軒轅茶室

軒轅茶室

軒轅茶室☆大遼初興:統一蒙古草原,建造我國古代草原上最早的一座城市☆作者:郭曄旻 國家人文歷史

本文轉載自 郭曄旻 國家人文歷史的 ⌈大遼初興:統一蒙古草原,建造我國古代草原上最早的一座城市⌋。

若有侵害著作權,請速告知,我們將儘速移除。

 

本文為“國家人文歷史”獨家稿件,歡迎廣大讀者轉載到朋友圈。

在“契丹”源流今天的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巴林左旗林東鎮南郊白音高洛河與烏爾吉沐淪河相交之處西北岸的洪積台地上,曾經坐落著一座規模宏大,氣勢雄偉的城池。直到今天,當我們站在這座古城的遺址高點舉目眺望時,依然可以清晰地看到那厚重的城牆殘段;漫步城內時,歷經千年的殘磚碎瓦也俯拾可得。這就是契丹政權創建的第一座城市,也是內蒙古大草原上的第一座都城——遼代的上京城。這座城市的建立者,是契丹。“契丹”的含義,通常認為是“鑌鐵”,“取其堅也”。

 

契丹人關於自己的始祖有這樣的傳說,一位久居天宮的“天女”倍感天宮的枯燥寂寞,她駕著青牛車,從“平地鬆林”沿潢水(今內蒙古赤峰市境內西拉木倫河)順流而下。恰巧,一位“仙人”乘著一匹雪白的寶馬,從“馬盂山”隨土河(今內蒙古赤峰市境內老哈河)一直向東信馬由韁。仙人與仙女在兩河交匯處的木葉山相遇,繁衍生息。以此觀之,契丹民族可能就興起於西拉木倫河和老哈河流域。

 

契丹文物銀壺

 

契丹在歷史舞台上出現後,好幾百年間都在西拉木倫河流域過著游牧生活。他們也經常進行狩獵,把它作為謀生的輔助手段。到了唐代初年,契丹出現了由八個部落聯合組成的部落聯盟,實力不斷壯大:《新唐書》說,此時契丹已有“勝兵四萬”。其八部的酋長(漢名通稱“大人”)推舉一人做聯盟的首領,稱為可汗。可汗以旗鼓為權力的標誌,任期三年,期滿重選。可汗以外,另設專管征討的軍事首長——夷離堇。公元696年,自從太宗時代便成為唐朝羈縻州的契丹部落,在松漠都督李盡忠及其妹婿歸誠州刺史孫萬榮率領下反叛“天可汗”,攻陷營州(今遼寧朝陽),河北震動。武周政權竭盡全力,用兵數十萬,才勉強鎮壓了契丹人的反抗,卻仍然被迫後撤防線,加強幽州(治所今北京)的力量,以抵禦兩蕃(指契丹及另一個部落奚)的進一步內侵。

 

安史之亂後,唐廷徹底失去對東北地區的控制能力。盛極一時的回紇(鶻)汗國“自恃兵強,久為桀驁,凌虐諸部,結怨近鄰”。契丹為其奴役,“為回紇牧羊”。直到公元840年回鶻汗國覆滅後,契丹的鄰國渤海、新羅俱非強大,唐朝也因藩鎮割據,呈日落西山之勢,契丹四周已無強鄰,才迅速發展起來。公元902年,契丹進襲河東,虜獲九萬五千多人和大量駝馬牛羊。彼時軍閥劉仁恭、劉守光父子統治幽州十八年(895-913年),殘暴無比,其管轄區域內的丁壯臉上須刺“定霸州”三字,文人算是優待,在手臂上刺“一心事主”四字。此類蠢行只能迫使許多老百姓用腳投票,逃至契丹。漢人進入契丹,為契丹帶來了先進文化和各種制度。例如韓延徽“始教契丹建牙開府,築城郭,立市裡,以處漢人。使各有配偶,墾藝荒田,由是漢人各安生業,逃亡者益少”;盧文進則“教契丹以中國織紝,工作無不備。契丹由此益強”。到了公元10世紀初期,契丹部落聯盟轉變為國家的條件業已成熟,只待一次政治制度上的徹底變革。

