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學復興

從肯•威爾伯的生命故事認識他的整合哲學 ☆作者:王學安

♦ 本篇文章轉載自 海峽兩岸心學研究院|心學復興。若有侵害著作權,請速告知,我們將盡速移除 ♦

 
2020/5/2

文 | 王學安(山西晉城知行書院副院長) 

202021b01.png

202021b02.png

圖一、肯·威爾伯 | 圖片來源:百度

有一種說法是二十一世紀西洋思想有三種選擇:亞里斯多德(Aristotle,B.C.384-B.C.322)、尼采(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1844-1900)、肯•威爾伯(Kenneth Earl Wilber)。可見肯•威爾伯是影響21世紀西洋文化思想中非常重要的人物。但這是否有什麼合理依據呢?歐洲啟蒙運動後,基督教對歐洲的影響逐漸式微,取而代之的是民主價值觀、個人主義與多元主義極端化發展,人類文明逐漸迷失方向,實證論下的「經驗科學」(Empirical science)成為對各種現象解釋的主流方向,可是不是所有的現象都可以用科學去解釋,科學只能描述物質的基本事實,卻無法幫助人類理解什麼是靈性,人要如何實現生命的價值,歐洲也在積極尋找一種可以整合科學與靈性議題的學科研究方式,美國超個人心理學家肯•威爾伯提出一個由空性含攝知識萬有的整合視野,他的整合哲學以心理學、神秘主義、現代主義、經驗科學、系統論連貫為整體意識的完整理論,是繼榮格之後一位具有會通中西文化精髓的思想家。 

一個人思想觀念的產生往往孕育在自己的生命故事之中,不瞭解肯•威爾伯的生命經歷,則很難理解肯•威爾伯整合哲學的形成。肯•威爾伯這位偉大的思想家出生於西元1949年的1月31日,美國中南部的奧克拉荷馬市,少年時父親任職空軍,肯•威爾伯在運動和課業的表現很好,對科學非常著迷,大學時主修醫學,才讀了兩年就發現醫學太缺乏創意,醫生治療患者的方式讓他覺得並不仁慈,失望之際,他將注意力轉向東方哲學,在一次偶然的機緣中,他看到老子(B.C.571-B.C.471)的《道德經》,並開始大量閱讀亞州和西方的靈性教誨,以及西方心理與哲學。1973年二十三歲的威爾伯就寫出第一本書《意識光譜》,1977年出版,接下來的五年,威爾伯靠著洗盤子、當跑堂,在雜貨店打工,支持自己完成另外五本著作,那時候肯威爾伯已經有十年的禪修歷史。肯•威爾伯從認識老子開始,到瞭解東方哲學,練習禪修,對於探索整合哲學積累起相當的基礎。這不禁讓筆者想到瑞士心理學家榮格(Carl Gustav Jung,1875—1961)的生命經歷,榮格在遇見衛禮賢之前,經歷過一段很長時間的生命低谷,每天書寫紅書畫曼陀羅探索自己的潛意識,認識衛禮賢(Richard Wilhelm,1873-1930)後,榮格閱讀《太乙金華宗旨》之後,開始對中國和印度的思想文化產生濃厚興趣,並研究道家煉金術,用於心理治療,威爾伯與榮格在中西文化會通上都有著相當的貢獻。 

