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篇文章轉載自 海峽兩岸心學研究院|心學復興。若有侵害著作權,請速告知,我們將盡速移除 ♦
文 | 王岳(智慧諮詢師)
(本文屬於聆聽陳復教授《老子》演講課的個人心得報告)
圖| 來源於網絡
老子為何是「老」子
談起老子,我們往往會聯想到一位白髮蒼蒼的老人,這位老人散發著智慧的光,特別吸引著人們想要去親近並聆聽他的話語。筆者不免會想,老子為何一定要是一個老人呢?他也年輕過啊,我們難道不可以去想像他年輕時候的樣子嗎?想來,我們認識老子,主要是通過他寫的《道德經》,而這本書是不大可能出自一個年輕人的,只有一位飽經世事的老者,經過了一番刻骨銘心的磨礪,才能寫出這樣深刻的文字來。
我們就拿《道德經》裡面的一句話來說吧,老子說:「為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亂」(第六十四章)。如果你跟一個年輕人說,在事情的弊端還沒有完全暴露出來之前,就要去做處理,這樣就可以避免很多麻煩,然而,這位年輕人既不知道事情發展後是什麼樣子,也不知道會產生怎樣的麻煩,更沒有經歷過處理麻煩的痛苦,請問他如何可以相信你所說的話,並乖乖地去做處理呢?而同樣的話,你如果去跟一個成年人說,他很可能就會心領神會,知道你的善意,並感佩於你的智慧。所以,這本書是需要經過很深的閱歷之後才寫得出來的。
講老子會讓人聯想到老人,另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老子喜歡講「天」。這個天不是九點十點旭日東昇的艷陽天,而更像是黃昏落日滄桑遍野的彩霞天,當然,我們更要進一步地講,老子所講的天是一片深沉而無形的宇宙天,這個天亙古就存在,是超越了滄桑之上的永恆。這樣講很美,但是可能也有點空洞,那我們就來講一個具體的例子,就是父母與小孩。小孩由父母所生,就如同宇宙萬物都是從這片天地中生長出來,小孩越長越大,父母的心境也就越來越豁達,做為父母,在孩子還小的時候,或許要來做一個領路人,但是當孩子真正長大了,他們就會退居到幕後,不再來打擾了。他們會給予最衷心的祝福,帶著永遠不變的善意,希望孩子可以活出自己想要的人生。
天地就如同這個父母,生養出萬物,卻不想要去主宰,更不想要彰顯自己,祂就只是想要萬物如其所是地活出自己。所以老子說:「萬物做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第二章)當老子所講的天是這樣一個慈悲而久遠的形象,所以當我們想像老子時,自然也就更願意把他想像成為一位年長的智者吧。接下來,我們就順著這個脈絡,繼續來講一講老子其他的思想。
圖| 來源於網絡
天地仁還是不仁
我們剛才把天比喻成父母,並把天描述成一個慈悲的老者形象,那麼,《道德經》裡面有一句很矛盾的話就出現了,老子說:「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第五章)萬物在天地的眼中就如同草紮成的狗,祭祀之後就被丟棄掉。如果天地就是這樣在對待萬物,那怎麼還稱得上是仁慈嗎?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還要繼續往下看。老子說「多言數窮,不如守中。」嘴巴上講得太多,就會讓人掉落到走投無路的境地裡去,所以不如緊緊守住自己的心。人如果沒有守住自己的心,精神不斷往外拋擲,他的身心內外就會呈現出一片荒蕪,他就只是在蒼白地活著,再蒼白地死去,就如同那隻草紮成的狗。
你這時候當然會怨恨天地的不仁,然而,真的是天地不仁慈嗎?如果不仁慈,人如何又會有心靈,並能夠因為守住心靈而活出生命的昂揚與喜悅呢?天地早已在孕生出你的剎那就給予了你至為貴重的靈魂,當你不關注自己的靈魂,而選擇散漫的人生,天地同樣會給予你自由的空間,你或許會把這份自由當成是一種殘忍,然而,天地依然通過你的靈魂給予你不斷的提醒,只是看你何時來觀看自己的心靈。
所以老子在根源處給你指出了天存在的意義,更在人的層面給你指出了心靈的可貴。你或許會問,老子在這裡講的「守中」難道就是心靈嗎?這個問題老子或許回答不上來,因為他那個時代的語言並沒有現在這麼豐富,其內蘊的義理也沒有經過後面兩千年來不斷豐富與深挖的過程,所以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應該來問一問明朝的思想家王陽明。陽明先生說:「良知是造化的精靈。這些精靈生天生地、成鬼成帝,皆從此出,真是與物無對。人若復得他完完全全,無少虧欠,自不覺手舞足蹈,不知天地間更有何樂可代!」(《傳習錄下》)陽明先生的學問稱為心學,良知便是心靈內在的本體,當人完完全全領會本體,他便獲得了天地間最大的快樂,這既是人通過努力所獲得的重大成就,其背後何嘗不也是天地對於人的深深幫忙與祝福呢?
