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篇文章轉載自 陌上美國。若有侵害著作權,請速告知,我們將盡速移除 ♦
2019/3/12
你來到這片土地,落地生根,便是希望,有一天,人們不會因為你的身份不是白種人男性,而心裡自動降低你的孩子未來有一天成為總統的美國夢。
曾經,我們走了長長的路,直到有一天,一道曙光劃破長空......
3月11日,楊安澤的捐款人數突破65000!
今年的總統競選級別的辯論舞臺上,將出現一張華裔面孔!
僅僅1月下旬,給他捐款的才幾千人。過去一個月,他多了5萬個捐款人,籌集的資金過70萬!
是楊安澤自身的實力,是美國人雪亮的眼睛,也是華人做楊安澤的堅強後盾,一同創造了滾滾而來的突破!
我們曾經一直說,政治最高規格場合缺乏華人面孔。說了幾十年,都快成祥林嫂式迴圈了。
這一切就在一夜之間被改變!
如果谷歌搜索楊安澤的名字,出來的是各種主流大媒體,彭博社、福克斯新聞、紐約時報、美國之音......等等,等等。
3月4日,全美華人自發組織微信挺楊群,不到半天就接近500人。在筆者見過的微信華人競選活動中,這是第一次看到能有一個候選人擊穿階級、黨派、意識形態的壁壘,把形形色色的華人聚集到同一個助選中來。
這本身就不可思議!
隨後大家在群主張冰等人的組織下,馬不停蹄地開始第一個團體行動。3月5日,旋即發動每人捐款$3.5給楊安澤競選團隊的活動。之後的24小時裡,有200多人捐了$3.5,考慮到還有一些沒有按這個“密碼”捐款的人次,預計實際捐款人數有可能達到了300-400之間。
而楊安澤團隊那一天內增加的全美捐款人為2000多。就是說,華人通過微信為他拉到全美捐款的10-20%。微信華人大約占美國人口的0.6-0.9%之間,這等於,華人當天爆發的捐款熱情是其他非華人群體的15-30倍!
巧妙的是,楊安澤的競選也從那幾天開始加速騰飛!這裡面有華人的貢獻,齊心協力給他帶來好運氣。
祝賀楊安澤和所有努力的人們,大家站在了歷史的正確的一面,攜手朝前走。
不過還要繼續加油,因為今年民主黨內初選報名人數創歷史,如果超過20人,將淘汰排名靠後的人選。屆時要鎖定登上六月份辯論台的機會,就會需要再滿足一個艱巨的條件:三個最權威的民調,都需要1%以上的支援率。
楊安澤參選的意義不局限於能否選上,而是在於一個華人等待了半個世那麼漫長的突破,加上對當下美國政壇的警醒作用。支持他的人期望也是各不相同,不過至少有一點能普遍共鳴,那就是,幫助他登上6月份的辯論大會!
無論目標是希望美國政治改良還是提高華人的地位,楊安澤出來選總統都是極好的事情。
楊安澤的政見主要是推出了一個值得深思的未來危機,隨著科技日新月異,自動化和人工智慧(AI)的腳步將導致人類的大批工作被機器橫掃,該如何應對和解決?(點擊查看前文????)
不僅僅是正在面臨這場考驗的中低層人群,連碼工、律師等一些高檔白領的工作,都可能被AI取代。對這類可能在不遠的未來出現的危機,需要來一場大討論。
取決於你是從表面現象(”發錢“)看待問題,還是透過現象從本質(應對AI導致大面積失業的社會危機)去看問題。
恰好是能從後者考慮問題的人,為楊安澤帶來了機會。2月份開始,他遇到了越來越多的熱門媒體的曝光。其中還包括一些知名的保守派媒體人和節目,比如收視率很高的Tucker Carlson晚間談話節目、福克斯經濟新聞等。
他的目光著眼於科技發展可能製造的危機。作為一個政治素人,楊安澤更多身份是企業家、事實說話的學霸,加關心美國中西部失落的底層人群疾苦的精英(點擊查看前文????)。
他如果能上辯論會將是給美國政治敲警鐘,什麼樣的人吸引基層選民支持者?——不搞身份政治、關心底層草根疾苦、明明可以靠精英身份賺大錢卻投身公共服務並且完全沒有精英傲慢的一個人。
這些也是為什麼楊安澤在油管這個傳統政客總是被留言區扇得找不到北的地盤,卻能清奇地以上百萬點擊率、幾萬條留言、90-99%的點贊率立於不敗之地的原因。
如果你不那麼喜歡民主黨不過希望它變好,楊安澤登上辯論台就能起到這個作用。
來自楊安澤臉書群
Andrew Yang漂亮地做了他的功課,剩下就是華人做自己的功課了。
不過跟從前一樣,圍繞華人參政,各路人馬、各種聲音又都聚集了過來。而幾大派系的說辭聽起來還是那麼熟。
1-茴香豆研究院學究派
學霸教育,帶來看問題往往偏愛目標明確、直指靶心的思維。所有分析常是按照是否能出結果這根線去推導。
這類流派有些類似于癡迷于從現實角度,鑽研人類如何不可能在今年登上火星的茴香豆學究派。
用論證人類今年無法登陸火星來反駁登陸火星的嘗試和努力,這已經偷換了一次概念。畢竟任何成功都是無數個0累積,才突然變成了1。人類活動的驚人突破,還往往就是從傻乎乎的執著開始的。
夢想是現實之父。
就說華人回首一下1964年和1968年,兩次參選總統的華裔鄺友良(Hiram Fong)。被時光大浪淘沙存留至今的,是他的努力,還是當年嘲笑他好高騖遠的風言風語?
