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篇文章轉載自 海峽兩岸心學研究院|心學復興。若有侵害著作權,請速告知,我們將盡速移除 ♦
文 | 劉莞(海峽兩岸心學教育研究院院長)
有句話說:「每個成功男人的背後,都有一位偉大的女性。」這位女性,通常是指該男性的伴侶。但是對男性影響更大的女性,應該是他的母親。幸福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如果一位優秀的媽媽給孩子優質的童年,那麼孩子長大後的人生才能活出智慧和意義。對孩子的優質教育,似乎是近十幾年來,人們的社會生活水平整體提高了,才開始重視起來的事情。絕大多數的80、90以及之前的孩子,童年生活還僅僅是衣食無憂,談不上太高的質量。當越來越多的家長重視孩子的教育,就形成了各種各樣體制內或體制外的「教育產業」,世界各國的先進教育方法以書籍、培訓班等等多種多樣的形式輪番出現在家長的眼前。然而,很多「先進」的現代化教育理念,看上去很「時髦」,其實本質上並不是現代人的專利。
提起古代人,我們常有一種刻板印象,覺得古代人囿於「封建傳統」倫理,是很古板生硬,沒有太多活潑的情感。然而,後來在讀書的過程中,我發現有一位古代的婦女,對待孩子的教育具有非常超前的意識,放到現代化的教育理念中都完全不違和,這位母親就是孟母。教育,是指家長或老師對孩子、學生進行教導、培育的過程。但是長輩囿於自己的見識,常出現「養其身而不養其心」的現象。家長對小孩的身體健康可以有高度的關注,能輕鬆地把食物分成三六九等,明白其中的營養成分,知道哪種食物吃下以後會對孩子好或不好;但是卻難以在日常的動靜舉止中,細密地覺察自己的言行對孩子精神的影響。
圖| 百度
孟母對孟子實施教育,不是帶著上位者對下位者進行管束的心態,她把自己的生命與孩子的生命視為一體,以春風化雨的做法來影響孩子。早在孟子還是胎兒的時候,孟母便「席不正不坐,割不正不食」,防止把怠慢輕忽的心態帶給胎兒。孟子小時候,看到鄰居家殺豬,問他的母親:「鄰居家為什麼要殺豬?」孟母回答:「要給你吃。」說完之後孟母就後悔了,她想:我在孩子的胎教時期,尚且謹慎注意,現在孩子的感知力已經很強了,我卻對他說謊,這不是教他不守信嗎?於是孟母便去鄰居家買肉給孟子吃。面對孩子承認自己的錯誤,並及時付諸實踐改正,需要莫大的勇氣,深層原因是從根本上把孩子當作一個完整而獨立的人,尊重其人格,不可輕易褻瀆。
另一個與孟母有關的著名故事,就是孟母三遷。有人把現代家長買學區房的行為戲稱為新時代的「孟母三遷」,但是這兩種行為其實有著很本質的差異,買學區房是為了讓孩子獲得更好的教育資源,可以上名校、考名校,是在追逐外在的資源;而孟母關注的是環境對孩子潛移默化的影響,關注孩子人格的成長。
孟母教子圖| 百度
當孟子長大娶親以後,孟母依然發揮著重要的教育作用。孟子有次走進房間裡,不小心看到妻子的坐姿不合禮法,便想要以「無禮」的理由休妻。孟母問:「你為什麼知道妻子的坐姿不合禮法?」孟子答:「我親眼看到的。」孟母說:「這是你不知禮,你進門前不先告知房間裡的人,讓裡面的人沒有準備,是你無禮在先,怎麼可以怪罪妻子呢?」於是孟子不敢再起休妻的念頭。從現代人的角度看,孟子真是一位「鋼鐵直男」,對妻子毫不懂得憐惜,以這樣的小事為理由休妻,都不顧念妻子被休之後要如何生活?好在有深明大義的孟母,能及時把兒子的念頭拉回正軌,用智慧維繫家庭的和諧。
通過孟母的故事可以看出,孟母的教育方式不是單純的講道理,而是以身作則,「用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講道理也並非以禮法來約束人,而是在當下的情境中,因事因地因人循循善誘。孟母的教育方式完全是心性的教育,或許這就是孟子成為心性儒學鼻祖的重要原因。孟子是心性儒學的源頭,孟母的教育是孟子思想的源頭,如此優秀的教育理念,究竟孕育出了怎樣優秀偉大的思想呢?我們應該走進孟子的生命世界和思想世界,仔細了解其中的曲直!
編輯:鄒祥
|
作者 | 劉莞 上海大學古代文學博士,臺灣宜蘭大學生命教育研究室特約研究員,海峽兩岸生命教育研究院院長,山西晉城知行書院客座講師,心學特約專欄作家,國家註冊心理諮詢師。主要研究領域:元明清文學,心學與心理學,華人本土社會科學。 常年研究關注的重點在傳統文化與現代社會生活的結合,因此,推動並參與了首批華人心學智慧諮詢師的開展,希冀將傳統文化的智慧在現代社會發揮出療愈人心的功能。多年來並持續在兩岸的書院、高校、廣播電臺等平臺進行生命教育系列演講。 |
本週精選
從心學義理到現代整合
從傳統到當代 從東亞到歐美
從生命教育到心理諮詢
在觀念與實務探索中 展示生命完整性
呈現新世紀最精湛的心學
關注我們
海峽兩岸心學教育研究院,系經由臺灣心學知名學者陳復教授的宣導,由心學支持者共同設立,首任院長為劉莞博士,並由晉城知行書院山長張辰擔任副院長兼執行長。陳復教授在海峽兩岸推動心學教育二十餘年,無數青年學子因此受益,後由心學發展出心學心理學,並由海峽兩岸心學教育研究院主辦智慧諮詢師系列演講課,著重邀請臺灣思源學派學者群擔任師資,由晉城知行書院承辦與晉城孔莊書院協辦。歡迎認同海峽兩岸心學教育研究院的同仁關注公眾號和網站,加入我們的微信群,並惠賜相關議題稿件,我們將擇優發佈,來稿請寄郵箱该 Email 地址已受到反垃圾邮件插件保护。要显示它需要在浏览器中启用 JavaScript。。
♦ 專文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