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论坛殿

民間周報

一個調研者的親述:觸目驚心的中國農村現狀(上) ☆來源:唯恒農業

♦ 本篇文章轉載自 唯恒農業。若有侵害著作權,請速告知,我們將盡速移除 ♦

 

2018/9/20 

202003b01a.png

這是一篇鄉村觀察劄記。作者暑期重訪桑梓,在湖南鄉村實地調研,對當下鄉村人口、生態、代際、風化、村治等進行了全面觀察。七十年前,費孝通先生提出了“鄉土重建”命題,今天這一歷史命題是否已然完成?作者看到的,是一個亟需重建的鄉村。

當然,中國農村是一頭“龐然大象”,這裡所看到的,只是微不足道的一條毛細血管,遠未達到盲人們實實在在抓住的一條腿一根尾巴的層次。也正因如此,作者希望能與摸到大象不同部位的人,交流一下各自感受到的溫度、形狀和氣味,以期拼湊出一頭完整大象的輪廓。


2015年7月下旬,我回湖南老家看望老人。前後正好一周,天氣炎熱,每日不過在家閑坐打發時光。間有人來聊天,儘量把來訪者當成一個訪談物件,往往一談就是數小時。偶爾也到鄰居家坐坐,所到之處,都自覺當作一次調查,每日略作筆記。回無錫後,根據筆記,稍加整理如下,權作回鄉散記。

   01、星散的人口   

我的村莊是一個相對獨立的自然村落。在我的記憶裡,這裡曾人口繁盛,百業興旺,老有所養,幼有所樂,雖然物質生活還是很艱苦,但因為剛剛實行責任制,大家都滿懷希望,認為好日子就在眼前。

人是活在希望中的,希望使人精神煥發,做起事來勁頭十足,認為前途光明,幸福感也就大大提高。這次回家,在村子裡所感受到的,似乎並沒有這種充滿希望的朝氣,倒是處處顯出暮氣沉沉。雖然物質生活水準大大提高了,但幸福感並不強烈,尤其是展望未來,籠罩在人們心頭的,多是不確定的陰霾。

在老人的幫助下,我們回憶起三十年前的人口狀況。1985年左右,剛分產到戶不久的時候,村子裡的人口一共是132人,這些人中,老中青搭配合理,尤其是青年一代人,所占比例差不多是半壁江山。所以,那時感覺未來光明無限。(自然村所在的整個行政村人口將近一千人。)

而目前的人口,按照在村子裡有田地的來算,排除通過高考等管道出去而穩定在城市生活下來的人,是126人;但長期居住在村子裡的,只有54人。而這54人中,基本以老幼為主。如果只算成年人,那麼在村子裡的成年人的平均年齡超過60歲,也就是說,基本都是老人,至少是年紀不合適在外打工的人。

另外的72人,絕大部分都到了廣東、上海、天津等地打工。其餘的,有兩家在附近鎮上做生意,有一家已經是國家工作人員,徹底脫離了村子,但還是在村子裡有田地,享受國家的直接補貼。

還有一家在河南穩定下來,從來沒有回過鄉,但似乎還是有回家的打算,因為村子裡集資拉自來水,這家還是參與了集資。(還有兩家是通過了高考的獨木橋,遠遠地在城市裡安了家。)

老幼相守的村子,人們談不上有什麼希望所寄。老一輩,即使無可奈何,也是習慣了自己的故土;幼的一輩,不過是暫時寄託在這裡罷了,待到十五六歲,也就開始“東南飛”了。

外出的人,有的寄希望於回家養老,所以一般都利用多年的積蓄,蓋了個房子在村子裡;還有一部分,尤其是80後的一代,已經連回家養老的念頭都沒有了,利用幾代人的積蓄,在縣城甚至在自己的鎮上,買了套小小的住房,有的還只是可以住三十年的廉租房。鄉下,確實已經不是衣錦還鄉的去處了。