來自維琪
既然50年前的那次嘗試留給後人的是零的突破的正面記憶,說明真正經得起推敲的是敢想敢為,而不是那些糟雜議論。
華人用了188年出來第一個選總統的人,又等了50年才有了新的一步——楊安澤。這種勇氣是太稀缺,值得全力以赴齊心協力地支持。
而且,參與政治並非只有支持的候選人拿到多少選票、籌集到多少捐款這些結果。民主制度下的政治運作是一條流水線。華人缺乏政治有關的優質的團體和發動力,任何一次助選都是在普及時政知識和運作方式,為這些基礎建築添磚加瓦。
一次次的累積,才能帶動華人社會的關注度、投票率、地面部隊參與率等等。這些能決定草根的時政熱情和參與品質(點擊查看前文)。
2-反AA告哈佛派
這個議題觸及的人數很多,反AA的華人裡,其實程度和觀點也並不完全相同。筆者這裡主要分析其中比較走極端的那種。
華人孩子爬藤(及名校)的目的是什麼?
終極目標不就是指望小孩能突破玻璃天花板,足跡踏遍美國職場的任何奇峻角落,包括手可摘星辰到做總統嗎?
滕校之類的名校培養雖然也出保守派,但是亞裔孩子九成以上是自由派。把過去幾年投票記錄和出來的議員或競選人統計一下,這是個可以查證的明顯的資料。
如果沿著“自由派(或者民主黨)=反AA=漢奸”這個公式,那麼華一代正在進入一場閉環的鬥爭——那就是把孩子送進藤校,卻被教育成自由派“漢奸”。如果這部分都劃成"漢奸"成分,不能要,那剩下能參政的華人要成光杆司令了。
要破局,只能不爬藤以免以90%的概率被教育成”漢奸“,或者停止這種”支持AA等於漢奸“的階級鬥爭思路。否則無解。
圍繞AA支持還是反對的問題如果走向極端,那就適得其反,成了芬太尼,把華人毒死在內鬥的閉環裡面,自我政治實力滅絕。除了讓打砸搶派撒把氣痛快了,不過是左右兩邊都越來越難成事,沒其他正面結果。
如果華人新移民過去5年多的參政議政是鬥爭為主線,並在江俊輝競選中把內鬥推到頂峰,那麼現在,也應該有足夠的經驗教訓,開始考慮轉型到下一個階段:學會妥協的藝術。
回顧去年加州州長競選,很說明問題。支持共和黨候選人Travis Allen(TA)的保守派在微信上全面發動反華人候選人江俊輝的運動,還去鬧場。結果他們既沒有給自己支持的TA朵拉到票,也沒有比江多籌款。唯一效果就是微信左右派更多分裂和仇恨,讓極端的人話語權擴大而已。
那次已經說明,不少在AA議題上持反對態度的華人,其實也並不反對華人出來選公職這種事。分裂和內鬥只是讓參與時政的華人減少, 把餅越做越小。
畢竟,臺灣的不能選、左派的也不能選,算一下剩下能選的還有幾個華人? 這些年出來選的華人能有幾個符合反AA單一議題的華人的看党看臉看籍貫的原則?按單一議題選民反AA反細分一路走下去,勢必就成了必須反對華人從政。那就奇怪了,華人政客是這樣,華人律師、教授、CEO就沒左派?都是“漢奸”,難道華人不需要職位做高?這樣,反AA送華人去好學校最後既然也不是為了出政客、出精英,何必花幾十萬去讀好學校。
相比之下,印度裔在政界已經兩黨全面開花,而華裔可憐到連一個國會參議員都沒有。在其他方向管理層面的人才上比較,也是差距明顯。
反AA,和把華人弄成這個議題的“單一議題選民”的死士,是不同的。如果不能求同存異,反AA的單一議題選民最後只是自焚自己苦心經營的華人參政議政這條路。無論左右,關心時政的目的終歸希望提高華人參與率、投票率,有更多人來投入做實事。全方位提升自己的實力,更好為國家效力。這一步都無法實現的話,不管是反對還是支持任何議題,其實都很難見效。
好在,一切都在靜悄悄地變化,這次反對楊安澤的華人並不是沒有,但是跟江俊輝競選那次比起來,極端搞破壞的勢力已經在削弱。
期待,楊安澤的競選成為一個新的起航。華人從用搞階級鬥爭一般的手段參政議政,能漸漸走向球隊比賽一樣,有不同立場但是友誼不破。
開明包容的未來坦途,靠自己爭取,人人有責。
♦ 專文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