陸人贊同武統台灣的心理素質,在他們的意識中,收復領土、制裁台獨、驅趕美國的重要性可能高於生命價值,為此而可武力相向,犧牲他們口中的「台灣同胞」。

戰爭極其殘酷,坐在沙發上看電視、刷微博、看抖音,根本無法體會那些無辜民眾在戰火中傷亡的刻骨銘心痛苦,對於家破人亡、流連失所、掙扎求生的難民欠缺同理心,難怪他們對於戰爭帶來的深層痛苦輕忽以對,顯得麻木不仁。台灣的民眾則多痛責普京發動戰爭,認為他罪無可恕,但在同情甚至敬仰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的同時,卻不去探究他帶領國家走上歧途,對戰禍的降臨是否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而烏克蘭採行的強烈「抗俄護烏」路線雖然有其錯綜複雜的形成因素,但最終招來禍患,台灣是否應以他山之石為鑑?

俄烏戰爭的爆發,普京當然是罪魁禍首,但也不能完全歸責於一個狂人,而必須同時去探究二十餘年來美國及北約持續不停的東擴行動是否逼人太甚而激引普京反擊?其次,美歐在戰爭爆發之前擺明不會出兵,怯戰之情表露無遺,這樣捨軍事對抗而只採取經濟制裁,讓普京更加肆無忌憚動武,是否犯了戰略上的錯誤?北約對於與烏克蘭站在一起的承諾是否口惠而實不至?這樣見死不救的應對方式是否將間接鼓舞中共未來武統台灣?

俄國這次對烏克蘭發動閃電式的飽和突襲,算是一次軍事外科手術的示範及預演,對未來可能爆發的中共軍事侵犯戰爭不無參考作用。俄國仗恃擁有先進武器的優勢,先在烏克蘭邊境集結重兵施壓,然後陡然同步多點空襲,導彈和砲火齊轟,摧毀烏國軍事基礎裝備與設施,癱瘓其空軍和指揮系統,掌握制空優勢,然後派陸戰部隊進擊,對烏克蘭造成沉重壓迫。未來台海如果不幸爆發戰爭,解放軍可能不脫這種進攻順序和模式。不過,台灣有海峽的險阻可依,共軍將來如果武力犯台,須先在對岸集結,這就給了台灣、美日警戒或軍事反制的時間,方便美日介入。所以,共軍若欲對台,必須作更多考量。

台灣軍隊有一定對抗力

俄烏兩軍攻防之道勢必成為兩岸觀摩參考的教材。對共軍而言,烏克蘭似未展現可觀的抵抗能力,但台灣的武器裝備在美國長期軍售武裝之下,已有一定的對抗實力,無論是以「豪豬」或是「刺蝟」類比,應該遠在烏克蘭之上,何況美日馳援的可能性不能完全排除,解放軍萬一進犯,其反介入/區域拒止的能力將受嚴苛考驗。至於台灣,除了理解共軍與俄軍閃電戰的戰法可能的異同之外,尤應思考面對第一波的承受能力以及反擊之道。在評估軍事上的戰術與戰力之後,還應有政略面的考量,從而尋求與軍事力相匹配的兩岸關係對策,以期避免犯了政略與實力不相符的錯誤,像烏克蘭一樣,戰力不足以支撐政治與外交企圖,最終嚐受政治冒進帶來的苦果。台灣應深以為戒。

另一方面,西方國家對俄國採取嚴厲的經濟和金融制裁,究竟能產生多大效果,又能持續多久,應是陸方觀察的重點。中國的經濟與金融實力以及在產業鏈上舉足輕重的地位遠非俄羅斯所能比擬,但經貿「超限戰」的威力仍然相當可觀,陸方應該深入了解並納入其和戰策略的考慮。

台灣方面則必須認清,經濟與金融制裁是戰爭爆發後的施壓手段,其力道無法改變戰爭先已造成的既定事實,也難以對中國大陸產生不敢動武的威嚇作用,主要是因為對經貿實力強大的中國而言,破解經濟制裁的方法很多,而且西方國家經不起太強、太久的經貿與金融制裁對自身所造成的損害。台灣反而應該警惕北京是否從中獲取借鏡,一方面減輕西方國家經濟制裁的威力,另一方面從中取法進而策謀,未來反而運用經濟手段壓迫台灣。

當然,台灣和中國大陸一樣,從烏克蘭血淋淋的戰禍中最需要學習的,不是如何打仗,而是如何避免戰爭。

 

 亞洲週刊  2022年11期 2022/3/14-3/20

202211l01.jpg


♦ 專文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站立場 ♦ 

 

 

搜寻

中国军舰博物馆

fffg.png

联合国会歌

追踪我们

投票专区

新大学政论网站郑重呼吁海内外华人:共同敦请习近平主席能于一年内亲自访问宝岛台湾,向台湾朝野解诠释「何以海峡两岸未来选择统一」方为上策。

新大学脸书粉丝页

新大学脸书粉丝页

QR code:

web.png

官方网站

line.png

LINE官方帐号

fb.png

脸书粉丝页

赶食髦 Food Fashion Up

18836024_1698614263773063_6618469583031104682_n.png
歡迎投稿 歡迎轉載 請洽
Email:theintellectualnet@gmail.com
電話:886-2-3322-6001

「革命『仍』未成功,同志『更』須努力!」舊大學未竟的志業,香火必得新大學承接。鄭重邀請您的參與,就在這一天為「新大學」政論專欄網站的成立,再續熱忱共襄盛舉,為人類和平民主、公平正義的心力文明付出貢獻。 More...

© 2024 新大學政論專欄. All Rights Reserved. Designed By Allsta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