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若有侵害著作權,請速告知,我們將盡速移除 ♦
2024/4/16
在台灣拍攝
假如明天是我最後的一天, 而我還能寫最後的一篇文章的話, 肯定是我一生最重要的文字. 我可以毫無顧忌, 毫無保留地寫我要說的話.
有人會問, 為甚麼現在不能寫, 要等到最後一天才寫? 原因很簡單, 我會坦白得很厲害, 肯定會令一些人不開心. 我會把注意力全放在達致最佳效果, 而不再介意有甚麼人覺得我得罪了他們.
其實, 平時我寫文章, 也會在不知不覺中開罪了人, 但這通常是無傷大雅的. 不過, 這篇文章會有點不同, 我可能批評到的人, 本身就是我想影晌的對象. 我生前不方便直接跟他們說的話, 現在是最後機會了, 我不介意任何後果.
舉例來說, 一些商界的朋友, 一些中學及大學的老同學, 一些經常見面的親友, 一直想和他們分享我的想法, 但找不到合適的表達方式.
我這篇告別文章有一個副題: 未完成的夢想. 這當然才是主角.
我覺得每一個人臨終的時候, 最重要的是要有未完成的夢想.
假如明天真是我的最後一天, 我肯定會有很多未完成的夢想. 但亦會有一些遺憾, 包括:
第一, 是我未能感染到更多的人, 能夠在臨終時仍然有他們未完成的夢想.
第二, 是我未能鼓勵到更多人, 進入人生下半場的時候以<進優>代替<退休>.
第三, 是我未能讓更多的人, 把<一代人做一代事>作為座右銘.
沒有夢想的人
如果一個人死時沒有未完成的夢想, 大抵祇有兩個可能性. 一是所有的夢想都已經完成, 二是根本就沒有夢想.
第一個可能性很微, 因為如果真的有夢想, 通常都會很難完全實現, 而且人如果有夢想, 通常會有多個, 全部都完成的機會微之又微.
至於第二個可能性, 反而會更普遍, 就是根本沒有夢想. 一個人沒有夢想, 死的時候可以更洒脱, 閉上眼睛, 便與這個世界再無瓜葛. 沒有夢想, 可悲的不是在死的時候, 而是未死之前恍似行屍走肉.
因而有一個結論: 一個人死的時候, 最難得的是還有一些未完成的夢想.
這些夢想是生前已經努力不懈去實現, 到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還未完成也不打緊, 可以留給下一代繼續努力.
要進優, 不要退休
第二個夢想與進優有關. 這是我對英文 ReWirement 的翻譯, 相對於 Retirement.
所謂 ReWirement, 是指不去 retire, 而去 rewire, 轉換一下腦筋, 重新思考及部署隨之以來數十年的生活. 我把它翻譯成 ‘進優’ , 其實未能準確地帶出轉換腦筋的意思, 僅是突出了摒棄退休的觀念, 進入一個更優秀的人生階段.
自從工業革命以來, 全球各地普遍的人均壽命都延長了很多. 但究竟長了多少, 一般人未必察覺到. 原來在 1900 至 2000 這一百年間, 全球普遍人均壽命增加了 30 年, 對, 是 30 年, 從 40 多歲增加到 70 多歲, 而且還會繼續增加.
這些數字有力地說明了在 20 世紀初開始出現的退休理念及安排已愈來愈不合時宜. 在 20 世紀中, 一般人即使到達所謂退休年齡, 例如六十歲左右, 退休後大多祇有五至十年便離世. 但是現在人均壽命已大大延長, 加上醫療衛生及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 很多人到達退休年齡仍是身體健康, 精力充沛, 往往還有 30 至 40 年的壽命, 要他們全部退下工作崗位, ‘ 享受’ 退休, 是一件不合理的事. 我自己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
我 52 歲提早退休, 把本來經營得十分好的管理顧問公司結束下來. 當時還未有進優的意識, 祇是覺得要停下來, 重新思考及探索如何享用未來的日子. 最初幾年, 基本上是無所事事, 到處旅行, 看看書, 學打高爾夫球. 旅行的地方, 去得最多的是新西蘭, 至今已去過三, 四十趟.
在一個偶然的機會下, 認識了當地最出名的社會企業家, Vivian Hutchison, 驚為天人, 馬上聯想到小學時學過的一句成語 – 坐井觀天.
我雖然有四個學位, 在大企業工作多年, 又曾暢遊全球四大洲, 但從未察覺到有社會企業家的存在, 真的何異坐井觀天?
於是馬上 ‘惡補’ 社會企業, 社會企業家, 社會創新等課題. 很快成為了本地的專家, 並成立了<香港社會創業論壇>來推廣.
我的 ReWirement, 是我人生的一個轉捩點, 開啟了新的一頁. 進優過程中, 眼見不少朋友陸續加入了行列. 我未完成的夢想, 是希望更多的人有此覺醒及機會.
目前最大的遺憾, 是不少教育程度比較高, 經濟條件比較好的朋友未能洞察到這機遇, 仍然過著十分傳統的退休生活. 有時候, 我安慰自己說, 人人有不同的選擇, 我無理由奢望他們改變. 但我始終覺得, 他們並沒有真的作出選擇, 因為未知道有進優這選項.
一代人做一代事
我另一個未完成的夢想, 與 ‘一代人做一代事’ 有關.
首先, 假如我會有一個墓誌銘的話, 上面寫上的就是這七個字. 我的一生, 就是身體力行一代人做一事的寫照.