圖| 來源於網絡
道可道,非常道
談到本體,我們就來談談老子思想中的核心觀念——道。道在老子的文字中有很多處都在描述,然而描述後的結果,卻都是在告訴我們,道沒有形象,甚至都無法用語言去表達。老子說:「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第一章)另外又說:「天下皆謂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細也夫!」(第六十七章)如果道什麼都不像,或者說沒有形象,那麼,我們就沒有辦法通過眼睛去看到祂,道也超越了語言的層次,所以我們也沒有辦法通過語言去了解祂。那麼,我們到底該怎樣來認識道呢?
老子又開出了另外一條路徑,他說:「塞其兌,閉其門,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是謂玄同。」(第五十六章)當你關閉感官的出口,不再往外看,而讓你的視野開始往內在延伸,並且收拾起你的銳氣,解除掉心中的紛擾,讓生命的頻率和自然的韻律、天地的節奏協調起來,那麼你就會進入到一個神奇的同化境界。當你進入到這樣的境界中去,於是你就體會到「道」是什麼了,所以老子所講的道是要人通過體證去了解的。
雖然道超越了語言的層次,需要人通過體證去了解,然而老子對於道還是有一些正面的描述。他說:「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第二十五章)道是混然一體的,在天地出現之前就已經存在了,祂寂靜無聲,空虛無形,獨立長成而不受任何外物的牽動,循環運行永不止息,可以作為天下萬物的母體。不過這還是一種境界性的描寫,對於沒有進入到這樣的境界中的人來說,還是無法理解的,所以老子又做了一些更系統性的說明。
圖| 來源於網絡
求道的四個層次
老子說:「道之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像;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第二十一章)道的本質看不見、摸不著,但是我們可以首先來觀看萬物的外象,通過外象,我們可以了解到其背後的實質,通過實質,我們可以進而知道其背後的精神內核,這個內核非常地實在,只要一觸碰就會產生效驗。
陳復教授對此有一個更具體的說明。陳復教授說,你長得胖或者長得瘦,這是一個最基本的外象,而你生命的實體是一個人,是一個會呼吸、五臟六腑都在運作的實物,這個實物的背後有一個精髓,比如有氣血在流動,而這些氣血流動的背後,是因為你有靈魂,而這個靈魂是非常有效驗的。當人願意常常做這種思維訓練,通過這四個層次去觀看各種事物的本質,那麼你對於道是什麼,就會有越來越清楚的認識了。
圖| 來源於網絡
老子不反對知識
說到這裡,你會發現,老子其實也並不反對知識,甚至鼓勵人們從知識性的角度去對於道展開認識。老子在其他的文字中也表達過相同的意思,他說:「無名,萬物之始;有名,萬物之母。」(第一章)沒有概念的存有,那是萬物的起源,也就是道,然而,人必須要給出名詞,於是才能認知事物。老子另外又說:「始製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將知止,知止可以不殆。」(第三十二章)萬物創生要獲得發展,就必定要給出相應的名義,當名義有了之後,就會知道什麼地方該停止,知道什麼地方應該停止,就可以避免危險。
所以我們可以說,老子如果反對知識或者概念,他也只是反對那些錯亂的概念,對於那些精確的概念,老子其實也是不反對的,當然老子更推崇的,是不給出概念,而直接活在一種根源處的實相裡。所以老子另外有一段話就說:「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第四十八章)對於這段話有很多角度的解釋,有一個角度是說,當你學得越多,你對於智慧就了解得越少,可是你還是要不斷地去學,這會導致你對智慧了解地越來越少,到最後就什麼都沒有了。然而,就在你什麼智慧都沒有的時候,你就開始獲得智慧了。
