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篇文章轉載自 海峽兩岸心學研究院|心學復興。若有侵害著作權,請速告知,我們將盡速移除 ♦
文|崔燕(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
家,在大家心裡是什麼概念呢?在大部分人心裡應該是溫馨的港灣,充滿溫暖的味道,無論外面有多冷,家都能夠讓你感到溫暖,有人讓你靠,有人聽你說,家為我們遮風擋雨,給我們希望,同時也是我們精神的寄託。那麼愛是什麼呢?愛是一種正向的關懷,在這裡我更願意理解成良知,這個良知是你內心自發自覺的感知。家裡主要有夫妻之間的愛,親子之間的愛,我今天想要暢談的是親子之間的愛。
俗語說:「有媽就有家。」在我的記憶中,媽媽是家中里里外外一把手的人。我生於七十年代,那時候家裡窮,印象裡穿的衣服都是大孩子不能穿了,小孩子接著穿。孩童時期最高興的就是過年,因為過年可以穿漂亮的新衣服,可以吃肉,吃餃子。印像中每到大年初一的早晨,都是被屋外劈裡啪啦的鞭炮聲吵醒,迷迷糊糊中看到媽媽就著微弱的燈光給我們棉衣的領口和袖口縫一層新花布。因為過年穿的新衣服,露出裡面的舊棉衣會不好看,而我們睜開眼睛的一剎那,就會看到,媽媽將縫好領口和袖口的棉衣以及棉衣外面穿的新衣服,疊的整整齊齊,放在我們的枕頭旁。媽媽在我們揉著眼睛的同時,會端過來一大碗的紅糖水,輕聲說:「來,喝上紅糖水,生活甜蜜蜜。」當時我的心情就像那碗紅糖水一樣,甜蜜蜜。燈影裡媽媽縫補的樣子特別美,映照的整個屋子都是溫暖的。這種溫暖甜蜜感支撐著我走過了很多人生低谷。而當我成為媽媽的時候,卻沒有把這種溫暖甜蜜感傳承下去。
作者年幼時與父母的合照
女兒四歲左右的時候,一個夏天的傍晚,我跟女兒去媽媽家吃飯,我爸爸買了三個樣式不一樣的看起來非常精緻的碗讓孩子們用,當時女兒拿起一個碗說,她喜歡那個碗,要用那個碗吃飯,弟弟家孩子跑過來看到女兒手裡的碗,說也想要那個碗,然後就跟女兒搶那個碗,我看到兩個孩子在搶奪碗,跑過去跟女兒說:「你給弟弟這個碗,你用其他的碗,你是姐姐,你得讓著弟弟。」女兒緊緊的握著那個碗說:「媽媽,我也喜歡這個碗,是我先拿到的,我就要用這個碗。」我說:「你怎麼這麼不懂事,你是姐姐,就該讓著弟弟,快給了弟弟,你不聽話,我可不要你了啊!」女兒聽到我說這樣的話,立馬哭著說:「媽媽我也喜歡這個碗,我也想用這個碗,我是你的女兒,你不能不要我。」我看到女兒不讓給弟弟家孩子碗,還哭了,心裡的火氣一下子都冒起來,幫著弟弟家孩子奪出女兒手裡的碗,並且在女兒的屁股上狠狠的打了一巴掌,嘴上還說著:「你是姐姐,你就該讓著弟弟,怎麼這麼不懂事,還哭鼻子,我不要你了!」女兒哭的更厲害了,說:「我也喜歡那個碗,我也想要那個碗,我是你的女兒,你不要我,就打死我吧!」反复的哭吼這幾句話,我氣急敗壞的跟著又打了女兒幾巴掌。弟弟過來把女兒抱走,才終止了這一場鬧劇。
晚上我回到自己家跟女兒一起洗漱時,才發現女兒屁股上有幾道鮮紅的手印,那一道道血印猶如打在我心上,頓時眼淚溢滿眼眶,女兒一臉無辜的給我擦著眼淚說:「媽媽,我以後再也不惹你生氣了,我聽你的話。」聽著女兒的話,我滿臉羞愧,馬上給孩子道歉,說以後再也不打她了。我抱著女兒哭了很久,女兒還在哄我,讓我不哭。等女兒睡著後,我摸著女兒的小屁股偷偷的流了一夜的眼淚。這件事情一直在我的心裡,想起來心都會很痛,明明知道是自己做的不對,但是不知道錯在哪裡。因為在我的原生家庭裡,我身為長女,從小到大,父母就是教育我:「我是姐姐,就應該讓著弟妹。」在這樣的思維模式成長起來的我,潛移默化的用同樣的方式養育著我的孩子。