每一個年代都有它的挑戰. 一個人生於那一個年代, 基本上不是自己選擇. 但一個人在所處的年代中, 如何理解及回應該年代的挑戰, 卻是絕對有選擇的.
有些人會選擇不聞不問, 甚麼挑戰都與他無關. 有些人雖然看見及感受到這些挑戰, 但覺得自己過於緲小, 無能為力, 也採取視而不見的態度. 有些人會嘗試深入了解這些挑戰, 並思考及決定自己如何回應這些挑戰. 當今社會資訊流通得快而廣, 稍有知識的人都難以視而無睹, 何況那些有相當教育及工作經驗的人. 我們有責任, 有能力去了解這些挑戰及作出回應. 我最早接觸到一代人做一代事這句話, 與錢穆教授有關.
錢穆是傑出的哲學家, 歷史學家, 及教育家. 1950 年因逃避戰亂來到香港, 沒有錢, 沒有工作, 沒有關係, 用他自己的話, 是 ‘手空空, 無一物’. 但他對弘揚中華文化有莫大的熱忱, 在極端貧乏及惡劣的環境下, 創立了新亞書院. 這正是一代人做一代事的典範.
每一個年代都面對眾多的重大挑戰, 個人的力量始終有限, 未必能有很大的作為. 但每一個人都可以根據自己的條件及機遇, 去做自己可以做的事.
對於進入了進優階段的朋友, 一代人做一代事亦有積極的意義. 有機會進優的, 都是幸運的一群. 進優期間長達數十年, 應做些甚麼固然人人不同, 但本著一代人做一代事的心態來作選擇, 肯定會有幫助, 令進優生活更多姿多彩, 更有意義.
小結
假若我們人生的下半場, 不退休而進優, 以一代人做一代事的宗旨去決定我們應做的事, 那就很可能有多個夢想終生也未能完成, 不打緊, 就讓我們未完成的夢想, 活在下一代人心中. 甚至可以說, 進優的終極目的, 就是讓我們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 仍然有未完成的夢想!
右為首位獲得諾貝爾和平獎的社會企業家尤努斯
人生最高峰
我是幻想著自己生命最後一天來寫本文的. 現在寫了出來也好, 早一些面世也無妨. 事實上, 大可以把它作為初稿, 到我臨終時看看有沒有需要修改, 假設我仍然頭腦清醒.
今年是 2024 年, 我 76 歲, 依然精力充沛, 思想敏捷, 與剛退休時不相伯仲. 每週打一場高爾夫球, 以及兩小時的網球; 經常日行萬步. 如果能繼續保持身心健康, 亦無惡疾侵犯, 不難活到九十開外 (暫時不奢望百歲).
我有一種感覺, 就是我人生的最高峰還未出現. 這個感覺很特別, 但是細想一下, 這正是每一個進優人士應該有的.
一個人退休之前無論有多大成就 (或是全無成就), 但生命尚未完結, 隨之還有至少三, 四十年的光景, 確是海闊天空. 可以想的, 做的都跟以前為生活而勞碌時全不一樣. 加上累積了多年的知識,經驗, 閱歷與智慧, 而且經濟上有相當的自由, 確實有無限可能.
這段時間, 追求的不是財富, 名譽與地位, 而是意義, 熱忱與貢獻, 能夠做出來的效果, 肯定比退休前更有價值. 所以可以斷言: 進優期間出現人生最高峰是很自然的事.
今天的夢想
讀者大概可猜想到, 我寫這篇文章的目的, 是希望你在臨終時也有一些未完成的夢想. 是的, 你猜對了一半. 另外的一半, 是希望你現在好好地去實現你的理想.
臨終時有的夢想, 不是在生命最後階段才 “發”出來, 而是你一直以來長期追尋的夢想. 臨終時也未能完成也不足為奇. 假若你的夢想為世人認同, 並有不同的人或組織繼續努力去實現, 那是你送給這世界最豐厚的遺產.
下面我想跟你分享一下直至今天還未完成的夢想. 但未開始之前, 我更想分享一些我已經相對完成的夢想, 因為這些經驗可說是踏腳石, 令我更相信我有機會實現我的夢想. 已經相對完成的夢想一共有五個, 令我感到十分自豪, 因為全部都是我親自開拓的, 而且已有相當成績, 並有團隊繼續發揚光大, 我直接參與的程度已微不足道, 它們已有自己的生命力, 這是我至為感恩及安慰的.
這五個是:
- 仁人學社
- 黑暗中對話
- 夢創成真
- 共益企業運動
- 社會創業論壇
仁人學社 Education for Good
仁人學社是我發起及與九位股東一起創辦的, 至今已有十二年歷史, 目前有全職同事六人, 另有十多位兼職導師.
我們是香港首家以提供社會創新教育及顧問服務的社會企業. 目的是去感染, 培訓及支持有志於社會創業或創新的人士, 同時我們亦提供顧問服務給 NGO, 企業, 公營機構及政府部門. 我們的願景是: Everyone A Changemaker. Every Business A Social Business. 所謂 Changemaker, 是指有抱負, 有決心, 有能力促動社會變革的人士.
看似很簡單, 其實這是 Change 2.0 的表徵. Change 1.0 是指一直以來, 人們以為推動社會變革都必須是大人物, 例如帝王將相, 聖賢, 宗教領袖等. 普通人是無能為力的.