 

阿保機創業

 

耶律阿保機正是完成這個變革的英雄人物。

 

耶律阿保機出身於迭剌部貴族,阿保機的祖先屢次被選為迭剌部的酋長。公元902年,阿保機做了迭剌部酋長,兩年後又當上了契丹部落聯盟的夷離堇。到朱溫代唐稱帝那一年(907),八部大人便推阿保機做了可汗。阿保機生於公元872年,這年他只有35歲。

內蒙古自治區巴林左旗林東鎮契丹廣場的遼太祖耶律阿保機塑像。公元916 年,耶律阿保機統一契丹各部,廢除可汗稱號,改用漢制即帝位,號為天皇王,年號“神冊”,國號“大契丹”。這是統治中國北部兩百餘年的遼王朝的開始

 

迭剌部是契丹八部(迭剌部、乙室部、品部、楮特部、烏隗部、突呂不部、涅剌部、突舉部)中的一個強部。相傳阿保機的祖父就“喜稼穡,善畜牧,相地利以教民耕”;他的父親“仁民愛物,始置鐵冶,教民鼓鑄”;他的叔叔讓“國人種桑麻,習組織”;因此迭剌部的農業和手工業都有一點基礎。加上契丹八部之中,漢人數量以迭剌部為最多。阿保機採用以漢制治漢人的方法用之發展農業、手工業,建立城邑,完備文法;更主動尊崇漢族士人,設官制律、崇儒重士,將中原文物聲教有用者拿來為我所用,使迭剌部實力凌駕其餘各部之上。此時的契丹可汗仍舊是三年一任,這自然不能滿足阿保機的野心,阿保機任可汗後漢人謀士也向他灌輸“中國之王無代立者”的觀念,於是阿保機設法連任了3次(9年)。按契丹的慣例,阿保機的弟兄們也都有三年一選為聯盟首領的資格,他們覬覦其位已久。在阿保機任部落聯盟長的第五年,阿保機諸弟共同謀反,連續兩年,武裝叛亂3次,並且一次比一次規模大,目的是要奪取部落聯盟的領導權。耶律阿保機費時近兩年,才平定了3次武裝叛亂,穩定和鞏固了他在部落聯盟內的統治地位。

 

彩繪銀障泥,遼代,障泥垂於馬腹兩側,用於遮擋塵土

 

阿保機連任3次可汗,四處攻掠,實力越來越雄厚。其餘七部中的貴族害怕喪失自己的權勢,於後梁貞明元年(915)逼阿保機下台。阿保機被迫交出可汗旗鼓,同時提出要求,說部下漢人眾多,希望在灤河旁自立漢城。七部大人同意了。第二年(916),阿保機騙七部大人赴宴,伏兵殺死。從此,耶律阿保機統一契丹各部,廢除可汗稱號,改用漢制即帝位,號為天皇王,年號“神冊”,國號“大契丹”。這是統治中國北部兩百餘年的遼王朝的開始。

 

這個契丹王朝,後來在阿保機之子耶律德光(太宗)在位時期,改國號為“大遼”,“以遼水名國”。這自然是因為在契丹族的歷史傳說中,遼河(湟河和土河合流後的名稱)具有特殊的意義。可是契丹人既不像後世的金、清一樣,女真(滿洲)人建立漢式國號後便一以貫之;也不像蒙古人那樣,建立“大元”之後仍然沿用“蒙古”國號(元朝的蒙古文名稱即為“稱為大元的大蒙古國”),而是在兩種做法間搖擺不定。遼聖宗時復號“契丹”,至1066年,遼道宗時又復改國號為“大遼”。結果使得遼(契丹)成為中國歷史上唯一反復更改國號的朝代。有遼一代219年(907-1125年),稱“大契丹”與稱“大遼”的時間約各佔其半。所以,南宋葉隆禮奉詔撰寫遼史稱為《契丹國志》,而元人編寫紀傳體正史稱作《遼史》,各有所據。由於《遼史》屬於二十四史中的正史,因此習慣上把這個契丹族建立的政權從開始到滅亡統稱遼朝,但實際上它在不同時期有不同的稱謂。

