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論壇

台灣是如何走到今天的 ☆來源:D-card COVID-19板

♦ 本文轉載自 D-card COVID-19板。若有侵害著作權,請速告知,我們將盡速移除 ♦

 

2021/6/4 

自去年初covid-19以來我就非常關注疫情的各種消息,打算寫寫這一年多下來對民進黨防疫的觀察,以及台灣到底是如何從防疫模範生走向如今的遍地烽火。

先從去年二月初開始吧,當時指揮中心做的最好的,就是果斷下令邊境管制(2月6日),並且做好入境檢疫、居家隔離,以及細緻的疫調,這些都是當年SARS爆發之後所制定的措施與經驗。

而雖然外國慢了幾天也有做這些措施(澳洲甚至2月1日就做邊境管制),卻仍難以阻擋疫情,因為台灣還有做到一點最重要的,也就是「台灣人民乖乖戴口罩」這件事。過去SARS累積的老本加上台灣人民百姓展現的國民素質,讓台灣成功成為防疫模範生。

防疫新生活/台灣疫情為什麼沒大爆發?公衛手段及好運氣 | 生活 | 重點新聞 | 中央社 CNA

【不斷更新】武漢肺炎大事記:從全球到台灣,疫情如何發展? - 報導者 The Reporter

我認為有台灣人民的素質,加上政府持續做好他的本分,並且對疫情爆發做好提前準備,不需要有什麼令人驚豔的政策,照理就能持續把疫情防堵在台灣之外,而在今年諾富特爆發前也的確是這樣。

然而,執政渙散、政治力介入、鬆懈而不足的事前準備,導致了疫情的全面爆發。

--------------------

「諾富特事件」

在諾富特事件之前,台灣已經維持了好一陣子每天1例2例甚至常常0例本土確診的狀況,而在諾富特案後,就開始有獅子王萬華大爆發、宜蘭群聚等案例。 當時全台唯一破口就是這群只需要居家檢疫3天的機師們,covid-19病毒潛伏期多數為5~6天,然而機師們3天後就可能會到處趴趴走。

以機師們的人脈,又是沒有航班的休假日,幾天時間就能接觸不少人,而獅子會成員顯然也是人脈廣大的一群人,有什麼交集也不意外。 這群無症狀感染者再進到社區幾天,最終就釀成了疫情大爆發。

後來指揮中心在記者會上說了,獅子會前會長(萬華大爆發)和宜蘭群聚感染的基因定序與諾富特案相同,只是無法確定是誰傳誰,但很明顯當時病毒就是國外帶回來的英國變異株,因此這件事顯然就是台灣防疫崩潰的開口。

獅子會、宜蘭群聚基因定序同華航諾富特 疑同一傳播鏈 | 台灣疫情 | 新冠肺炎 | 元氣網

首先要提的是諾富特防疫旅館的管理。 二月就有民眾檢舉混住,但桃園市政府到四月都仍在公文往返未派員稽查,最後說自己並不知情諾富特一館有機師入住。事發後鄭文燦說諾富特要由中央進行檢討,而交通部卻說要由「地方政府負責督導」,互踢皮球。

我自己是認為,作為機師的防疫旅館是最重要的,因為當時唯一的可能傳染途徑就是國外,因此地方政府必須非常看重。

但顯然桃園市政府連出事後都還不認為是自己的責任,沒有任何督導審查也就不意外了。

民眾黨:調公文系統查諾富特案 籲陳時中認錯並修正 | 政治 | 中央社 CNA

諾富特爆群聚犯2次錯誤 鄭文燦:由指揮中心、華航檢討 - 生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再來是機師接種順位。

事發後柯文哲說「機師應排在接種第一順位」,陳時中回「有意見為何不早講?」。 這句話讓我確信陳時中不是一個合格的指揮官。

今天是決策者們在重大問題發生後檢討具體措施,「早講不早講」不是指揮官這時要說的,指揮官應該要做的是告訴人民這個措施到底「是對還是錯」。就像指揮中心遲至6月才公布的措施這樣。

機組員3+11隔離惹議 未接種疫苗者12日起改採5+9 | 生活 | 重點新聞 | 中央社 CNA

更別提指揮中心另一位成員李秉穎直接回「會被國際笑死。」,但隔天被打臉紐西蘭的第一階段接種對象就是邊境工作者與其同住人,包含海關、旅館人員、機組員,李秉穎改口「放在一起都算優先。」。

