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學復興

當肯恩•威爾伯遇到儒家 ☆作者:王岳

♦ 本篇文章轉載自 海峽兩岸心學研究院|心學復興。若有侵害著作權,請速告知,我們將盡速移除 ♦

 
2020/5/7 
 
文 | 王岳(智慧諮詢師)
 
西方在脫離中世紀那種普遍艱苦的物質生活和嚴密的宗教思想控制下,對人本主義和物質主義產生了強烈渴求。工業革命以後,人們癡迷於物質增長,忘記了對於心靈世界的探求,在無法用自身的理論體系解救自身的時候,西方人開始重新發掘前現代的原始土著精神,例如印第安人的古老傳統,並且開始跳出西方和自我中心論,關注異教文明,例如對東方冥契主義的借鑒,重新認識人與自然的依存關係,來重建新的精神生活理念。多種力量的組合,多方面條件的彙聚,依循西方人自身的心路歷程,於是興起了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的「新時代運動」。 

引起大眾對新時代運動注意的關鍵時刻有琳達·古德曼(Linda Goodman,1925-1995)於1968年出版的最暢銷的占星學書籍《太陽符號》以及1978年出版的《愛的符號》、1967年十月的專輯《頭髮》及其第一首歌《寶瓶座年代》、1987年由裘瑟·阿古勒斯(José Argüelles)發起而在亞利桑那州喜多納舉行的協波彙聚運動、以及同年由莎莉·麥克琳(Sally McLean,1970-)主持的系列短片《超級女綁匪》帶動的風潮。另外還有許多頗具影響力的靈媒,例如珍·羅勃茲(Jane Roberts,1929-1984)(賽斯)。作品方面有海倫·舒曼(Helen Schucman)所著的《神跡的課程》、詹姆士·雷德菲爾德(James Redfield,1950-)所著的《聖境預言書》以及尼爾·瓦爾許(Neale Donald Walsch)的《與上帝對話》。 

作為新時代運動中的重要一員,肯恩·威爾伯(Kenneth Earl Wilber,1949- )的工作主要以創造一個以心理學、冥契主義、現代主義、經驗科學、系統論連貫為整體的「意識的完整理論」。在完全意識中,威爾伯稱自己是一個說故事者和製圖師。他的故事解析博大的問題,他的地圖展現對宇宙的各種透視。在1997年1月4日的德國報紙Die Welt中,評論家稱他為「在意識進化領域裡最重要的思想家」。根據Frank Visser的說法,他是「美國最為新潮的學院派作家」,也是第一個在生前就出版文集的哲學心理學家。

 

202023a01.png

《意識光譜》 圖丨 來源於百度圖片 

在其成名作《意識光譜》裡,威爾伯說:「意識是連續的,或者說在表面上由多個階層組成;而每種主流心理學、心理療法以及宗教流派強調的是不同的階層;因此不同的流派並非相互矛盾,而是相互補充的,每一種理論在其所在的階層上都或多或少是正確而有根據的。這樣看來,就可能真正形成一種有關意識的博蘊萬學的綜合體。」 

在這本書出版後20年,威爾伯再次肯定了書中基本信條的正確,並將靈性著重捏取出來作為其思想的核心點。他說:「存在和意識都是以光譜的形式存在的,涵蓋了從物質到肉體到心智再到靈魂、靈性的一切。而且,雖然從某種觀念上講,靈性是存在光譜中最高的維度或者階層,但它也是整個光譜的基底或者條件。靈性仿佛既是存在階梯中最高的臺階,也是製作整個階梯所使用的木材。靈性既是全然內在的(就像木頭一樣),也是全然超感知的(就像最高的階梯一樣)。靈性既是起點,也是終點。」

 202023a02.png

本文作者 圖丨 來源於作者提供 

在這場席捲全球的運動中,有兩個現象值得我們來注意。一方面,中國大陸一直以來對於西洋文化的動態保持著高度的關注,為何面對這場聲勢浩大的思潮卻沒有多大回應呢?另一方面,我們細細來琢磨新時代中的思想,其中也幾乎看不到儒家文化的身影,這又是為什麼呢?我們此篇文章姑且就第二個現象來進行探討。我們或許會認為,這是自鴉片戰爭以來,中國對自身文化的信心被完全摧毀,於是在全盤西化的過程裡,與自身的文化漸行漸遠。當西洋的文化危機日趨嚴重,轉而向東洋文化需求藥方時,儒家已經沒有了繼承者來講述自身文化的殊勝處。 

然而,當我們瞭解到,上個世紀的臺灣仍然保留著中國傳統文化最完整的面貌,新儒家大師輩出,而在臺灣多元文化的社會格局裡,各種思想都有充分交流的機會,另外禪宗和道家的文化也深入參與在這場時代風潮裡,那我們就不難想到,儒家文化並不是沒有表達自身的機會。那麼儒家文化為何沒有進入這場世紀變革中呢?這並不是儒家文化已經落後於時代,再也無法繼續向世界提供自身的價值。而是新時代思潮背後是西洋社會經歷中世紀的壓抑、文藝復興的狂喜和工業革命的振奮之後,面對精神的困乏而反彈出來的對心靈的高度關注。

 這種關注由於是從物質的糾纏中超拔出來的,當面對儒家濃厚的「人間」氣味時,難免會勾引出才剛剛褪去的苦痛記憶,於是對於這樣一種性格的思想敬而遠之。然而,從歷史發展的眼光來看,這場運動會以當前的面貌結束嗎?或者更應該說,西洋的文化危機就此找到了終極解藥,從此不會再產生陣痛了嗎?如果沒有,當個人精神的解脫與狂喜到達了某個極點,一場徹底的空虛又席捲而來的時候,西洋人是又重返到物質的追尋裡,還是停下這匆匆的腳步,好好來認識一下儒家思想既重現實、又超拔于現實的成熟處呢? 

