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雨亭

赫魯雪夫回憶錄的記載要──也談張憲義事件(四) ☆來源:中時新聞網

♦ 本篇文章轉載自 中時新聞網。若有侵害著作權,請速告知,我們將盡速移除 ♦

 

2021/3/22

文 | 龍城飛,原名楊雨亭,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博士

 前言 :這一期談蘇共領導人赫魯雪夫在其回憶錄中,談到1960年代相關核子武器的議題以及和美國、中國(中共)、越南(越共)之間的衝突與轉變。筆者的意圖,一方面是將過去一些不為一般人有機會接觸的事情,擇要敘述;另一方面,是將中科院成立之前的複雜國際與兩岸關係銜接起來。


202114k01.png

1959年,赫魯雪夫和Holiday on Ice冰上劇團美國男女明星,地點是莫斯科。可以看出雙方都是白人,皆有基督教文化背景。1990到1991年,東歐、蘇聯共產集團解體後,匈牙利、捷克、俄國、烏克蘭等國家與人民逐漸融入歐美文明並無困難。但是相對來說,中國就有難處,中共一旦解體,中國已無傳統文化與社會可以退回,也不可能融入各國關係十分扞格的東亞文明。筆者指出這個必須慎重考慮的問題,中國政治改革需要有軟著陸的思維與規劃。(作者提供)

在《赫魯雪夫傳Khrushchev》、《赫魯雪夫回憶錄》中記載了許多重要事件,筆者綜合摘錄重點如下。

第一件事,蘇共中央第一書記兼部長會議主席赫魯雪夫(1894~1971)在1961年7月10日批准了氫彈(thermonuclear bomb, H-bomb)試爆計劃,10月30日在西伯利亞新地島試爆成功。赫魯雪夫在回憶錄中記載,領導氫彈計畫的年輕物理學家沙卡洛夫(Sakharov,1921~1989),來見赫魯雪夫,沙卡洛夫給赫魯雪夫非常好的印象,赫魯雪夫形容天才沙卡洛夫是蘇聯一顆稀少而珍貴的珠寶,沙卡洛夫在1953年左右即成功設計出氫彈的基本原理與製造方法。但是沙卡洛夫要求赫魯雪夫下令停止繼續氫彈的試爆,因為這個武器的使用將對生命的殺傷以及環境的輻射污染實在太大。赫魯雪夫說:「沙卡洛夫同志,做為黨和政府的領導人,我沒有權力宣布放棄這次的試爆。你知道我們曾經呼籲我們的敵人一起停止試爆,但是他們不聽我們的勸告,反而繼續進行試爆。如果我們停止試爆,我們便會在核武的發展上落後美國和其盟友。」赫魯雪夫將沙卡洛夫的請求交由政治局討論,結果還是通過了進行氫彈的試爆。後來科學家們告訴赫魯雪夫,氫彈的威力將可高達5700萬噸的黃色炸藥,如果進一步結合髒彈(dirty bomb),其爆炸的威力可同於一億萬噸黃色炸藥,而污染範圍可綿延數百公里。赫魯雪夫非常驚訝,問:「那麼我們可以在哪裡使用這樣的炸彈呢?」科學家們說:「我們不能在西德投擲這樣的氫彈,因為輻射落塵將籠罩了整個東德,我們在那裡的駐軍也將受害。」赫魯雪夫認為這個可怕的武器只能用來做為對可能侵犯我們國家的道德壓力,其中主要的危險來自於美國。

可以看見,在那個年代,蘇聯和美國都認為有一天對方會以核彈攻擊並毀滅自己。事實上,由赫魯雪夫的回憶錄來看,當時俄國人非常畏懼核子武器所造成的可怕損害。

1968年5月沙卡洛夫寫下「關於進步、和平共存以及知識自由的反思(Reflections on Progress, Peaceful Coexistence, and Intellectual Freedom)」,開始流傳的是手抄本,後來在7月份的美國的《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上刊登。之後沙卡洛夫鼓吹人權、擁護公民自由、支持蘇聯進行民主改革,結果他被限制居住以及不得參與軍事研究計畫。沙卡洛夫在1975年獲得諾貝爾和平獎,蘇聯政府不允許沙卡洛夫前往領獎。