我們可以說,知識的盡頭便是智慧的起點,真正的智慧是無有智慧,無有智慧促使智慧源源不絕,這就是辯證相生,有無相成。從這裡,我們就可以了解到積累知識與增長智慧之間的關係了。積累知識的過程,就是我們不斷給出概念,從而對事物展開認識的過程,然而,認識事物並不是認識智慧,智慧是超越於事物之上的,我們只有不斷給出越來越精細的概念,從而對於事物展開越發細緻的認識,當這個過程走到極致處,我們才能夠在言語道斷處領悟出智慧本身。
其實對於這層意思,老子的思想中並不十分重視,甚至老子經常是帶著瓦解知識的態度在指引人領悟智慧,這就屬於一種體證的角度了,對於這個角度,我們上面有討論過,在此我們也就不再贅述了。接下來,我們再來討論一下老子更為重視的層面,就是如何運用道來作用於實際的人生。
圖| 來源於網絡
「無」並不是空無
老子說:「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第十一章)車子之所以能夠發揮作用,是因為有一個中空的車軸;器皿之所以能夠發揮作用,是因為有一個中空的凹洞;房屋之所以能夠發揮作用,是因為有一個中空的房間。所以,車子、器皿和房屋這個「有」所產生的價值,正是來自於車軸、凹洞和房間的「無」所發揮出來的作用。所以這個無並不是空無,而是事物之所以會發揮作用背後的原理與原則。如果從本體的角度來說,無便是本體發揮作用的那個機制。
認識到這個層面,對於我們人生的實際指導意義在哪裡呢?我們且先來看一看老子針對這層義理所做的相關闡釋。老子說:「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無有入無間,吾是以知無為之有益。」(第四十三章)天下最柔弱的能量,能夠駕馭天下最堅強的能量,無形的東西可以穿透沒有間隙的東西。這個至柔而無形的東西是什麼呢?其實就是「無」,就是這個機製本身。我們如果對照孟子所講過的一句話來理解就很有意思了,孟子說:「至誠而不動者,未之有也;不誠,未有能動者也。」(《孟子·離婁章句上·第十二節》)
誠意,是人生命內部的精神能量,沒有任何形體,可以說是至柔而無形的存在,然而,天地萬物都會受到這股能量的感召,而產生相應的變化,這不就是「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嗎?不過老子更傾向於站在天地中,通過觀看外象來闡釋其智慧,而孟子會更在乎把人的主體生命作為核心關注點來闡發其思想,不過兩者在根源處是可以相通的,我們應該在此保留一個可以對話的空間。那麼老子是用什麼來比喻這天下至柔的東西呢?那就是水。
圖| 來源於網絡
至柔與至善的水
老子說:「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第七十八章)水雖然柔弱,卻並非完全無形,然而即便如此,天下也再沒有任何堅強的東西可以戰勝它了。李白的詩中曾說「抽刀斷水水更流」,刀可以傷到人,但是卻沒有辦法傷到水,因為水是如此地柔軟,但是水卻可以集結起力量最終把刀折斷。老子另外又說:「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第八章)最高的善就像水一樣,幫助萬物卻不與萬物相爭,停留在眾人厭惡的地方,這樣就很接近於道了。
把這兩段話放在一起來看的時候,感覺好像有些矛盾,後一段話在說水不與萬物相爭,而前一段話又在說「攻堅強」,這不就是在相爭嗎?要解釋這個矛盾,我們就要來更細緻地釐清老子所講的道是什麼。老子所講的道並非是冷漠無情的真理,而是要來幫忙萬物生長的整體性力量,既然是在幫忙萬物,那就既要提供萬物生長所需要的資源,另外也要除去妨害萬物生長的能量。所以,水的「不爭」,是不與萬物所需要的資源相爭,水的相爭,是與妨害萬物生長的能量相抗衡。孟子講「仁者無敵」也很有意思,「仁者」不就是想要利益眾生的人嗎?「無敵」不就是無可戰勝的意思嗎?所以儒家的聖人和老子所講的道有著很寬闊的對話空間!
