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峽波濤

海峽波濤

香港的命運、臺灣的統一 ☆來源:環球時報

♦ 本篇文章轉載自 環球時報。若有侵害著作權,請速告知,我們將盡速移除 ♦

 

2019/12/21 

今天(12月21日),《環球時報》2020年年會在北京舉行。百餘位來自國內外政界、學界和輿論界的權威人士、專家學者出席本次年會。 

此次年會中的議題,也都是當下中國社會最受關注的政治議題,如香港的命運、臺灣的統一、中美博弈和民粹全球化的問題等等。 

這裡,我們給各位奉上這次年會上最“火爆”的一場:2020年,是不是統一臺灣的關鍵點。


對於這個話題,原南京軍區副司令、中將王洪光的態度十分強烈。他也因此成為了這場議題中最焦點的一個人物。 

202001k01.png

▲原南京軍區副司令、中將王洪光 

他說,2020年確實是關鍵階段,並提出了他對2020年有幾個判斷:第一個判斷是,“台獨勢力”已經在島內占了多數,這個趨勢不可逆轉;第二個判斷是,大陸民眾與臺灣民眾在統獨問題上的意見背向而行,漸行漸遠;第三個判斷是,時不我待,再有5-10年,解放臺灣、統一臺灣的時候,將是兩岸不可承受之重。 

王洪光說,蔡英文講動員年輕人“芒果幹”(亡國感的諧音),就是這些年輕人已經把臺灣作為國家來對待,且這個趨勢越來越快、越來越急。 

中國戰略文化促進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羅援認為,這次臺灣選舉有很多不確定因素,臺灣問題也比較嚴峻,對臺灣民意“支持獨立還是贊成統一”的調查,也取決於很多因素,比如大陸敢不敢打,美國敢不敢援。

 202001k02.png

▲中國戰略文化促進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羅援 

他說,美國國會近年來通過多項涉台法案條款,2018年允許美國軍艦停靠臺灣,2019年允許美國軍隊與臺灣軍隊進行聯合演習,前11個月美國軍隊9次通過臺灣海峽。這些對中美關係顛覆性的破壞,中國必須要有反應。 

但羅援也表示,臺灣也有一個確定因素,即不管臺灣哪個政黨當選,絕對不敢公開宣佈“台獨”,因為敢宣佈“台獨”,就意味著它的死亡。“前段時間蔡英文說,統一不是臺灣的唯一選項,我跟了一句話,統一必須是臺灣的唯一選項,而和平統一才未必是統一的唯一選項”。 

國務院台辦原副主任王在希也表示,臺灣明年的選舉是臺灣選舉史上少有的一次,特別複雜、鬥爭特別激烈、變化特別無常。

 202001k03.png

▲國務院台辦原副主任王在希 

他說,從目前的民調情況來看,蔡英文稍佔優勢,因為她現在在執政,可以動用公權力;此外,民進黨內部比較抱團;第三,美國的因素、香港的因素,現在對她比較有利。但從造勢情況來看,韓國瑜還是有希望的,衝擊力、爆發力比較強。所以誰輸誰贏,還存在著很大的變數。 

但王在希表示,他個人的看法是,我們沒必要太關注臺灣選舉誰輸誰贏,因為最終決定兩岸關係走向的是大陸。連臺灣民進黨人士的研究分析報告也認為,兩岸關係的主導權在大陸。所以什麼時候解決臺灣問題、用什麼方式來統一,關鍵取決於我們的實力、我們的決心以及各項準備工作是否到位。從宏觀來講,國民黨選勝了,兩岸關係會緩和,但是統一的時間更長;民進黨繼續執政,兩岸關係會緊張,但有可能加速統一的進程。 

王在希尤其談到,現在民進黨配合美國的對華遏制戰略,支持“港獨分子”鬧事,不斷給大陸製造麻煩,這樣最終將迫使大陸不得不下決心實現祖國統一,解決臺灣問題。歷史證明,隨著中國的發展強大,統一是歷史的必然。 

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院長吳心伯則認為,問題的重點其實是美國。

 202001k04.png

▲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院長吳心伯 

他說,統一有兩個路徑,一個是穩定和平實現統一,另一個是動盪實現統一。哪個路徑最終成為現實,一方面取決於臺灣,另一方面和美國對台政策相關。他說,美國認為2020年蔡英文當選已成定局,所以預計明年美國對台政策會有大突破。 

吳心伯進一步表示,美國對臺灣的政策目前正在發生變化。他說,如果中美之間能夠維持一個關於臺灣問題的穩定共識與框架,臺灣島內的選擇餘地很有限,但現在美國正在動搖中美臺灣問題的既定框架,也就是美國在中美競爭大格局下重新定義臺灣的價值。 

他指出,這屆美國政府是中美建交以來對臺灣支持力度最大的。美國現在在全方位——從法律、外交、經濟安全方面,提升美台關係,這也是過去沒有過的。而最危險的變化是美國試圖突破兩岸關係的底線,提升臺灣作為主權國家的地位。 

針對這種變化該如何應對,吳心伯表示,如果蔡英文連任,工作重點並不在臺灣,不要對蔡英文抱有希望,工作重點是針對美國。要明確美一旦挑戰在台海問題形成的既定框架,必須承擔一定的風險。“隨著美國對臺灣問題的轉變,反制力度必須加強,這次危機的力度超過1995、1996年的危機。” 