然而,柯文哲提這個建議不僅是參考了外國,也考量到台灣當下的狀況。

柯說「台灣過去一年多防疫戰略,用防疫旅館及居家檢疫做為防線,而這個防線有個破口,就是機組員位置會被擺在這條防疫前線的外面、而非在防線內。且目前機組人員的居家檢疫跟一般人不一樣,已成為漏洞,因此,機組員施打順序應該往前,趕快把漏洞補起來。」

機師疫苗列第一「被國際笑死」? 北市:柯文哲無排擠第一線醫護 | 我嚴防新冠肺炎 | 要聞 | 聯合新聞網

順帶一提,如果不是機師公會發函建議,機師優先順位不僅不是第三,而是完全沒有排在優先順位。

【疫苗順位掀戰】陳時中批「有意見不早講」 機師工會打臉:早就發函過 -- 上報 / 調查

指揮中心駁機師工會:疫苗接種優先順位 本來就未納入機師 - 生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在當初大家認為陳時中是神的時候我就覺得這只是一個情感轉移,大家把成功的喜悅化為對他的崇拜,但說到底,陳時中不像過去歷任的衛福部長是傳染病防治或公衛專業,而是牙醫專業,因此他的角色比較像是在記者會上負責宣布旁邊專家做好的決策傳聲筒。

至於為何陳時中能當上衛福部長,擷取一段他的維基:「2000年總統大選,時任牙醫師公會全聯會顧問,號召200位牙醫加入民進黨。2011年底,隨著蔡英文首次參選總統,陳時中便以臺北醫學大學董事等身份,開始擔任起「蔡英文醫界後援會總幹事」,率領醫界在圓山飯店舉辦一場千人造勢晚會,獲蔡英文重視。」。 顯然也不是依著專業上位,比較像是民進黨酬庸安插的魁儡位置,從這點看,他會像今天這樣確實做黨的傳聲筒、擋箭牌也就不怎麼意外了。(如果還有時中粉,希望你們能看完這篇)

接著就是3+11。 沒有醫療公衛背景的范雲為了做人情給機師公會,開會「強烈建議」指揮中心放寬至3+11,陳時中也就這麼允許了。

如果接種一事是馬後炮,那麼早在去年底柯文哲就對機師檢疫天數提出過建議,當時陳時中說這樣「對機組員心理平衡不好,且影響航空業。」

柯文哲稱機組員檢疫14天最好 陳時中打臉:飛安也很重要 | 生活 |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結果是後來全面爆發後,航空業反而要大停飛檢疫。

COVID-19/華航啟動「清零計畫 2.0」!陳時中:陸續停飛 14 天 - Heho健康

配合清零計畫2.0 華航:影響約1成貨運運能 | 產經 | 重點新聞 | 中央社 CNA

陳時中當時會這麼做,如果大家回想當時的狀況其實也就不會意外,當時陳時中在接受防疫質詢時會說一些「世界要跟上台灣的腳步」等自信的話,並且到處用自己人氣跑行程、演唱會,在記者會上也會開玩笑,說「今天都在玩」等等,我可以想見的是,沒有公衛專業的時中,看到連續的0確診,內心螺絲早就全面放鬆,覺得就這麼賣個人情也不會發生什麼大事。

「世界怎麼跟得上台灣!」 陳時中備詢影片被挖出流傳

台灣新冠疫情破口一發不可收拾,指揮官陳時中在28日記者會中公開坦言「情況不是太好」。台灣疫情控制從原本世界稱讚的模範生,短短幾天就崩盤

(引用吳斯懷質詢雖然只是就事論事但可以想見還是會被抹,所以我這裡先聲明:「64646464天滅中共64646464」)但好死不死,這個鬆懈的心態就是讓台灣掉入地獄的開端。

--------------------

「超前部署」

從疫情爆發以來,我們幾乎可以確信過去政府喊的超前部署(雖然從來沒說過到底部署什麼)真的沒什麼部署。

《報導者》指出:「5月14日爆出台北萬華社區群聚感染後,篩檢站不足、檢驗大塞車、社區隔離所設置不及等社區感染因應措施倉皇失控,8天內病毒外溢全台。 檢測不足,是許多國內外專家認為台灣在這一波失守關鍵因素,因為檢測是唯一可監測病毒在何處、以多快的速度移動的重要工具。」

若非台北市政府第一時間廣設快篩站,14日萬華爆發,15日中午北市就已經用第一天立刻設的4個快篩站檢測了575名民眾,隔天繼續加設快篩站,一直到23日拍板12行政區廣設快篩站,對疫情做第一時間的掌握,否則放任這波病毒蔓延,後果真的不敢想像。

