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篇文章轉載自 新民叢報。若有侵害著作權,請速告知,我們將盡速移除 ♦
2019/11/20
鄭孝胥的「三共論」
在張園時代,陳寶琛、羅振玉、鄭孝胥是每天必見的「近臣」,他們和那些顧問每天上午都要來一次,坐在樓外西邊的一排平房裡,等候「召見」。在大門附近有一間屋子,是請求「覲見」者坐候傳喚的地方,曾經坐過的人,有武人、政客、遺老、各式「時新」人物、騷人墨客以及醫蔔星相。
這七年間,在溥儀身邊勾心鬥角的人物,大致可分為幾派:以陳寶琛為首的一批「舊臣」,起初把希望放在恢復優待條件,後來又退縮為維持原狀,可以稱為「還宮派」;把希望放在出洋以取得外國(主要是日本)援助的,是以羅振玉為首,其中有遺老遺少,也有個別王公,可以稱為「聯日」或「出洋」派;還有一派人把希望放在聯絡、收買軍閥方面,即所謂「用武人」,這派人物頗複雜,有前清遺老,也有民國的政客,中心人物卻是溥儀自己。收買和運動軍閥所花的錢,也成為他最大的一筆開支。
在天津時代,鄭孝胥提出了「三共論」。看到社會亂象,他總是念不絕口:「又鬧罷工了,罷課了,外國人的商業受到了損失,怎能不出頭來管?」羅振玉自從認識日本方面的朋友,眼睛裡就只有日本人。辛亥後,他把復辟希望全放到日本人的身上。鄭孝胥看到的卻是「列強」。他認為:中國老百姓不用說,連做官的也無能、沒出息,中國這塊地方應當讓「列強」來開發,來經營。他不但要西洋技術,西洋資本,而且主張要西洋人來做官,連皇家的禁衛軍也要由客卿訓練、統領。不然的話,中國永遠是亂得一團糟。辛亥革命後,他認為要復辟成功,決不能沒有列強的幫忙。
「扮皇帝」的高等華人
溥儀住在外國租界裡,受到一般中國人絕對無法得到的待遇。除了日本人,美國、英國、法國、義大利等各國的總領事、駐軍長官、洋行老闆,對他也極為恭敬,稱他「皇帝陛下」,會見外國賓客(圖3)在他們的國慶日請他去閱兵,參觀兵營,參觀新到的飛機、兵艦。這些根據「庚子條約」駐在中國土地上的外國軍隊,耀武揚威地從溥儀面前走過的時候,他卻「覺得頗為得意」,只因為外國人「如此待我,還把我看做皇帝」。
圖3:在英國教師莊士敦(右1)引薦下,加拿大總督威靈頓夫婦與溥儀婉容夫婦會面
天津有一個英國人辦的俱樂部,名叫「鄉藝會」(Country Club),是外國大老闆進出的豪華遊樂場所,一般中國人根本走不進那個大門,只有溥儀例外。他可以自由出入,而且經常帶著家人們,一起享受當「特殊華人」的滋味(圖4、5)。溥儀說:「為了把我自己打扮得像個西洋人,我儘量利用惠羅公司、隆茂洋行等等外國商店裡的衣飾、鑽石,把自己裝點成《老爺雜誌》上的外國貴族模樣。(圖6)我每逢外出,穿著最講究的英國料子西服,領帶上插著鑽石別針,袖上是鑽石袖扣,手上是鑽石戒指,手提『文明棍』(圖7、8),戴著德國蔡司廠出品的眼鏡,渾身發著密絲佛陀、古龍香水和樟腦精的混合氣味,身邊還跟著兩條或三條德國獵犬和奇裝異服的一妻一妾」。
圖4:溥儀跟家人在天津張園
圖5:溥儀跟家人在天津張園
圖6:溥儀在天津張園
圖7:溥儀在天津張園
圖8:溥儀在天津張園
溥儀到天津的第一年,日本總領事古田茂曾請他參觀一次日本僑民小學。看到日本小學生手持紙旗,夾道向他歡呼萬歲。溥儀感動得「熱淚滿眶,感歎不已」。每逢新年或溥儀壽辰,日本的領事官和將佐們必定到張園祝賀(見圖9)。當軍閥內戰的戰火燒到天津邊緣,租界的各國駐軍組成聯軍,聲言要對付敢於走進租界的國民軍之時,天津日本駐屯軍司令官小泉六一中將特意來到張園,向溥儀報告:「請宣統帝放心,我們決不讓中國兵進租界一步」。
圖9:溥儀家人和天津日本領事館官員及家屬
日軍司令部經常有一位佐級參謀給溥儀講說時事。他們的分析是:「中國的混亂,根本在於群龍無首,沒有了皇帝」。並由此談到日本天皇制的優越性,談到中國惟有「宣統帝」才能收拾「民心」。和日本皇軍對比之下,中國軍隊的腐敗是不可或缺的話題,這些講話加上歷次檢閱日軍,使溥儀深信日本軍隊的強大,和日本軍人對他的支持。在拉攏軍閥、收買政客、任用客卿全不見效之後,日本人在溥儀心裡的位置,就更加重要了。
(待續)
相關閱讀:
黃光國|美國夏威夷大學社會心理學博士、台灣大學心理學系創系教授、中華本土社會科學榮譽理事長、亞洲社會心理學會會長(2003-2005)、亞洲本土及文化心理學會會長(2010)。現任台灣大學心理學系終身特聘教授。
♦ 專文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