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學復興

在俗世洪流裡與孟子相遇——安身立命的學問 ☆作者:張辰

♦ 本篇文章轉載自 海峽兩岸心學研究院|心學復興。若有侵害著作權,請速告知,我們將盡速移除 ♦

 
2020/9/3
 

202039i01.png

文 | 張辰(山西晉城知行書院山長)

我出生在城市與鄉村的郊界地帶,那時候俗稱「城關邊兒」。記得小時候,對於傳統文化的印像很不好,覺得傳統文化很壓抑,只是讓小孩子聽大人的話,否則就會被批評為「不孝」。至於「為什麼要孝順?」這種問題是不敢問的,因為在平日里,時常聽到周遭大人近乎判決的口氣說「不孝順的人,畜生都不如!」。很多大人都在某個公開的場合,一改往日嘻哈,以嚴肅的表情宣稱自己是決然不會和不孝之人交往的原則,表態完畢,臉上洋溢著崇高與勝利。對於年幼的我來說,問這種問題的風險就是自己會被改變物種視作畜生,而且還會被所有人孤立與唾棄,即便這種問題只是稍微在心裡閃現,就莫名有一種萬劫不復、死無葬身之地的恐怖感。那時,傳統文化對於我來說,就是要通過服從父母與長輩的指令與要求,來表現孝順,收穫親族鄰里的誇讚。再大一點的時候,父母為了讓我有一個良好的教育環境,將我從由一所古廟改建的學校裡轉學到城裡的一所子弟小學上學。我的上課環境從空闊的廟堂變成了四層高樓,教室擁擠而有紀律,心情變得緊張拘謹。當發現自己是作為插班生來這裡上學時,覺得有一種二等公民的心理落差。在新學校的教室裡存在,有著高攀與不配的感受,父母反倒沾沾自喜慶幸總算完成了一樁心願。

202039i02.png

文章作者圖丨來自作者提供

當時的我,雖然無法明白成人世界的事情,但是,父母讓我去給班主任老師送油條這種事情還是印象深刻,也是讓我最覺得難堪。每逢年過節,媽媽總是會炸很多油條,用麻紙包好,讓我拎著去給班主任老師送去。為什麼其他的同學不給老師送禮,為什麼全班就我一個人給老師送禮,這種討好老師的方式只能讓自己覺得另類而卑微。每次拎著油條走向學校,覺得這包油條非常顯眼,宛若會發光一般,吸引著路人的側目。我低著頭看著已被油條浸染的麻紙,忐忑著擔心遇到同學,默默溜著牆根徐行,如同正在穿越一條漫長的隧道,失去了往日的活潑與自由,失去了心中暢想的英雄豪氣。再後來,從學校走向社會,參加了工作後。父母從小叮嚀的「誠實做人,老實做事」,並沒有在工作中有任何價值可言。小時候最瞧不起的「拍馬屁」成了人際的能力,寫工作匯報要虛實結合、真假交錯才算「本事」。面對這紛雜矛盾的現象,一個剛剛踏出校園的我,在是非、黑白、善惡中惶恐與無措。一個人,到底應該以怎樣的姿態活著?怎樣才能在這個人間安身立命?這種問題就如此真切的橫亙在自己的面前。

父母的言傳身教、心底的慾望、自尊的需要以及難以疏解的空虛,在心裡像雜草般生長,千頭萬緒。認真想想,內心這些矛盾與困惑,在自己成長過程中早已蟄伏著,從來就未曾解決與釐清,人的苦樂與因果就潛藏在這些纏繞難解的疑問裡。人在社會上生存,都希望能找到一種處事的原則,能夠指導自己的行動,讓自己游刃有餘的活在順境裡。也常常會聽取一些成功的老江湖傳授社會的經驗與秘密,視作自己靠近成功、接近成熟的資歷,等經歷了該有的成功與失敗,卻始終不能活在安心裡,活在恬淡的心境裡。達成舊願望,又有新目標,在層出不窮的渴望裡,每天惶惶然遁入沒有盡頭、無所依從的空虛中。現在想來,這都因為,我們太急切的想認識世界,擁抱慾望,我們卻從來就沒有認識自己、認識自己的文化,認識自己的心性,煢煢孑立成為俗世裡一隻離巢的倦鳥。而我們的傳統文化早已被當做教條與束縛,要么是服從與懼怕,要么就是推翻與打倒,從來沒有立足於自己的生命觸感,以敢於發問的態度來思辨與體證,求真求實。家庭幾代相傳的樸素家教,「堂堂正正做人,坦坦蕩盪做事」、「不做虧心事,不怕鬼叫門」、「吃虧是福」,經過在社會上簡單的實踐,也屢屢遭挫,吃盡苦頭。