黃珊珊在臉書上說是柯文哲堅持快篩與PCR並行,報導也指出當時北市府晨會是柯文哲提出快篩建議,與會者有人反對,但柯文哲堅持這樣把「篩出有症狀的hold起來,認為這樣最有效率」。

稱快篩站發揮「神效」 柯文哲明設第5個快篩站 | 防疫升三級指引 | 要聞 | 聯合新聞網

看到這一段其實蠻驚訝的,我知道柯文哲本身是醫學大教授,但看到一個好政策是由首長本身堅持提出的還是覺得很酷(之前都覺得首長不要擋底下專業人員給的建議就好),蠻慶幸台北市長是醫療專業,但也更疑惑非專業的指揮官到底能否有效取捨政策? (甚至副指揮官陳宗彥還是內政部次長,專業是都市計畫。)

細談快篩內幕,由於中央一年來都未把快篩這個重要防疫物資準備好,14日爆發當天北市的快篩試劑還是廠商捐贈的1萬劑,爆發當天下午柯文哲就要求成立快篩站,同時做快篩與PCR檢測兩項,所有費用由台北市政府負擔。

但是快篩當時並不是中央認同的方法、並非合格通報對象,一直到22號中央才認可快篩陽性通報。在那之前,快篩陽性連醫院也不能通報、無法收治。 北市做了8天的快篩,當時還不是被承認的數字,而這八天北市就已經在專責防疫旅館(也是北市首創)收了快700位快篩陽性民眾,第一時間阻擋病毒傳播鏈。

周五拚上傳完9千多筆快篩資料 黃珊珊:誰敢怠慢 | 防疫升三級指引 | 要聞 | 聯合新聞網 

《報導者》的一篇重要報導中指出:「去年11月工研院建議應及早布建台灣快篩能量,以及討論庫存快篩物資怎麼統合整備,以備不時之需,讓國內廠商開發出來的產品有量產的誘因,扶植國內生技產業,避免真有社區感染時時再向國外採購恐無法應急。」

「但指揮中心當時以『邊境防堵效果好,加上防疫負擔沉重,沒有餘力做社區感染的模擬演練』等原因暫不予採用。」 (對比如今政府國產疫苗一事不斷強調自己多支持國內生技產業,真的有點諷刺)

我去查了快篩新聞,的確查到去年4月時中研院就有完成開發並技轉給多家廠商,但就沒有任何後續政府鼓勵量產採購與整備的新聞,彷彿被棄用。 「快篩業者向《報導者》無奈表示,去年4、5月間配合政府號召投入檢疫產品開發,後來完全沒採用,即使取得EUA都不願意使用,業者好像陷入一場騙局。」

儘管WHO早於去年2月就提出快篩的重要。去年流病專家陳建仁身為副總統時,受訪也提及「快篩是超前部署的一環」。

但事實上,截至疫情爆發,在指揮中心的各項防疫物資清單上,根本沒有「快篩試劑」這一項。

有官員對快篩業者提到,「直到5月中萬華爆發社區感染後,指揮中心才比較能聽不同聲音,包括快篩標準作業流程,每天上午的全國防疫會議上也不再強勢主導,願意多聽地方反映的意見。」 可以見得疫情爆發前的指揮中心是高傲的。

科學防疫的缺口──快篩試劑未列入物資整備、社區感染演練也遭否決,為什麼? - 報導者 The Reporter

在萬華疫情爆發前,醫療單位沒有使用過快篩的經驗。 有官員透露,過去多次建議應該超前部署,至少先訂購一部分的快篩試劑驗證靈敏度,萬一真的發生社區感染可以用得上,但在指揮中心會議中亦未獲採納,當時台灣快篩試劑只有送給友邦做外交,從未在國內使用。

「台灣過去一年錯失的不僅是社區大規模篩檢演練的時機、也錯失國產快篩工具校正改良的時機。」

這也間接導致現今更多的偽陽加重了防疫旅館與醫療量能的壓力。 一直到今年5月23日,在柯文哲公開建議後,陳時中才表示,將慎重考慮開放快篩做為檢測工具。

柯文哲建議「快篩取代PCR檢驗」 陳時中:我們慎重考慮 | 生活 |

由於快篩未列防疫物資項目中,所以各醫院也得自行編列經費採購,台大急診部主治醫師陳世英說,在這波社區感染之前,各大醫院並沒有使用快篩。疫情爆發後也都是醫院自救,包含台大醫院,亦是臨時緊急去調貨。

