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篇文章轉載自 文匯報。若有侵害著作權,請速告知,我們將盡速移除 ♦
2024/11/25
林文映 | 香港客家文化研究會會長
香港客家會館館長林文映
來自五洲四海的客家人參加歐洲之旅
金秋十月,我在地中海沿岸的國家走了一圈,包括西班牙的巴塞隆拿和馬德里、意大利的西西里和那不勒斯、法國的馬賽,還有非洲最北端的國家突尼斯,所到之處都有客家鄉親的身影。
常言道︰「有太陽有海水的地方,就有客家人」。最近飛了一趟巴塞隆拿,雖然語言不通,但氣定神閒,因為早有一群操流利西班牙語的客家鄉親在機場迎接。在巴塞隆拿接待我們的其中一位導遊,家鄉在台灣屏東的客家莊。40多年前,父母帶她來到位於歐洲西南部的伊比利亞半島謀生,「日久他鄉是故鄉」。操地道西班牙語的這位客家女子打趣說︰「一不小心暴露了年齡。」
參加這次歐洲之旅的客家人,來自五洲四海(東南亞、歐美、南美洲、加勒比海、印度洋、太平洋島國、非洲大陸)。無遠弗屆,無論身處地球任何一個角落,我們同出一脈,說同一種語言。同文同種、同根同源,正是客家情具有強大凝聚力的原因。
與此同時,世界客屬懇親大會在千年古都河南洛陽開幕。籍貫廣東河源,出生在梅州的洛陽市委書記江凌,用地道客家話歡迎客親回家。來自全球五大洲、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3,500多名客家鄉親赴會,蔚為壯觀。筆者雖遠在歐陸,但通過閱讀香港大公報、香港文匯報及網絡媒體的新聞報道,仍然感受到溫馨的客家情。
洛陽是華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也是全球客家人的祖根地。客家人從中原奔向大江大海,成為漢族唯一不以地域劃分的民系,亦是全球播衍最廣的漢族民系,是海上絲綢之路最早的開拓者。「根在河洛,情繫中原」,是全球客家人的共識。
全世界的客家人逾九千萬,超過歐洲最大國家德國人口的總和。香港在清朝隸屬新安縣(後易名為寶安縣),客家裔大約有200萬。
上個月在歐洲舉行的客家大會上,筆者見到了來自柬埔寨、越南的許多老朋友。據他們介紹,東盟十國存在多語種並存的現象,包括泰語、印尼語、馬來語、英語、越南語、老撾語、柬埔寨語、緬甸語、泰米爾語、菲律賓語。在東南亞,每個國家的官方語言都在兩種或兩種以上,且英語和華語佔有重要地位。迄今為止,世界客屬懇親大會已經舉辦了33屆。首次舉辦是在上世紀七十年代初,由香港崇正總會率先發起,如今影響遍及全球,每兩年由世界各大都埠輪流舉辦。
過去數百年以來,香港一直是全球客家人返鄉探親祭祖的最重要驛站,是海峽兩岸客家交流最便利的紐帶。香港亦是客家文化傳承的福地和沃土,客家學研究的兩大奠基者賴際𤋮、羅香林皆為香港大學的學者。
筆者在想,作為全球播衍最廣的漢族民系,客家人如果聚集在聯合國的紐約總部,應可說遍所有成員國的語言。知道留尼旺的香港人應該不多,這是一座位於印度洋西部的火山島。至於該島土著說的克里奧爾語(Creole reunionnais),聽過的港人恐怕是鳳毛麟角。
但我的很多梅州客家鄉親說得很「原汁原味」,因為客家人已經在這座綽號為「日落島」的土地上生活了數百年。留尼旺是法國的海外屬土,克里奧爾語則是一種源自法語,還融合了非洲最大島嶼馬達加斯加的土語,吸納了印地語、葡萄牙語、古吉拉特語和坦米爾語的詞彙。根據國際著名的語言學院Summer Institute of Linguistics (SIL)的調查統計,地球上有六千八百多種語言,其中被最多人使用的前6種語言為漢語、英語、西班牙語、孟加拉語、印度語、阿拉伯語。這絲毫難不倒客家人。
筆者多年前飛到印度加爾各答一個名叫塔霸的小鎮過春節。因為這個遙遠的「客家部落」已形成二百多年了,印地語、班加羅語早成了這些客家僑民的母語了。筆者驚訝的反而是,經歷了這麼多世代,他們仍然能說純正的梅縣腔。筆者還幸會了一些來自危地馬拉、阿根廷的客家人。一位來自美國休斯敦、年逾古稀的老醫生,聽說我頑冥不化獨沽客家一味,欣然協助我聯繫蘇利南的客家社團。
一般人的印象中,西班牙語是小語種,其實不然。這是全球第三大語言,僅次於中文、英文,全球逾5億人使用。在南美洲,除了巴西以葡萄牙語為官方語言,其餘國家的官方語言都是西班牙語。當中,亦有一些國家有第二官方語言,例如蓋亞那為英語、蘇利南為荷蘭語、法屬圭亞那為法語。但毫無例外,這些國家都住着大量客家人。他們的祖先,早在明末清初已在加勒比海上岸。
♦ 專文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