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篇文章轉載自中國時報。若有侵害著作權,請速告知,我們將盡速移除 ♦
2018/12/30
12月16日中華民族團結協會在劍潭青年活動中心舉行第一屆「兩岸和平統一進程」研討會,我在會中指出:2005年,我便曾經出版《一中兩憲:兩岸和平的起點》。二次政黨輪替之後,以「民主行動聯盟」作為班底的學界同仁,曾經和中共涉台單位開過4次研討會,討論如何建構兩岸和平框架。
在第一次研討會會中,我提出「一中兩憲」的主張,大陸方面立即有人表示疑慮:「兩憲」不就是「兩國」嗎?「一中兩憲」會不會變成「兩國論」?
2011年元月,在澳洲雪梨舉行的「南天會談」中,當時擔任北京大學國際政治系主任的李義虎教授表示:以「一中兩憲」描述兩岸的政治現實「是沒有問題的」。「一中兩憲」既不是聯邦,也不是邦聯,而且在國際上有先例,像坦尚尼亞聯合共和國和尚吉巴之間的關係,便是「一國兩憲」。
當時我對坦尚尼亞一無所知,回到台灣後第2個月,在中國大陸智庫出版的《中國評論》上,看到了大陸學者王貞威發表的一篇〈聯合共和國:坦桑尼亞模式與兩岸統一模式初探〉,文中指出:位於東非大陸的坦噶尼喀,和尚吉巴島以前分別為德國和英國的殖民地。作為聯合共和國的一部分,尚吉巴目前仍然有自己的憲法與總統。
坦尚尼亞和尚吉巴的面積比例是365比1,中國大陸和台灣是268比1;不僅面積比例很像,人口比例也差不多。如果採行坦尚尼亞模式,統一後的國號可以稱為「中華聯合共和國」,英文名稱叫做「United Republic of China」。
在研討會上,有位教授指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名稱是蘇聯的史達林規定的,當年他要求所有的共產國家都必須一律使用「人民共和國」的名稱。1990年代東歐共產國家崩解之後,他們都已經放棄掉「人民共和國」的稱號。將來改為「中華聯合共和國」,不僅保有「中華民國」的英文名稱,而且等於是幫助中共解套。未來的中國,必然是以中華文化作為主體,用資本主義的手段,達到社會主義的目標。
兩岸和平統一的進程,是在歷史進展過程中辯證性地發展出來的。民進黨二度執政後,經過這一番的折騰,大家已經清楚看出:台灣獨立並不可行。既然如此,我們就必須嚴肅思考:如何妥善處理兩岸關係?大家一起「面對現實,走向未來」!
作者為國立台灣大學心理系名譽教授
♦ 專文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