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篇文章轉載自思考HK。若有侵害著作權,請速告知,我們將盡速移除 ♦
友人當義工,在舊區給露宿者派飯,派了兩周,深有體會。
「是什麼讓人成為露宿者?是一連串生命中的不幸?是自己不努力?」她在whatsapp中拋出一大堆疑問。是的,見人露宿街頭就說人不努力,難免有點涼薄;若說是生命中一連串不幸,那是否「命」生得不好?這似乎是命理問題。
「開始的時候,沒有誰想露宿街頭。他們在無可奈何之中,甘心與不甘心之中,認命了。就這樣,一輩子。一旦認了命,一切就按你認命的模式進行。」友人傳來很玄的答案。「當露宿已成習慣,沒有什麼比露宿更習慣。」她補充道。
我未及思考友人的話,又來了另一位友人分享他義教的遭遇。
這位友人在工餘時間去非政府組織為基層學生而設的英文班當義務老師,教了兩個月後心淡離開。
「部份基層學生一早認輸了。我是基層,所以我再努力,成績也不會好。」面對只是被父母安排來上英文班的學生,友人形容,如果別人一小時跑一公里,這群學生一小時跑0.1公里,如何追?老師又能如何教?「最怕他們總是找借口休息,然後動也不動。」
我腦中頓時浮現派飯友人的話:一旦認了命,一切就按你認命的模式進行。
兩位朋友的故事,連結起來讓我對「貧窮」這回事有更深入的思考。如果大家認為「命」這回事帶迷信色彩,那麼我們換現代心理學的觀點去解讀:現代心理學談到思考模式,認為思考模式往往能改變一個人。記得讀過女車神李慧詩的訪問,她談到因為先天身體毛病以及後來的傷患影響表現,連教練都勸退她,但她不肯放棄堅持鍛鍊,最終贏得獎項。如果談「命」,李慧詩的一連串不幸的確會妨礙她成為運動員,但最終她的思考模式贏了,因為她不認命。
回到關於「貧窮」的討論,當你認命或是認定一個思考模式的時候,會否已經為自己設限?引用網絡潮語「貧窮限制了我的想像」、「這些機會不屬於我」,可見貧者之貧,除了是金錢上的貧窮,還有各種無形資源上的貧窮,例如:人脈、視野、機會等等,而偏偏這幾方面都帶因果關係,形成貧窮緊箍咒的惡性循環。最後,更多得諷刺式潮文和佛系生活態度的加持,令「認命」變得更理所當然。
要改變思考模式就能擺脫貧窮?那麼我每天幻想自己是李嘉誠可以了吧?對不起,那個叫妄想。要改變思考模式,首先是承認自己的不足,光是這一步已經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然後是找出解決方法,那一件很累的事,而且不一定有成效。相反,停留在舒適圈倒算是舒服,困在五指山雖不能動,但在外要降魔伏妖,想想已經很累。
舒適圈內:父母沒錢讓去外國讀書,所以我英文不好。因為我英文不好,所以不能進外國公司工作。
舒適圈外:我沒有機會去外國讀書,但我會每晚看BBC新聞,相信長此下去英文終會進步。
樂施會在9月25日發表了《香港不平等報告》,指香港貧窮人口持續增加,2016年全港貧窮家庭逾53萬戶,貧窮人口高達130萬,其中在職貧窮人口逾92萬,每4名兒童便有1人屬貧窮。
此文章是讀了報告後的有感而發,希望跳出冷冰冰的金錢或數字,從人性的角度去討論貧窮,因為從兩位義工朋友的經歷我意識到,貧窮不單純關於金錢。不敢說文章有什麼見解,更別說能提供扶貧良方(否則樂施會一早搵我),只希望拋磚引玉,請大家一同體驗貧窮緊箍咒。
2018/9/28
♦ 專文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