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篇文章轉載自 搜狐。若有侵害著作權,請速告知,我們將盡速移除 ♦
2024/8/2
【編譯/觀察者網齊倩】「冷戰結束後,富裕國家的企業巨頭一直是全球商業的主導力量,幾乎所有國家的消費者和工人都在某種程度上受到美歐日跨國公司的影響。但現在,這些龐然大物們正在受到威脅。
英國知名雜誌《經濟學人》在8月最新一期封面文章中稱,近年來,從汽車、智慧型手機到服裝業,中國公司正以驚人的速度進軍海外。文章指出,一場新的商業競賽已經開始,戰場既不在中國,也不在富裕國家,而是全球快速成長的經濟體,而「中國企業正在贏下全球南方」。
這篇文章於8月1日發佈於《經濟學人》網站。
經濟學人
文章認為,中國企業進軍海外主要有兩種形式:
其一,透過全球化的供應鏈。例如,去年,中國企業的綠地外國直接投資(Green-Field Investment)增加了兩倍,達到1,600億美元。其中大部分用於在馬來西亞、摩洛哥等國建廠。
其二,透過全球南方的消費者。人們較少注意到的一個事實是,中國企業也在爭取生活在其他發展中國家的50億消費者。自2016年以來,中國上市公司在全球南方的銷售額翻了兩番,達到8,000億美元,現在銷售額已超過富裕國家。 “對於試圖應對中國崛起的美西方來說,這是令人不安的教訓。”
文章稱,中國企業之所以將目光投向海外,除了應對國內激烈競爭外,也是政策推動的結果。隨著富裕國家建立貿易壁壘,將包括太陽能板和電動車在內的中國商品拒之門外,一些中企開始將生產轉移至全球南方。同時,由於「一帶一路」倡議等政策支持,向新興市場出售產品本身也變得更具吸引力。
中企在全球南方的成功,給美西方政策制定者上了重要的一課:首先,在全球化受到攻擊之際,貿易可以帶來非凡的利益;保護本國跨國公司免受來自中企的競爭,成本極為高昂。
文章舉例說,從印尼到奈及利亞,中企正在逐漸削弱現有跨國公司的主導地位:非洲人購買的智慧型手機有一半是由傳音公司生產;邁瑞是拉丁美洲病患監護系統的領先供應商;中國的電動車和風力渦輪機製造商正在發展中國家發展迅速;TikTok的十大市場中,有九個恰好是發展中國家…
中企提供的更多的廉價、創新和綠色產品,將改善數十億人的生活。價格100美元的傳音智慧型手機,意味著世界上一些最貧窮的人可以從互聯網中獲得知識與服務;價格實惠的醫療設備將拯救無數生命;低成本的氣候友好型技術,可以使發展中國家在經濟發展的同時,更有能力控制其溫室氣體排放。
今年2月,人們在南非開普敦等待搭乘比亞迪電動巴士新華社
亞吉鐵路通車時,鐵路空服員使用傳音手機自拍《南華早報》
“現在,曾經飽受美西方嘲笑的中國公司,已經掌握了為低收入消費者生產商品的訣竅;相比之下,處在國內政策保護下的美西方公司,卻從未做到過。”文章稱,目前,中企在電動車和電池領域處於領先地位,中國品牌缺乏全球吸引力的偏見已經被像Shein這樣的快時尚公司打破。
數據顯示,中國企業在全球南方國家的銷售額已經超過日本跨國公司了。依照目前的趨勢,到2030年,中企將領先歐洲公司,並與美國公司持平。
文章提到,中企的成功,也為全球南方國家帶來啟發。例如,東道國的政策制定者「需要在保護主義和消極順從之間」做出平衡,透過吸引中企投資,讓本國消費者富裕起來,創造就業機會,促進創新和競爭。
同樣地,中國企業可能看到了在新興世界紮根的好處,透過僱用更多當地工人、分享技術,以及遵守當地環境和勞工標準,與當地政府和民眾建立更緊密的商業聯繫。 “正如20世紀末,美日透過更緊密的商業關係增強軟實力一樣,中國也可能在全球南方發揮更大的影響力。”
幾十年來,美西方跨國公司一直是跨境貿易和投資的主要推動者,也是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之一。近年來,美西方政府和企業開倒車,決定轉向國內抵禦來自中國同行的競爭。
“不過,世界並沒有停滯不前,”文章最後寫道,“如今,美日歐企業正在全球增長最快、人口最多的市場中節節敗退。而中國已經從中獲益。”
♦ 專文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