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論壇

兩岸關係與臺灣未來 (中) ☆來源:中國戰略分析第八期

 

原載:中國戰略分析第八期/2018年8月

中國戰略分析編者按:隨著中國崛起,臺灣問題正在成為全球矚目的焦點。北京會不會像莫斯科吞併克裡米亞那樣,對臺灣下手?蔡英文政府如何面對習近平強權咄咄逼人的挑戰?什麼是臺灣的“非典型外交”?未來中、美、台之間的關係會如何演變?中國戰略分析有幸請到臺灣中華大學行政管理學系副教授、新臺灣國策智庫諮詢委員兼兩岸關係組召集人、華人民主書院董事曾建元先生,一一解答上述問題。 

時間:2018年4月29日

地點:美國新澤西

對談人:曾建元  張傑

錄音、文字整理:小榮


如何看未來中、美、台三方關係?

:中、美、台三方關係,是當下討論兩岸關係時繞不開的話題。最近美國國會先後通過《2018國防授權法》和《臺灣旅行法》,允許美國和臺灣高官的互訪。這個法剛公佈,臺灣的高雄市長、候任總統府祕書長陳菊等高官就到美國去了。最近甚至聽說美國要派海軍陸戰隊去保衛美國的駐台機構美國在台協會臺北辦事處,這在其他國家是常例,保衛使館都是由海軍陸戰隊承擔責任,但在臺灣怕引起北京方面的不快,美國並沒有這樣做。中美建交時,北京提出三原則:撤軍、廢約、斷交。這麼多年美國沒有對臺灣派出過武裝人員。這次可能要打破。雖然人數有限,但美方若採取這個舉動,將意味著中美圍繞臺灣問題新一輪博弈的出現。美國之音甚至向嘉賓提出一個問題:假如台海之間發生戰事,美國會不會介入?臺灣的台灣民意教育基金會4月23日搞了一個民調《元首出訪、兩岸關係與國防自主》,結果是將近一半(47.4%)的民眾相信美國會介入。這些問題您怎麼看?

:兩岸關係要維持,各自尋求安全感,不僅寄託對方的善意,還要考慮自己的安全。對臺灣來講,重要的是來自美國的支持,這是很重要的信心來源。我們看到美國對臺灣支持的強度在增加,美國也一直鼓勵兩岸和平對話,和平共處。事實上,最近中美關係的緊張、兩岸關係的緊張,反倒促成臺灣人民信心的上升。

:您說的臺灣人民信心在上升,是指最近一段時間?特別是,美國的強勢介入與這種上升有關係?

:有的。就近期民調來說,臺灣民主基金會和臺灣民意教育基金會都做過調查,臺灣民意教育基金會的調查大概有將近5成被調查對象認為,如發生戰事,美國會介入。臺灣民主基金會4月3日還在美國公佈一個調查《2018台灣民主價值與治理》,臺灣40歲以上男子,包括現役軍人和預備役軍人,有將近7成,願意為保衛臺灣而戰。

:嗷,有這麼多人願意作戰?

:臺灣人一般來講避戰,不願意碰觸這個問題。

:最近這些年大陸軍力發展很快,確實對臺灣構成威脅。

:從常理看,若以卵擊石、全無成功的可能性,這種犧牲是沒有必要的。顯然臺灣人有自信,否則就不會有那麼多人,有那麼大勇氣願意去戰鬥。

:不是抱著寧為玉碎也要拼命的心態,而是有一定的勝算和信心。

:是的,不會那麼容易把我拿下來。這勝算首先來源於對國家力量的信心;其次,臺灣人民相信,如發生戰事,美國和日本會介入的,它們和臺灣有著准軍事同盟關係,會發揮作用的。臺灣的民意並不是好戰,但有信心面對來自中國大陸的挑戰。

:您說的這兩個民調,一個是臺灣民主基金會做的,另一個是臺灣民意教育基金會,各自的樣本數有多大?

