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篇文章轉載自 中時新聞網。若有侵害著作權,請速告知,我們將盡速移除 ♦
2023/7/19
一帶一路十年磨一劍!大陸高鐵海外第一單,印尼雅萬高鐵將通車。圖為2023年3月31日印尼雅加達雅萬高鐵哈利姆車站,工人鋪設雅萬高鐵全線最後一根鋼軌。(新華社)
馬來西亞前交通部部長翁詩杰近日在《環太國際戰略》網站上撰文,指出過去10年來,有關「一帶一路」倡議的中文討論文字甚多,但英文版本的國際論述卻局限在小眾圈子裡,曲高和寡,而且充滿著誤解。
舉例來說,中方以「共商、共建、共享」原則來推進宏觀的互聯互通,強調全球命運共同體與各國之間互學互鑒、休戚與共。但這是樣的睿智在面臨不同地域和文化圈的認知落差時,卻很難讓對方能充分的理解,即使是再精湛的翻譯也難以突破語言文化的落差與地緣政治認知的樊籬,掌握其中的文化精蘊與時代智慧,其結果卻導致層層的誤解。
不僅如此,受到利己主義和個人主體優越性影響的人們,恐怕也很難真正超越西方霸權主義的桎梏,擺脫以「歐美中心論」為軸心的價值體系,進而認真思考中國所提供的另類選擇。在他們的眼中,與亞洲、非洲、拉丁美洲國家交往,進而提出合作倡議和共建規畫,根本就是一場「打水漂」的無謂投資;如果做做樣子也就罷了,真的要認真起來推動大規模的建設計畫,恐怕只會是有去無回,血本無歸!
但是,細心的國際問題專家,包括一些西方人在內,卻發現「一帶一路」倡議確實有其非凡的成就與具足的貢獻。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授達巴什認為,西方國家努力在政治上征服全世界;而中國恰恰相反。中國人是先勾勒出世界的經濟格局,並且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構建他們認為合理的政治秩序。
因此,中國全心全力的交朋友、做生意,而且充分尊重非洲人的自主選擇,決不像西方殖民主義一樣橫加干涉各國內政。其結果是,2002年中國大陸對非洲的貿易量超越了主要的殖民母國英國;2006年,超越了另一殖民母國法國;2009年,又超越了美國(當時貿易總額約為480億美元)。據統計,2000年中國與非洲之間的貿易額大約是100億美元,到了2017年,竟然成長20倍,高達2000億美元,變成美國規模的4倍之多。質言之,中國已經取代歐美成為非洲的首要貿易國,並且影響非洲整體的經濟發展方向。
2019年1月14日《紐約時報》報導,中國在世界各地積極尋求投資和工程合同,尤以非洲最為明顯。中國企業已贏得修建大壩、公路、體育場、機場和鐵路的合同。許多非洲國家為了支付這些項目從中國借了大筆貸款。中國企業早已在那裡深根茁壯,這也引起美方的恐慌與焦慮。
根據不完全的統計,過去10年來「一帶一路」倡議已推動近1兆美元的投資,包括3000多個建設項目,為沿線國家創造了42萬個就業機會,並且讓近4000萬人擺脫了貧困。面對這樣的快速發展,美國不斷地散布「中國威脅論」,認為此一倡議勢將改變發展中國家對西方世界長期的依賴,甚至挑戰既成的國際秩序,並且改變「以歐美為中心」的既成格局,最終形成「以中國為中心」的新世界秩序。這是美歐國家絕不容忍的另類選擇!
2018年10月,美國前副總統彭斯在紐約哈德遜研究所演講指出,中國進行掠奪性貸款,讓借貸國陷入債務外交,從而獲取港口等戰略性資產。對此,美國正在精簡國際發展和金融計畫,為外國提供一套公正、透明的選擇,以取代中國的「債務陷阱」。但是根據媒體批露的統計數據,美方所指責的債務陷阱其實主要是源於國際貨幣基金和世界銀行等國際組織。以肯亞為例,到今年3月為止,在該國外債366億美元當中有46%是是來自上述國際機構,而借貸自中國的債務總額則是17%。
美國前總統卡特曾經投書《華盛頓郵報》,呼籲中美兩國應避免新冷戰,並應加強彼此的合作。卡特指出,中美雙方最容易合作的地方就是在非洲,包括聯手對抗疾病,投入基礎建設,維持和平等,非洲國家不希望被迫選邊站,而中美兩國的合作也有助於雙方克服不信任感,並修復彼此的關係。
但是卡特的建議並未被後繼的總統所接受。自從拜登上任以來,已多次表達要以具體的行動投資非洲等貧窮國家,並與中國進行全面的競爭和對抗。 但迄今為止,美國政府實際撥出的資金相當有限。其結果是,美國企業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在非洲缺席。
對美歐國家而言,「一帶一路」倡議不但威脅到以美國為首的西方霸權,還影響許多「全球南方」國家,讓他們可以選擇另一條「中國式現代化」發展之路。這不但造成不同文明體系之間的競逐和碾壓,甚至還會進一步動搖歐美殖民帝國主義殘存的遺緒,使得這些曾經淪為殖民地的發展中國家及其民眾,不但質疑「西方優越論」,並且挑戰「美國第一」的文化霸權。
基於此,中國必須深刻反思,在面對國際社會如何才能清楚的解釋「一帶一路」的具體內涵;同時也要心知肚明,美歐各國今後仍會不斷的以外交對抗和軍事威嚇等手段,對中國進行戰略包圍與安全挑戰。進一步,還要對發展中國家進行各種形式的分化和挑撥,務必使其與中國脫鉤、斷鏈,這也將是下一階段「一帶一路」面對的現實挑戰!
♦ 專文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