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週刊

送別瓊瑤的理想年代 ☆作者:卓娉婷

♦ 本篇文章轉載自 亞洲週刊。若有侵害著作權,請速告知,我們將盡速移除 ♦

 

2024/12/16

在生命盡頭,瓊瑤像自己筆下的女主角一樣,翩然離去。功過任評說,但她開創了一個用真愛抵禦萬難的理想年代,溫暖無數心靈。 


 202451j02.jpg

《一簾幽夢》:瓊瑤代表作

十二月四日,八十六歲的瓊瑤離世,以「為生命做主」的名義,以火花熄滅般的決絕,以一種「瓊瑤式」的姿態,告別人間。但瓊瑤自殺的消息,在一部分忠實讀者的眼中,令人震驚,卻並不意外。

作為華文世界首屈一指的言情小說作家,幾代人心目中的「愛情教主」,瓊瑤筆下「愛來愛去」的主人公不少都以自殺結束生命:遠至早期中篇小說《生命的鞭》中勇敢私奔導致貧困交加的「神鞭公主」、長篇小說《船》中溫柔善良卻所託非人的湘怡、《紫貝殼》中身陷婚外畸戀最終為愛犧牲的佩青,結局無一不是以自殺告終。

眾多「自殺案例」中,有一樁尤其震撼——出版於一九八四年的《失火的天堂》裏,從小受繼父強暴和肉體折磨乃至早孕的女孩「豌豆花」,在豺狼繼父、勃然大怒的愛人以及社會道德觀、貞操觀的夾逼下成為了「有污點的女人」,自殺離世。

四十年前,在《失火的天堂》最後,瓊瑤藉「豌豆花」的絕筆詩,託出自己對生命之旅終點的理解:「當美麗不再美麗\當詩意不再詩意\當幸福已像火花般閃過\當未來只剩下醜陋空虛\那就只有——安詳地沉沉睡去。切莫為生命的終去而嘆息……結束悲劇才是永恆的美麗!」

「火花」這個意象,也延續到四十年後瓊瑤留給世間的最後一封信。她將自己比作已盡力燃燒過的「火花」,當火焰將熄,選擇翩然離去,又何嘗不是為了一種「永恆的美麗」?瓊瑤對自己生死觀幾十年如一日的忠誠,就如同她對「真愛」的堅持一樣執著。

選擇像自己的女主角一樣離世,瓊瑤將一生都活進了自己的書裏。童年時戰亂中的顛沛流離,被她寫進了《流亡曲》;少年時與國文老師的苦戀,成就了她第一部長篇小說《窗外》;創作《窗外》時「一手抱孩子、一手寫小說」的焦頭爛額,以及心比天高、眼高手低的第一任丈夫,又成了《在水一方》中男女角色的藍本。她將半生無奈只能奉獻家庭的母親寫進《幾度夕陽紅》,《一簾幽夢》中一個優秀、一個平凡的綠萍、紫菱兩姐妹,儼然是瓊瑤那就讀於麻省理工學院的高材生妹妹與她本人的化身。

由這種作者性出發,回看瓊瑤最後的文學作品,它們與瓊瑤的「結局」也互相映照,互為補充。二零一七年,瓊瑤與第二任丈夫平鑫濤幾名親生子女於網絡社交平台隔空開戰,為的是年屆九十、失智中風的前皇冠出版社創始人平鑫濤是否應進行插管治療的「處決權」:瓊瑤Facebook篇篇長文聲淚俱下,那邊廂平鑫濤親生子女聯名公開信指責瓊瑤將家事變成天下事,「為賣書做準備」,又抨擊瓊瑤「將自己的愛情建立在另一個女人(原配)的犧牲上」。其後,更有原配林婉珍以八十歲高齡之姿出自傳《往事浮光》,被稱為「文壇『大婆打小三』」。