筆者說明沙卡洛夫在賦有過人才華的同時,具有基於人道主義和良知的表達勇氣,如同一股細小的光芒,照耀著1960至70年代的蘇聯。雖然蘇聯在政治上專制,卻看出俄國的知識分子仍有相當自由主義的精神。以赫魯雪夫為代表的蘇共黨中央,可以聆聽沙卡洛夫的不同意見,而之後沙卡洛夫宣揚言論開放以及保障人權,蘇共限制他的活動,並沒有逮捕他,同樣的情形在中國是完全不可能的。

202114k02.png

安德烈.沙卡洛夫(Andrei Sakharov),年輕到老年的三張照片,中間這張為中年發展氫彈時期的英姿。(作者提供)

相形之下,中國的錢學森有著令人難以想像的行為。1958年初,毛澤東發動大躍進,錢學森在六月號的《科學大眾》雜誌上發表文章,這樣說:「理論上,要使農作物增產二十倍是可能的」、「我們需要的只是足夠的水、肥料和勞力,就可以能讓產量無限地增長。」毛澤東聞之大喜,那個夏天,開始籌辦人民公社,一切歸公,可惜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徹底失敗,餓死上千萬農民。毛澤東將責任部分推給錢學森,而錢學森終生未對此事表示過歉意。筆者將錢學森對比沙卡洛夫,是為反映我們民族文化本質與素質的問題,並不只是針對毛澤東和錢學森,而是對於官員、群眾愚昧無知、盲從盲信以及領導人鮮少承擔應有責任的文化的深切反省。蘇聯在1980年代有了戈巴契夫、葉爾欽等這樣的共產黨人,後來他們選擇解構蘇聯,重新來過,不是如一些執意共產黨專政的人所痛心的「蘇聯解體」,而是俄國人選擇了新的政治體制和生活方式,這是勇敢的行為,縱然三十年來他們在社會、經濟方面從全面的社會主義體制轉換到民主自由體制的過程中遭遇到了許許多多的困難,但是總的來說,俄國人是自由的。

(蘇聯氫彈核爆過程中所產生的蕈狀雲,極為可怕,宛若世界末日。讀者可以參考許多相關鏈接,其中一個為俄國近年來公布的:

https://vk.com/sovietnuke?z=video-14225254_164846111%2F218065e0f235144d78)

第二件事,1969年9月2日越共領導人胡志明過世,赫魯雪夫回憶:「當中國終於在事實上斷絕和我們的一切關係時,我感到非常痛心。蘇聯共產黨和中國共產黨關係破裂公開以後,中國就開始牽著越南勞動黨的鼻子走。根據我的情報,越南人對蘇聯政府和黨不那麼坦率。這意味著在越南政府和黨內的領導中親華勢力存在。在胡志明的遺囑裡,沒有提到蘇聯給越南的巨大的、無私的援助。我們的援助是具有決定性意義的,要是沒有蘇聯的物質援助,越南根本不可能在現代化戰爭中生存下來,不可能抵抗像美國這樣富強的侵略者。為了得到足夠的武器和裝備,越南除了依靠蘇聯,別無選擇。中國現在還不能滿足越南的需要。越南曾宣布北越解放軍用火箭襲擊了美國空軍基地,自然,這些火箭不是在越南的叢林裡製造的,這些火箭來自蘇聯的工廠。」胡志明過世時,赫魯雪夫已經於1964年10月14日被迫退休,軟禁狀態下在鄉間隱居。撰寫回憶錄,紙本、錄音、照片,數次被蘇聯安全單位沒收,1971年9月11日赫魯雪夫過世,家人秘密將部分回憶錄複本送到西方出版。

202114k03.png

1954年,赫魯雪夫訪問中國,和毛澤東在天安門上。(作者提供)

202114k04.png

越共領導人胡志明,曾擔任越南勞動黨主席,第一任越南民主共和國主席。(作者提供)