然而,肯•威爾伯生命中最難忘的經歷是他與崔雅的愛情,面對摯愛妻子崔雅死亡的威脅,兩個人經歷五年共同的抗癌旅程,那種痛苦的生死體驗對肯•威爾伯產生的思想觀念極大的影響,長青哲學(perennial philosophy)便是伴隨兩個人的生命故事而孕育。《恩寵與勇氣:超越死亡》(Grace and Grit)一書生動講述了威爾伯與崔雅兩個人的愛情故事,其中涉及很多共同的靈修體驗。書中講到威爾伯與崔雅初次見面時兩人都有一種奇妙的感覺,好像生生世世彼此一直在尋覓著對方。兩個星期後,他們決定結為夫妻,婚禮定在十一月,然而婚前的體檢卻為這對靈魂伴侶帶來急轉直下的噩運。崔雅罹患乳癌,威爾伯頓時面臨前半生最艱難的考驗。在崔雅抗癌過程中,威爾伯與崔雅共同研究各種另類療法,探索基督教、印度教和佛教等偉大的傳統智慧,以及冥想的內涵、心理療法與靈修的關係、健康與治療的本質,這些廣博的論述質疑了傳統與新世紀對疾病的治療途徑,並與崔雅的日記相結合,讓人感受到一股靈性的力量。但另類療法卻不能從根本上治療崔雅的癌症,卻使得崔雅改變自己的生活方式,崔雅還是選擇主流醫學的治療方式切除腫瘤做化療,另類療法作為輔助治療,威爾伯和崔雅都認為面對生命最重要的是找到屬於自己的守護神,才能有更多勇氣來面對生命的困境,尤其面對癌症,重要的是如何做到平衡活下去的意志和對死亡的接納。在此過程中,威爾伯與傑克·英格勒(Jack Engler)及丹尼爾·布朗(Daniel P.Brown)合寫《意識的轉化》(Transformations of Conscious ness:Contemplative and Conventional Perspectives on Development)一書,這本書主要講述了「如果我們結合西方各門派的心理學與東方的靈性法門(包括西方的神秘體驗論),那麼我們對人類的成長和發展,對身、心、靈各個層面的認識,便能説明我們很快地認出各種心理症,繼而找到正確的治療方法。」《紐約時報》稱這本書為「到目前為止最前衛、最練達的東西方心理學綜合體」。

 202021b03.png

圖二、肯·威爾伯和崔雅 | 圖片來源:百度

與此同時,威爾伯在靜修中過程中,逐漸生出覺察,感受到萬事皆無常,沒有永恆不變的事,只有宇宙的整體是永恆的,而局部註定要走向死亡和毀壞。威爾伯認為靜修是長青哲學的一部分,不屬於任何一個宗教派別,它是全人類普遍的靈性文化的一部分,可以使生活的每個層面都充滿覺知。每個文化都有不同的屬於頭腦的「表層結構」,但除此之外,還有共通的「深層結構」。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意象和符號,如果全世界人都可以思考創造出各種概念,那麼全世界人的心靈也都能直覺到神性的存在。人類心靈的直覺和洞見靈性中孕育著巨大的智慧,而不同地區的人類對智慧的描述雖然在表層結構上有所不同,但其中的深層結構卻非常相似,接近於相同。威爾伯認為長青哲學想要研究的便是人類和神性相遇的深層結構,這種深沉的結構所表達的真理在不同宗教領域都有著驚人的一致性,因為它觸及宇宙的真相和生命的終極意義。筆者認為這種「深沉結構」與榮格講的「集體潛意識」有著密切的關係,陳復教授曾經將榮格的集體潛意識區分出文化集體潛意識、原始集體潛意識和萬物集體潛意識,筆者認為這種深沉結構便是回歸到了原始集體潛意識領域,因為不同文化的差異,形成了不同的文化樣貌下的「表層結構」,榮格把集體潛意識的原型稱為「自性」,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儒家孔子(551B.C.-479B.C.)稱為「仁」、孟子(372B.C.-289B.C.)稱為「性善」,王陽明(1472-1529)稱為「良知」,道家老子(571B.C.-471B.C.)稱為「道」,佛家稱「空性」,都指向生命的終極實在與核心。但威爾伯對榮格的觀念持有一些不同意見。 

