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篇文章轉載自亞洲週刊第32卷16期。若有侵害著作權,請速告知,我們將盡速移除 ♦
解放軍在泉州外海演習,習近平較早前在南海閱兵,與蔡英文的蘇澳海上閱兵先後舉行。美國在台海和南海的頻密動作,是印太戰略的一環,挑戰解放軍海空飆升的力量。
解放軍四月十八日在泉州外海演習,北京鷹派媒體《環球時報》警告,這是針對台獨。其實就在解放軍結束海上閱兵的十二日傍晚,福建海事局發布了「閩航警零零一一」航行警告,將在台灣總統蔡英文出訪非洲友邦史瓦濟蘭(斯威士蘭)的隔天(十八)日,於泉州市外海進行軍演。雖然此一操演海域離岸最遠距離為八海里,並未超過十二海里領海,但此一長十八公里、寬九公里的石獅靶場僅適合野戰砲兵及防空部隊進行火砲射擊。
航行警告公布的次日,正逢蔡前往蘇澳實施「要港防衛與快速應變」測考;面對媒體的提問,蔡以「出訪行程,不會受到影響」回應,國防部並表示早已安排十七日於馬祖南竿靶場、十七日及二十七日在金門峰山靶場實施實彈射擊。
解放軍結束了南海閱兵的十三日上午,蔡英文在蘇澳作戰中心下達操演命令後,隨即登上飛彈驅逐艦「基隆號」出港,進行緊急出港暨安全航道開闢、嚮導穿越、F-16戰機魚叉飛彈及輕快兵力制海飛彈飽和攻擊、主戰艦制海飛彈攻擊、潛射魚叉飛彈攻擊及機彈車組火力打擊等科目。
為了避免「互別苗頭」的解讀,參加操演的基隆級驅逐艦、成功級、康定級、濟陽級巡防艦、錦江級、沱江級巡邏艦、光六飛彈快艇及劍龍級潛艦等二十艘各型艦艇並沒有進行海上分列式的校閱,僅劍龍級柴電潛艦「海龍號」以對向通過基隆艦舷側,向總統敬禮致敬。
國軍的「要港防衛與快速應變」測考,並非與解放軍進行比拼,但閱兵與測考突顯了兩岸海軍在艦型、噸位及艦載防空、攻船等飛彈的性能與數量上的差距,反而呈現了台海軍力傾斜的現況與不可逆的趨勢。
另國軍此次測考科目雖然幾乎涵蓋海軍各類型作戰,但解放軍北海艦隊及東海艦隊穿越台灣海峽南下支援海上閱兵的飛彈驅逐艦、飛彈護衛艦、輕型護衛艦及072B大型登陸艦等共十一艘作戰艦艇的動態,似乎未能遵照蔡於去年十二月視導空軍作戰指揮部所指示的:適時揭露相關訊息,讓國民安心,也善盡我們作為區域安全穩定貢獻者的責任。
以商售方式武裝台灣
美國對於台灣國防在「質」與「量」江河日下的處境,並非全然無感,而是瞭然於胸。在戰略上,日本前陸上幕僚長岩田清文去年在華府研討會上透露:美軍正在研擬,若在南海和東海與中國發生軍事衝突,美軍將暫時移防關島,而「第一島鏈」的沖繩、台灣與菲律賓的防衛任務則必須由日本等盟國共同承擔。
何以美國必須退至北起伊豆群島,經小笠原諸島、火山列島、馬里亞納群島,南至帛琉群島的「第二島鏈」?其中最主要的因素在於,解放軍以射程達一千五百公里、亦被稱之為「航艦殺手」的東風DF-21D攻船彈道飛彈所建構的「反介入\區域拒止」(Anti-Access\Area-Denial, A2AD)戰略的具體實踐。令人憂心的是,解放軍於去年十一月進行了二次射程在一千四百公里以上的「高超音速滑翔器」試射;另射程超過三千公里、覆蓋第二島鏈而被暱稱為「關島快遞」,且具有攻擊地下指揮所能力的第二代攻船彈道飛彈DF-26,已於日前加入戰鬥序列。
故此,美國無論是戰略司令部司令海頓(John Hyten)上將或空軍大學校長科瓦斯特(Steven Kwast)中將,均表示,以目前各國所有的飛彈防禦系統,幾乎沒有辦法進行如此高速的反制作為,並擔憂美國的優勢正在逐漸消失。