 202003b01.png

   02、即將荒蕪的土地   

因為勞力限制,村莊裡的耕種方式,這些年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一是水田當旱地種。插秧割稻,沒有幾個勞力是難以完成的,請人幫助犁水田,或者插秧,一天要120到150元的人工費,還不大容易請到合適的人,於是逐步都改為種玉米,全村的水田,插秧的面積不到十分之一。問及吃飯的問題,都說種一季水稻後,可以管吃兩年甚至三年,不足的時候,就到鎮上買點來吃。顯然,人口的減少,吃飯問題已經更容易解決了。

二是旱地的種植方式,已經全靠除草劑和農藥了。過去都是犁地、鋤草,現在都不用了,但這樣連續多年種植下去,田地退化,土質板結,種上的莊稼更容易發生自然死亡之類的疾病,產量大減。老人們都自我解嘲:這哪裡是種地啊。他們也深知這種方式不可持續,但沒有勞力,又有什麼辦法呢?

三是種上茶葉或者油茶。採取簡單的方法種旱地,也已經力不從心。就採取一種更省力的方法,種上茶葉或油茶,表示這田地還有主人,不可變為大家的牛馬場。至於茶葉今後的市場需求,甚至是否能夠把茶葉采出來,都沒有來得及考慮。與其說是種植經濟作物,不如說是因為種不了又不願意被他人佔用,採取的一種暫時占田的辦法。

四是田地周圍的樹木開始吞噬農田。因為人口越來越少,加上現在飼養豬的方式就是吃飼料,不需要柴火,甚至燒飯也都用上了沼氣,而建築用材也基本停止,因為蓋房子的高潮已經過去。

於是,田地周圍的樹木肆意生長,農田往往成為一個個的林中小洞。結果是莊稼的光照不足,林中各種大小動物開始與人爭奪糧食,小則松鼠、鳥雀慢慢地侵佔,大則有野豬成片地蹂躪。

目前,還有老一輩的村民苦苦支撐。往後的發展,基本可以斷定,年輕人不會種地了,自然和人爭奪田地的較量將會以自然的勝利而告終。當然,人退林進,也未必不是好事,但村莊的衰落,將是不可避免的趨勢。

 202003b02.png

   03、日漸凋零的老一輩   

改革開放後,尤其是實行責任制初期的一代人,當時基本都是三十幾、四十幾歲,到如今,都已經是七十開外的人了。

這一代人,早期經歷了大集體時代,辛苦操勞還無所獲、半饑半飽的過日子,子女眾多,更是艱難度日;後期經歷了改革與分田到戶的責任制,感覺自己的勞動回報很直接,很有保障,就胼手砥足,起早貪黑,為自己的那個富裕夢想而竭盡全力。

所以,這一代人是最辛苦、最勤勞的一代人。勞動慣了,也就成為一種習慣,成為一種生活。長期習慣的生活,是難以短時間內改變的。村子裡六七十多歲的老人,很少坐在家裡享福,只要有最後一點力氣,都是堅持勞作,認為白日閑過就是一種罪過。

子女輩將孫輩留在家裡,爺爺奶奶輩再次充當一次父母輩,一把屎一把尿地帶兩三歲的小孩。接著就是上幼稚園,來回七八裡路的山路,不擇寒暑,每天跑兩次。

待到大一點,到鎮上上學,奶奶們又合租一個小房子,算是陪讀;並且,把孩子一送進學校,馬上去找各種副業來做,只要能夠賺幾個錢,什麼都願意做。

村子裡的莊稼,也就是這些老人們種出來的,單獨一個七十歲的老太太,種上二十斤玉米種的玉米,也並不是什麼稀罕事。

精力是有限的,生命也是有限的,接二連三地這一輩人開始凋零。大多都是勞動到最後,也就撒手西去;長期臥床的,少有,大概對於勤勞的人們來說,不能勞動了,也就自認為走到了頭,甚至對住醫院都持排斥的態度,認為是浪費了錢;更有少數老人,因為沒有子女照顧,或者照顧品質太差,乾脆自我做了了斷。