學了心學以後,才明白愛是正向的,是自發自覺的感知。是身為母親的我,在那個時刻明白女兒喜歡那個碗,卻不願意讓給弟弟的時候,我完全應該尊重女兒的意願,而不是幫著弟弟家孩子搶過女兒的碗,還說「不聽話就不要她了」這種話。這會讓女兒感到恐慌,有被遺棄的感覺,心裡種下沒有安全感的種子。我不禁開始反思:同樣都是小孩子,姐姐只是比弟弟大了兩三歲,姐姐同樣喜歡的東西,為什麼就必須要讓著弟弟呢?如果姐姐是發自內心想讓給弟弟,是可以讓的,可是如果姐姐自己喜歡,不想讓給弟弟,完全可以尊重她的意願。現在回想起來,我沒有把媽媽對我涵容的教養方式傳承下來,給自己女兒的卻是嚴苛的教條式的教養。
作者與女兒的合照(一)
父母在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孩子會把父母當成天,當做自己生命的全部,童年時期孩子無條件地愛著父母。可是當父母說愛孩子的時候,父母是有條件的愛孩子,還是無條件的愛孩子呢?我們結婚時領結婚證,意味著彼此要成為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我們明白身為人妻應該怎麼做,身為人夫應該怎麼做。可是當我們成為父母,養育孩子的時候卻沒有培訓直接上崗,沒有學習怎樣養育孩子,稀里糊塗的生孩子,稀里糊塗的養孩子。在某種程度上,我們也許只是為了滿足自己的一些私慾,去愛孩子。其實很多父母都欠孩子一個真誠的道歉,在自己有情緒時,把情緒無緣無故的發給孩子,孩子成了父母情緒發洩的出口。有些孩子更是早早就學會了看大人的臉色行事。
我們都知道,我們的祖國地大物博,歷史悠久,有著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底蘊,中國傳統社會以儒學為主導,注重心性修養。但是,自從一百多年前,被西方列強侵略,無奈割地賠款,簽訂了好多不平等合約。從那時起,中國人為圖自強,一味學習西方,而丟棄了自家許多的的寶藏。有心的讀者應該也注意到了,我們國家目前正在恢復中國傳統文化,我們的習總書記大力提倡和發揚傳統文化,在很多會議上都引用了我們古聖先賢的名句作為會議的核心精神,要我們在生活中踐行。
古人注重人德性的教育,而我們現在更注重的是知識,技能的教育,忽略了心性的修養。古人有很多關於教育孩子的典故流傳至今,「孟母三遷」的故事就是其中之一:孟子(390 BC-305 BC)是戰國時期的大思想家,他從小喪父。孟子小時候非常調皮,他媽媽為了他受到好的教育,費了不少心思。剛開始他家居住的地方離墓地很近,孟子就經常學大人跪拜哭嚎的樣子,還跟夥伴們玩起辦理喪事的遊戲。他的母親說: 「這個地方不適合孩子居住。」於是將家搬到集市旁,在集市旁居住,孟子學會了跟人討價還價,做買賣和屠殺牲畜。母親又想: 「這個地方還是不適合孩子居住。」於是又將家搬到學宮旁邊。在學宮旁邊居住,孟子學習會了在朝廷上鞠躬行禮及應對進退的禮節。孟母說: 「這才是孩子居住的地方。」就在這裡定居下來了。等孟子學成六藝長大成人,獲得大儒的名望。世人認為都是孟母逐步教化的結果。
作者與女兒的合照(二)
