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篇文章轉載自亞洲週刊第 33 卷 09 期。若有侵害著作權,請速告知,我們將盡速移除 ♦
習近平提出「深化兩岸融合發展」對台政策,兩岸要「提升經貿合作暢通、基礎設施聯通、能源資源互通、行業標準共通」,率先實現金門、馬祖同福建沿海地區通水、通電、通氣、通橋,要「應通盡通」,金門人則提出「能通先通」、「能通快通」,北京有學者更提出「能統先統」、「能統快統」。兩岸「四通」成熱門話題,金門、連江(馬祖)縣長、澎湖縣長接踵出訪福建。
金門大膽島上的「三民主義統一中國」的紅色大字標語牆,是三十多年前立的心戰口號。對岸針鋒相對,二十年前也隨即在廈門環島路上豎起「一國兩制統一中國」大標語。如今,金廈兩門同開,水可同飲,海峽再無砲火硝煙。對戰的兩幅大標語都成了亮眼景點。
金門後浦小鎮,紅磚圓拱,融合中西特色的洋樓建築群。街的兩側商鋪門前,一側掛起一長排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一側掛著一長排中華民國國旗。據當地店家稱是為了招攬中國大陸遊客,顯示「兩岸一家親」的舉動。店家表示,他們的動機很單純,就是為拼經濟,不帶政治含意,只是創造話題,希望吸引人潮,提升老街商機而已。
歷史底蘊深厚的金門小島,從戰爭前線轉化為和平跳板。金門大膽島是戰地金門前線中的前線,距離廈門四千四百米,面積僅零點七九平方公里。這座隸屬於小金門烈嶼鄉的孤島,歷經長達半年的試營運,戰地秘境揭開面紗。金門大膽島終於在三月起全面正式開放對外觀光營運,登島之行每日上限一百五十人,首發團一百五十個登島申請名額,一小時內秒殺。從烈嶼坐船到大膽島,單趟航程二十多分鐘,上島後全程參觀時間四小時。下船,登上碼頭,抬頭見「大膽擔大擔,島孤人不孤」的大字,這彈丸之地有著不凡的過往。走訪島上著名景點,如老戰車、「三民主義統一中國」心戰牆、自由屏障、大膽播音牆、忠犬茜露墓、神泉茶坊、生明路等,感受充滿戰地氛圍的神秘小島,一窺金門深厚歷史積澱與戰地文化。不過,目前還是不受理「陸籍及港澳人士登島申請」。
戰地金門的今日風采,引發兩岸新的聚焦。大陸對台政策已從「反獨」走向「促統」。元月二日,北京人民大會堂,《告台灣同胞書》四十週年紀念大會上,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深化兩岸融合發展」的對台政策,大陸要推進兩岸經濟合作制度化,構建兩岸共同市場,兩岸要「提升經貿合作暢通、基礎設施聯通、能源資源互通、行業標準共通」,率先實現金門、馬祖同福建沿海地區通水、通電、通氣、通橋,要「應通盡通」。對此,金門人更提出「能通先通」、「能通快通」。曾在福建任職十七年半的習近平,有志在他的任期內對兩岸統一問題有所作為,由此,北京有學者更進一步提出,「能統先統」、「能統快統」,這一構想旋即引起兩岸熱議。
兩岸「四通」已成為當前閩台融合發展的熱門話題,在短短三十天內,吸引金門縣長楊鎮浯、連江縣(馬祖)縣長劉增應、澎湖縣長賴峰偉接踵登陸出訪福建。福建省長唐登傑表示,二零一九年福建將全力推動實現與金門、馬祖的「新四通」。中共福建省委書記于偉國也表明,福建願意在「檢疫標準、物流發展、能源共用、交通聯繫」等方面一起努力。
二零一九年一月,楊鎮浯率團參訪福建泉州、廈門等地。他期盼,在觀光旅遊、特色產品營銷、海漂垃圾處理、海域環保治理等方面,與福建拓展合作,早日實現通電、通氣、通橋。楊鎮浯說,雖然兩岸在很多事情上未必同調,但金門還是有機會扮演特別角色,在政策許可下,讓兩岸「能通快通、能通先通」。金門已成立同福建沿海地區通水、通電、通氣、通橋專案辦公室,期待實現構建「金廈漳泉共同生活圈」的目標。楊鎮浯說,金門對四通已有腹案,通水已運作順暢,氣、電、橋最可能馬上有成果的是通氣。大陸國家電網福建公司表明已規劃好「以海底電纜向金門、馬祖供電」的方式,只待工程實施。楊鎮浯強調,將議題分為「對方同意就可以做的事」及「需要兩邊共同推動的事」來探索,主要聚焦在前期的規劃及研究,像大家最關注的「新四通」,很多內容屬於中央權責,但若要等中央來替金門規劃是緩不濟急的,因此很多前期溝通和規劃,縣府會積極推進。楊鎮浯說,只要台北給好「政策」,讓站在兩岸交流第一線的金門,放開手腳與對岸一起推動。他舉「小三通」為例,金門把握機會,二零一九年四、五月將迎來進出旅客累積二千萬人次。楊鎮浯呼籲兩岸當局,給予金門「特殊政策」。