誰說農民不理性呢?城市裡的人,還為了最後延續幾天生命,不惜高昂的醫療費,往往也只能維持一種品質很差的生命。但鄉村老人的這種理性,卻還是讓人在感情上難以接受,雖然站在他們的立場上,可能是理性的,或者說是不得已的選擇,但作為旁觀者,還是為他們惋惜。一座座新墳的出現,直觀見證了一代人成為過去,他們在此勞碌了一輩子,最終發現後繼無人;自己辛勤開墾出來的田地,正被繁茂的樹木逐漸吞噬;他們心中的理想家園,不再是後輩們眷顧的處所。甚至有的墳頭,也難得有人來燒一柱香了。

 202003b03.png

   04、即將返鄉的第一代打工者   

與村子裡一位四十六歲的中年男人聊天,他告訴我:今年過完年就不想出去打工了,但在家忙過一陣後,發現還是難得找到錢,於是又勉強出去找事做。

還是去深圳,但是發現工作不好找,年紀漸長,技術有限,於是只能找到又苦又累、工資還少的事情。前些天太熱了,就又匆匆回家了,說不想再出去了。

這是一個處於臨界狀態的人,正在回家還是繼續打工之間徘徊,兩邊都感覺是雞肋,都沒有多少好事情了。

其實,這正是第一代打工者的最終結局,年輕時候的精力與聰明才智已經奉獻給了城市,像一根甘蔗一樣,被城市咀嚼過一遍後,汁水留在了城市,這個“渣滓”,最終難以在城市停留,大部分都還得回到生養他的這片土地上來。

他們目前的年齡,大約在四十到五十五歲之間,因為這一代人所處的時代,大學教育還是精英教育,按照現在的大學入學水準,他們中很多都是可以上大學的。所以,這些人中,並不乏一些具有聰明才智的人,但時代弄人,他們並未獲得多少成功,即便有,也是鳳毛麟角。

為此,大部分都還是做了些準備的。利用多年打工的一點積蓄,差不多都回鄉蓋了個房子,雖然一律都是用水泥磚直接搭成,沒有鋼筋,沒有柱子,但只要不發生地震之類的地質災害,這樣的房子大概還是可以住上幾十年的。

田地雖不少,但對這一輩人已經不具有多大的吸引力,早早地就吩咐家裡的老人幫助種上了茶葉之類的經濟作物,意思是回家後也不打算插秧種玉米了。他們的上一輩,把田地視為珍寶,甚至不惜與鄰人大動干戈。到他們這一輩,只把田地當雞肋,他們的下一輩,更是沒把眼睛往這裡瞅了。

想像一下,老一輩已經凋謝,這一輩回歸鄉村,對種田缺乏激情,下一輩不會做回歸打算,將是一副什麼樣的鄉村景象?或許還是像現在一樣,又帶著他們的孫輩,繼續艱苦討生活?

沒有了那份忍受艱苦的耐力,他們的子女輩能夠贍養他們?從當前的趨勢來看,是做不到的。因為教育的缺失,不願意回歸的這一代人其實也很難在城市立足,從在鎮上買廉租房的這些年輕人身上,看不到他們撫養自己子女和贍養自己父母的能力。

202003b04.png 

   05、前途未必光明的第二代打工者   

我們總是宗教式地把希望寄託在後輩身上,對於已經開始陸續外出打工的年輕一代,是否能夠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其實這取決於他們的教育狀況與自己的精神狀態,當然還有大環境的機遇。從村子裡的一些小青年來看(九十年代及其後出生),雖然情形有差異,但總體而言,前途似乎並不光明。

