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篇文章轉載自亞洲週刊第32卷16期。若有侵害著作權,請速告知,我們將盡速移除 ♦
中國部署「高景」等空間衛星監測系統,配合無人機和高速滑翔導彈,提升戰略核威懾及反介入能力。
美國明確將中國定位為戰略競爭對手,並且對中國開啟貿易戰,引起國際社會關注。美國之音引述《國家利益》雜誌在其網站上所發表的一篇題為《為什麼美中開戰中國會輸》的文章指出,中國輸的不是輸在武器裝備上,而是輸在所謂的軟實力上。雖然中國軍隊已有了極大的提升,武器庫中擁有可謂世界上一流的裝備;但文章作者質疑中國能否在作戰中有效使用這些武器,質疑中國軍隊人員的素質和訓練。
根據美國蘭德公司的報告,美國軍方非常重視中國大陸在戰略核威懾以及反介入能力的發展,尤其是在空間預警、遠程精準打擊及核打擊能力的增強。蘭德公司分析指出,中國軍隊有能力在開戰之初,就能癱瘓甚至摧毀美軍在中國周邊部署的海空軍基地及前往馳援的航母戰鬥群,拒止美軍傳統武力接近中國周邊三千公里的範圍。
在空間預警方面,中國已經發射了四組海洋監視衛星,可通過對航母艦隊輻射出的電磁信號進行連續監測,提供航行艦隊的航向和速度,能夠在遼闊的海洋上搜索及追蹤機動中的航母戰鬥群。
對海監測系統包括了組建中的十個光學偵察衛星、十四個SAR合成孔徑雷達偵察衛星和十二個電子偵察衛星,可在重點海域實現半小時至四十五分鐘目標資訊的刷新。加上遠洋電子情報船、遠程電子偵察機、無人戰略偵察機和超地平線岸基雷達組成的監測體系,中國能將偵察和定位美國航母的目標資訊刷新率控制在半小時以內。
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自主發展的商業遙感衛星系統,正努力實現高分辨率遙感衛星商業化運營。「高景一號」零三、零四星具有零點五米級高分辨率,可實現連續條帶成像、多條帶拼接成像、立體成像、多目標成像,具有覆蓋寬、多目標、多模式、反應快等特點。此外,吉林一號遙感衛星已開始進行商業化運營,二零二零年時可實現六十顆在軌衛星,進行全球任意地點三十分鐘內資料刷新;待一百三十八顆衛星在軌運行時,將可實現全球任意地點十分鐘內重訪的能力。
北斗導航軍用潛力大
計劃到了二零二零年時,中國將全面完成三十五顆北斗三號衛星的組網,隨著北斗陸地基地增強系統提供的初始服務,北斗三號的精度將可提升至亞米級,甚至釐米級。北斗三號衛星的覆蓋範圍即將可以遍及全球,北斗導航系統的副總設計師楊元喜表示,與其他導航系統相較而言,北斗比GPS多了全球雙向短訊息的搜救功能,將來還會搭載其他空間環境的監測功能以及自主導航的系統,這些都是目前其他導航系統所尚未具備的功能,在軍事上的應用深具潛力。
除以上提到層層相疊的空間衛星監測系統外,中國大陸的翔龍長航時無人偵察機及「彩虹T四」長航時、太陽能、內太空無人機的服役將強化全天候空間預警戰場監測能力,對企圖來犯之敵形成戰略威懾。
東風十七彈道導彈是中國的新型高超音速彈道導彈,時速高達一萬二千三百六十四公里。據稱去年十一月兩枚導彈進行了測試,導彈飛行約一千四百公里,以十倍音速的速度重返大氣層。根據設計,它飛得既低且快,藉以躲避偵察。意味著在它抵達目標之前,美國的反導系統很難對其進行鎖定及攔截,它的射程估計將會超過二千四百公里,可能是中國實戰化部署的第一種裝有可進行「高超音速滑翔」戰鬥部的彈道導彈。
去年紀念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九十週年時,中國大陸分別展出了估計射程超過一千五百公里的東風十六改與估計射程超過五千公里的東風二十六改,新公布的中程和超遠程彈道導彈都是「核常兼備」的反介入精確打擊武器,將搭配東風十七組成反介入武力「新三劍客」;導彈彈頭重量加大,毀傷威力大,具有足夠餘度換裝不同戰鬥部(彈頭)或集束式戰鬥部,打擊方式將更為靈活;中遠端彈道導彈高超音速、高機動重返大氣層的SAR導引頭應用,命中精度較同類導彈提高兩倍以上,可對第一島鏈、第二島鏈內外的陸地以及海上目標進行精確打擊。但如果像現在集中部署在幾個火箭軍導彈基地,很可能遭到敵方先發制人的偷襲所摧毀。致勝關鍵在中國是否能分散、隱匿部署足夠數量的導彈,對鎖定的目標進行多批次「飽和攻擊」。
目前美國在整體的軍事能力上仍然優於中國,面對美國的挑釁,中國確實也有相當的準備以因應挑戰。中美不該是戰略的對手,倘若真的陷入了大國崛起的修昔底德陷阱,對雙方都將造成極大的傷害。
蔡翼,台灣國際關係學者,東亞統合研究中心執行長。
♦ 專文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