美國總統特朗普就職以來,多名主張友台的鷹派人士獲得重用,如國家安全顧問博爾頓(John Bolton)、日前訪台的國務院東亞暨太平洋事務局副助卿黃之瀚(Alex Wong),與曾經擔任「二零四九計劃室」執行長的國防部亞太助理部長薛瑞福(Randall Schriver)等。此一「白宮—國務院—國防部」連線與國會議員,正是促成批准「行銷核准證」(marketing license),以商售管道對台灣「潛艦國造」輸出所需技術協助的幕後關鍵,下一個值得觀察的軍售項目,將可能是反制彈道飛彈的「終端高空區域防禦系統」(THAAD,簡稱「薩德」)。
《韓非子》五蠹篇謂之:「縱者,合眾弱以攻一強也」,去年十一月美國總統特朗普的亞洲行,將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於二零一三年所提出的「亞洲民主安全之鑽」(Asia's Democratic Security Diamond)構想,以「印太戰略」取而代之,即為「合縱」的作為;解放軍的海上閱兵,以052D飛彈驅逐艦「長沙號」(舷號一七三)做為檢閱旗艦,乃著眼於農曆春節期間編成「湛藍—2018A」遠海訓練編隊的戰功,回應印太各國。
站坡(Manning the rails),是源自於帆船時代,全體水手站在帆桁上脫帽歡呼以迎接貴賓的海軍傳統禮節;時至今日,演變為全體官兵站立於露天甲板,迎接國家元首、高階將領或海上閱兵、訪問他國進出港時的一種儀式。上週,海峽兩岸的海軍艦隊不約而同的向各自的領導人,進行了形式略有出入且目的大為不同的站坡致敬。
解放軍上次進行海上閱兵,是在二零零九年四月為慶祝解放軍海軍成立六十週年,由當時身兼中央軍委主席的國家主席胡錦濤主持,不但先行校閱了解放軍二十五艘艦艇及三十一架各型飛機,後亦檢閱了來自美國、俄羅斯、法國及印度等十四個國家的二十一艘艦艇。
四月十二日在三亞軍港以南的南海海域,習近平以中央軍委主席的身份主持海上閱兵,計有四十八艘艦艇及七十六架各型飛機參與。水面艦隊編成戰略打擊、水下打擊、遠海作戰、航母打擊、兩棲登陸、近海防禦及綜合保障等七個梯隊;空中兵力則組成艦載直升機、反潛巡邏作戰、預警指揮、遠海作戰、對海突擊、遠距支援掩護、制空作戰等十個梯隊;相較於九年前,不但數量倍增,質量更是突飛猛進。
以艦艇功能取向進行閱兵分列,往往只聚焦於數量,忽略了戰術的可能與戰略的方向。
若將海上閱兵的海空梯隊以「航空母艦戰鬥群」編排屏衛:空中及水面分別以運八電子偵察機與815型電子偵察艦進行電子戰,水下則是093型核攻擊潛艦及039型柴電攻擊潛艦於指定海域進行「區域游獵」或「陣地伏擊」;094戰略飛彈核潛艦則於潛望鏡深度中懸,候令發射戰略飛彈。
殲十五艦載機及殲十、蘇愷三十戰機爭奪制空權,轟六轟炸機則混合掛載具陸攻能力、射程二千二百公里的「長劍-10型」巡弋飛彈、射程三千公里的「長劍-20型」巡弋飛彈,與射程六百公里的「改進型鷹擊-62」攻船飛彈,對陸地目標及海上艦艇進行攻擊;052C\D飛彈驅逐艦及054A\056飛彈護衛艦屏衛登陸艦、航空母艦及大型綜合補給艦;各型補給艦、醫院船及拖船視戰況,依令進入作戰海域。
此次海上閱兵所動員的兵力,從056輕型飛彈護衛艦、054A飛彈護衛艦及052C\D飛彈驅逐艦的數量來看,皆足以支撐兩個航空母艦戰鬥群的需要,而這也是此次閱兵有別於各國「單縱隊」的校閱隊形,而採取「複列縱隊」的可能用意。
一九九八年中國自烏克蘭購得「瓦良格號」(Varyag)時,僅完工七成,且因黑海造船廠囿於經濟因素,拆除了原已安裝的機電設備,另因美國以經濟制裁相逼,要求交艦前必須將艦載武器裝備全部拆除;故二零零二年三月瓦良格號拖抵中國時,其實只剩下一個空殼。十年後,當瓦良格號以001型航艦「遼寧號」重新展現在世人面前時,除了船體之外,從航海儀器、偵蒐裝置、戰鬥系統到艦艇主、輔機皆為中國製造,內在根本是道地的國產航艦。
然而從桅頂雷達到水下鋼板完全中國製造的首艘國產航母,外傳將在四月二十三日「海軍建軍節」前後進行造船廠試航及海軍驗收試航。待成軍訓練結束後,與戰鬥群編隊進行駐地與跨海區訓練,另一航艦戰鬥群於焉成形。