從這個故事我們可以看到有兩個層次:第一層次在說,環境可以造就人才,環境也會淹沒人才,我們小時候老人經常說的一句話:「跟好人學好人,跟上巫婆會上神。」這說明社會環境與一個人,特別是青少年的成長有著直接的關係,因為青少年時期沒有很強的分辨能力,他分不清什麼是好的,什麼是壞的。他有的只是滿滿的好奇心。另一個層次在說,孟母的智慧,在那樣的境遇裡,如果孟母的目的是生存,完全可以讓孟子學一門手藝來維持生計,無論是給人辦理喪事還是做一個商販,都能減輕孟母的負擔,好好的生活下去,而孟母為了讓孩子成為一個精通六藝的有德性的人,不惜三次搬家讓孟子好好讀書學習,可見孟母的智慧。
孟母三遷的故事讓我想到了我的一個小故事,我在孩子五歲的時候結束了第一段婚姻,孩子在小學五年級之前跟著爺爺奶奶生活,上六年級時來到我身邊,爺爺奶奶是個特別開明且有智慧的老人,表示一切為了孩子的利益出發,哪裡對孩子有利就讓孩子在哪裡。孩子在小學五年級之前成績在班裡都是中等,我知道孩子是聰明的孩子,只是原先班裡環境不好,影響了學習。我離婚後跟我的父母住在縣里,為了孩子有個好的環境,我在市裡租房子,孩子在市裡上的小學和初中,這一租房就是五年,直到孩子考到市裡最好的高中晉城一中,後來又考上985、211雙一流大學。今年大三,孩子在學校可以得到保研名額,她卻放棄保研,想靠自己的實力考取自己理想學校的研究生。在陪伴孩子上學的過程中,每天上下學的路上是我們溝通的時間,很多的人生觀、價值觀都在這個時間段有了討論和釐清。孩子有了自己的人生規劃,長期目標和短期目標。每走一步都知道接下來要怎樣走,無需我操心,我只需做好她的後勤就好了。如果孩子不轉學的話,應該會渾渾噩噩的混學業,對未來不知規劃。可見環境確實對人很重要。
作者與女兒的合照(三)
古人的智慧很多,王陽明(1472-1529)家規的核心是良知教育,主張「蒙以養正」,把勤讀書、早立志、學做人、做好人作為家規教育的重中之重。給我印象特別深的是他在〈示憲兒〉中說:「凡做人,在心地,心地好,是良士,心地惡,是兇類。」意思是說,但凡做人,在於你的心,不在於你的行為,不是表面去做一個好人。而是,你有沒有在每個當下統攝你的意念,這個意念是善的,而不是做好事給別人看,是你發自內心的善,我們修身養性就是修這個清明的意識。「譬樹果,心是蒂;蒂若壞,果必墜。」結果子的樹,心是果子的把兒,如果把兒壞了,果子肯定會墜落。也就是比喻人的心壞了,無論你做多大的事業,你的根本壞了,人肯定會遭殃,事業會垮掉。
我一直在強調父母要給孩子自發自覺的愛,是因為我沒有做到這樣對待孩子。我再分享一個我的小故事以供讀者省思:我當初離婚時,想到自己的婚姻失敗,就想通過把孩子教育的很優秀來證明我很優秀。所以那時對孩子的愛是有條件的愛。我當時為了激發孩子的奮鬥之心,跟孩子說:「知識改變命運,你只有好的成績,考到好的大學,才能有好的事業和人生。你只能靠你自己,別人誰也靠不住,媽媽不能跟你一輩子。」這些話粗淺聽上去沒有什麼問題,但細緻的去想,我把價值觀放在了分數上,給孩子心中埋了一顆爭強好勝的種子。後來孩子到大學前兩年都是第一名,得了國家級獎學金和學校的獎學金,但有一天她跟我說:「媽媽,我得了第一名就沒有想過得第二名。」從這句話裡,我聽出她給了自己很大的壓力。果然到大三她成績落下來時就痛苦萬分。這是作為家長的我,給孩子種下的功利的種子,卻結出了傷害自己的果子。
作者與女兒的合照(四)
不知道大家注意觀察身邊的事物了沒有,你們有沒有發現,那些小花小草,小魚小蝦,不因為它們的渺小,而被宇宙忽略,宇宙會無私的用陽光,雨露沒有分別心的滋養到它們。我們能不能像宇宙那樣,用無條件的、自發自覺的愛來愛我們的孩子呢?