Change 2.0 相信社會上任何一個人, 祇要有抱負, 有決心, 再加上能力, 便可對社會上的一些問題或不足, 提出解決的方法,推動變革, 移風易俗,.
我們掌握這個機遇, 設計了不同的課程及計劃, 培養了大量的 Changemakers, 並通過他們的作為及成就, 感染更多的人加入這行列.
我們最引以為榮的培訓計劃, 包括 Certified Entrepreneurial Managers, Social Entrepreneur Incubation Program, 未來大學等.
我們亦是本地最早提供精益創業(Lean Startup), 及設計思維(Design Thinking)培訓計劃的公司, 有助於改變社企的創業生態.
仁人學社亦是全港首家獲得國際認証的共益企業 (Certified B Corp), 以身作則地推動本地共益企業運動的開展. 美中不足的是我們並未有投進足夠資源去協助本地共益企業的發展.
作為一家既是社會企業, 又是共益企業的公司, 我們採取了三三制來處理利潤分配: 三分之一用作公益用途, 三分之一分給股東, 三分之一留下作發展之用. 一年前, 我們做了一些修改, 改為用每年營業額的 2%撥作公益之用.
我特別感到自豪的, 是為一班年輕人創造出一些他們夢寐以求的事業, 並讓他們得到有吸引力的薪酬及福利, 又有不斷學習及接受挑戰的機會, 此時此地, 十分難能可貴. 仁人學社現在的 CEO 是李國華, 比我年輕十多歲, 帶領著一支年輕團隊屢創新高.
黑暗中對話
黑暗中對話 Dialogue in the Dark
黑暗中對話可說是本地最具影響力的社會企業之一. 更重要的, 它也是內地最受重視的香港社會企業.
黑暗中對話源於德國, 是全球最受推崇, 以特許經營方式運作的社會企業, 香港的公司是其中一個特許經營者. 在香港, 黑暗中對話的影響, 主要來自三個因素.
第一, 當然是它出人意料的創新服務. 由失明人及聾啞人(或其他‘多元人才’People of Differences)主持一些創新的活動, 讓所謂健全的人去體驗, 享受及學習. 後者得益之餘, 又驚訝地欣賞到多元人才
的能力及潛能, 令他們對這類人才另眼相看. 這與一般社會企業以照顧, 扶助弱勢社群的性質大相徑庭.
例如, 黑暗中對話最受歡迎的活動是<行政人員工作坊>. 各類企業(或任何機構)的行政人員都可以參加一個三小時的工作坊, 其中兩小時在黑暗中由失明人導師主持, 最後一小時由一位健視的促導員主持, 讓參加者反思兩小時的經驗, 從而令他們對於一連串的管理技巧 (包括溝通, 領導, 團隊合作, 危機管理等) 得到深刻的領會, 比一般的高層管理培訓, 更具挑戰性, 趣味性, 及新鮮感. 因而成為黑暗中對話最主要的收入及利潤來源.
第二, 黑暗中對話是由私人集資創辦, 與當時一般社會企業依賴政府提供資金迴然不同. 開始運作的第一年(公司還未成立), 由兩位創辦人(張瑞霖及我) 各自出資港幣五萬元, 十二個月內舉行了二十多場行政人員工作坊, 營業額達一百萬元, 虧損五萬元, 証明了市場對這類活動的接受能力. 第二年, 開始集資, 一共有十九個股東參加, 共集資五百六十萬元, 是本地一項創舉.
這開了私人集資創辦社會企業的先河, 從此香港的社會企業生態大為改觀. 私人出資興辦的社會企業與日俱增. 從 2010 年左右超過 95%由政府出資, 到 2020 年前后私人集資的比例已超過一半. 更重要的, 是私人集資的社會企業比由政府出資的更具活力, 更創新, 及有較高的存活率. 第三, 資金來源是一件事, 盈利能力是另一件事.
黑暗中對話的盈利能力比預期高. 集資開業後第一年, 經過七個月的運作便達致當月收支平衡, 年終結算略有虧損. 但第二年已開始有盈利. 第三年繼續有利潤, 於是董事會決定首次派發股息給股東, 為香港社會企業的創舉. 後來每年盈利雖有升有降, 但走勢異常健康. 到第七年底, 已累計繳納稅款超過一百萬元.
黑暗中對話成立於 2009 年, 至今已有十五年, 仍然充滿生命力, 不斷推出創新服務, 全靠一班多元人才屢創奇蹟.
歷屆的 CEO 貢獻最大的是 Cora Chu, 包括領導公司走過疫情期間艱巨的日子, 現任的董事會主席是莊陳有, 一直是中流砥柱. 目前全職同事三十多人, 並有數十名兼職同工. 目前我已無參與日常運作, 只是感恩地做啦啦隊.
夢創成真 Dream Impact
說起來有點難以置信, 夢創成真的誕生與前特首林鄭月娥有些關係. 話說林鄭當選特首的晚上, 她開了一個慶功招待會, 當然是大眾矚目, 我也在電視上看到了盛況. 會中林鄭說了一句: “我也要開番過 Facebook account 了, 否則難以與我的兒子保持溝通”. 意思說將會忙到無時間見兒子.
我其實也有 Facebook account 的, 只是從來沒有用它. 當天晚上, 我如常地打開我的電郵, 驀然見到 Facebook 的連結, 記起了林鄭的說話, 於是姑且看看, 原來有幾百人正在等我的邀請回覆. 我順手接納了二百多個, 便沒有耐性繼續下去.