 

阿保機建國後做了11年皇帝(916-926年),新興的契丹政權以咄咄逼人之勢出現在東北亞的政治舞台上。“契丹舊俗,其富以馬,其強以兵”,從北魏時代起,契丹人就以產馬著稱,並常向北魏政權貢獻名馬。契丹馬善於奔馳,一旦“驅策而用”,則“終日馳騁而不困乏”。憑藉強有力的騎兵,阿保機將攻掠的矛頭指向地廣人稀的西北草原諸部和當時已經處於衰弱趨勢、靺鞨族建立的渤海國,亦趁著中原正處於從唐末延續下來的(後)梁(朱溫)晉(李克用)爭雄的混亂時期,對河北、河東一帶進行掠奪戰爭。天贊三年(924)阿保機發動了對於漠北草原諸部的全面攻勢,把勢力範圍延伸到貝加爾湖以南,從而完成了對於蒙古草原的統一。“契丹”的赫赫威名,隨之聲名遠播,直到今天,俄語和其他一些東歐、中亞國家的語言,將“中國”稱為“Китай”,轉寫成拉丁字母的話就是Kitay,仍然是對“契丹”的翻譯。

 

契丹文銅印,遼代

 

上京皇都

 

對於耶律阿保機的武功,《遼史》大大稱讚了一番,所謂“東征西討,如折枯拉朽。東自海,西至於流沙,北絕大漠,信威萬里”。不唯如此,阿保機也不只是一個赳赳武夫,“以國製治契丹,以漢制治漢人”便是一個政治上的創舉。其具體內容為“北面設北院大王,治宮帳、部族、屬國之政;南面大王治漢人州縣、租賦、軍馬之事”。史載契丹朝廷一再重申“漢兒公事皆須體問南朝法度行事,不得造次舉止”。

 

契丹本是一個逐水草生活的民族,以“車帳為家”沒有固定的城邑;而漢人的生活習慣卻是農耕定居。既要“因俗而治”而建立一個游牧-農耕複合帝國,契丹(遼)就不能不有一座京城。公元918年,耶律阿保機決定建立皇都“西樓”,它成為我國古代草原上最早出現的一座城市。

 

阿保機選定的皇都坐落在今天的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巴林左旗。這裡的西、西北與東北方是契丹人的狩獵區,而東部與東南則屬於牧業以及兼容農業的農牧區;南部是與中原往來的商業貿易、交通、朝貢、使聘以及文化交往的特殊區域;過潢水後則又進入老哈河流域的發達農業區。這裡的農耕居民,主要是漢人、渤海人,而在“水草便畜牧”之地,則分佈著許多的契丹族部落;的確是一個踐行“以國製治契丹,以漢制治漢人”的絕佳場所。

 

荷葉形銀杯,遼代

 

擔任興建遼上京城的總負責人(“版築使”)的康默記是遼太祖攻打薊州時吸收到契丹統治集團中的漢人。此人投奔契丹以前曾為薊州衙校,從他能夠“推析律意,論決重輕,不差毫釐。罹禁網者,人人自以為不冤”的處理政務的思路和能力可知,康默記對中原地區的典章制度較為熟悉。設計、興建城市也需要這樣的人來組織。神冊三年(918)二月,在他的主持下,僅歷時百天,就完成了皇都宮室與城牆的營建工作。919年五月,阿保機又詔“建孔子廟、佛寺、道觀”,奠定了城市的基礎。之後遼太宗時期的擴建,對皇都原有的城郭,並未做任何改變,只是新建了宮殿與寺院,到公元930年,皇都內已先後建立起開皇、宣政、安德、五鑾等四大殿和一部分宮室、樓閣、寺廟等;並在皇都之南新擴建了“漢城”;同時在皇都和漢城的外圍增築了郛郭。經過太祖、太宗兩朝近二十年的建造、修葺,公元938年,像任何自詡受命於天的封建王朝一樣,遼太宗下詔改國號曰“大遼”,改皇都為“上京”,府曰“臨潢”,至此遼上京建置基本完成。

