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篇文章轉載自起點財經。若有侵害著作權,請速告知,我們將盡速移除 ♦
2018/12/2
這篇文章我們不會去分析短期內中美怎麼博弈怎麼較量,本篇將給予我的讀者一個更高的視角去觀察未來的全球格局。
嗯,我給你們講的是真正的大格局。
首先講一個核心觀點。
中美博弈終極結束時間在2050年左右。中美博弈的結束意味著5000年人類文明史終於告別了存量博弈的歷史,進入一個激動人心的嶄新階段——偉大的星際探索階段
嗯,不要覺得這個2050年距離你很遙遠就漠不關心,接下來你將看到的是一幅波瀾壯闊的畫卷,哪怕你今年60歲,你也有很大機會見證這幅畫卷的全景圖。
1-人類5000年文明史其實是一個痛苦的存量博弈史
存量博弈本質就是零和遊戲,強者恒強是因為掠奪了弱者的資源。
在農耕文明的階段,不同的文明爭奪的標的主要是土地與人口,只要擁有土地與人口就能生產更多的糧食、絲綢與瓷器。在農耕文明的階段所謂的富貴都是在佔有更多的土地與人口基礎上的。落後的生產力只能保證極少數人能過上舒適的生活——“朱門酒肉臭”對應的一定是“路有凍死骨”。
工業革命是人類生產力的第一次飛躍,但是在現有的科技水準下,現有的生產力水準也只能讓相對少數人過上比較舒適的生活(這個比例比農業時代要高得多)。
全球70億人口,發達國家只有8億人,如果扣除發達國家貧困人口,加上發展中國家的富裕人群,全球過上舒適生活的人群不會超過10億人——1:7就是目前人類生產力水準發揮到極致的現狀。二戰之後為什麼只有少數國家(主要是亞洲4小龍總人口不超過1個億)能夠跨過所謂的“中等收入陷阱”進入發達國家俱樂部?從本質上講就是二戰後人類生產力的發展增量只允許增加這麼一點人口過上舒適的生活。其它國家的人民可不可以擠進發達國家俱樂部?可以,前提是你得拿出獨特的核心競爭力把俱樂部某個成員擠出去!存量博弈就是這麼殘酷!
中國偏偏就是這麼一個另類。
我常常講,中國的體制作為後發國家去挑戰發達國家是有很大的優勢的。中國體制最大的特點就是可以集中力量在一個點上突破——西方那套體制是完全無法做到這一點的(戰爭時期可以,和平年代是不行的)。
打一個比方,普通人拿著一個鉛球大多是靠著臂力扔出去,專業運動員怎麼扔鉛球?先扭腰沉襠壓腿,然後彈腰旋轉蹬腿再抬臂發力——這一套動作其實是將腰力、背力、腿力、臂力集中在一起瞬間爆發,通過鉛球這個點釋放出來,其距離遠遠超過普通人。
嗯,中國就是這個專業運動員。
從改開到現在不過40年,中國從無到有逆襲從發達國家手裡拿下多少產業?白色家電、通訊設備、安防、光伏、高鐵、核電、面板——西方媒體稱中國為“發達國家粉碎機”不是沒有原因的。
現在中國提出《中國製造2025》——這是一個雄心勃勃的產業升級計畫,我是很有信心的。雖然產業升級目標是發達國家最後的堡壘,但是中國是“專業運動員”呀!我們是一套組合拳去競爭——包括稅收政策、金融政策、財政補貼、產業政策、教育資源配置——如果將企業比喻成擲鉛球的那只手臂,那麼這一套組合拳就是給“手臂”絕大助力的“背力、腰力、腿力”——與西方國家的企業只能僅憑“臂力”競爭,超越它們只是時間問題。
那麼,如果14億人口的中國勢不可擋的擠進發達國家俱樂部,會有什麼後果?
那就是西方發達國家的一場災難!
2010年5月,美國總統奧巴馬在白宮接受澳大利亞電視採訪時,針對中國想要在“用足機遇”之後轉變發展方式、讓中國人民也過上富裕生活的歷史選擇,發出了極其恐怖的嚴厲警告。
奧巴馬通過電視鏡頭向全世界明確宣佈:如果10多億中國人口也過上與美國和澳大利亞同樣的生活,那將是人類的悲劇和災難,地球根本承受不了。
因為人類文明目前的生產力水準——或者說對地球資源的利用水準只能支撐10億人口過上舒適的生活。
一旦中國進入發達國家俱樂部,必然會將絕大多數發達國家打到發展中國家這個層級,即使勉強留在俱樂部的國家,其大部分人口的生活水準都將大幅度倒退。
決定人類生活水準主要有3個指標——糧食、礦產(包括石油)、電力。
其中衡量人類生活品質最重要的指標是人均電力消耗量。
從21世紀開始,全球人均電力消耗年增長只有1.1%,中國是7.3%,發達國家幾乎沒有增長。2009年——2015年,6年時間全球電力消耗量增長了17%,中國增長了52%,美國只增長了6%,全球電力消耗量增長的57%是中國貢獻的——這個崛起的勢頭是很嚇人的。
2016年中國拿走全球石油的15%,全球鐵礦石的50%,全球主要大豆出口國出口量的70%。然而現在中國人均肉類消耗量只是美國的50%,人均汽車保有量是美國的20%,人均電力消耗是美國的30%,如果中國這幾項指標達到美國標準是個什麼概念?是不是中國要拿走全球絕大多數資源?
所以,存量博弈的背景下奧巴馬的觀點是沒有問題的。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21世紀之後發達國家——比如美國電力消耗增長如此緩慢?
原因很簡單:人類科技發展已經陷入一個停滯的瓶頸!
♦ 專文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