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週刊

香港紀念六四的兩個不同思路 ☆作者:筆鋒

♦ 本篇文章轉載自 亞洲週刊。若有侵害著作權,請速告知,我們將盡速移除 ♦

 

2024/6/10

香港紀念六四有兩個不同思路。司徒華的批判是人民內部矛盾, 而黎智英和港獨的批判則是敵對勢力的矛盾。前者可以化解,後者則要與之堅決鬥爭。「黎智英們」的六四論述,潛台詞是「推翻中國政府」,但這和中國民意悖離。六四不再是簡單的黑白二分法故事,而是要把悲傷留給歷史,把希望留給未來。 


202425c02.jpg

韓倞拍的《天安門》,試解歷史謎團 

由於國安法廿三條,香港在二零二四年紀念六四,已經沒有維多利亞公園幾萬人的場合,也沒有港獨反對紀念六四的聚會。香港在六四的三十五週年,回顧這宗政治事件的來龍去脈和它對香港人的影響和衝擊,都有很多思考空間。

主要是紀念六四要釐清真相,也要避免悲劇重演,更要記取歷史教訓,背後是六四論述,不能迴避這不是一個簡單的黑白分明的「武力鎮壓學生」的事件,而是牽涉到當年不同派系的鬥爭,以及解放軍遇襲的恐怖行動,一些戒嚴部隊的年輕戰士被活活燒死的鏡頭出現,理解學生和民眾和戒嚴軍警對峙的背後,都有一些「看不見的手」在操控。這需要更多的歷史學家投入研究更多的原始材料。在北京長大的美國人韓倞(Carma Hinton)在六四之後,歷經漫長的拍攝和研究,拍出紀錄片《天安門》(The Gate of Heavenly Peace),她訪問很多的當事人,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但在香港,面對六四,港人都有兩個完全不同的思路。第一個是教協和支聯會前領袖司徒華,他對六四立場鮮明,認為這是中共高層權力結構缺乏制衡,造成誤判,是中國人的悲劇,但他並沒有因此而反對中國人,而是堅持愛國主義的中國情懷,反對港獨等分離主義。另外一個是《蘋果日報》老闆黎智英,及二零一四年佔中事件後香港興起「港獨」勢力,認為這場流血事件暴露中國的落後和腐敗,因此他們恥為中國人,要將香港獨立為一個國家。而最終這樣的論述蠱惑了一些年輕人,二零一九黑暴事件中砸爛立法會,焚燒地鐵站、堵塞隧道、公路和鐵路,是一場準政變。

用毛澤東的理論來說,司徒華的批判是「人民內部矛盾」,而黎智英和港獨的批判,則是「敵對勢力的矛盾」。前者可以化解,但後者則要與之堅決鬥爭,才能保衛中國的利益。

「黎智英們」的六四論述,背後的潛台詞就是要「推翻中國政府」,指控六四是不可以原諒的。每年的紀念就是要提醒全球,北京是邪惡的政府,是必須要推翻的。

但這和中國大多數的民意悖離。中國老百姓歷經戰爭和動亂,也飽嚐各種極端政治運動的折騰,特痛恨不穩定的社會,也對中央政府「穩定壓倒一切」的政策方針予以支持。一九八九年的六四事件,其實早在趙紫陽與李鵬的鬥爭中,就埋下了伏筆。但外力的介入,也隱約可見。學生的抗爭,不少基於血氣方剛的義憤,也有是被外力所誤導。事實上,六四後在國外推動的「民運」勢力,都有美國情報機構的身影,也有台灣當局的資金的支持,這在台灣幾位領袖的回憶中都有涉及,也顯示各方勢力都在介入中國內部紛爭,希望可以火中取栗。從中國人觀點來看,這是亟需高度警惕的。

不過如今談論六四,還需要有一個前瞻性的思考,因為歷年在維園舉行的紀念活動,潛台詞就是中國的體制是落後的,亟需與西方看齊,要用民主選舉制度來推動國家發展。但如今全球學術界都在反思,中國的體制歷經內部的強大變革,越來越可以制衡內部的權力濫用,根除貪腐,但又可以凝聚國家的人力資源,既有舉國體制的動員能力與長遠規劃,又有民企在市場經濟的冒險犯難和衝刺,終於成就中國在國際上的地位和人民的生活品質,上升到歷史的最高點。

中國當然還有很多可以改革的空間,但絕不是跟著英美勢力,亦步亦趨,而是要有自己的豪情壯志,在制度上不斷創新,才可以躋身強國之林。

尤其是當前英美兩國都出現內政崩壞,政治極端化,人民生活品質下降,中國的發展反而為全球開啟了一扇新的窗子。香港一些反對派勢力都只是以英美的模式來批判中國,在維園舉起了「民主中華」的口號,在此刻顯得特別的蒼白無力,恰恰是美國的「選舉民主」正在陷入前所未見的危機,導致中產階級萎縮,尤其美國的槍禍、毒禍和無家可歸者等「三大害」,迄今都找不到解方,而在民主選舉的架構中,極端政治導致無法化解矛盾、難以融合不同主張,而是要各走極端,終導致人民的福祉受到巨大的損害。

中國的制度模式和新加坡一樣,都是推舉最有能力的一群精英來治理國家,強調「賢能政治」(Meritocracy),在內部權力制衡的機制下,在強有力的領導下,可以走向專業化的決策過程,以理性的工具落實政治理想,成為基建狂魔,有長遠的策劃,全面提升民眾的生活水平,但又重視人民權利,嚴守權力的邊界感。

香港人在過去一年間,就用腳投票,湧往大灣區,不僅喜歡餐館等消費場所的性價比特高,也是對中國大陸生活方式的深入認識和認同,理解這個國家的創新力勝過香港,從移動支付到停車場收費,中國都展現「數字化轉型」的強大動力。六四紀念對港人來說,已經不再是一頁簡單的黑白二分法的故事,而是要把悲傷留給歷史,把希望留給未來。

 

 

 亞洲週刊  2024年23期 2024/6/10-6/16

202425c01.jpg

 

♦ 專文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站立場 ♦ 

 

 

搜寻

中国军舰博物馆

fffg.png

联合国会歌

追踪我们

投票专区

新大学政论网站郑重呼吁海内外华人:共同敦请习近平主席能于一年内亲自访问宝岛台湾,向台湾朝野解诠释「何以海峡两岸未来选择统一」方为上策。

新大学脸书粉丝页

新大学脸书粉丝页

QR code:

web.png

官方网站

line.png

LINE官方帐号

fb.png

脸书粉丝页

赶食髦 Food Fashion Up

18836024_1698614263773063_6618469583031104682_n.png
歡迎投稿 歡迎轉載 請洽
Email:theintellectualnet@gmail.com
電話:886-2-3322-6001

「革命『仍』未成功,同志『更』須努力!」舊大學未竟的志業,香火必得新大學承接。鄭重邀請您的參與,就在這一天為「新大學」政論專欄網站的成立,再續熱忱共襄盛舉,為人類和平民主、公平正義的心力文明付出貢獻。 More...

© 2024 新大學政論專欄. All Rights Reserved. Designed By Allsta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