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轉載自 搜狐。若有侵害著作權,請速告知,我們將盡速移除 ♦
2016/10/26
這段歷史,大陸或許不曾正式記錄,但你應該了解。
歷史的註腳,「眷村」二字的最好詮釋。
1949年1950年,兩年時間內,60多萬國民黨軍隊,外加國民黨政府官員、公務員以及軍眷60萬人,超過120萬國民黨人陸續撤退至台灣,完成了中國近代史上唯一的一次民族大遷徙。
為解決新移民的居住問題,800多個僅供軍眷居住的村落被興建,從台灣北部石門到南部恆春,遍布全島。
這批當時被視為戰敗者的台灣新移民,帶著“反攻大陸”的期望,在眷村中居住下來,從而開啟了台灣的眷村歷史。
這一住,就是60年。
1 眷村,一段褪色的往事
大陸朋友對於眷村或許沒什麼概念。如果進行類比,眷村就是部隊大院。但是,作為戰敗軍隊的眷村卻有些尷尬,甚至難以在台灣的教科書中找到一個合適的位置。
▲台中清水眷村
當我們提及宋楚瑜、李安、侯孝賢、楊德昌,鄧麗君、林青霞、張雨生、任賢齊這些耳熟能詳的台灣名人時,他們身上卻又有一個共同的鮮明烙印——是的,他們都來自眷村。
很多文獻稱眷村為“濃縮的中國社會”,眷村人來自五湖四海,身份證上的籍貫幾乎可以拼貼出一個中國地圖。甚至有這麼一個說法,眷村這個“小中國”承包了很大一部分的台灣“軟實力”。
▲台中光復新村
▲台中彩虹眷村
眷村初建,每個村落都有完整的配套設施。對於一起經歷戰爭和生死後,又在他鄉一同克難的眷村居民,國民黨政府給予了相當大的福利。除了硬件設施外,還包括醫療服務、就學補助、食量供給、水電費半價等種種生活補助,衣食住行無所不包。
總而言之,眷村人就算在封閉的情況下也能正常生活,既像小“國”,又像大“家”。
而第一批眷村移民,被稱為“第一代外省人”。
▲高雄左營眷村
從一開始,眷村就以怪異的形態存在於台灣社會中。對大陸而言,眷村人是叛逃者;對台灣本土社會而言,眷村人是入侵者。而眷村封閉的環境,進一步造成了與台灣本土的省籍隔閡。
眷村第一代外省人,懷著對中國的強烈認同,他們是堅決反'台獨'的一代。與此同時,'反共'也是他們最初共同的意識形態。
2 本省外省,台灣的族群矛盾
台灣“本省人”和“外省人”之間的定義方式很簡單,以是否隨國民黨軍隊來台為界。而省籍矛盾和族群矛盾,卻是一直根植於台灣社會文化的深層心理因素中。
好友宗衡兄,是祖籍福建的台灣本省人。他說小時候就經常和附近眷村的小孩打架,當然,曾經一起打架的小朋友現在一起打起了球。
講到台灣的省籍矛盾和族群矛盾,宗衡兄十分痛心。
“當120萬來自大陸各省移民一下子湧入台灣,先不提語言文化習俗有差異,單是相對封閉的環境無法做到在地融合,這已註定同本省社會的矛盾不可避免。”
話說又回來,別說本省外省之間,本省人內部也一直存在矛盾。當年,同是講閩南語的漳州籍和泉州籍本省人,為了爭奪水源導致的械鬥一次能夠死亡數百人,更何況是和外省人之間的矛盾?“
▲電影《艋舺》中的“本省角頭”Geta哥
“就連外省人之間,因為來源地域不同、軍階不同、眷村房屋級別不同,自身也存在著的內部矛盾。”
▲電影《艋舺》中的“外省掛”灰狼哥
在宗衡兄看來,族群問題,本身需要一個漫長的融合過程。但很可恨,也很可悲的是,每逢台灣的政治鬥爭,省籍情結總會被政客拿出來操弄,都在不同程度上加劇台灣族群的分裂。
眷村,連同具備鮮明特徵的眷村竹籬笆(後面則被紅磚牆和水泥牆代替),被台獨主義者定義為'外省人''中國民族主義'認同者的最後堡壘。
3 眷村二代,飄零的亞細亞孤兒
眷村第一代人,雖然背井離鄉,但至少還有故鄉和親人可以懷念。而到了眷村二代,則變為真正的無根。那是一種無法言喻的喪失歸屬感的悲哀:
在台灣被看成外省人;去大陸被看做台胞;去美國,則成為外國人。
受夠了父輩口中遙遙無期的故鄉描述;想努力融入台灣本土社會卻遭受身份認同的困擾;翻開歷史,對自己的身世卻連個正式的註腳都沒有;加上台灣城市化發展,眷村大面積拆除,就連與過去有一絲連接的眷村老屋,都回不去了。
▲ 台南二空眷村人去樓空
我,究竟從哪裡來?