 

這座上京城的建立,成為大遼崛起的見證,也標誌著契丹社會從此向封建制轉化,可謂意義重大。正是出於這個原因,在國務院公佈的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中,遼上京城遺址赫然在列。

 

 耶律與蕭

 

926年六月,為征服渤海已大功告成深感得意的阿保機還在與人談笑風生,準備親率大軍進攻中原。誰知一個多月以後,即當年七月,他卻驟然去世了。九月,這位契丹帝國的建立者下葬今天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巴林左旗哈達英格鄉石房子林場的山谷中,是為遼“祖陵”。

 

金面具,1986 年,遼代陳國公主墓出土,現藏內蒙古博物院

 

實際上,祖陵裡埋葬的除了耶律阿保機本人之外,還有他的皇后。說到契丹(遼)的歷代皇后,有一個有趣的現象,歷代皇后除遼太祖的這位皇后是述律氏外,其餘都是蕭氏。其實遼的後族都出於一個家族,“王族惟與後族通婚,更不限尊卑”,在遼朝建國後,這個家族便都姓“蕭”了。

 

這個蕭家在歷史上的名聲卻不算好,這倒不是因為彼等劣跡斑斑,只是因為《遼史·后妃傳》一共收了13位蕭后的傳記,其中後來做了皇太后的也有3位;但是通常被人們熟知的只有一位,即遼聖宗的母親承天皇太后,楊家將傳說和傳統戲曲(譬如京劇《四郎探母》)裡出現的“蕭太后”。人們熟知的其實只是她在這些傳說和戲曲中的形象。這個形像有很大的片面性,因為她只作為敵對陣營的首腦人物出現,自然不會引起人們的好感,這自然是其人攀附蕭何的時候所預料不到的。

 

崇興寺雙塔,位於遼寧省北鎮市區東北隅,因塔北有崇興寺故名,雙塔均為八角十三層實心密檐式青磚砌築,東西對峙,相距43米。

 

注:本文為國家人文歷史原創,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抓取。

 

本文為大魚號獨家稿件,未經大魚號許可禁止轉載

好文推薦

 

女真兩年滅亡北宋,南宋卻為何能抵抗100年?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

△ 點擊圖片進入文章

 

圖誌| 什麼是中國?從6500萬年前說起

世界上本沒有中國,是中國人創造了中國。

△ 點擊圖片進入文章

 

歷史課本上秦始皇、諸葛亮、唐玄宗原來全是同一個人,今天見到的帝王畫像有幾分可信?

在傳媒不發達的時代,帝王,這個最神秘的政治人物往往自帶附魅功能。

△ 點擊圖片進入文章

 

△點擊圖片查看

 

國家人文歷史

微信ID:gjrwls

長按關注
 

微信掃一掃
關注該公眾號

搜尋

追蹤我們

徵人啟事

41.png

稿約

43.png

新大學臉書粉絲頁

新大學臉書粉絲頁

QR code:

官方網站

web.png

LINE官方帳號

line.png

臉書粉絲頁

fb.png

趕食髦 Food Fashion Up

18836024_1698614263773063_6618469583031104682_n.png

「革命『仍』未成功,同志『更』須努力!」舊大學未竟的志業,香火必得新大學承接。鄭重邀請您的參與,就在這一天為「新大學」政論專欄網站的成立,再續熱忱共襄盛舉,為人類和平民主、公平正義的心力文明付出貢獻。 More...

© 2025 新大學政論專欄. All Rights Reserved. Designed By Allsta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