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步正

林鄭香港失治之城 ☆作者:何步正

 

2019/8/22

2019年8月12日,香港機場停飛,年青黑衣人舉起標語:光復香港,時代革命。不少黑衣年輕人認為自己代表了所有香港人,在做正義有意義的事,相信自己是站在道德的高點,甚至願意為之付出代價。因之,反送中之後,有五大訴求,機場舉牌,升高到以眼還眼,不惜暴力對抗。8月16日,維園集會,舉牌良知,才開始返回和平理性非暴力的本性。

光復香港什麽呢?光復香港殖民地?光復香港本土自決,香港獨立?但香港從未獨立過。光復香港自由民主?殖民地香港哪個歲月曾經有過自由民主?

時代革命,香港貧富差距嚴重,政府政策過分保障地產家族,政府無能無感,你們年長一輩無動於衷,我們年輕人帶頭衝,Change!Change!改革改革!很好啊,和平理性非暴力,我們上街抗議。但,一旦「光復香港,時代革命」是故意把港獨和自由民主曲意扭綁在一起,就不過是語意欺詐,因為港獨和自由民主,並不在同一條船上。當行動升級到占機場,阻交通,暴力衝擊,以眼還眼,合理性的本質就變樣了。香港,拋開港獨,就是一國;尊重一國,才會有一國兩制。

九七前,香港人拚搏自信。徐小鳳的風雨同路,很能說出香港人當時的生活感受。徐小鳳唱:「往事不記,往事不理,一生幾多苦與甘;珍惜今朝,盼望以後,同渡困苦與厄困」,是厄難求存艱苦奮鬥之歌。今天九七前後出生的年輕人,生於和平,長於安樂,他們唱的歌,也是他們心底感受,是Beyond的「原諒我一世不覊,放縱愛自由」,尤其是當他們自認為正義在握,為民請命之時,那種不覊放緃愛自由的拚搏精神,直是無可抵擋,雖錯吾亦往矣。

香港七十年代,是戰禍之外的一塊小小福地,韓戰、金門炮戰、越戰,香港每戰都得利,是整個東南亞地區的幸運之城。七十年代成長的一輩,正值歐美戰後高速發展,東亞四小龍及時迎上,造就了四小龍三十多年的空前繁華。那時代的年輕人,就業機會多,整體經濟向好,股市暴升,街邊賣菜阿婆都會同你講股經。那時候是殖民地,香港人不流行講自由民主人權,香港人講賺錢。

一九九七,六月三十日,23時59分,大英帝國殖民地港旗下降。

一九九七,七月一日零時,中華人民共和國旗在香港升起。

退軍降旗,奉還土地,沒有刀光劍影,沒有子彈橫飛。英査斯王子陪同末任港督彭定康,降旗尚未摺妥,中國國旗已經升起。巨變不是一夕之間,而只是一秒之差。大英帝國皇冠上最輝亮的東方之珠一旦摘下,永無歸位之期,日不落的大英帝國從此沒落,直到脫歐求存。彭定康的女兒,目睹巨變,淒然淚下,彭陪著王子,目無表情,落船歸國。殖民地的香港港督,集軍事行政立法於一身,是全能全權的港督,離任之前,彭做了重要的修改,行政、立法分列,開設立法局和區議員選舉。

載卓爾一九八八到北京和鄧小平商談,提出續租香港的要求,鄧小平回答:「其實我可以一夕之間收回香港,何用多談。」戴聼後失神,在大會堂樓梯摔了一跤。

但殖民地回歸沒有空窗期,沒有適應期。地球上沒有出現過和平回歸國土到不同制度的先例。鄧小平依然是老辦法,摸著石頭過河,我也不知這怎麼辦,那就五十年不變,馬照跑,舞照跳,員警,行政,立法,一律不變。但畢竟總要有個譜依著去辦,就商量出個香港普通法。這個設計這個構思,就好似是臨時搭建的柵架,將就著用是可以的,隨著時局形勢大變,這個臨時柵架支撐不了新形勢大變局的需要。香港政經法的制度和中國大陸的明顯不一樣,那就是一國兩制。不要忘記,是一國兩制,不是兩國兩制,不可能有港獨。一國就會有底線,不能踰越,不能超過,國家安全就是最起碼的底線。但是,很多香港人只講兩制,自由,民主,一人一票真選舉,如果忘記一國,如何落實兩制呢?