水雖然已經是非常柔弱的東西了,但還不是老子所講的「至柔」,「無」才是天地間至柔的東西。對於「無」,老子也有很多的描述,他說「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惚恍。」(第十四章)看不見、聽不到、摸不著、沒有形狀、沒有形象,這才是「無」。那麼這個無要如何運用於具體的人生呢?那麼就要求人能夠歸返到自己生命的源頭處。
老子說「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第四十章)當人回返到生命的根源,「道」這樣一個動力源頭就被啟動了。而當人願意讓生命柔軟下來,成為一個空空的器皿來容納大道的能量,「道」就在他的生命裡面發揮出作用了。我們可以結合《中庸》裡的一句話來看,《中庸》說:「自誠明,謂之性。」(第二十一章)當人真誠地面對自己,形成了一股清明的能量,這股能量就可以幫忙他直抵自性(本體)。兩者使用的詞彙不同,其內在義理卻是相通的,都在提醒人要有向內觀看、返回生命根源處的願望與意識。
圖| 來源於網絡
老子期許的君王
最後,我們再來講一講老子是如何將自己的思想運用到政治層面的。老子說:「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第八章)老子又說:「受國之垢,是謂社稷主;受國不祥,是為天下王。 」(第七十八章)前一章在說水處在眾人厭惡的地方,所以接近於道,後一章就在說一個君王,要能夠承擔一國的屈辱和災禍,於是才能夠被承認和尊重。
真正的君主並不是一個剛強威猛、養尊處優的角色,真正的君主反而要是一個身段非常柔軟的人,因為足夠柔軟,於是會處於整個社會的底層,因為眾人會出於生命的需要而往上攀爬,而把所有的污垢和屈辱都流向他,而君王就如同山谷,將所有的事物都容納進來,於是他就成為了整個國家的源泉。所以老子說:「穀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第六章)如果君主就是那座山谷,山谷裡面的神性是永遠不死的,祂有著神奇的生殖力,這個生殖的出口,可以說就是天地的根源,它若隱若現的存在,其作用卻無窮無盡。
所以君主就是一個國家的山谷,因為山谷的中空,這個「無」就會產生出大道的能量,幫忙萬物與眾生生長化育,而不會自居其功,同時也因為他有著至柔的能量,天下的堅強之物都無法傷害他,於是整個國家都會受到他的保護,所以他的子民可以「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第八十章)接著老子又說:「太上,不知有之。……悠兮其貴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最好的統治者,人民不知道他的存在,因為他表現得那麼悠閒,很少發號施令,等到大功告成的時候,百姓都覺得是自己本來就如此。
於是這位君主就摸摸自己的白色鬍子,自言自語道:「功成身退,天之道。」
編輯:王晉|審核:劉倩
相關閱讀
作者簡介 | 王岳 |
|
湖南長沙人,畢業於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從事醫療工作十餘年,智慧諮詢師,心學復興公眾號專欄作家,國家註冊心理諮詢師。 |
關注我們
海峽兩岸心學教育研究院,系經由臺灣心學知名學者陳復教授的宣導,由心學支持者共同設立,首任院長為劉莞博士,並由晉城知行書院山長張辰擔任副院長兼執行長。陳復教授在海峽兩岸推動心學教育二十餘年,無數青年學子因此受益,後由心學發展出心學心理學,並由海峽兩岸心學教育研究院主辦智慧諮詢師系列演講課,著重邀請臺灣思源學派學者群擔任師資,由晉城知行書院承辦與晉城孔莊書院協辦。歡迎認同海峽兩岸心學教育研究院的同仁關注公眾號和網站,加入我們的微信群,並惠賜相關議題稿件,我們將擇優發佈,來稿請寄郵箱该 Email 地址已受到反垃圾邮件插件保护。要显示它需要在浏览器中启用 JavaScript。。
♦ 專文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