空中分列式呈現了解放軍艦載空中兵力的硬體建設,從艦載直升機直九D的掛彈與殲十五艦載機的滑跳起飛,則看到了空中兵力有別於以往的新戰術。
空中分列式中,艦載直升機直九D首次滿掛四枚鷹擊九型攻船飛彈;此種主動雷達導引的攻船飛彈,以固定翼戰機攜帶時,射程雖然可達二十五公里,但由直升機發射時,射程僅有十五公里。惟此一射程雖短,卻較國軍錦江級飛彈巡邏艦所裝備的平面與防空兩用的OTO 76mm快砲,與未來配置於光華六號飛彈快艇的個人攜行式肩射刺針飛彈(FIM-92 Stinger)為長,而將成為「小型艦艇殺手」。
海上分列式結束後,四架殲十五艦載機掛彈未如往常在一百零五公尺長的第一、二起飛位起飛,而是在距離最長的第三起飛位依序起飛;從艦艉尾跡及信號旗飄動的幅度判斷,此次飛行亦未如同以往採頂風航向、以最大航速前進,為艦載機獲取最大升力,而是採頂風航向的低速率,從第三起飛位起飛。由此可見遼寧艦已從例行訓練和科研試驗中獲得相關數據,即使起飛條件欠佳,亦能改由起飛距離一百九十五公尺的第三起飛位掛彈起飛,確保作戰能力。
閱兵結束後的假新聞
因閱兵而發布的「瓊航警零零四八」禁航區原先管制到十三日二十四時,惟因閱兵於十二日中午結束而提前撤銷,未料卻造成「假新聞」亂流。甚而煞有介事的推論是美國羅斯福號航母打擊群以「航行自由行動」為由,接近閱兵部隊所致。
「四周都是中國軍艦」的說法源自於隨羅斯福號前往馬尼拉的航程中,參訪艦載機F\A-18大黃蜂(Hornet)起降作業的菲律賓軍官及記者。比對第七艦隊於四月十一日所發布的新聞稿,羅斯福號航艦於當日抵達馬尼拉灣錨泊。菲律賓當地的《Rapple》新聞網有圖有真相的報道,美國駐菲律賓大使金成(Sung Kim)四月十三日在羅斯福號上的歡迎會招待了三百餘位賓客,則更進一步確認羅斯福號的位置。
也就是羅斯福號航艦打擊群前往馬拉尼的途中,菲律賓的軍官和記者搭機登艦訪問;羅斯福號在十一日抵達馬尼拉灣,美國駐菲律賓大使還於十三日在機庫裏辦了個歡迎會;從馬尼拉到閱兵操演區來回一千四百海里的距離、要在四十八小時內往返,實難上加難。
三亞近年來開發為漁船、遊艇、郵輪多功能港埠,其擁擠程度自然不在話下。即使未曾到訪三亞,開啟「船舶自動辨識系統」的密度地圖(density map)功能,也不難發現三亞附近海域的舟楫密集,海南海事局在閱兵結束後提前撤銷禁航區,以疏解海上交通就不足為奇。然部分媒體未竟查證之責、捕風捉影,罔顧新聞專業與倫理。
要港防衛戰備抽測
「路透社」根據星球實驗室公司(Planet Labs)提供的衛星照片,於三月二十七日報道解放軍出動至少四十艘海軍艦艇,與遼寧號航艦於南海編隊航行。僅過了一週,台灣漁業署即發布射擊通報,將自四月六日起在宜蘭外海南北長四十海里、東西寬三十海里的海空域進行五次「空層空域操演」,其後又將操演日期延長至十六日,而內容改為年度訓練的「實彈射擊」。
相關新聞報道指向演訓的內容極可能為蔡英文登艦出海校閱海軍艦隊,但國家通訊社「中央社」引述知情人士的說法澄清,此一行程為蔡英文進行海軍「要港防衛與快速應變」測考的視導,僅有實兵操演而沒有實彈射擊。事實上,根據以往經驗,要港防空及緊急出港等「例行性」操演,不是配合「聯翔操演」進行,就是由各軍港「信號台」或「在港當值艦」發布,鮮少由三軍統帥進行抽測。
兩岸值此演習交鋒的敏感時刻,美國又以印太戰略挑戰,台海氣氛有如近日天氣般的春寒料峭。「現狀」能否繼續維持,全憑領導人的一念之間。台灣身處於列強的棋局,是「棋手」還是「棋子」?多說無益,端視「智取」或為「用力」!
♦ 專文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