香港行政班底沿用殖民政府留下的行政人員,末代港督稱許香港公務員十分優秀忠於職守,是幹練高效的公務員。其意亦即,殖民地要的是,能依指示高效辦事,給你高薪養廉,好好做官就是,並不需要你審度時勢,規劃開拓。養成這類官員的性格,依規守成,按章辦事則遊刃有餘。要他們深入民間,解民疾苦,看時局形勢,策劃香港未來,就未免強人所難。大規模示威,借自由民主之名而暴力衝撞,應對這些非常狀況,就超出了他們經驗和認知範圍,沒有了指引,故不知所措,無從接招。要他們面對群眾,提出解方,實在是高估了他們的能量,殖民地培養出來的官僚,他們無此心亦無此力,更遑論要他們配合中央政府為香港人民開拓新天地。

中國,一九九七正是開放改革的黃金時段,香港是當時中國外來資金,輸入技術,生産出口的最重要的視窗基地,香港是開放改革最重要的通道。是以,香港不用變,沿著老路子走就對了。香港人是典型的經濟動物,政治投票一向不感興趣,區議員投票不踴躍。政治人物的議題,和香港民生的議題,往往南轅北轍,你說你的,我苦我的。此所以,民生疾苦,居屋難捱,前途茫茫,民間積怨積怒,政府和各類委員,高高在上,無從知起,表面昇平繁華,不理不問。

一九九七前後,英資開始撤退,怡和,置地,等地産龍頭,逐步讓位給長江實業,新鴻基,恆隆,日後所謂的四大家族。香港新政府繼續高地價,嚴控土地投入的老政策,香港地産商人及有產階層,即所謂建制派力保高地價政策以維䕶本身現有利益,香港樓價以倍數急升 。香港人口九七之後,除自然增長和家屬移民之外,更多的是中國大陸新貴急急腳到香港買樓存錢,屬意高價豪宅。平價住屋建房稀疏,一房難求;工業廠房改建擋房住人,環境惡劣。董建華一度有八萬五計劃,希望加快廉屋供應,但敵不過地產巨賈反對,唯一的一次意圖改革,就此住手。日後歷屆特首,政府雖然坐擁充裕盈餘,寧可派錢,亦不思廣建廉屋,沒有給香港人一個安居才能樂業的機會。香港歷屆特首是殖民地培養出來的高官,他們盡忠職守,依規章指示辦事,和富商地產巨賈,相交歡愉,要他們深入民間,知民所苦,要他們面對新形勢,規劃遠景,組合財力人力,海內外資源,爭取中央支持,為香港創造更廣闊的發展空間,對這些官僚而言,超越本性,實在是不可能的任務。香港歷屆政府,有超充分的財務盈餘,不思廣建居屋,卻是用最省力不費心思的方法全港派錢。今日香港年輕人薪金不高,住屋無望,他們上街抗爭可以天空海闊,比每天屈居擋房,快意多了。更何況自認正義,自許為社會的良心,公民抗命,愛自由,藐視法律而違法犯法,暴力衝擊,仍然自許是正義良知的化身。其實,任何抗爭,都需要適可而止,才能談判獲得要達到的目的。為抗爭而抗爭,不知錯而繼續錯下去,此類暴力不知止的勇武者,豎子害港,莫過於此。

今天上街抗爭的年輕人,大多是九七前後出生的輩份。殖民地的教育,本無國族意識。由於五十年不變,形勢變了,一國兩制了,但殖民地時代的高官留守不變,思維不變,香港中小學教育,九七之後,從不加強國族認識。此所以,香港年輕人才會對著中國大媽咆哮:滾回中國去,大多數香港老一輩當然不會這樣子,因為他自己本就是從中國滾過來的。這些年輕人認為香港是香港人的香港,但他們不明白,香港也是中國人的香港,這就是一國兩制。

另外,我們還要看什麽是香港人?香港合法居民都是中國人嗎?香港合法居民可以申請兩種護照:英國海外䕶照或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區䕶照。不論你是英國人、美國人、加拿大人,只要有香港身份證就可以是香港合法居民。在機場揮揚英國旗反政府抗中央的人,可以是英籍香港居民,也可以就是在香港住過一段時間的美國人,或臨時到香港打轉的閒人。穿著正式禮服西裝,列隊行街表示支持反送中的律師,有多少是外國籍人?反正,很多高等法院法官多的就是外藉香港人。因何如此?因為香港五十年不變。所有這些外籍香港人,打爛香港,玉石俱焚,這些人在乎嗎?才不在乎。香港沒有外匯管制,自由進出,他們拍拍手,一走了之。有利可圖,香港是我們的;無利可圖,香港是你們的。

香港對中國重要嗎?當然重要,沒有一寸土地是不重要的。1997開放改革以還,外資投資中國,技術人才輸入,產品出口市場開發,香港都一直都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難以替代。2010年之後,中國飛躍前進,香港渾然不覺,固步自封。面對中美貿易戰場擴大持久,香港人仍然發著春秋美夢,不看大環境巨變。香港依靠中國偉大,產品入口百分之五十四,出口百分之四十以上靠中國,香港的金融、旅遊緊靠中國,能脫離中國自存嗎?