眾聲喧嘩,瓊瑤終於還是出了書。同年,以平鑫濤罹患失智症為啟發,瓊瑤寫下《雪花飄落之前》,為高齡人士善終權、安樂死搖旗吶喊,似乎坐實平家兄妹「有出書之嫌」的指控。但直到七年後的今天,當瓊瑤當真為自己「善終」,人們方才發現,無論那場紛爭是否為具有商業屬性的宣傳,至少瓊瑤在面對生死之時,做到了知行合一。

又或者,這種「知行合一」,是瓊瑤的本性。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瓊瑤小說開始於中國大陸風行。面對沉迷愛情故事的少年,家長往往會以「只懂得情情愛愛帶壞風氣」為由對瓊瑤小說大加批判。但,瓊瑤從盛年到晚年,乃至去世前一年最後一次公開露面,都毫不諱言自己對「人間有愛」的信念:「愛就要大聲說出來!」至於這份愛是否真的存在,她說:非不能至,心嚮往之!

在台灣戒嚴的威權時代,瓊瑤指揮著筆下的男男女女,高呼著「好美好美的天,好美好美的海,好美好美的你」,在方寸之間爭取愛之自由。銀幕上,甄珍、秦祥林、林青霞、秦漢們戴墨鏡穿喇叭牛仔褲、穿梭於城市的車水馬龍,在瓊瑤龐大的愛情王國裏,塗抹出台灣摩登青年的色彩。

來到八十年代改革開放後的中國大陸,經歷無言的時代,瓊瑤書中光怪陸離的愛喚醒青年人冰凍的心,使他們相信,愛之自由即人之自由。九十年代,瓊瑤藉大陸實景拍攝的一系列古裝、民初愛情劇,抒發她剪不斷的鄉愁之餘,也試圖於島內繪出「文化中國」的想像。到《還珠格格》的風靡,她又以「戲說歷史」的姿態,為自己打造了新的商業豐碑。半個多世紀,從台灣到大陸,瓊瑤孜孜不倦地盡她「愛情啟蒙師」的職責,同時也在華語流行文化史上鄭重寫下自己的名字。

回到瓊瑤生前的最後一部作品《梅花英雄夢》,這部耗時七年完成的小說,沿用原作《梅花烙》中幾個主人公,是一部「融合喜怒哀樂、悲歡離合、生死仁義……」的「好看的小說」(瓊瑤語),然少人問津。瓊瑤去世後,台灣媒體人高愛倫表示,瓊瑤生前最後一次深情悼亡夫的Facebook帖文,點閱量不過數百。瓊瑤和她「月朦朧鳥朦朧」的夢幻愛情在「當愛已成神話」的今日,彷彿成為原罪。正如當代人回看瓊瑤小說影視時,更加重視「三觀正不正」,而不是人與人如何「情不知所至一往而深」。

可幸可嘆,在雪花飄落前,瓊瑤用自己最後一舞,留住了她此生最想要追求的完美。送別瓊瑤,送別一個有情、有愛的理想年代。

 

 

 亞洲週刊  2024年50期 2024/12/16-12/22

202451j01.jpg

 

♦ 專文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站立場 ♦ 

 

 

搜寻

中国军舰博物馆

fffg.png

联合国会歌

追踪我们

投票专区

新大学政论网站郑重呼吁海内外华人:共同敦请习近平主席能于一年内亲自访问宝岛台湾,向台湾朝野解诠释「何以海峡两岸未来选择统一」方为上策。

新大学脸书粉丝页

新大学脸书粉丝页

QR code:

web.png

官方网站

line.png

LINE官方帐号

fb.png

脸书粉丝页

赶食髦 Food Fashion Up

18836024_1698614263773063_6618469583031104682_n.png
歡迎投稿 歡迎轉載 請洽
Email:theintellectualnet@gmail.com
電話:886-2-3322-6001

「革命『仍』未成功,同志『更』須努力!」舊大學未竟的志業,香火必得新大學承接。鄭重邀請您的參與,就在這一天為「新大學」政論專欄網站的成立,再續熱忱共襄盛舉,為人類和平民主、公平正義的心力文明付出貢獻。 More...

© 2024 新大學政論專欄. All Rights Reserved. Designed By Allsta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