第二天早上, 收到了一個 Facebook 的訊息, 來自昨天確認的一個朋友, 是我大學時代的同學, 數十年鮮有見面. 他約我喝咖啡, 我馬上答應了.
在咖啡廳坐下來, 他第一句便問: “我有一個地方, 二萬多平方呎, 交通方便, 你覺得可以怎樣用?”我覺
得有點突然, 於是反問他:“你想用來做甚麼?”他說: “我去過 The Good Lab (好單位), 覺得很有意思, 我想打造一個地方讓年輕人可以創造事業.” 我回答說, 我大概知道你的想法, 我們不需要另一個好單位, 讓我替你構思一下, 怎樣好好運用這地方.
好單位的始創人是香港社會創新的先驅黃英琦, 我也是創辦人之一, 深明其設計的初心及運作形式, 於是我根據好單位的經驗, 設計出一個嶄新的社創平台, 並提議稱之為<夢創成真>, 基本上是
Hardware(實體空間), Software(軟體建設), 及 Heartware(心靈建設)三方面的有機結合, 成為了日後類似空間的重要參考.
實體空間方面, 我們把二萬多平方呎一分為二, 一半是共享工作空間, 可供數十家不同大小的社創單位作為辦公場所; 另一半是活動空間, 彈性間格, 有多間不同大小的房間舉行各種的活動, 最大的空間可容納一百五十人. 另有寬敞的接待處及用膳空間, 方便溝通及交流.
軟體建設方面, 我們採取“夥伴制”, 不叫會員或租戶, 祇有夥伴. 使用共用空間的稱作“駐場夥
伴”(Resident Partners), 祇使用公共空間的稱為“非駐場夥伴”(Non-resident Partners). 此外, 公共活動
空間亦接受非夥伴組織租用, 收費略高於夥伴. 所有夥伴都經常在線上及線下互通訊息, 交流及探索合作, 以達致互相學習, 互相支持, 互相鼓勵的效果.
心靈建設是經常被忽略的一環, 我們也沒有甚麼經驗. 只是對每一個夥伴都提出了一個要求: 你必須有夢想. 我們覺得, 這個場地是難能可貴的, 所以想特別提供給那些有夢想令世界變得更好的夥伴, 我們也相信 “生命影響生命”, 有夢想的人走在一起, 大家會互相影響, 夢想有更大的機會實現. 況且, 個別的組織規模未必很大, 但走在一起整體的效應便可倍增. 所以我們的座右銘是: Individual
Dreams. Collective Impact, 個別夢想, 集體效應.
經過六年多的運作, 夢創成真已發展成為本地一個舉足輕重的社創平台, 有超過一百多個夥伴, 絕大部份是私人出資創辦的社會企業.
Dorothy Lam 是共同創辦人及 CEO, 已被公認為是社創界的明日之星, 帶領著一個年輕團隊, 不斷創新及支持夥伴們成長. 我已沒有參與日常運作, 但是每一次回到夢創成真, 見到這麼多年輕人及社創團隊一起發熱發光, 既感動又感恩.
共益企業運動 B Corp Movement
在 20 世紀, 資本主義制度與共產主義制度進行了一場全球性的競賽. 隨著蘇聯的解體及中國大陸對資本主義的傾斜, 資本主義制度彷彿得到全面的勝利.
但這不代表資本主義制度十全十美, 無懈可擊, 可以永續發展. 相反, 資本主義制度千瘡百孔, 正面臨前所未有之巨大挑戰.
過去數十年, 在西方資本主義先進國家, 不少有識之士及企業家, 對資本主義制度作出了深刻的反省, 並認為資本主義必須徹底改革, 才能避免災難性的悲劇.
21 世紀以來, 各種推動資本主義改造的運動層出不窮, 其中最為人所重視及成績顯著的, 便是共益企業運動. 此運動的發起人是一群企業家, 2006 年在美國開始, 現在已成為一個覆蓋八十多個國家的全球性運動, 一共有超過八千家認証的共益企業, 成為一股舉足輕重的改革浪潮.
在亞洲, 共益企業方興未艾. 在香港, 台灣, 中國大陸, 東亞, 東南亞等地都有組織大力推動, 每一國家都有數以十計的共益企業.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大陸. 由於共益企業是起源於美國, 一般人以為會難以在中國大陸生根. 但出乎意外, 通過一個內地基金會兩年的深入研究, 最後發表報告認為在內地也可以及應該推行. 最終有兩大基金會聯手在全國推行, 成績斐然.
在香港, 我所創辦的仁人學社, 率先成為首家獲得國際認証的共益企業. 其後我屢次訪美, 與共益企業位於費城的總部建立關係, 最後在 2020 年獲得批准在香港設立<共益實驗室>(B Lab), 負責香港及澳門地區.
我是香港共益實驗室首屆聯席主席, 現已卸任, 繼續担任董事. 實驗室現有一位全職同事, 並已能做到財政上收支平衡.
目前香港祇有 30 家認証共益企業, 微不足道. 我們目標是在三年內達至一百家. 挑戰甚大, 感覺上是任重道遠. 期望在一眾董事及同事, 加上一群熱心人士, 努力不懈, 創造奇蹟.
社會創業論壇 Social Entrepreneurship Forum
社會創業論壇 是我在社創領域成立的第一個組織.