金門後浦鎮:兩岸旗幟並立
福建計劃向金馬供電
繼二零一八年八月金門與晉江通水後,福建省委省政府最近表示,計劃透過海底電纜的方式,從廈門向金門,從福州向馬祖供電。國家電網福建公司董事長陳修言表示,已完成福建沿海地區向金門、馬祖聯網供電方案的論證和容量準備,方案綜合考慮金門、馬祖當前狀況及遠期發展需要,以柔性直流輸電技術,透過海底電纜方式,聯網工程一旦實施,即可供電。
馬祖位於台灣海峽西北方,由三十六座島礁組成,與福州市連江縣黃岐鎮隔水相望,馬祖與福建在歷史上有著血濃於水的臍帶關係。因此,相較於台灣本島其他縣市,馬祖作為「國之北疆」,與大陸近在咫尺,自然在兩岸和平發展的進程中,擁有更佳的天時、地利與人和。
二月十三日,連江縣長劉增應率團參加第十七屆「兩馬(馬祖、馬尾)同春鬧元宵」活動,四天內走訪福州市連江縣、馬尾區、莆田市、泉州市等地。劉增應指出,實現馬祖與福建通水、通氣、通電、通橋都是未來目標,馬祖民眾樂觀其成,現階段更務實、更積極的做法是落實經貿、交通交流,希望透過便捷的小三通航線,鼓勵更多福建居民到馬祖旅遊或經馬祖到台灣本島。
馬祖希望落實福州「通水」
馬祖的飲用水,主要依靠水庫蓄水、海水化淡及船運淡水,供水成本高,又極易受天氣影響。二零零二年五月,福州曾透過船隻運輸二千三百噸自來水,向遭受缺水之患的馬祖緊急供水。劉增應表示,隨著兩岸交流越來越緊密,馬祖旅遊人數倍增,飲用水問題逐步凸顯,希望福州連江和馬祖兩地能盡快解決「通水」問題。繼二零一八年八月實現向金門供水後,兩岸「通水」再獲新進展。據福建省福州市連江縣透露,為早日實現「榕馬共飲一江水」,目前連江縣已啟動官嶺至黃岐鎮區供水工程。二零一九年一月在福建當局提出「推動與金門馬祖通水通電通氣通橋」後,連江縣成立「連馬率先融合發展工作領導小組」,提出向馬祖供水規劃。
在連江縣長劉增應主政之初的二零一五年,馬祖與福建省省會福州(簡稱「榕」),在「九二共識」基礎上舉辦了第一次「榕馬會談」,開啟歷史性協商大門,至二零一八年,已連續舉辦四年。這四年來,據台北科技大學教授、連江縣政府縣政顧問周家華披露,榕馬有關單位在福州自貿新區的開放、黃岐海運航線的開通、船隻靠泊費用的擬定、海洋養殖漁業的合作、榕馬觀光旅遊的促進、海洋漂流垃圾的處理、伏季休魚制度的配套、海運營運模式的共通、跨境空氣污染防治、漁事通報機制建立、海上漁民糾紛的處理等具體項目上,鼓了實勁、獻了實策、辦了實事。
澎湖縣長賴峰偉當選迄今三個多月,已三度赴大陸。他早前取得當選證書翌日即到訪大陸,拜會國台辦。賴峰偉去了北京、上海和福建,洽談兩岸觀光與宗教直航,已見具體成果,包括上海包機直航、麗星郵輪復航、「中遠之星」停靠澎湖等,都將在四月十八日起恢復。賴峰偉表示,將透過拓展與福建在海上、空中的直航通道,深化人員往來、共用旅遊資源、保護海洋資源。澎湖沒有金門和馬祖的地理優勢,但賴峰偉明白,澎湖的發展更迫切需要大陸「點睛」。
推進建設橫跨台灣海峽的海底鐵路隧道老話題,最近又有新議。福建在經過數年討論後,已在二零一七年完成隧道設計圖規劃,據稱到二零二三年建成連接福建省平潭縣和台灣新竹間長達一百三十五公里的海底隧道,計劃在海底隧道內建設可供時速二百五十公里高速火車通行的鐵路。如果該隧道建成,其長度將達目前全球最長的英吉利海峽隧道至少三倍。
金門與馬祖距離大陸很近,近得連澎湖縣旅遊處長陳美齡都說,在金門感覺金門是大陸一部分,金馬地區與大陸互動也多。早在十年前就有規劃,連接金門和廈門的「金嶝大橋」興建項目,如今也引發新話題。金嶝大橋是指連接金門島與廈門大嶝島的跨海橋樑,若順利建成,將是首座直接連結台灣與大陸的交通工程。據金門縣政府一位官員透露,金嶝大橋曾有三個方案:直接從金門五龍山通往廈門的蓮河地區;通往廈門大嶝島;串聯三島,通過大陸角嶼、小嶝島再到大嶝島。三個方案中的橋長,長長短短十公里上下。前不久,廈門台商協會會長吳家瑩以《廈門與金門兩地通橋倡議》一文投書媒體,倡儀廣大台商台胞及社會各界,支持在廈金兩地修建橋樑,他也將以實際行動號召台商出錢出力,促成一橋飛架廈金兩地。
廈金航線旅客增八十倍