202039i03.png

孟母三遷圖丨來源於網絡

人到路盡處,才知道回過頭來觀看自己的困境,帶著求救的迫切心情,朝向我們傳統文化里的古老智慧。其中,認識孟子(372B.C-289B.C)對於啟發自己覺悟,重新認識傳統文化,過濾家庭給予自己教育與影響有著重要的意義。孟子對於來自孔子的觀念,有進一步的闡釋與發揮,有著活潑的論述與生動的舉例,打破了我在成長中累積的,對於傳統文化的成見與刻板印象。首先,孟子不會提倡尋覓外在的教條或原則來規範自己的行為,而是注重人的行為要出自內在自發的覺悟。因此,孟子會不斷指出人人心中本自具足的仁義是智慧的源頭。孟子會說:「仁義禮智,非外鑠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1」意思是說,仁義禮智不是外在教育給於我的要求,而是我自己心內自有的,是不辯自明的,不是我思考的結果。回想過去,自己想要成為一個仁義之士,厚德之人的理想,並不是由自己內心的明白出發,反而是想要獲得一個仁義的名分,成為社會歌頌的道德楷模。因此註重用世俗認同的道德規範,來規約自己的行為,而自己的內在感受則被屏蔽與壓制。孟子用柳樹條編杯盤的例子來點出這樣的愚癡,孟子說:「如將戕賊杞柳而以為桮棬,則亦將戕賊人以為仁義與?2」意思是說,傷害了人本身的天性,卻要成全仁義的名聲,這其實是對仁義的戕害。

當通過認識孟子打開自己誠意的反省與內觀,自己堅持的處事原則、父母的言傳身教、老師的照本宣科、公眾人物的道德示範都被重新的過濾與篩檢。赫然發現,曾經的自己一直活在一個又一個執著裡,以為考高分就是人生、以為一份好工作就是人生、以為出人頭地就是人生、以為美好的戀情就是人生……這些驅動自己奮發的動力,或許帶給自己短暫的快樂、勵志的激情,但都不能給予自己一個豐沛飽滿的存在感。這些因循守舊的活法,只是因為習以為常而覺得理所應當,茫茫然的去行動卻不明白就裡,這就是孟子為何說:「行之而不著焉,習矣而不察焉,終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眾也。3」怎樣活著才能活出自己生命的價值與意義?孟子用「天爵」與「人爵」的概念進行了論述與闡釋,孟子說:「有天爵者,有人爵者。仁義忠信,樂善不倦,此天爵也;公卿大夫,此人爵也。古之人修其天爵,而人爵從之。今之人修其天爵,以要人爵,既得人爵,而棄其天爵,則惑之甚者也,終亦必亡而已矣。4」身處在現代的都市裡,奮鬥的目標不可避免受著各種慾望的引誘,人想要獲得社會的位置,從而實現人人追逐的美好生活。因此,我們會學習各種勞動技能、管理經驗、人際交往能力、甚或通過塑造自己的品德印象獲致他人的信任,所有這一切卻都被命名為「軟實力」,當作運作的資本來對待。因此社會上常常有「先做人、後做事」的通俗說法,「做人」成為「做事」的工具,那麼,事情完成了,目標實現了,做人的意義又在哪裡?在孟子看來,人生最大的目標就是成為真正的人,一個頂天立地的大丈夫,這種意義超越天下所有的事情,並通過各種事情的考驗來臻至圓滿。