香港人愛國嗎?當然愛國。香港人愛共産黨嗎?回答就有點遲疑了。九七前雙十青天白日滿街掛,給了大概的答案。他們反共?不見得;他們擁共,也不見得;他們疑共,庶幾盡知。六四是一個大轉變,文匯報社論開天窗,白底黑字,只四個字:痛心疾首。香港百萬人自動上街遊行,和平理性非暴力。司徒華是自由民主鬥士,他反共,但愛國。六四維園集會,到2019年,依然每年維園獨光追念。你說香港人不愛國?錯了,銀川大地震,香港人自動捐款上千億,是全世界捐款的最大戶;大逃亡潮,香港人上山送乾糧飲水;中國扶貧,香港人捐錢出力,香港人愛國,何曾落後?香港人歷經戰亂,三反五反,土法練鋼,文革,大風大浪中存活過來。改革開放初期,廣東香港兩地,徐小鳯的「風雨同路」鼓勵著多少人,往事痛苦不記,今後同渡厄困。雖艱苦亦快樂,蓋前路有盼途。

年輕人活在現在,我想要的我沒有,我反。香港是怎走過來的?我不用知道,關我啥事?今天形勢如何?香港將來走向那裡?我不知道,與我何干?我擋車,我阻飛機,我阻通道,我有錯嗎?啊!請原諒我,beyond 唱的一生不覊愛自由,我衝。

近百年來,香港是中國人避難之所。在這裡,勤勞或投機取巧都有發跡的機會,是借來的空間,借來的時間。1997之後,形勢巨變,香港不再是避難之所,中國之外的福地,香港必須融合中國。香港可以仍然是最重要的外資投入,人民幣交易的重要視窗,香港可以是全中國十分特有的實驗之城,香港可以是一個有別於中國大陸的政治,經濟,法律,文化,生活格局都有所不一樣的一國兩制模範城市。香港中外文化交集,政經法規最容易和世界各地接軌,積極融合粵港深珠大灣區的發展,香港會是中國飛躍前進的重要動力,香港前途遠景無可限量。今天中美貿易戰,實質是意識之戰,政經制度之戰。但今日中國,已非昔日阿蒙,中日韓和南亞各國的GDP規模超過22萬億美元,已不輸於美加21萬億美元,或歐盟19萬億美元,而且潛力成長,遠勝世界任何其他經濟圈。香港在這關鍵時候,有其不可代替的能量,大有機會成為東亞經濟圈的政經文化中心。但所有這些願景,都必須立足於一個遵守一國兩制,穩定法治的香港。年輕人違法犯法,或許可以原諒出於正義的原意,但法治穩定不能有任何缺失,這是香港賴以生存的根本。

香港不乏人材,林鄭港府首要穩定香港,然後大刀闊斧為香港人創造新大環境。香港一向秉承小政府,大放任的自由港政策,幾乎是等於人民你死你賤的無為政府,這心態這政策一定要改。香港政府首先要表態大和解,成立委員會,依法執法,情節輕微的放寬。立即著手放寬土地建屋,政府主動效法新加坡居者有其屋的精神,有計劃地大建居屋。課本教科書內容宜委任專業和中國接軌,開拓世界視野。委任團隊提出構思,為香港建構五年計劃,十年計劃,二十年計劃,為香港開拓就業機會,創造新工業,強固現有金融,轉口,旅遊,服務的現有優勢。積極融合和粵深珠澳大灣區共同配合發展,有信心就有潛能成為大灣區的龍頭,中國偉大復興的尖兵城。香港人十分在意一國兩制的兩制,政府應該綜合民意,在一國的大旗下,配合中央一起認真落實兩制。香港在中央和香港共同努力下,會是中國醫保,教育,退休,城市建設,居住環境,生活質素都是頂尖的典範城市。把反送中看成是插曲,林鄭政府和廣大香港人民應該有信心共同重新出發。

 
 
作者為本站總編輯。

♦ 專文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站立場 ♦ 

 

 

搜尋

追蹤我們

徵人啟事

41.png

稿約

43.png

新大學臉書粉絲頁

新大學臉書粉絲頁

QR code:

官方網站

web.png

LINE官方帳號

line.png

臉書粉絲頁

fb.png

趕食髦 Food Fashion Up

18836024_1698614263773063_6618469583031104682_n.png

「革命『仍』未成功,同志『更』須努力!」舊大學未竟的志業,香火必得新大學承接。鄭重邀請您的參與,就在這一天為「新大學」政論專欄網站的成立,再續熱忱共襄盛舉,為人類和平民主、公平正義的心力文明付出貢獻。 More...

© 2024 新大學政論專欄. All Rights Reserved. Designed By Allsta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