威爾伯在《恩寵與勇氣:超越死亡》一書中指出榮格主張人都可以透過積極想像和自由聯想中自發地創造出神話宗教的重要主題,榮格據此推演出一些最基本的神話形式稱之為原型(Archetype),而神秘體驗論就是一種原型經驗,威爾伯認為榮格的思考中有幾個嚴重的錯誤:第一,現代人的心智可以自發地創造出宗教經驗有關的神秘象徵,當人處在心智發展的前形式階段會容易產生一種神話的思維結構,尤其在人的夢境中,心理的原始層面會浮現出來。威爾伯認為這種現象絲毫沒有神秘色彩,榮格認為原型是缺乏內容的神話「形式」,然而神秘體驗論卻是「無形」的覺察,這兩者之間其實沒有任何關聯。第二,榮格所用的「原型」來源於柏拉圖、奥古斯丁這兩位重視神秘體驗者的觀念,然而榮格用「原型」的詞彙概念卻與所有重視神秘體驗者的概念完全不同,重視神秘體驗者都主張世界從無形的神性示現時,原型是無中生有的萬象中第一種微細的形式,是其他所有示現的模式的基礎,這種微細的、超個人的形式可能屬於肉體的、生物的、心智的或其他層面。在大部分的神秘體驗論的象徵中,這些原型總脫離不了光體、明點、音聲啟示及能量的振動,意即物質世界是由這些東西凝結而成。而榮格所指的「原型」卻是人類集體經驗中基本神話結構,譬如智慧老人、自性(Self)、人格面具、陰影、阿尼瑪(Anima)、阿尼姆斯(Animus)等,都是屬於存在而非超越的,只是人類日常生活中很普遍的經驗。威爾伯同意那些神話形式是人類心靈的集體遺產,人類必須和這些原型和解。但這些神話的形象卻與神秘體驗論以及超越性的覺察毫無關聯,威爾伯認為榮格最大的錯誤就是混淆了集體的和超個人的經驗。人的心智中遺傳了某些集體的形象,並不意味這些形象就是神秘的或超個人的。譬如人類的遺傳都有兩隻眼睛,人去體驗眨眼睛的感覺,並不意味眨眼睛的感覺就是一份神秘體驗。榮格的「原型」與靈性的、超越的覺察沒有關係,只是人類集體潛意識中基本日常的、屬於存在面的呈現,因此威爾伯認為榮格的集體潛意識應該進一步劃分成集體個人意識和集體超個人意識。

 

202021b04.png 

圖片來源:百度

威爾伯和崔雅面對癌症過程中就長青哲學討論出其中七個最重要的重點: 

第一,神性是存在的,其最終的實相就是一種存在,可以稱之為梵(Brahman)、法身(Dharmakaya)、凱瑟(Kether)、道(Tao)、阿拉(Allah)、耶和華等不同的概念名稱,但都指向同一個境界;神性的存在以直接的、真實的靈性體驗做基礎,而不僅是奠基在信仰、概念、理論或教條之上,重視靈性體驗的人有別於那些只相信宗教教條的人,不親信任何一件事,而以他自己的覺知和體驗進行一連串的實驗,把心當做實驗室,把靜修當做實驗,等到他親自嘗試之後,再把結果和別人的實驗相比較,從這些相互印證的知識中,感受到靈性的存在,體證神是存在的。 

第二,神性就在我們心中,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個宇宙,重視神秘體驗者常常有種體會是:在生命的核心處,你就是神,與神合一。神不在你心內,也不在你心外,而神性超越所有的二元對立。你只能一直不斷地向內觀看,與神性合一。我們大部分的人都沒有領悟內在的神性,因為我們都活在罪惡感、界分感和二元對立中。人往往不知道自己與神是一體的,因為人的覺知受到了當下所進行活動的障礙,把集中焦點都放在私我身上。人的覺知不是開放的,不是以神為中心的,而是封閉的、緊縮的,以自我為中心的。當一個人認同封閉的緊縮的自我,就無法發現自己真正的樣子,於是真我就陷入墮落,活在與神性分離的原罪中。這個與世界隔離出來的我,把外在的一切當做是和自己的生命相互對立的,這樣的生命被孤立在肉體的牢牆中,無法與宇宙及神性合一,因此常常感到痛苦和墮落。「原罪」與「痛苦」都是其實都是人對於生命緊縮狀態的覺知。 

第三,如果人想要與神性合一,就必須放棄緊縮、孤立的私我。拉姆達斯上師(Swami Ramdas)曾說過:「解脫道有兩種:一是把你的私我擴大到無限,二是把它減低到什麼都不存在的狀態。前者靠智慧,後者靠奉獻。智者說:我就是神——宇宙的真理。獻身者說:哦!我什麼都不是,而神啊!你卻是一切。這兩種情況,私我感都可以消失。」這兩種修行方式都可以轉化私我,與神性合一。在儒家看來,「轉化私我,與神性合一」可以理解為「去人欲,存天理」,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如果一個人可以按照《大學》裡講的內聖四條目「格物、致知、誠意、正心」具體實修路徑做工夫,使得人的精神能量能夠得以擴充,體會到「天人合一」的感覺,內心也會獲得一種安定。 