今年的新冠疫情,對很多人來說都應該很難忘,我們家也是一樣,有句古話說:「禍福相依。」雖然不能出門,但對我們家來說卻是福。跟孩子緊密相處的八個月裡,我們經常開展家庭論學,對一些人生觀價值觀又重新進行探討和梳理,孩子對學習的態度開始發生轉化,她了解到首先要活成一個純粹的人,從中看到自己真正的志趣,而不是人云亦云,被外在強加給自己的價值所牽動。孩子明白了這點,是這個假期讓我最欣慰的事情。而我也不會再帶著私慾去愛孩子,無論孩子考試成績好壞,我都會自發自覺的愛孩子,這同樣也是我的功課。
作者與女兒的合照(五)
父母和子女的關係是一場有智慧的修行。父母教育子女,是來自父母內心自然湧動出的愛,不是帶著自己的私心雜念,縱容溺愛或壓制束縛。父母要尊重孩子首先是個獨一無二的生命,接著才是自己的孩子。有些父母的成長過程中經歷了很多失敗,痛苦,恐懼等負面的經驗,自己沒有處理好這些經驗,就將這些經驗投射在孩子身上,總擔心孩子也像自己一樣經歷這些負面的經驗,就會告訴孩子不要這樣不要那樣。其實孩子作為一個非常純粹的生命,往往不會像大人那樣帶著有色眼鏡去看這個世界,反而能看到一些大人忽視掉的真相。從這個角度來說,孩子是我們的老師。所以父母本身提高素養很重要,否則自己的局限性也會限制孩子的成長,無法幫孩子活出自己的天命。
編輯:邵明 | 圖片來源:本文作者
相關閱讀
|
作者 | 崔燕 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國家三級中醫心理諮詢師,華人心學智慧諮詢師連續三期修課學員,心學教授師培訓課學員,從事醫療工作二十餘年。 |
從心學義理到現代整合
從傳統到當代 從東亞到歐美
從生命教育到心理諮詢
在觀念與實務探索中 展示生命完整性
呈現新世紀最精湛的心學
關注我們
海峽兩岸心學教育研究院,系經由臺灣心學知名學者陳複教授的宣導,由心學支持者共同設立,首任院長為劉莞博士,並由晉城知行書院山長張辰擔任副院長兼執行長。陳復教授在海峽兩岸推動心學教育二十餘年,無數青年學子因此受益,後由心學發展出心學心理學,並由海峽兩岸心學教育研究院主辦智慧諮詢師系列演講課,著重邀請臺灣思源學派學者群擔任師資,由晉城知行書院承辦與晉城孔莊書院協辦。歡迎認同海峽兩岸心學教育研究院的同仁關注公眾號和網站,加入我們的微信群,並惠賜相關議題稿件,我們將擇優發佈,來稿請寄郵箱该 Email 地址已受到反垃圾邮件插件保护。要显示它需要在浏览器中启用 JavaScript。。
♦ 專文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