2007 年, 當我完成了週遊列國社企考察之後, 回到香港便不斷向友人介紹我的所見所思. 毫無例外地, 沒有人聽過社會企業這名詞. 他們鼓勵我多些宣傳推廣. 但我總不能每天都講. 於是靈機一觸, 胆
粗粗地開始編一份英文的電子雙週刊, Social Entrepreneurs Newsletter. 每期三頁 A4 紙大小, 深入淺出地介紹世界及本地社會企業的現況及發展.
這純粹是牛刀小試. 當時的對象僅是我有電郵地址的數十位朋友. 豈料反應異常巨大, 出了僅兩期, 便有讀者要求舉辦座談會來深入討論社企的問題. 於是搞了兩次的座談, 每次都有數十人參加.
會上氣氛異常熱烈, 大家都覺得值得系統地去推廣, 還提議成立一個組織來進行. 我當時已退休(還未有進優的觀念), 十分害怕組織這兩過字, 但他們熱衷的程度, 令我感覺到即使我不參與, 他們也會成立組織, 所以我也不反對了. 後來組織成立後, 還選了我做主席.
社會創業論壇這名稱也是可圈可點, 反映出當時社企生態的關鍵問題. 當時香港政府已成立了兩個基金來支持社企發展, 主要是通過以向 NGO 撥款形式來成立社企, 效果毫不理想.
最要害的, 是祇接受 NGO 申請, 而且是無償資助. 這樣一來, NGO 獲得資金後, 往往委派社工去主持這些社企項目. 但社工的專業訓練, 與創辦及營運自負盈虧的社企根本是風馬牛不相及, 簡直是勉其所難.
因此我們強調要發揮創業精神來辦社企. 社會創業論壇中的社會創業, 是指由有社會使命感的創業者來創辦社企.
社會創業論壇的使命就是:
To create and sustain a civic movement of social entrepreneurship. 即是說, 去開創及持續發展一個由民間主導的社會創業運動. 論壇的工作及活動十分多樣化. 舉其大者有三.
一是持續出版 Social Entrepreneurs Newsletter, 發揮思想領導作用. 我一直担任主編, 一共出了 270 期, 並三度結集成書出版.
二是經常邀請國外傑出社會企業家來港分享經驗, 以生命影響生命. 其中包括黑暗中對話的創辦人
Andreas Heinecke, 結果促成了它在香港落戶.
三是全方位支持社企民間高峰會的籌備與推廣, 並在八年前正式接手主辦高峰會, 繼續發展其為區內備受重視的年度盛事.
我從第二屆開始, 便一直有參與高峰會的籌備工作. 數年前已交棒給較年輕的組織者, 現在高峰會的活動日漸多元化, 特別是與年度會議平衡發展的分區活動, 一年比一年成熟, 深入民間, 預計很快便會覆蓋全港十八區.
社企民間高峰會, 現已家傳戶曉, 而且與政府有關部門合作無間, 確是難能可貴. 關鍵在於歷屆籌委會主席領導有方, 包括頭十年的始創主席李靜宜博士, 以及現任主席蔡容美碧女士, 引領數十個社創機構通力合作, 不斷創新. 最近幾年, 又刻意吸納年輕有為的社創精英加入籌委會, 培養第二, 第三梯隊, 可喜可賀.
作為一個運動, 打的是持久戰. 可幸我們已有一批又一批充滿熱忱的生力軍, 把運動向深處及遠處推進.
夢創成真的項目
鬆了一口氣
一口氣與大家分享了這五個相對完成的夢想, 現在感覺是鬆了一口氣.
假若我明天就要離開這個世界,回想到這五個相對完成的夢想, 我也會有一些平靜及安慰, 仿如無悔一生.
是的, 我親手創辦的五個有社會意義的組織, 在我離去之後, 仍然富有生命力, 繼續照耀這個世界, 這種感受是難以用筆墨來形容的.
值得注意的是,所有這些都是在我進優之後出現的. 所以我沒有退休, 只是不斷地進優, 海闊天空, 任我縱橫, 創造無限可能. 所以希望你也邁向進優世界, 創造你的奇蹟.
不過, 明天不是我最後的一天.
我今年 76 歲, 來日方長. 所以仍然可以有新的夢想.
75 歲那年, 我開了一個生日會, 主題是“未完成的夢想: 我的及你的”. 我邀請了約一百位友人參加. 我在邀請函中寫得很清楚, 如果你出席我的生日會, 我會向你介紹我未完成的夢想, 而你亦需跟大家分享你的一個夢想. 五年之後(我 80 歲了), 我會開另一個生日會, 讓大家分享各自實現夢想的經驗. 我強調, 假若你沒有夢想, 這五年你怎樣過?
假若有, 無論在實現夢想過程中有甚麼成就或失敗, 喜悅或挫折, 啟示或遺憾 ….大家一齊分享及借鑒, 豈不是人生樂事?
以下是我至今未完成的夢想. 你會留意到, 我的夢想多得很, 假若你未看過我以上的經歷, 也許你會認為我是在發白日夢, 但知道我的往績後, 可能會令你另眼相看. 此外, 各個夢想其實有很多共通之處, 可以互相呼應, 相輔相成.
六大夢想
- 滿竹跨世代尉然成風
- 另類教育走向主流
- 另類旅遊刷新香港旅遊業
- 進優運動大放異彩
- 共益企業遍地開花
- Movement Building Think & Do Tank
- 夢想一: <滿竹跨世代>尉然成風
滿竹跨世代既是一個運動, 也是一門生意, 集環境保護, 文化傳承, 創意開發, 跨代共融於一身. 這可能是我野心最大的夢想. 肯定在我有生之年不能完成. 關鍵是能夠建立豐厚的基礎, 讓它繼續發揚光大. 沒有黑暗中對話的經驗, 可能就沒有滿竹跨世代的誕生. 黑暗中對話是善用黑暗來創造學習及體驗活動, 創造了奇蹟. 滿竹跨世代的主要媒介是竹, 堪稱是世界上最環保的物料, 而切入點是搭棚技術.