第四與第五,從私我的痛苦情境中解脫是有路可循的,如果我們循著這條路走到終點,結果就是再生、解脫或直接體驗內在的神性。私我必須透過轉化或者死亡,大我才能復活。不同的宗教傳統都描述過死亡與再生。基督教中耶穌的死亡和復活就象徵小我的死亡和天命的復活,大我的新生。在印度教和佛教中,死亡和復活則被描述成個人靈魂的死亡和其真實本質的蘇醒。印度教稱之為「梵」,佛教稱之為「空性」。生命在獲得重生的那一刻就進入解脫的狀態。《楞伽經》把解脫的經驗形容成「徹底轉化了意識的核心」,意即消除私我的習性,恢復清明的覺知。解脫是是私我的轉化與消弭,一個人感受到自己的生命其實就是他所看到的一切東西,他與宇宙以及萬象是合一的,他的私我就獲得轉化,與神性合一。 

第六,解脫和最終的自由可以將痛苦止息。痛苦的原因就是私我的執著和欲望,透過靜修可以轉化私我和欲望,止息痛苦,但這並不意味解脫之後或靈性的修持後就永遠不會感到痛苦,只是這些痛苦的存在不會成為一個人生命的困擾,你的覺知可以感受到私我的存在,於是可以用平常心去面對痛苦,而不會影響生命的真實存在。人能夠充分覺察痛苦,超越痛苦,心中充滿慈悲,去幫助還在痛苦中的人。第七,真正的解脫會使人產生慈悲心,進行良善的社會改革行動,無私奉獻,去幫助所有的人獲得最終的解脫。

 202021b05.png

圖五、肯•威爾伯 | 圖片來源:百度

這些關於靈性的討論給了崔雅面對癌症的勇氣,崔雅在一次又一次癌症的襲擊中透過靜修的覺察去面對身體痛苦的感覺,威爾伯和崔雅在癌症的痛苦中也感受到了生命的意義,崔雅投入到藝術創作中,威爾伯完成一本八百頁的書,兩個人共同投入到癌症支援團體中去幫助更多的癌症患者,他們意識到癌症的形成是各種複雜的因素綜合導致的,不是單靠調節情緒和心理就能治癒癌症,但是靜修和內在覺察可以超越病痛對身體的折磨,更坦然面對死亡,最令筆者觸動的是威爾伯陪伴崔雅生命最後階段時說:「在崔雅在世的最後六個月,我們變成彼此靈性上的加速器,盡己所能地服侍對方,過去的五年我為她放棄了自己的事業,最後我終於不再抱怨,雖然對支持者而言這是很正常的事。我完全不後悔放棄了一切,對她我只有心存感激,能這樣服侍她是莫大的恩寵與榮耀。我對她毫不間斷的服侍,激發了她強烈的感恩與仁慈之心,而她回報我的愛也使我的生命達到飽和。我這一生的業已經透過服侍崔雅而燃盡,我給她的愛也填滿了她心中的每個角落,沒有任何陰影存在了。」 

崔雅去世後,威爾伯夢見水一滴滴地落到海裡,立刻與海水融合,寓意著威爾伯因為服侍崔雅獲得無盡的恩寵與解脫,威爾伯又重新讓自己回到工作中,過著離群索居的生活,除了購買日用品外,過著幾乎完全與世隔絕的生活,把自己完全投入到《性、生態、靈性》這本書的寫作中去,中間還自稱患有「渴膚症」,曾有一段時間,威爾伯工作結束後總是忍不住坐下來痛哭,那種渴望與人肌膚相親的痛苦,比壓抑性欲還要令他難熬。「渴膚症」使得威爾伯再度面臨考驗,他發現自己除了目睹之外,什麼也不能做,就在這純然的目睹中,崔雅在病中所發展出來的平等心也在威爾伯的身上得以呈現,他開始進入持續不斷的覺知,這種覺知使得他的修行的境界發生巨大的蛻變,體證上的覺悟同時伴隨著論證上的飛躍,威爾伯開始大量書寫作品《萬法簡史》、《靈性的覺醒》、《一味》等一系列作品,筆者認為當很多西洋人無法用科學理解靈性的時候,威爾伯已經整合宗教修行與西方心理學的啟示,融入自己修行的親生體驗在談不同層次知識之間的互通,這跟威爾伯陪伴崔雅面對死亡過程中的生死體驗有著相當深刻的關聯,促使威爾伯體會到長青哲學的奧秘,提出人必須在更高層次的意識形態發展,以科學與理性的方式詮釋東西文化中哲學與宗教的精髓,從個人統合擴展到整體生命、以及靈性和宇宙的面向,體會存有的意義,形成他的整合哲學。