首先是所受教育欠佳。大部分青年都是父母在外打工,由爺爺奶奶或者外公外婆帶大,隔代教育,雖然物質上得到了基本的保證,但學業多荒疏。爺爺輩與學校基本沒有聯繫,更談不上家庭與學校的有機配合了,於是多數初中不能畢業,少數初中畢業者只能進職業技術學校。而作為山村的孩子,一進縣城,儼然一個大世界,就只知道玩耍,唯有與外在打工的父母聯繫,索取生活費,手腳也開始大了起來。

當越來越不能滿足其鋪張的生活時,就輟學了事,或者到處混,或者到外面的城市打工。其次是吃苦耐勞精神不再。如果說第一代打工者還有吃苦耐勞、勤儉節約的一面,可在第二代打工者身上,已經難以發現這些良好的品質。

他們認為這是一種傻,畢竟,他們並未經歷他們父輩曾經經歷過的苦日子。但他們的教育與閱歷,決定了並不能輕鬆賺錢,開支與收入相抵,並不能有所積累。

又對鄉下的生活橫豎不習慣,鐵定了心不再回到鄉下種地,事實上也已經全然沒了種地的經驗,於是以談朋友、結婚為名,裹脅父母甚至爺爺輩傾其積蓄,在鎮上甚至縣城買得一套小房子,以為這樣就成了城裡人。

將鄉村僅有的一點資源,悉數灌溉了城市建設,自己沒有經濟來源,住上樓以後,將何以為生?他們是徘徊於城市與鄉村之間的不穩定群體。如果說第一代打工者最終將回歸鄉村,那麼第二代打工者將是既融入不了城市,又回不了鄉村的一代。

雖然這一代也會分化,積極的會漸漸融入城市,消極的會退回鄉村,但主流還是徘徊於城鄉之間,他們是一個不穩定的群體。從村子裡的青年就可以看出,有的成了混混,有的輾轉開店而終無所成。

而這些混混和失敗者的代價,都需要鄉村來承擔。直接地說,外面無以為生,還是找自己的父母甚至爺爺輩哭窮求助;間接地說,這些在鎮上遊手好閒,或者開店跑車的人,還是從鄉下父老的口袋中賺錢,甚至無所不用其極,採取欺詐哄騙的方式,榨取鄉下老實人的那點勞動果實。

親眼見過有小青年冒充即將上大學的學生,兜售蜂蜜,一瓶不過40元的蜂蜜,硬是賣到150元。各種偽劣產品的下鄉,也是這些人子弟回報鄉里的結果。

總的趨勢是,人口回流將越來越少,費孝通主張的落葉歸根的良性迴圈的鄉村,始終不可得。少數優秀分子通過高考等管道一去不復返,年輕一代雖難以進城,還是勉強賴在城市,不願返鄉。鄉村發展後繼無人,沒有人的鄉村只有衰敗,只有重新回歸自然。 

202003b05.png

   06、良風美俗的損蝕   

在傳統鄉村社會,人口幾乎沒有流動性,人們生於斯,長於斯,老于斯,形成了費孝通先生所講的鄉土社會。雖然物質不夠豐富,但社會有序,人與人之間,家庭與家庭之間,雖然也起干戈,但絕大多數時候都處於運轉良好的狀態。

畢竟,在一個熟人的社會裡,壞人並沒有多少便宜可得,名聲不佳也往往不受人待見。在此平衡中,良風美俗成為一種重要的社會資源,使鄉村的生活安排得井然有序,也使人們的生活富有意義,對未來心中有數。

但當前的農村卻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過去的良風美俗若不是還有一些古樸的老人支撐,可能就已經蕩滌乾淨了。

1.孝道堪憂

一天與一位寡居的老太太聊天,談及子女們的孝順,她不禁潸然淚下,一口氣講了很多:我一年到頭,辛辛苦苦種了又收,得到幾千斤玉米,又買飼料和了玉米一起喂豬,一年還掙個萬多塊錢,我把錢都存在女兒那裡,她用我的錢都還了債,但說今後會都給我的。