 202023a03.png

錢穆先生 圖丨 來源於百度圖片 

錢穆先生(1895-1990)在《中國思想史》裡說:「中國思想乃主就人生內在之普遍共同部分之真理而推擴融通及於宇宙界自然界。故中國思想不能形成為宗教。若謂中國有宗教,此可謂之『人文教』。因其信仰中心仍在人文界,而不在宇宙界。人性善,人皆可以為堯、舜,此乃中國人文教之信仰中心。」錢穆先生又說:「在西方,宗教與科學,為超越人生而自在之兩對壘,在中國,則為緊貼人生而添上之兩翅翼。在中國思想中,常抱天人交通、天人合一之觀念。而此宗教之『天』與科學之『天』,在中國思想中亦可交流、可合一,而未見其有嚴格之劃分與衝突。」 

西洋文化在天人對立的思維結構裡,從對上帝的信仰,來到科學與物質文明的追求,再來到精神的解脫,他們似乎總是在精神與物質的兩極間來回搖擺,難以找到一個平衡處。而西洋的文化危機,從根源處來說,正就是這種思維結構的偏差所造成的結果。肯恩·威爾伯擅長整合東西方各大宗教與文化,來建立一個系統性的理論模型,這在很大程度上解消了各種思想之間的對立性。然而,他的理論以佛家的空性做為最高的統攝機制,這種理論要如何來完成治國、平天下的文化指引,過程中難免會產生相應的困境。

陳復教授曾在有關肯恩·威爾伯的演講中指出:「佛學義理極其精深,很值得儒家思想吸收其精華,但是佛學如果棄絕于人生,這裡面有個原因,就是對於『空無』頗有值得後世商榷的內涵。如果只是用空無去描述本體的性質,這本沒有問題。但是如果你進而說空性代表著『無自性』,這會導致落入到虛無幻滅中,覺得『苦集滅道』,因為現實充滿著無可奈何的苦,導致人寧可棄絕于社會人生,把現實看成空無,經營與否都不再有執著,這會導致治國平天下的事情都不再掛懷,這點不能不抱持著謹慎的態度。」或許,等到新時代思潮走入下一個階段,其關注點從「個人性的解脫」來到「社會的關懷」,其間都抱持著靈性的取向,那麼儒家思想就可以全面來彰顯自身的殊勝處了。

 

參考文獻:

  • [1]崔文一(2012)。《新時代運動哲學研究》。南京:南京農業大學。
  • [2]肯恩·威爾伯(Kenneth Earl Wilber)(著),杜偉華、蘇健(譯)(2011)。《意識光譜》。遼寧:萬卷出版公司。
  • [3]錢穆(2012)。《中國思想史》。北京:九州出版社。 

相關閱讀:

  1. 【網路演講】人類意識是如何演進的?這對心理學的未來有著怎樣的啟示?5月2日陳復教授將解讀肯恩•威爾伯的《性、生態、靈性》
  2. 【心理專欄】開放的科學精神:從肯威爾伯到費耶阿本德⊙邵明
  3. 【心學專欄】從肯•威爾伯的生命故事認識他的整合哲學⊙王學安
  4. 【心理專欄】借我一雙「整合之眼」⊙劉莞 

 

編輯丨 劉倩

作者 | 王岳

202023a.png

湖南長沙人,畢業于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從事醫療工作十餘年,智慧諮詢師,海峽兩岸心學教育研究院專欄作家,國家註冊心理諮詢師。

 

閱讀原文


qr-xhfx.png

從心學義理到現代整合

從傳統到當代  從東亞到歐美

從生命教育到心理諮詢

在觀念與實務探索中  展示生命完整性

呈現新世紀最精湛的心學

 

logo-xhfx.png

 

   關注我們   

 

海峽兩岸心學教育研究院,系經由臺灣心學知名學者陳復教授的宣導,由心學支持者共同設立,首任院長為劉莞博士,並由晉城知行書院山長張辰擔任副院長兼執行長。陳復教授在海峽兩岸推動心學教育二十餘年,無數青年學子因此受益,後由心學發展出心學心理學,並由海峽兩岸心學教育研究院主辦智慧諮詢師系列演講課,著重邀請臺灣思源學派學者群擔任師資,由晉城知行書院承辦與晉城孔莊書院協辦。歡迎認同海峽兩岸心學教育研究院的同仁關注公眾號和網站,加入我們的微信群,並惠賜相關議題稿件,我們將擇優發佈,來稿請寄郵箱Email住址會使用灌水程式保護機制。你需要啟動Javascript才能觀看它


♦ 專文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站立場 ♦

 

 

搜尋

追蹤我們

徵人啟事

41.png

稿約

43.png

新大學臉書粉絲頁

新大學臉書粉絲頁

QR code:

官方網站

web.png

LINE官方帳號

line.png

臉書粉絲頁

fb.png

趕食髦 Food Fashion Up

18836024_1698614263773063_6618469583031104682_n.png

「革命『仍』未成功,同志『更』須努力!」舊大學未竟的志業,香火必得新大學承接。鄭重邀請您的參與,就在這一天為「新大學」政論專欄網站的成立,再續熱忱共襄盛舉,為人類和平民主、公平正義的心力文明付出貢獻。 More...

© 2024 新大學政論專欄. All Rights Reserved. Designed By Allsta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