二零一八年是兩岸全面「三通」啟動十週年,為「三通」奠定基礎的「廈金航線」,旅客年吞吐量從二零零一年不到二萬一千人次,增至二零一八年的一百六十一萬人次,成長八十倍。一月中旬,福建省長唐登傑在做政府工作報告時指出,福建省今年將充分發揮自貿試驗區、福建新區等平台作用,持續推進「六十六條實施意見」的落深、落細、落實。二零一八年閩台貿易額近八百億元人民幣(約一百二十億美元),台胞入閩人次增長一成八。
據悉,廈門市已有六十六名台灣人擔任社區主任助理,有八百多家台商個體工商戶經營,百餘名台灣教師在廈門任教,一百八十四名台籍空姐入職廈門航空,六家台胞個體診所獲批,五千多名在廈門的台灣人申辦居住證。平潭已聘有八名台灣村里長擔任九個村(居)委會執行主任。福建省已吸引實習就業創業台灣青年近兩萬名,台灣醫師被認定具有大陸醫師資格三百七十四人,取得大陸醫師資格已在閩註冊台灣醫師三百二十五人,約一百七十名台灣教師在福州高校任職。有學者分析認為,想一想大陸在其改革開放過程中的經驗便不難理解,大陸想透過「讓金門和馬祖先富起來」,證明大陸有能力為台灣帶來發展機遇,如果金門馬祖能實現發展提速,即可望說服台灣民眾相信,兩岸融合進而實現兩岸統一是台灣最佳選擇。
一九七九年,由全國人大常委會發表的《告台灣同胞書》,提出兩岸「三通(通郵、通商、通航)」。二零一九年一月二日,習近平在《告台灣同胞書》四十週年談話中,提出探索「一國兩制的台灣方案」。他發表的「習五條」,藉由深化兩岸經貿往來加深彼此的黏合度,達到下一步「和平統一」的終極目標。時下,兩岸關係總體看越來越冷,台灣總統蔡英文的兩岸路線正朝民進黨基本盤的深綠族群靠攏,短期內很難再回頭修正。習近平認為,兩岸近七十年政治分歧已到必須解決的地步,此後兩岸經貿與政治談判,如兩大輪子須並行才得以拉動,「先經後政或只經不政」已不適用。
破局兩岸,探索「一國兩制」台灣方案。習近平提出「習五條」,暢談和平統一,正式宣告啟動兩岸政治談判進程,邀請台灣政黨、各界代表共商「兩制」。他建議由兩岸跨政黨、界別推舉代表性人士,就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達成制度性安排,統一已提上日程。
對於習近平提出探索「一國兩制」方案的台灣版兩制,中國人民大學兩岸關係研究中心主任王英津認為,可以用「複合式一國兩制台灣模式」,認為兩岸統一後制度安排可類似「中央與準中央關係」;台灣享有「分權性自治權」,而非港澳的「授權性自治權」,該構想有兩項特點:一是台灣具有一定程度對等地位,二是仍能體現「一個中國」原則,且台灣領導人自選產生,無須經中央政府任命。
台民間提統一方案
在台灣,民間也對兩岸交往框架或統一後主權與治權安排,提出一些方案,如「大一中架構」、「大屋頂理論」、「一中三憲」、「一中兩憲」、「中華邦聯」、「一國兩治」、「一國兩府」、「一國兩地區」……都成為熱議的兩制下的台灣方案。兩岸同根,主動促統。北京國台辦一位官員指出,兩制的台灣方案,台灣各界會有自己的看法,大陸也有大陸可接受的版本和底線,這是一項長遠工程,大陸內部需要先凝聚共識。北京正在部署這項協商工作,一兩年內出招,先以研討會或活動方式,廣邀台灣人士就台版一國兩制,或是和平談判提出看法,對象以學界為主,考慮到台灣即將進入總統大選,北京「動作」不宜太大,避免變成替蔡英文助選。北京全球化智庫副主任高志凱表示,習近平的對台政策談話顯示,兩岸統一的進程已經開始,而完成統一,習近平指的時間可能是大陸成為全球第一大經濟體那一刻,也就是約十至十五年內。
中國軍事科學院台海研究中心學術顧問王衛星認為,改革開放極大改變了中國的面貌,也讓兩岸同胞看到了和平統一的希望。伴隨大陸改革開放,兩岸關係迎來發展最迅速、民眾互惠最多、同胞感情緊密的時期。正是改革開放實現了一系列「不可能」:簽署《金門協定》、「汪辜會談」、兩岸直航、雙方兩岸事務主管部門負責人見面互訪等。兩岸社會制度不同,不是統一的障礙,更不是分裂的藉口。政治人物要有光風霽月般的胸襟和氣象。今日台灣也應該有一場徹底的思想大解放,社會需要思想解放,政黨需要思想解放,民眾的思想觀念也需要徹底解放。台灣只有徹底解放思想,從某些固有思維定式中解脫出來,才能自我解放,與時代同行。
♦ 專文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