:具體數位需要查,前者約1500,後者約1000,都是長期追蹤和經常性發布的,肯定是有代表性的,結果也是有說服力的。

:一年前的情況大概都不是這樣。

:關鍵是美國對臺灣支持的強化,使臺灣人民信心加增。

臺灣青年一代的現狀

:好。現在想向您討教另外一個問題,就是臺灣青年一代的現狀。不難想像,臺灣的青年一代沒有大陸生活經歷,他們對北京蔑視人權的專制體制也瞭解,所以“天然獨”(天然就支持臺灣獨立)很明顯。過去聽到的也是此類說法。但前不久聽到另一種說法,大陸也在加強對臺灣統戰,叫做硬的更硬,軟的更軟,硬的就是軍事威脅,軟的指更多惠台政策,不但給商人好處,也給普通臺灣人好處,甚至是國民待遇,比如現在的台灣居民來往大陸通行證都是重新設計的,和大陸的身份證差不多。聽說很多臺灣年輕人願意到中國大陸去讀書,上大學,將來在大陸找工作。年輕人固然有天然獨的傾向,但考慮問題很實際,覺得大陸經濟發展很快,有很多發展機會,就個人講,和那邊建立關係,對自己的將來會有幫助。這看起來似乎有些矛盾,但又是現實。您怎樣分析這種現象?

:這並不矛盾,臺灣青年人都有對本鄉本土的自然認同,也是對中華民國制度的認同。另一方面,在現實的個人規劃中,臺灣人想到美國、日本發展,這也很正常。現在臺灣人把中國大陸納進來,看到大陸的崛起,有很多發展機會願意去試,大陸方面出於統戰需要又給了很多優惠政策,臺灣人利用這個政策去發展,僅此而已,未必有其他意思。而且我聽說,不少臺灣青年人去大陸,挫折感比較大。

:為什麼?

:過去台商到大陸有群聚效果,一般臺灣人到大陸也是在台商企業工作,號稱50萬人在大陸,但真正融入到大陸社會中的很少。現在不同了。現在的趨勢是先到大陸讀書,然後在那兒找工作,進入大陸的企業、社區,臺灣人的第二代自然在大陸的一般學校就讀,這是一種趨勢。

:這種趨勢在增長中嗎?

:是的。為了多一種選擇,很多臺灣人到大陸就學、工作。我有一些學生和我談過他們的經歷。他們進入大陸的一般社區,有實際體驗。有些人不適應,有挫折感。主要是不自由。儘管薪水不錯,但覺得壓抑,對個人的發展、創造有阻礙,這是那些惠台政策所不能解決的,涉及到大陸體制的根本問題。總之,我覺得雖然不少臺灣人把大陸作為一種選擇,但這個比例總的說不大。

:明白了。大陸政治文化,或不以政治文化出現的企業文化、都市文化,都有可能讓臺灣青年人感覺不適應、不舒服。

:在大陸的臺灣社區,比如上海、蘇州的台商企業,感覺不到這些東西。一旦進入陸企,成為陸企的一部分,倒是享受“國民待遇”了,真正的中國“國民待遇”,就會面臨緊張,有很難接受的感覺。不過,我還是要補充一點:儘管如此,臺灣民意教育基金會3月19日發布的《內閣改組、兩岸關係與總統聲望》民調做出的結果發現,2016年蔡英文上臺後,支持臺灣獨立的比例在下降。

:支持獨立的在下降?這說明什麼問題?什麼原因造成的?

:很多人認為,這是中國大陸惠台政策、統戰手法奏效了。我認為不是,而是蔡英文的政策奏效了,因為蔡英文不走臺灣獨立,走維持現狀的路,再有美國、日本與臺灣關係的強化,一個讓臺灣人比較有信心的、穩定的架構形成了。

:所以維持現狀想法的人就多起來了。

關於非典型外交

:未來中華民國有可能走出一條路,不一定非要獨立,而是爭取美國、日本和國際社會對臺灣的支持。在現行的架構中可以看到,美日和臺灣的關係都在強化,我把這稱為“非典型外交”。

