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篇文章轉載自 亞洲週刊。若有侵害著作權,請速告知,我們將盡速移除 ♦
2023/7/10
沖繩首里城:充滿中國古代建築特色
路口旁的石敢當:擋煞
屋頂上的石獅:辟邪之用
明代「閩人三十六姓入琉球」,改變了琉球文化,成為沖繩與神州大地的感情臍帶。如今沖繩人多仍堅守著漢俗禮儀,如清明節家祭,端午節吃?子掛蒲艾,七月十五燒紙祭祀,九九重陽飲菊花酒,屋頂裝飾著辟邪的石獅,丁字路口放置著石敢當,信仰媽祖和保生大帝。
今年六月一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視察了北京的中國國家版本館中央總館。在參觀明抄本《使琉球錄》展品時,習近平說:「我在福州工作的時候,就知道福州有琉球館、琉球墓,和琉球的交往淵源很深,當時還有閩人三十六姓入琉球。」習近平強調,要加強對典籍、版本的搜集整理工作,把中華文明傳承好、發展好。習近平的講話引起了日本媒體的極大關注,也促發了沖繩縣知事玉城丹尼七月訪問北京和福州,接續沖繩與中國的多渠道交流與合作。
公元一三七二年(明太祖洪武五年),明朝使臣楊載奉朱元璋之命前往琉球宣詔冊封,琉球國王也明確表示向明朝政府稱臣,正式成為明朝藩屬,由此開啟了中國與琉球長達五個世紀之久的「宗藩關係」或稱「封貢關係」。期間,楊載抵達琉球卻發現其還停留在「縛竹為筏,不諳舟楫」的原始階段。為幫助琉球王國發展,一三九二年,朱元璋賜琉球「閩人三十六姓善操舟者,令往來朝貢」。由此,一些從福建沿海選拔出來的熟悉水道、善操控船隻以及熟知明朝詩書禮樂等的華人被派往琉球。據《琉球國記》記載,中朝人來居者三千餘,涵蓋了林、梁、鄭、金、蔡、陳、阮等眾多姓氏,被泛稱為「閩人三十六姓」。
這些閩人到達琉球後在那霸港附近的浮島上建立了一個獨立的村落,最早被稱為「唐營」或「唐榮」,後來改名為「久米村」,又稱「久米三十六姓」。這些閩人憑藉掌握了較為先進的漢語文化知識和航海技術,不僅負責琉球國航海、造船等交通事務,還從事外交文書編寫、漢語文獻翻譯和對外貿易等,其後裔很多躋身琉球國高位,被稱為「久米士族」。琉球王國從一個「不諳舟楫」的蕞爾島國一躍成為明朝與東南亞貿易的中轉站,琉球商船往來於福建和泰國、越南、馬六甲等地,將明朝貨物輸往世界各地,而明朝的商船也將琉球當做中途補給的基地,琉球王國由此獲得了「萬國津梁」的美譽。
康熙所賜的中山世土匾額:二零一九年被大火燒毁
從琉球藩到沖繩縣
一八七二年,日本政府借明治天皇親政之機,削除了琉球國號,設為「琉球藩」。一八七五年七月,日本強令琉球王國停止對清朝政府的朝貢,並改用日本年號。一八七九年,日本宣布琉球廢藩置縣,正式將琉球強行併入日本,設為沖繩縣,琉球王國覆亡。
琉球亡國,被日本吞併為沖繩後,「閩人三十六姓」後裔也在時代變遷和日本政府要求中改姓成為各種日本姓氏。如沖繩縣前知事仲井真弘多被考證確認為「閩人三十六姓」的蔡氏後裔;日本知名演員山口百惠的山口姓氏以及名嘉、村山、平田等姓氏則多為「閩人楊氏」後裔;日姓的新垣、渡久地、松本等姓氏多為「閩人林氏」後裔。據不完全統計,閩人阮氏後裔現在在沖繩的約有三千五百人,閩人梁氏後裔現在沖繩的約有一千五百人。從上世紀八十年代始,日本「閩人三十六姓」後裔懷揣著家譜踏上福建尋根問祖的旅途。截至目前,已完成了蔡、林、金、梁等姓宗祖地的查證。遺憾的是,由於年代久遠,加之清朝為了消滅南明時期鄭成功在福建沿海實行遷界,導致福建的民間家譜資料等大量流失,很多沖繩閩人後裔至今未能找到祖上根脈。
沖繩「閩人三十六姓」的姓氏雖然已不復存在,但沖繩卻仍然保留著最多的琉球中華文化傳統與漢俗禮儀習慣。在明治維新後一八七二年起,日本將過新年改成了元月元日,但唯有沖繩至今仍保留著以中國農曆春節的傳統「過新年」。被登錄為世界文化遺產的沖繩那霸市的首里城更蘊含眾多中華文化印記,也是歷史上「琉球王國」的文化象徵。
過去沖繩每年堅持舉辦傳統的再現琉球王國儀式的「首里祭」,其宏大場面和巡遊服飾等都與中國古代傳統祭祀活動十分相近。在首里城再度遭受大火燒毀和新冠疫情兩年後,沖繩「首里祭」以「首里祭復興週」於去年恢復舉辦,展現了沖繩特有和永不放棄的琉球中華文化情緣。
堅守漢族傳統習俗
沖繩「閩人三十六姓」後裔大多仍堅守著漢族禮儀習慣,如清明節家祭,端午節吃?子掛蒲艾,七月十五燒紙祭祀,九九重陽飲菊花酒,屋頂裝飾著辟邪的石獅,丁字路口放置著石敢當,信仰媽祖和保生大帝。去年,日本政府與沖繩縣聯合舉辦沖繩回歸五十週年紀念典禮,贈送與會嘉賓和代表的「伴手禮」就是學習引入中國製糖方法的沖繩「黑糖」,還有就是源自琉球王國時代製酒技術的「琉球泡盛」。
亞洲週刊 2023年28期 2023/7/10-7/16
|
♦ 專文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