建築用的竹棚架在香港隨處可見. 搭棚技術是中國文化獨有, 歷史悠久. 搭棚看似複雜, 高深莫測, 高不可攀, 但原來最基本的技術可在五分鐘內掌握. 關鍵就在一個結, 萬變不離其宗. 一旦掌握了這個結的技術後, 便可以用來搭起不同的物品或設施.
這個結就像黑暗一樣地奇妙. 我自學成功掌握了這技術後, 便靈機一觸, 覺得可以作為一個變化多端的媒介, 發展出不同形式的學習, 娛樂, 體驗的活動.
滿竹跨世代的起源就在這里. 現在我們已有一系列的體驗活動及產品, 讓大眾接觸, 體會, 及運用竹的特性, 從而發揮環境保護, 文化傳承, 創意開發, 跨代共融等效果.
當前的挑戰, 便是把這個運動讓更多人認識及參與, 同時擴大認証導師的數目, 方便更多人參與我們的活動.
- 夢想二: 另類教育走向主流
教育改革是一個全球性的議題. 香港當然並不例外. 但要改革教育談何容易. 通常教育改革從醞釀到推行往往以十年計, 而且預期效果難以估量. 對如家長來說, 很難等著教育改革的來臨. 他們有一個選擇, 就是在課餘時間找尋另類教育的機會.
我們就是計劃掌握這個機遇, 創造一些靈活, 高效益, 有趣味, 有學習性的活動, 構建另類教育的空間, 補充正規教育的嚴重不足. 我們的靈感, 主要來自兩間學校.
2020 年, World Economic Forum 出版了一本專書, 書名是 Schools of the Future, 介紹了十六間來自世界不同地方的學校, 認為是明日教育的典範. 其中兩間是位於印尼巴厘島的 Green School, 及位於中國浙江省的安吉遊戲.
Green School 的特點是全部校舍都以竹建成, 學生以大自然為學習的目標, 培養有國際視野, 有創意, 有冒險精神的世界公民. 這與滿竹跨世代的理念完全吻合. 我們已有一個成員到 Green School 參加
了一個為期十一天的課程, 另外兩人(包括我)也參加了他們舉辦的一個為期十週的 BambooU 網上課程.
安吉遊戲是一個革命性的幼兒教育課程. 完全不教傳統的學科, 例如: 生字, 外語, 數學等, 學習主要通過自主的遊戲活動來進行, 效果顯著, 全球矚目. 起源於浙江安吉縣, 現已在全國推行, 香港教育局亦已計劃在十二間幼稚園試行, 已有數百名幼兒教育界人士專程到安吉取經, 莫不讚嘆不已.
我三年前便已深入鑽研安吉遊戲, 也把安吉遊戲與滿竹跨世代結合起來分析, 並寫成了一本專書《從安吉遊戲到滿竹天地》(現可獲取電子書及紙質書).
我們計劃打造一個空間, 暫時名為<滿竹安吉樂園>, 位於大埔一個萬餘平方呎的草地上, 作為一個向公眾開放的另類教育場所, 為不同年齡的學童提供新穎, 刺激, 具挑戰性的學習及遊樂環境.
樂園內建築全部以竹為主要材料, 由滿竹跨世代的認証導師負責設計及興建. 園內除了學習空間外,
還會有露天劇場, 會議 / 活動棚, 樹屋(可供住宿), 飯堂 / 咖啡座, 竹藝店, 另類圖書館等設施, 集教育, 休閒, 度假, 靜修, 及滿竹探險於一身.
工程已開展, 已搭建了別緻的飯堂, 其他設施亦會陸續動工, 由非專業人士負責設計及施工, 本身就是另類教育的最佳體現, 日後所有工程都歡迎學生及家長參與, 享受體驗式學習.
今天十歲的孩子, 有機會活到一百歲開外. 亦極有可能工作到七, 八十歲, ‘退休’時已經是 2100 年前
後. 試想想, 由現在到 2100 年, 世界會有多大變化, 科技會如何改變生活,社會將有多麼新的挑戰,? 傳統以知識傳遞為本的學校, 如何能準備他們應付這些挑戰? 我們覺得, 另類教育要在下列幾項下功夫:
- 成長心態
- 好奇心
- 自主學習
- 童心創意
- 溝通能力
- 團隊合作
- 領導力
- 環保意識及生活學習___
- 公益心
- 國際視野
<滿竹安吉樂園>就是朝這個方向去開發我們的活動及設施.
- 夢想三: 另類旅遊刷新香港旅遊業
旅遊業是香港重要經濟支柱之一. 但像世界各地的旅遊業一樣, 正面對史無前例的挑戰, 特別在經歷了幾年疫情的洗禮後, 脫胎換骨的改造成為了當前的急務. 香港政府及本地業界亦經常發出改革的呼籲, 但始終雷聲大, 雨點少.