202039i04.png

孟子像圖丨來源於網絡

「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5 」事情的成敗、名聲的榮辱都成為歷練與精進的契機,成為熔鑄品格的資源,這是安身立命的學問,是生命的根本。孟子說:「口之於味也,目之於色也,耳之於聲也,鼻之於臭也,四肢之於安佚也,性也,有命焉,君子不謂性也。仁之於父子也,義之於君臣也,禮之於賓主也,知之於賢者也,聖人之於天道也,命也,有性焉,君子不謂命也。6」人的活著有三個向度,生存、生活和生命,生存是人維繫生理的正常需求,這是人的生物性,生存得好,活出壽命;生活是人的七情六欲的滿足,這是人的社會性,人的生活安穩,活出的是宿命;生命是人面對生老病死產生的覺悟,這是人的宇宙性,是生命的圓滿,如此,我們活出的是人的天命。

編輯:朱浩 | 審核:邵明

 

註釋:

  1. 孟子:《孟子·告子上》,雲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2011年8月第一版,第259頁。
  2. 孟子:《孟子·告子上》,雲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2011年8月第一版,第253頁。
  3. 孟子:《孟子·盡心上》,雲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2011年8月第一版,第309頁。
  4. 孟子:《孟子·告子上》,雲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2011年8月第一版,第274頁。
  5. 孟子:《孟子·滕文公下》,雲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2011年8月第一版,第134頁。
  6. 孟子:《孟子·盡心下》,雲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2011年8月第一版,第378頁。

 

參考文獻:

[1]孟子(2011)。《孟子》。昆明:雲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202019n05.png

作者 | 張辰

晉城知行書院院長,海峽兩岸心學教育研究院副院長兼執行長,晉城心理學會理事,晉城心理諮詢專業指導委員會副秘書長,心學特約專欄作家,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常年致力於心學的修習與心學教育,舉辦傳統文化與心理學講座數百場。

 

 相關文章 

  1. 【網絡授課】孟子的獅子吼:心性儒學的第一道曙光(9月12日)
  2. 【網絡授課】心學教授師培訓課即將開始(9月12日)|修訂版
  3. 【網絡授課】心學教授師培訓課第一學期開始(9月12日)

 

閱讀原文


qr-xhfx.png

從心學義理到現代整合

從傳統到當代  從東亞到歐美

從生命教育到心理諮詢

在觀念與實務探索中  展示生命完整性

呈現新世紀最精湛的心學

 

logo-xhfx.png

 

   關注我們   

 

海峽兩岸心學教育研究院,系經由臺灣心學知名學者陳復教授的宣導,由心學支持者共同設立,首任院長為劉莞博士,並由晉城知行書院山長張辰擔任副院長兼執行長。陳復教授在海峽兩岸推動心學教育二十餘年,無數青年學子因此受益,後由心學發展出心學心理學,並由海峽兩岸心學教育研究院主辦智慧諮詢師系列演講課,著重邀請臺灣思源學派學者群擔任師資,由晉城知行書院承辦與晉城孔莊書院協辦。歡迎認同海峽兩岸心學教育研究院的同仁關注公眾號和網站,加入我們的微信群,並惠賜相關議題稿件,我們將擇優發佈,來稿請寄郵箱Email住址會使用灌水程式保護機制。你需要啟動Javascript才能觀看它


♦ 專文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站立場 ♦

 

 

搜尋

追蹤我們

徵人啟事

41.png

稿約

43.png

新大學臉書粉絲頁

新大學臉書粉絲頁

QR code:

官方網站

web.png

LINE官方帳號

line.png

臉書粉絲頁

fb.png

趕食髦 Food Fashion Up

18836024_1698614263773063_6618469583031104682_n.png

「革命『仍』未成功,同志『更』須努力!」舊大學未竟的志業,香火必得新大學承接。鄭重邀請您的參與,就在這一天為「新大學」政論專欄網站的成立,再續熱忱共襄盛舉,為人類和平民主、公平正義的心力文明付出貢獻。 More...

© 2024 新大學政論專欄. All Rights Reserved. Designed By Allsta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