202021b06.png 

圖六、《靈性的覺醒》《萬物簡史》《一味》| 圖片來源:百度

 

參考文獻: 

  1. [1]肯•威爾伯(Kenneth Earl Wilber)(2013)。《恩寵與勇氣:超越死亡》。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2. [2]榮格(Carl Gustav Jung)(著),劉國彬,楊德友(譯)(2009)。《榮格自傳:回憶•夢•思考》。上海:上海三聯書店。
  3. [3]王國軒(譯注)(2017)。《大學 中庸》。北京:中華書局。

 

相關閱讀:

  1. 【網路演講】人類意識是如何演進的?這對心理學的未來有著怎樣的啟示?5月2日陳復教授將解讀肯恩•威爾伯的《性、生態、靈性》
  2. 【心理專欄】開放的科學精神:從肯威爾伯到費耶阿本德⊙邵明

 

作者 | 王學安

202020g.png

原名王盼盼,海峽兩岸心學教育研究院執行秘書,心學復興公眾號主編。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華人心學智慧諮詢師連續三期修課學員。

 

閱讀原文


qr-xhfx.png

從心學義理到現代整合

從傳統到當代  從東亞到歐美

從生命教育到心理諮詢

在觀念與實務探索中  展示生命完整性

呈現新世紀最精湛的心學

 

logo-xhfx.png

 

   關注我們   

 

海峽兩岸心學教育研究院,系經由臺灣心學知名學者陳複教授的宣導,由心學支持者共同設立,首任院長為劉莞博士,並由晉城知行書院山長張辰擔任副院長兼執行長。陳復教授在海峽兩岸推動心學教育二十餘年,無數青年學子因此受益,後由心學發展出心學心理學,並由海峽兩岸心學教育研究院主辦智慧諮詢師系列演講課,著重邀請臺灣思源學派學者群擔任師資,由晉城知行書院承辦與晉城孔莊書院協辦。歡迎認同海峽兩岸心學教育研究院的同仁關注公眾號和網站,加入我們的微信群,並惠賜相關議題稿件,我們將擇優發佈,來稿請寄郵箱该 Email 地址已受到反垃圾邮件插件保护。要显示它需要在浏览器中启用 JavaScript。


♦ 專文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站立場 ♦

 

 

搜寻

中国军舰博物馆

fffg.png

联合国会歌

追踪我们

投票专区

新大学政论网站郑重呼吁海内外华人:共同敦请习近平主席能于一年内亲自访问宝岛台湾,向台湾朝野解诠释「何以海峡两岸未来选择统一」方为上策。

新大学脸书粉丝页

新大学脸书粉丝页

QR code:

web.png

官方网站

line.png

LINE官方帐号

fb.png

脸书粉丝页

赶食髦 Food Fashion Up

18836024_1698614263773063_6618469583031104682_n.png
歡迎投稿 歡迎轉載 請洽
Email:theintellectualnet@gmail.com
電話:886-2-3322-6001

「革命『仍』未成功,同志『更』須努力!」舊大學未竟的志業,香火必得新大學承接。鄭重邀請您的參與,就在這一天為「新大學」政論專欄網站的成立,再續熱忱共襄盛舉,為人類和平民主、公平正義的心力文明付出貢獻。 More...

© 2024 新大學政論專欄. All Rights Reserved. Designed By Allsta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