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文映

祖堂地與客家宗族 來源:思考HK

♦ 本篇文章轉載自 思考HK。若有侵害著作權,請速告知,我們將盡速移除 ♦

 

2021/3/12

林文映 | 香港客家文化研究會會長、香港作家聯會理事

202113b01.png

香港樓價之高全球知名,最近有研究報告指出,本港樓價在過去15年升了4倍。業主如果按年齡段計,年輕人僅佔7.6%。後生仔女平均要等到44歲,才有能力成為有樓一族,成為全球最難躋身「有產階級」的新世代。

香港寸土寸金,要解決房屋問題殊不容易。正所謂「沒有麵粉,哪有麵包」,關於如何增加土地供應,談得最多的是填海,筆者留意到最近有公眾再把目光投向祖堂地。

根據政府的資料,全港約有7,300個祖堂,持有約2,400公頃土地,座落在客家原住民最為密集的新界,面積比規劃中的「明日大嶼」還要大。

何謂祖堂地?按照特區政府網站的解說,俗稱「阿公地」,泛指由傳統組織(例如家族或堂)而非個人擁有的新界鄉村土地。新界原居民(1898年之前已定居香港)鄉村的祠堂、廟宇及墓地,也有許多漁塘、果林、農地等屬於祖堂地。

202113b02.png

在香港的百年歷史語境下,「祖」往往是指以姓氏為宗族的開村立基者。其創下的基業,包括屋宇及田土,由男性嫡系子孫相傳。「祖」的稱謂前通常貫以人名,又以「太公」、「太太公」見其傳承輩份。

客家人是最為注重和敬畏土地的族群之一。這從山野、田壟、溪流,隨處有客家人拜祭「土地伯公」可見一斑。中國人皆重視家庭與血緣關係,又以客家人為甚,圍龍屋的生成就是佐證。沙田的曾大屋,由同出一脈的宗族聚居,在不同的歲月中形成三、四、五代同堂。上百人所組成的大家庭,在結構上儼然是自給的小型社會,對內形成井然有序的倫理關係,對外宣揚家聲,共禦外侮。

筆者在台灣美濃,亦曾體驗傳統客家祖堂的宗族觀念。兄弟大多不分家,家族人口增加,就在前堂後方加蓋橫屋,逐漸發展出伙房建築陣式。「廳下」奉祀祖宗,地位尊崇。廂房為祖父母的起居室,第二、三代、四代子孫住在兩旁俗稱「護龍」的橫屋,依次向外排開成梯田狀,象徵著家族開枝散葉及倫理秩序。

202113b03.png

祖堂地的形成,與客家人重視宗族的理念一脈相承。祖先們選擇了在一片土地上立村開基,考慮到家族繁衍生息之福址,不把全部土地悉數分攤給子嗣,而是以祖堂名義限制後人不得出售族產,正是希望子孫們能夠守護這片土地,這是最原始質樸的「土地共享」理念。

此舉可以讓失去土地的後代不至於無田可耕。田租收入還可用來辦學,讓子孫有機會受教育,或用作支持祖堂運作開支或族人福利。「太公分豬肉」之傳統說法,想必起源於這種安排。

畢竟,在小農經濟時代,宗族要薪火相傳,永續發展,自給自足至為重要。但傳統觀念及做法,難免與現代社會發展相悖離。農耕時代的宗族大致上都缺乏龐大資金,亦缺乏工商時代的管理思維,擁有的土地資源不能做到物盡其用。

202113b04.png

在香港,出售祖堂地的門檻甚高,收地困難大致有三點:原居民不接受收地賠償價;業權人移居歐美或東南亞難於集齊授權書;民政事務局專員照本宣科,只有所有持分者簽署同意下才會發出同意書。

由此可見,香港並非沒有土地,新界廣袤的土地數十年來一直在「曬太陽」,這實在是一個悖論,一大諷刺。換句話說,麵粉擺在面前,卻不能用來製作麵包和蛋糕。有鑒於此,鄉議局和民政事務總署曾於2019年成立工作小組,研究如何理順祖堂地的出售和發展,以解決香港的用地之需。但成效如何,公眾有目共睹。

202113b05.png

應該說,政府過往對祖堂地交易持消極態度,出發點是好的。祖堂地原本的想法就是不賣。政府樂於看到村民通過傳統的宗族規例自力更生,不必遇有困難就向政府伸手。但從香港的整體利益出發,確實應該從速研判各方持份者都能接受的機制,譬如讓民政事務局協助各個祖堂成立家族基金,讓寶貴的土地資源進入市場流通,徹底走出房屋供應短缺的困局。

 

文章只屬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思考HK  週訊 

2021年03月11日

 

 關於我們
《思考香港》是以香港為本位的網絡論見平台。
其目標是就香港的不同議題,邀請專家、學者、各界代表等發表持平、具深度、富視野的論述;再加上編者的獨家專訪和客觀評論,集合民間智慧,共同推動有關香港前途、內地機遇與國際形勢的認真思考和探討。
訂閱思考香港週訊  facebook  weibo  wechat : thinkhongkong

♦ 專文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站立場 ♦ 

 

 

搜寻

中国军舰博物馆

fffg.png

联合国会歌

追踪我们

投票专区

新大学政论网站郑重呼吁海内外华人:共同敦请习近平主席能于一年内亲自访问宝岛台湾,向台湾朝野解诠释「何以海峡两岸未来选择统一」方为上策。

新大学脸书粉丝页

新大学脸书粉丝页

QR code:

web.png

官方网站

line.png

LINE官方帐号

fb.png

脸书粉丝页

赶食髦 Food Fashion Up

18836024_1698614263773063_6618469583031104682_n.png
歡迎投稿 歡迎轉載 請洽
Email:theintellectualnet@gmail.com
電話:886-2-3322-6001

「革命『仍』未成功,同志『更』須努力!」舊大學未竟的志業,香火必得新大學承接。鄭重邀請您的參與,就在這一天為「新大學」政論專欄網站的成立,再續熱忱共襄盛舉,為人類和平民主、公平正義的心力文明付出貢獻。 More...

© 2024 新大學政論專欄. All Rights Reserved. Designed By Allsta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