海洋安全與合作研究院院長戴旭認為,2020年是否是統一關鍵節點,要從“中美關係”、“兩岸關係”和“政治與軍事的關係”三個矛盾中來看。

 202001k05.png

▲海洋安全與合作研究院院長戴旭 

他說,首先要看中美關係在2020年是不是到了關鍵點。因為臺灣問題從一開始就是中美關係的一部分,所以明年是不是我們統一的關鍵點,要判斷一下2020年中美關係,尤其是不僅臺灣地區領導人明年選舉,美國明年也是總統選舉,美國國內政局變化會牽動中美關係的變化,中美關係的變化必將影響到兩岸關係的變化。 

在中國大陸與臺灣這第二組矛盾中,戴旭認為主動權應該是操刀在我,我們是不是認為臺灣統一已經到了關鍵點,應從國家利益、全域來考慮。 

至於第三組矛盾,戴旭表示不應該把政治、經濟與軍事的關係對立起來,甚至割裂開來。軍事與經濟一樣,都是促進臺灣統一的方式與手段,我們沒必要把武力統一想像得門檻這麼高,或者看得這麼嚴峻,也不要把臺灣兩黨執政形勢看得那麼嚴峻。 

“我們要冷靜地分析,不管哪個黨執政,要分析是不是有利於我們採用什麼樣的手段,有沒有可能成為我們的機會。” 

另一方面,華中師範大學臺灣與東亞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主任周志懷表示,解決臺灣問題,當下在於探索一國兩制的臺灣方案。

 202001k06.png

▲華中師範大學臺灣與東亞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主任周志懷 

周志懷認為,當務之急是要解決統一前的問題,統一前要民主協商,協商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制度性安排,然後從制度性安排過渡到臺灣方案。 

但他也指出,現在蔡英文當局在反和平操作,比如昨天臺灣地區副領導人辯論的時候,提及簽和平協定就要損失主權。他說,臺灣方面要想清楚與我們談判的資本實力和條件,這個黃金交叉點早已過去,因此臺灣越和我們早談,越好。 

“他們如果可以拿出自己的方案,從議題設計到方案實施,做出符合他們利益最大化的選擇,我想對臺灣2300萬老百姓是福祉很大的。” 

哥倫比亞大學中國項目聯席主任孫哲認為,我們現在要做的是落實“兩制”的臺灣方案,可現在確實沒有看到具體的原則、和平協議。他說,這對大陸來說是一個非常艱巨的統一之前必須做的工作,而且要從未來臺灣年輕一代怎麼看統一的問題,來分析兩岸關係的走向,要注意臺灣年輕人的情緒。

 202001k07.png

▲哥倫比亞大學中國專案聯席主任孫哲 

孫哲還提示說,談到臺灣問題不能學術脫鉤,對美國的判斷要非常非常準確。他認為不能忽視美國國會對臺灣通過的四個法律,但是現在大多解讀遠遠不夠。 

至於來自臺灣的臺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張亞中,則提出了來自臺灣視角的觀點。他認為兩岸應該談一些結束敵對到統一前的工作。

 202001k08.png

▲臺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張亞中 

張亞中說,“武統”是選擇,但他擔心美國把臺灣當成中美關係的“武器”。他提示說,美國戰略家不惜鼓動臺灣跟大陸發生衝突,讓臺灣成為阿富汗,對美國來講犧牲臺灣有什麼關係,可如果這樣,中國就恰恰掉進美國的戰略陷阱,他不希望這樣的事發生。 

張亞中還尤其表示,他希望大家多思考一下統一前的工作,特別是大陸要有一個大論述,因為直接從敵對馬上調到統一後,跨越太大了,跨越過程當中,臺灣老百姓沒辦法跟大陸溝通。因此兩岸要共同建築統一大架構,再縮小。 

在隨後的探討環節,對台立場強烈的王洪光,與認為應該通過溝通解決問題的張亞中展開了頗為激烈的爭論。王洪光堅持認為統一時間緊迫,臺灣很多人已經不認為自己是中國人了,張亞中則堅持認為應該爭取人心。 

但國務院台辦原副主任王在希的觀點得到了最多的掌聲,他認為還是要堅持做群眾工作。他還說共產黨就是靠做群眾工作起家的,如果做不好工作,我們其實應該檢討自己。 


♦ 專文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站立場 ♦ 

 

 

搜尋

追蹤我們

徵人啟事

41.png

稿約

43.png

新大學臉書粉絲頁

新大學臉書粉絲頁

QR code:

官方網站

web.png

LINE官方帳號

line.png

臉書粉絲頁

fb.png

趕食髦 Food Fashion Up

18836024_1698614263773063_6618469583031104682_n.png

「革命『仍』未成功,同志『更』須努力!」舊大學未竟的志業,香火必得新大學承接。鄭重邀請您的參與,就在這一天為「新大學」政論專欄網站的成立,再續熱忱共襄盛舉,為人類和平民主、公平正義的心力文明付出貢獻。 More...

© 2024 新大學政論專欄. All Rights Reserved. Designed By Allsta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