我雖是業外人, 但亦察覺這既是挑戰, 也是商機. 兩年前, 已和一班年輕人創辦了一家社企, <樂遊仁>
(Travel for Better), 準備為改造旅遊業發揮一點牽頭作用. 我們希望設計一些有以下特色的一天或數天旅遊體驗:
- 環保 – 從交通工具, 到食物, 景點等
- 本地文化及民情 – 包括與本地居民深度交流
- 社企/共益企業 – 探訪, 交流, 互動
- 傳統工藝 – 發揮創意親手制作紀念品
- 貢獻 – 本地弱勢社群作出貢獻
- 消費 – 儘量減少無謂的購物及消費 我們短期有一個目標, 便是打造一個<滿竹度假村>, 所有設施都是用竹做主要材料, 亦為住客提供滿竹體驗活動,包括搭棚, 竹燈制作等. 第一期計劃在<滿竹安吉樂園>內搭建樹屋, 供 10 至 20 人住宿.
我們目前已牛刀小試, 在梅窩搭建了一間竹屋, A-frame 設計, 有新建的浴室, 已可供旅客及家庭住宿. 附近環境優美, 可步行遊遍整個梅窩山谷, 暢遊銀礦灣海灘, 漫步梅窩舊村等.
長遠一點, 我們是想帶頭興建一系列的度假設施, 把香港打造成為<滿竹旅遊之都>, 振興旅遊業的同時, 亦可推廣環保生活實踐.
- 夢想四: 進優運動大放異彩
大家應該知道我為何如此重視推動進優代替退休. 事實上, 過去多年來我不斷探索有效地推廣方法及途徑. 挑戰是相當大的. 最新的點子, 是成立一個線上與線下有機結合的<進優鄉村俱樂部>.
當然, 我們並不是真的有一座會所, 而是運用我們已有的滿竹基地, 增加一些設施, 為會員提供在郊外地區的聚集場所. 我們估計在一年內, 可建成至少三個這樣的俱樂部設施. 除了硬件之外, 軟件更為重要. 打算為會員提供以下服務及機會:
- 加入進優 WhatsApp 群組, 方便發信息及會員間交流
- <進優一分鐘> - 每天發放一篇一分鐘讀畢的短文, 寓意每日一步踏上進優旅程
- 免費參加<8 小時進優過渡>課程, 其中兩小時是線上學習, 六小時是一整天的工作坊, 在我們的會所進行
- 會員可升級為<超級會員>, 條件是每月策劃一個活動給其他會員參加, 以及每季度介紹至少一個新會員
- 以優惠價參加不同的滿竹認証課程, 例如滿竹導師, 建竹師, 竹燈師等. 取得認証資格後協助主持工作坊, 將獲發津貼
- 免費在日間使用俱樂部之設施, 包括招待親友; 使用渡宿設施則可享受優惠收費.
總之, 進優鄉村俱樂部是一個新型的組織, 讓進優人士可以重拾童心, 一起學習, 一起造夢, 一起創造奇蹟.
俱樂部現已開始運作, 正在招收會員, 有興趣的可聯絡我 Email住址會使用灌水程式保護機制。你需要啟動Javascript才能觀看它 或 WhatsApp 9760
- 夢想五: 共益企業遍地開花
上面提過, 我們的目標是 2026 年在香港達至 100 家共益企業.
我的夢想是在有生之年, 達至 300 家. 當然, 我不知道自己有多長壽, 假設在我 80 歲之前, 達致 100 家, 以後每五年增加 50 家, 那麼我要活到 100 歲, 才有 300 家.
這些數字本身不那麼重要, 代表的是共益企業的成長, 並因而產生愈來愈大的影響力, 足以左右主流企業的生態, 以及政府的政策. 更重要的, 是給與新一代創業者一個明確目標: 要創業, 便創一家共益企業, 別無他想.
- 夢想六: Movement Building Think & Do Tank
這個題目不容易翻譯, 姑且暫用英文. 這個夢想十分重要, 因為這與其他的夢想有關.
記得 70 歲那年, 我舉行了生平第一次的生日會, 主要是因為當時讀了一本書, New Power: How
Anyone Can Persuade, Mobilize, and Succeed in Our Chaotic, Connected Age by Jeremy
Heiman and Henry Timms, 介紹了在互聯網時代下, 世界各地社會運動的趨勢, 方法, 挑戰, 及對社會改革的重要性.
讀後才恍然大悟, 原來我以前提及 movement (運動) 的時候, 意義是很糢糊的, 一點也不精準. 痛定思痛之後, 我決定以後參與的所有項目, 都必須用運動的角度來策劃及推行.
現在的挑戰, 一方面我要堅持運用運動的方式來推動社會創新; 另一方面, 我希望能將這方面的經驗與更多的人分享, 特別是從事社會創新的人士, 若能讓他們也可以從運動角度來推動社會創新, 則可以有更深遠的效果. 所以我現在有了一個新的夢想, 成立一個 Movement Building Think & Do Tank.
不是 Think Tank 而已, 因為祇 Think 不 Do 是欠說服力的. 祇 Do 而不反思及作經驗總結, 也是不足
夠. 所以我們需要又 Think 又 Do 的組織, 能夠將理論與行動相結合, 再通過總結及反思, 將實際經驗提升為行動指南, 方便其他組織借鑒. 這當然殊不容易, 且看在我有生之年可以做得多少.
以上就是我目前專注的六個夢想.
我不担心到我離去時能完成多少. 事實上何需担心? 能夠帶著未完成的夢想來離開這個世界是最美妙的事. 有一句話我是十分欣賞的:
“The universe is made of stories, not atoms.”宇宙是由故事構成的, 而非原子. 我們隻身來到這個世界, 一百幾十年後, 又會隻身離去. 除了留下自己的故事外, 便一無所有.