:請解釋一下“非典型外交”的含義。

:傳統外交是主權國家定位,是雙邊或多邊外交。臺灣是特殊的國際法人,只有少數國家承認臺灣是國家地位。但美國認為它是獨立的政治實體,美國透過國內法的形式(《對台灣關係法》),把臺灣作為事實上的國家來對待,雙方代表處通過特殊形式的安排,讓台美保持正常聯繫,也讓臺灣跟一些國家或國際組織可以有特殊的國家法人地位來參與,這就是非典型外交。對此,臺灣很多人曾難以接受,覺得是對臺灣的歧視,但大家逐漸瞭解到,這是目前國際形勢下,對臺灣友好的國家和國際組織排除萬難而做出的最好安排。臺灣人應該是可以接受的,只要權益不受影響,形式上的特殊安排是各國對臺灣的善意,未嘗不可以使臺灣能走出一條有別于傳統外交和傳統國際法的國際參與的外交形式。

:如按照這種思路解釋,最近主張獨立的民意有下降趨勢,是否可以說是因為有更多的人認可了您解釋的非典型外交現實?

:非典型外交只是我自己的認識,是學術語言,還沒有進入大眾層面。

: 嗯,民眾未必瞭解。但從常識講,目前這樣的國際安排臺灣沒有吃虧。

:如有更多的國家像美國一樣,通過某種國內法,比如《對台灣關係法》,使臺灣擁有事實上的國家地位或准國家地位,臺灣人民所希望的平等參與國際事務的權利、地位不就基本實現了嗎?

:不過,這裡有一個很實際的問題。美國畢竟是很特殊的國家,它有這個能力,別的國家就未必了。過去美國與臺灣有《中美共同防禦條約》(1954年),後雖然和中國大陸建交,畢竟又搞了《對台灣關係法》,承諾對臺灣人權、自由經濟、民主體制的支持。兩岸問題和平解決可以,如動用武力,美國是不能答應的。正是基於這一點,美國不斷給臺灣提供一些防禦武器。美國之所以能堅持這樣做,是由於過去很長時間內中國大陸的經濟實力、軍事實力和美國沒法抗衡。但最近這些年不一樣了,大陸經濟在崛起,中美之間經濟差距和軍力差距在縮小。那美國還能像過去一樣強硬嗎?再加上現任的美國總統川普,有人批評他是缺乏價值關懷的總統,能不能堅持美國對臺灣的價值承諾,還有待觀察。最近美國國會連續通過幾個法律,包括《2018國防授權法》和《臺灣旅行法》,似乎給人一種樂觀的、有希望的感覺。但國會和總統是否一致,很難說。川普真的願意為臺灣和中國死扛嗎?這是一個問題。還有另一個角度也涉及兩岸未來。有人說:“從中國大陸政治反對派的立場看,大陸中國民主化才是兩岸問題最終能解決的關鍵性前提,一個是專制,一個是民主,雙方不可能走到一起。”所以臺灣與其強調獨立,不如高舉憲政、民主、自由的旗幟,把這個作為臺灣價值的根本彰顯,以此為籌碼和北京打交道,佔領道德高地,不要畏縮,要旗幟鮮明。這裡包含對馬政府和小英政府批評的含義,沒有凸顯臺灣優良的價值層面,而這恰恰是臺灣能夠奪取兩岸關係主導權的核心、關鍵。這問題您怎麼看?

(待續)

 

相關閱讀:


♦ 專文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站立場 ♦ 

 

 

搜尋

追蹤我們

徵人啟事

41.png

稿約

43.png

新大學臉書粉絲頁

新大學臉書粉絲頁

QR code:

官方網站

web.png

LINE官方帳號

line.png

臉書粉絲頁

fb.png

趕食髦 Food Fashion Up

18836024_1698614263773063_6618469583031104682_n.png

「革命『仍』未成功,同志『更』須努力!」舊大學未竟的志業,香火必得新大學承接。鄭重邀請您的參與,就在這一天為「新大學」政論專欄網站的成立,再續熱忱共襄盛舉,為人類和平民主、公平正義的心力文明付出貢獻。 More...

© 2024 新大學政論專欄. All Rights Reserved. Designed By Allsta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