1960年代中蘇共交惡期間,越共在中、蘇之間固然左右為難,也是左右逢源。越戰時,蘇聯援助越共了許多武器裝備,但是越南和中國交壤,北越從中共方面得到游擊戰的指導,甚至中共部隊引用韓戰經驗越境參與作戰。美國總統尼克森當時為了解決越戰,也為了「聯中抗蘇」,派遣季辛吉穿梭,並於1972年2月訪問中國。毛澤東後來說:「對尼克森留下了深刻印象,是一個直率的人,不像那些左派和蘇聯人。」這和赫魯雪夫對尼克森的評價正好相反,十分有趣。1961年1月20日甘迺迪上任美國總統後,赫魯雪夫和甘迺迪在維也納會面,赫魯雪夫告訴甘迺迪:「在你擊敗那個婊子養的尼克森(大陸譯為尼克松)的選舉過程中,我們投了決定性的一票。」赫魯雪夫非常厭惡公開反共的尼克森。11年後尼克森訪問中國大陸,直接造成中華民國無法留在聯合國內。筆者相信蔣介石如果聽見赫魯雪夫之前對尼克森的咒罵之聲,一定會感到和赫魯雪夫惺惺相惜的。

202114k05.png

1972年2月,尼克森訪華,與毛澤東握手。(作者提供)

尼克森訪華時,我們由照片可以看見當時中南海毛居的環境相當老舊,但是毛並沒有刻意修繕。二人會面時,談到美國總統選舉,毛澤東笑著說:「上次選舉時,我投了你一票。」這話不無可能,有意回了11年前,赫魯雪夫對甘迺迪說:「在你擊敗那個婊子養的尼克森的選舉過程中,我們投了決定性的一票。」尼克森說:「你是兩害之中取其輕!」表示尼克森可能不清楚赫魯雪夫當年對他的厭惡以及對甘迺迪的談話。毛澤東又說:「我喜歡右派,人們說你們共和黨是右派,右派當權,我比較高興。」美國右派反蘇,形勢中共有利,尼克森不能完全理解毛澤東「矛盾論」的實用主義。

1978年12月16日,筆者當時在美國留學,晚間,美國總統卡特宣布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同時與中華民國斷交。之前半夜蔣經國在睡夢中被叫醒,才知道這個消息。1979年1月29日,中共副總理鄧小平訪問美國,2月5日,鄧小平在結束訪美時公開說要發動「懲越戰爭」,這令筆者非常意外。2月17日,中共出動部隊入侵越南,此後的一個月,每晚筆者和同學們在電視機前觀看中越戰爭,如同連續劇。中共軍隊一開始在諒山夜間仰攻,死傷慘重,後來漸漸板回逆勢,過程令人觸目驚心,最後中共幾乎滅亡越南。為何鄧小平會決定發動「懲越戰爭」?部分和中共在越戰中投入與犧牲很大、部分和越共親蘇有關,傳言越共計畫讓蘇聯太平洋艦隊使用金蘭灣。之後,中越關係基本是回不去了。

40年前,筆者觀察中共軍隊在越南的作戰方式,認為蔣介石60年代欲反攻大陸,沒有美國實質而且持續性的協助,若大陸人民起義的規模不大,解放軍對國軍呈包圍之勢,斷其撤退港口,國軍補給線太長,必然傷亡慘重。而若國軍取得部分勝利,毛澤東為保衛政權,對台灣本島絕對不會捨飛彈、原子彈不用,整體風險太高。因此,中華民國在台灣這段歷史的特殊期間,沒有能夠反攻大陸,在美國壓制下無法具體發展核子武器,從而專心建設台灣,以待來日,應該是比較好的策略。(待續)


♦ 專文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站立場 ♦ 

 

 

搜尋

追蹤我們

徵人啟事

41.png

稿約

43.png

新大學臉書粉絲頁

新大學臉書粉絲頁

QR code:

官方網站

web.png

LINE官方帳號

line.png

臉書粉絲頁

fb.png

趕食髦 Food Fashion Up

18836024_1698614263773063_6618469583031104682_n.png

「革命『仍』未成功,同志『更』須努力!」舊大學未竟的志業,香火必得新大學承接。鄭重邀請您的參與,就在這一天為「新大學」政論專欄網站的成立,再續熱忱共襄盛舉,為人類和平民主、公平正義的心力文明付出貢獻。 More...

© 2025 新大學政論專欄. All Rights Reserved. Designed By Allsta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