你可否助我一臂之力?
寫到這里, 突發奇想, 其實讀者們也可以助我一臂之力的. 為了方便大家作出貢獻, 讓我告訴你我面對最大的挑戰, 以下是舉其大者:
- 我的健康 -- 慶幸的是我仍然身壯力健, 今日的體魄, 與剛剛退休時差不多, 但可以維持多久, 始終是不能預測, 所以有一種逼切感, 只爭朝夕. 你可做甚麼? 可能不多, 但如有養生之道, 不妨多與我分享.
- 建立夢幻團隊 – 以上每一夢想, 都要有一支有熱忱又能幹的團隊來貫徹執行, 這是一件不簡單的事. 但剛好要發揮我多年來的長處: 發掘人才, 善用人才, 培育人才.
你可做甚麼? 向我推荐人才, 不論背景, 學歷, 工作經驗, 只要有熱忱, 有決心, 有成長心態, 當然也要有時間(全職或兼職參與), 我都會樂意提供機會, 讓他們加入夢幻團隊, 一邊學習, 一邊鍛鍊, 一邊貢獻.
- 運動與生意的結合 – 這可能是最艱巨的挑戰. 很多人不明白, 為甚麼我這麼重視這一點? 主要原因是他們未察覺到運動的重要性. 我多年來推動社會創新的經驗告訴我, 若要創造巨大而深遠的社會效應, 個別組織(不論是 NGO, 社企或公司) 的力量是不足夠的, 必須把它轉化為一個運動, 才能產生重大的作用.
運動的特質, 是可以動員大量的民眾以不同程度來參與, 再通過他們影響及感染更多的人. 同時, 亦可以發動及組織數量眾多的義工, 以不同形式來作出貢獻. 即是如此, 運動的持續發展, 或多或少需要不少資源來維持. 不少運動會尋求外界(例如基金會, 企業, 甚至政府)的資助, 這本來也是無可厚非, 但這些資助不容易獲取, 即使獲得贊助, 也不能保証能夠長期獲得這些資助. 因此, 我覺得有必要同時開發一門生意, 創造收入與利潤, 令運動的發展無須依賴外界的資助, 滿竹跨世代正是嘗試以這個模式運作.
我說這是個挑戰, 是因為以上的理據並不容易掌握, 並不是夢幻團隊中所有成員都充分明白, 往往產生一些不必要的矛盾, 製造出一些可避免的麻煩, 影响團隊的正常運作.
你可做甚麼? 最大的貢獻, 是協助我普及運動的意義及重要性. 例如, 你可以支持 Movement Building Think & Do Tank 的發展, 參加有關的團隊或研究項目, 或推荐別人參加, 或以捐款 方式支持等.
- 保持專注 – 有一個危險, 是不斷增加項目, 力量變得太分散, 顧此失彼.
我得承認, 我確有此傾向. 所以已經特別留意, 不輕易添加項目, 而現有的項目中, 又刻意找尋共通及產生協同效應的機會, 亦能互補不足, 相輔相成. 但有一個情況, 可能產生所謂 Happy Problem 的, 即是難能可貴的問題, 例如, 由於我們做到一些成績, 而被邀請在香港以外地區做做推廣, 雖說是顧問性質, 但也會增添人才不足的壓力. 可幸這問題還未出現, 但不排除將會出現. 你可做甚麼? 最有效的方法, 都是為我們發掘人才, 讓我們加強及加快團隊的建設.
你的一臂之助, 可能舉足輕重. 如有提議, 歡迎與我聯絡: Email住址會使用灌水程式保護機制。你需要啟動Javascript才能觀看它
後語
本文未發表之前, 我曾向幾位友人徵求意見, 得到一些十分寶貴的反饋.
其中有一位分享了一個觀察, 令我感到詫異. 他說我在開頭時, 提到會坦白到得罪人. 他說我確是坦白, 但不見得會得罪人. 我的回應是, 首先, 我不是刻意想得罪人, 祇是害怕有些人讀起來覺得不舒服. 假若要我畫龍點睛, 便是這一句話: 一個人沒有夢想, 何異行屍走肉?
其實我很現實, 估計讀我這篇文章的有三類人. 第一種是已經有夢想的人, 讀後可能更擁抱自己的夢想, 甚或定更高更大的夢想. 在另一個極端是第二類人, 他們沒有夢想, 無論怎樣也不會改變, 甘心一生也不追求夢想, 這篇文章對他們的作用也是微乎其微. 第三類人是兩者之間, 他們暫時未必有夢想, 但可能以前有過, 亦可能希望有, 讀過此文後會令他們多些思考及反省, 說不定開始有他們的夢想.
觸動反饋
寫這篇文章的時候, 我確實是幻想著明天是我最後的一天. 所以我對讀者的反應, 也有很大的期待. 簡單地說, 我希望能夠產生觸動. 現在我希望你給我反饋, 讓我知道有否觸動到你. 請在下面選出一個數字來反映:
一點不觸動 十分觸動
1 2 3 4 5 6 7 8 9 10
假若你的選擇了 7 或以上, 我想你發一個電郵給我 Email住址會使用灌水程式保護機制。你需要啟動Javascript才能觀看它 , 祇寫上一個數字便可, 例如: 觸動反饋 – 7 或 10, 我會無限感激.
♦ 專文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