大兒子回來後,從不給我什麼,雖然名義上是他負責贍養我,一回來倒是逼問我的錢哪裡去了,動不動就要找我借錢,也給他借了些,可還是不能滿足他們的要求,認為我偏了心,把錢都給了他弟弟妹妹。

媳婦總是吵,回家就到處找。是啊,他們應該有錢,自己在外面承包工程,光工程機械就花了多少萬,可是回家就只找我借錢,再就是背臘肉出去吃。

在農村,老一輩和他們的下一輩之間,確實有著空間上的隔離,要盡孝道,基本談不上,老年人都是自食其力,哪怕八十多歲了。

能夠相忘於江湖,對於老人來說,也並不是什麼難事,可惜的是,子女輩還是念念不忘父母的那一點點財產,總認為自己從中分到的一份是最少的,而不問自己為老人做了什麼。

更有甚者,新起的房子,有人不願意老人一起居住,認為不乾淨,在屋旁另築小平房,算是父母的棲身之所。

老人偶爾到正房裡走走,還引得媳婦的大罵,甚至拳腳相向,理由只是踩了腳印在家裡。參加村子的喪禮,見子女在棺材前後,並無戚容,只是當作一個尋常事來辦罷了。

2.兩性關係混亂

過去的鄉土社會,男女有別,夫妻之間雖然沒有多少浪漫的愛情可言,但相敬如賓,互相有底線,倒是很平常的。但現在的村子裡,從談話中可以知道,中青年們,男女之間的關係已經很混亂。

中年男女,因為人口流動關係,夫妻天各一方的已經很普遍,但留守的一部分人,雖然有鄉村人言之畏,還是不願意難為自己,兩兩湊對的不在少數。

更有甚者,部分稍有姿色的中年婦女,還把那有限的殘山剩水當作資源,使得一些男人們圍繞著團團轉。而在外打工的一部分人,少了鄉土社會中的人言之畏,更是隨便。

而小青年們,自小因為父母外出,教育失調,在兩性關係上亦難健全,於是有十六七歲就私奔,過幾天在外混不下去又回來的;有十六七歲就開始墮胎,甚至三番五次而無休止的,而男人則又是不同的男人。

急劇變遷中,平靜的鄉村應對失措,不免陣腳有些亂,這苦果,也得他們自己慢慢去咀嚼。

3.婚姻不牢

一方面是上面講的兩性關係的問題,嚴重影響了婚姻品質,或許,也是互為因果。一方面,主要受到當前金錢為上潮流的影響,眼睛中金錢多了,感情就少了,加上置身於城市五光十色、變幻莫測的環境中,更模糊了男女們的視線。

村子裡好幾個小孩,都是還不足一歲時,媽媽出走。出走的原因,主要是不能忍受貧困的生活,因為他們的媽媽,都是他們的爸爸在外打工時,一時認識的外地女孩。而現在,他們的爸爸又已經給他們換了幾屆媽媽。(待續) 


♦ 專文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站立場 ♦ 

 

 

搜寻

中国军舰博物馆

fffg.png

联合国会歌

追踪我们

投票专区

新大学政论网站郑重呼吁海内外华人:共同敦请习近平主席能于一年内亲自访问宝岛台湾,向台湾朝野解诠释「何以海峡两岸未来选择统一」方为上策。

新大学脸书粉丝页

新大学脸书粉丝页

QR code:

web.png

官方网站

line.png

LINE官方帐号

fb.png

脸书粉丝页

赶食髦 Food Fashion Up

18836024_1698614263773063_6618469583031104682_n.png
歡迎投稿 歡迎轉載 請洽
Email:theintellectualnet@gmail.com
電話:886-2-3322-6001

「革命『仍』未成功,同志『更』須努力!」舊大學未竟的志業,香火必得新大學承接。鄭重邀請您的參與,就在這一天為「新大學」政論專欄網站的成立,再續熱忱共襄盛舉,為人類和平民主、公平正義的心力文明付出貢獻。 More...

© 2024 新大學政論專欄. All Rights Reserved. Designed By Allsta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