中國,那是父輩口中的遙遠故鄉。
眷村,被改造或拆除,已回不去。
他們戲稱,自己是“亞細亞孤兒”。
的確,他們是。
4 寶島一村,再也回不去的家
比起台灣眷村,大陸部隊大院有一種東西是沒有的,那就是再也回不了家的感覺。
——賴聲川
一句“回不了家的感覺”,
道出了眷村子弟的悲愴與無奈。
2006年起,從小在“嘉義建國二村”長大的台綜藝教父王偉忠,開始給賴聲川講眷村的故事,兩年間先後講了一百個。作為故事的親歷者和見證者,王偉忠希望賴聲川能製作一出以眷村為主題的舞台劇,把眷村的歷史用話劇的方式記錄下來。
▲ 賴聲川(左)與王偉忠(右)
2008年,王偉忠和賴聲川合作的舞台劇《寶島一村》在台灣舉行公演,轟動全島。《寶島一村》至今演出一百多場,足跡不僅遍布兩岸三地,更是登陸新加坡、洛杉磯、舊金山,幾近場場爆滿。
《寶島一村》,就是以台灣嘉義的眷村為原型,講述了1949年從大陸逃到台灣的三個家庭近60年的變遷。二十多位演員,近百個角色,上演了跨越近60年的時代悲喜劇。
“看得我如醉如痴,時而感傷時而欣慰,有時大笑,有時哭得抽泣,淚還沒幹又破涕而笑,還沒笑完又哭將起來。這是什麼樣的一齣戲?把我弄得像個傻子一樣。”
這是出身眷村的林青霞,在看完《寶島一村》後寫下的感慨。
60年的眷村時光,被濃縮在三個半小時的里面。台下的觀眾,痴痴地跟著劇中人命運笑完了哭,哭完了笑。彷彿,這只是發生在昨天的故事。
5 揮之不去,一世鄉愁
鄉愁,靜靜訴說著眷村的前世今生。
當年,上百萬大陸人隨蔣介石渡過台灣海峽,從此移民到台灣這片土地,無奈聚成眷村這一桌酸甜苦辣的宴席。
1950年後的台灣,實施義務兵役制。原本隨國民黨來台的60萬士兵逐步被年輕的本省新兵取代。「榮民」這個指代退伍士兵的概念由此產生,全稱為「榮譽國民」。
蔣經國時代,國民黨政府為榮民退伍後的生計出路和生活保障做了大量的安置工作。隨著時間的推移,在世的「榮民」越來越少,他們或許是台灣與大陸之間最後一絲的直接血脈關聯。
然而,曲終亦是人散。飄零異鄉的惆悵,台灣的社會變遷,眷村逐漸凋敝。只留下一些老人的孤獨背影,吟唱著一輩子都揮之不去的鄉愁,眷戀著海峽這邊和那邊的家。
那是,已回不去的家。
♦ 專文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