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短波

財經短波

10年後,台灣拿什麼跟全世界拚?台大電資院長:別親手斷送護國神山 ☆來源:Cheers

♦ 本篇文章轉載自 Cheers。若有侵害著作權,請速告知,我們將盡速移除 ♦

 

2023/03/02

202401m01.jpg

圖片來源:廖祐瑲

台大電機資訊學院院長張耀文指出,引發台灣人才荒的不是半導體產業,而是教育部的考招政策,造成理工人才的供給不足,甚至迫使頂大不採納中文成績,藉此拯救畢業生的數理程度。箇中癥結,值得深思。

2022年初,台積電和聯發科宣布,今年各要招募8,000、2,000人後,台灣的人才荒問題瞬間白熱化。 

尤其在晶圓製造與封測領域,既有國立大學理工科人才不夠用,業者一路往私大、科大甚至文組學生掃蕩;作業員從鄰近縣市招不滿,則驅車前往花東、偏鄉高職舉辦家長說明會,引起地方一陣騷動。沒多久,服務業也被「撈過界」,淪陷了。 

半導體業者也有口難言。 

台灣大學電機資訊學院院長張耀文感受最強烈。身處在大學第一現場,他更早看到崩塌的訊號,多年來持續以大砲之姿,疾呼當前高教與考招政策的問題點。 

根據《Cheers》觀察,服務業雖然嚴重缺工,但大學端的供給沒有匱乏問題,只是流動往科技業傾斜。但在護國神山群光亮的背後,大學培育的理工人才不斷下滑,才是最大的威脅陰影。以下是張耀文真切的舉證,值得政府關注:

美國總統科技顧問委員會(The President's Council of Advisors 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22年9月提出一份報告〈振興美國半導體生態系統〉,建議政府成立國家半導體中心、專注微電子教育,這些就是學我們20年前專業聯盟的方法。很不幸,台灣10幾年前就丟掉了。如果能持續落實至今,哪可能發生科技人才荒?

▌政府忽視半導體,親手斷送護國神山

今天半導體的榮景,始於1996年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擔任行政院科技顧問期間提出的建議:政府得重視半導體人才培育。

教育部劍及履及,同年啟動「VLSI 電路與系統設計教育改進計畫」,產官學通力合作,從零開始規劃課程、製作教材,舉辦競賽、夏令營和研討會,並在1997年成立國家晶片系統設計中心(今台灣半導體研究中心)。沒有這些基礎,今天半導體產值不可能世界第2,占據26%。

可惜,2013年「台積電-台大研究中心」成立之後,半導體就不再有國家型計畫,政府的焦點全放在生技產業。電子設計自動化(Electronic Design Automation, EDA)相關活動愈辦愈少,今天只剩下CAD Contest國際競賽。

從論文數量上也可以看出,半導體研究人才的衰退。隨著「智慧電子國家型科技計畫」(National Program on Intelligent Electronics)在2015年結束,隔年登上DAC、ICCAD的頂尖論文數量砍半,從20篇跌至10篇。當時我向政府建言,半導體產業不進則退,要持續挹注,官員不以為意,還酸要有落日條款。

要不是2018年美中貿易戰爆發,兩邊展開EDA軍備競賽,政府會重視半導體?恐怕我們到現在還是小媳婦一個。 

▌少子化不可逆,教育部卻弱化既有人才 

當然,人才不夠是系統性問題,不是單一原因造成的。 

現在考招有三害,第一是「少子化」。根據教育部統計處的預測,大一學生數從2015年開始劇烈下滑,從27萬下降到2025年的17萬,足足少了10萬人。

2015年入學的大一生如果決定攻讀碩士,順利的話會在2022年畢業,成為各大科技廠搶奪的人才。換句話說,從今年開始碩士畢業生會愈來愈少,未來10年可能少10萬人,這些人要從哪裡補? 

沒有了人口紅利,只能把人才培養成諸葛亮,讓一個諸葛亮勝過百位臭皮匠。 

可恨的是,教育部又在「弱化數理人才」:新課綱的學測只考「必修」內容,國文20學分、英文18學分、社會18學分、自然8學分,數學原本也只有8學分,是因為2017年我大罵:「想讀台大電機,重點在國英。」之後才改為16學分。

但為什麼物理2學分,社會才3科(歷史、地理和公民),卻占18學分?我沒有想要自然科更多分,只是科技和人文要平衡嘛,自然科一樣得18學分。

三維電晶體之父胡正明指出,物理數學是研究的基礎!快閃記憶體發明人施敏也說,數學物理基本功可用一輩子。現在全世界都在談STEM教育,只有台灣在弱化數理。

教育部的資料也顯示,STEM科系占畢業生比例逐年下滑,從2005年的41%降至2021年的32%;理工科系畢業人數從2017年10.1萬跌至2020年的9.2萬,直接少了1萬名學生。

試問,未來護國神山的人才在哪裡?

最後是「資源分配的不平均」,半導體學院不是良方。談教育不能只靠社會主義思維,也要有經濟思維,學生時間和教育經費就是這麼多,要講求性價比、CP值。

台大電機學群一年要收近700位碩士生,半導體學院一屆收75個學生,但來自業界的數億預算全部集中在半導體學院,電機學群只能均分200多萬元的資源。

雖然半導體學院在資金運用上更有彈性,但額度只高一點,不如把1/10的經費用在其他碩士生身上。

▌外籍人才緩不濟急,業界回流才是良方

建議只有兩個:開源和優化。少子化是不可逆的,只能仰賴女性和外籍人才。尤其是東南亞的華僑,因為數十年前就施行的僑教政策,對我們有向心力;東歐、中歐和印度的國際生也可以考慮,他們的國家常面臨戰火,經濟較差,因此留台的意願高。

但要注意外來人才把台灣當跳板,所以攬才不要亂槍打鳥,還是以僑生為主,文化近、語言也通,不論是回國幫台商,或在這裡都好。 

不要擔心他們搶台灣人工作。工作是創造出來的,不創造只會萎縮,半導體再這樣下去只會衰退,因為無人可用。 

更何況,外籍人才短時間內難成主力,半導體產業的員工98%是本地人;就算引進外籍,人數成長兩倍,依舊有96%要靠台灣自己,緩不濟急。 

我覺得業界回流是最快的,尤其許多半導體工作者不是本科生,回來進修之後,即使從事初階工作,也是年薪百萬,誘因足夠;對高階人才來說,不論是產學合作或在職進修,也都是加值。 

不過,我曾因這項建議被產業界嘲笑「不食人間煙火」,送人回來念書,業績怎麼辦?但是,美國、中國都送最頂尖的人才去讀書、做研究,台灣不做,10年後難道有自信憑藉碩士跟MIT的博士比拚嗎?答案顯而易見。 

 

原文連結


♦ 專文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站立場 ♦ 

 

 

搜尋

追蹤我們

徵人啟事

41.png

稿約

43.png

新大學臉書粉絲頁

新大學臉書粉絲頁

QR code:

官方網站

web.png

LINE官方帳號

line.png

臉書粉絲頁

fb.png

趕食髦 Food Fashion Up

18836024_1698614263773063_6618469583031104682_n.png

「革命『仍』未成功,同志『更』須努力!」舊大學未竟的志業,香火必得新大學承接。鄭重邀請您的參與,就在這一天為「新大學」政論專欄網站的成立,再續熱忱共襄盛舉,為人類和平民主、公平正義的心力文明付出貢獻。 More...

© 2025 新大學政論專欄. All Rights Reserved. Designed By Allsta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