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篇文章轉載自 心學復興。若有侵害著作權,請速告知,我們將盡速移除 ♦
2020/2/1
進入庚子年,中國大陸爆發了自武漢起始,蔓延全國的「武漢肺炎-新型冠狀病毒」,面對不斷攀升的感染人數和擴散的疫情,政府採取了強力的隔離封鎖政策,整個社會的力量都被動員起來,應對這場突如其來的嚴重疫情。筆者深處此次疫情旋渦的中心-武漢,深刻的感受到人們面對疫情爆發後的心理情緒變化。從最初心理上的不重視;到武漢及至湖北全境封鎖交通後產生的恐慌感;再到筆者此刻書寫時,隔離的常態化似乎使得人們的心理上又歸複于平靜與樂觀。這種相對的平靜感,是人們都可以持以平靜和樂觀的心態面對疫情了嗎?筆者認為並非如此,當事件進入常態期時,個人心理的恐慌感與緊張感,會從個人意識下沉,內化與進入到個人潛意識。從社會層面而言,這種緊張感由集體意識開始進入集體潛意識。這就不難解釋筆者常會在各個微信群組看到,有人會覺得自己身體有各種不舒服的症狀,相當程度的原因就來自於個人潛意識與集體潛意識的緊張感形成的共振效應,而各種不明就裡的消息的肆意傳播,又放大了這種緊張感的共振。
醫護人員 / 來源於360圖片
從一般心理學上來說,當然可以給出很多的建議,來緩解這種心理緊張。譬如:適量的運動、聽音樂、做瑜伽、冥想練習或放鬆練習等。然而這裡問題的癥結在於,這種緊張感本質上來自人們面對死亡的恐懼,人該要如何面對死亡這件事情的存在,這不是一個人們會時常思考的問題。心理學家餘德慧指出,當人在日常生活裡,往往會自動產生三種面對死亡的態度來保護自己,這三種態度就是三層機制,使得人對死亡的正在降臨發展處暫時的失憶:第一層機制稱作「非自身」(otherwise than being)意即人活著,往往都是遺忘自己的存在,對自身存而不論,唯有如此,人才能激發出無法被抹滅的操煩,往外展開,投射出某個我們會稱作「成就」的東西;第二層機制稱作「被拋擲」(be thrown),意即人面對生命都得要採取完全實際的辦法來過生活,而不可能活在空虛裡,如同被拋擲般,人如果不按照該環境的規則來運作,就會與世界脫鉤;第三層機制稱作「在沉淪」(be fallen),意即人活著就會預設且帶著「滋味」的感覺去體會生命,使得我們將生活給意義化或價值化,體會的愈豐富,就會覺得愈有意義或價值(餘德慧,2006:37-41)。
京劇王陽明龍場悟道 / 來源於360圖片
明代心學宗師王陽明先生,一生中數次面臨死亡的經驗,對他的生命覺悟和心學思想的發展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明武宗正德年間,宦官劉謹專權,南京科道戴銑等人上疏得罪劉瑾, 被矯詔下獄。為救戴銑, 時任兵部選武司主事的王陽明毅然上疏,結果被庭仗四十,險些喪命。王陽明在上疏彈劾劉謹時,因為尚有個自我從事外在成就的創造,出於公義或職責,自覺在做著最有意義或價值的事情,才會忽略死亡對自己生命的威脅。第二年,王明陽被謫貶貴州龍場驛,龍場在貴州西北萬山叢棘之中, 蛇虺魍魎, 蠱毒瘴癘, 與居夷人鴃語難語,可通語者,皆中土亡命之徒,時瑾憾未已,仍想加害王陽明。在這種環境下,已陷入到少食缺衣、 無居無語,外有追殺,前程斷送,舉目無親, 生活難以為繼,對王陽明來說他的人生已陷入了絕境。王陽明此時覺得人生的得失榮辱都能看破,唯有死亡這件事情還無法超脫,於是就坐在石頭的棺材裡等死,對自己說:「我只有等待天命了」。王陽明在那絕境的狀態下日夜靜坐,久而久之心中越來越明朗,終於在某日夜裡徹然大悟,這就是著名的「龍場悟道」。王陽明被謫貶龍場,任何外在的名相都剝落殆盡,在這種「瀕臨死亡」的處境中,自知生命隨時都可能消逝。當他掉落在生命的底部,直接面對死亡時,自我感已經在不知不覺中被放棄。自我感的瓦解,不是指完全沒有自我,而是指人原來仰賴維生的心智自我開始瓦解,產生與宇宙合為一體的超個體自我,即「自性」意識,使得人對自己觀看的世間產生更豁然貫通的理解。
筆者身處武漢,歷經各種真實或不實的資訊沖刷,卻發現面對疫情,最重要的反而是人該如何回歸重視身心的修養,持平涵養生命的過著每一天。平時整日忙碌,很少能如此放個「大假」,我們在經歷前幾天窩在家中身體的鬆懈與面對疫情的精神緊張,為何不轉而開始有意識的調整與收攝精神,保持正常的作息時間,陪伴家人聽一些舒緩的音樂,認真讀讀書,在危機中思考人該如何面對死亡焦慮的深刻議題,而不是將時光與精神消磨在緊張與焦慮的刷手機上。現代社會中人們難有如此深刻的瀕臨死亡經驗,在這場疫情來臨時,反而是人對生命和死亡展開深刻省思的最佳時刻,該如何帶著「滋味」去感覺與體會生命,使得我們的生活被賦予意義與價值。如何代入這場危機中的情境中,精簡生活與收攝心念,去感受與品嘗「瀕臨死亡」的處境,不再被群體或個體的恐慌支配,化危機為生命的轉機,種下人看見生命本來面目的種子。
參考文獻:餘德慧(2006)。《生死學十四講》。臺北:心靈工坊文化公司。
作者與陳複教授合影 / 來源於作者
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心學特約專欄作家,華人心學智慧諮詢師,悲傷輔導師,知行書院客座講師。接受東方心理分析研究院「心理分析與中國文化」課程專案2年培訓 ;海峽兩岸心學教育研究院「心學智慧諮詢師」課程培訓。長期關注與推動中國文化與心理諮詢本土化的議題。
♦ 專文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