-------------------

「自滿」

長庚病毒中心主任施信如提到,自己長期參與全球新興傳染病的防疫網,那是一個國際合作平台,國外研究者希望我們也能讓疾管署(CDC)或衛生官員加入一起討論。 當時她詢問指揮中心,獲得的回覆竟是:「是不是他們想問我們怎麼防疫成功?」 這讓施信如感到驚訝,顯示我們對自己邊境防堵過於自信。

「防疫是不斷的往前進,沒有誰永遠是對的,台灣應吸取國外寶貴經驗不斷滾動調整防疫策略。」

開頭提到英國《金融時報》那篇報導也指出,「台灣的首要錯誤就是過少的篩檢。過去一年多來,衛福部長陳時中堅持使用PCR,而不願使用快篩進行規模較大的檢測與研究,也沒有針對快篩劑的功效和數量進行研究。疫情爆發之後,不但快篩試劑短缺,各縣市也因為使用的快篩試劑不同,出現檢測準確度差異。而這些是在過去一年就能準備好的事情。」

台灣本土疫情爆發 英媒:浪費借鏡其他國家良機 | 全球 | NOWnews今日新聞

而如今疫情爆發,檢驗跟著塞車,讓衛生當局無法及時判斷病毒傳播的方式、地點,以及速度,但這些資訊又是掌握疫情的重要關鍵。

5月19號,彭博社以「自滿讓 COVID 侵蝕了台灣唯一的防線」進行報導,報導大概提到五點:

一、3+11縮短機師檢疫期,二、疫苗不足,三、輕視篩檢,四、沒有針對高風險族群的資料庫與監測系統,五、自滿的心態。

而時代雜誌甚至報導台灣是「世界最會吹噓的covid-19防疫」

《時代》評台灣防疫是「吹牛」 前外交官:台人看了應很不舒服 | ETtoday政治新聞 | ETtoday新聞雲

長庚病毒研究主任施信如說,「要讓國產的快篩能有好的品質,有能力做PCR的單位應該同步進行快篩試劑的測試,但這方面確實長期不受政府重視。」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公衛學院資深學者 Gigi Gronvall 說「篩檢是防堵疫情最好的方式,雖然台灣一直說篩檢準確度不高,但『即使是快篩,正確率也很高、也能快速識別出感染者,那是應該部署和擴大規模的東西。』」

Taiwan Loses Covid Innocence With Partying Pilots and a Lion King - Bloomberg

Complacency Let Covid Erode Taiwan’s Only Line of Defense - Bloomberg

疫情即時/台灣太自滿讓防線崩潰!彭博社:輕視篩檢、沒有疫苗是重點 - Heho健康

回到5月14日,確診案例僅29例時,台北市長柯文哲在聽取公衛學者的建議後,隨即在萬華設置四處快篩站,還特別給無證件的外籍移工「特赦令」,希望他們趕緊去快篩,試圖找出高風險族群的確診者,以防堵感染快速擴散。 此舉,果然揪出許多隱藏的感染者。

宣告給5萬無證移工「特赦令」 柯文哲喊話:出面篩檢、就醫不會抓你-風傳媒

台灣預防醫學理事長陳宜民5月19日在接受媒體訪問時也表示,這波疫情爆發之初,指揮中心並不願意在地方設置快篩站,是柯文哲堅持在萬華設置篩檢站,才順利驗出大量確診者。

這也適時驗證了當初公衛學者建議「高風險族群篩」的專業度。(記住,是高風險篩,而非全民篩與入境普篩)

柯文哲打臉陳時中,靠「快篩」揪出大量感染者 | 彭杏珠 | 遠見雜誌

520,蔡英文總統就任滿五週年的今天,本土疫情燒不停

總結下來,中央對篩檢物資和疫情爆發的演練缺乏準備、政策過於極端且自信,加上政治力的介入,導致了疫情一發不可收拾,死傷無數。

--------------------

「政客」

從中央建置的「傳染病通報系統」流程繁雜,間接導致了之後的「校正回歸」,並且沒有先告知尚有許多待檢出人數,而直接蹦出一個校正回歸,就可以看出一年多來中央沒為疫情爆發做過太多超前部署。

這邊不得不再提到一件事,當時陳時中在發布完校正回歸的記者會結束後「主動致電」守候在疾管署的記者,表示確診案例是因「地方往上報的時候塞車」,接著傳出陳時中對蘇貞昌說「不能怪罪地方政府」的消息,配合側翼洗一波「雙北出事、時中緩頰」。

幕後|陳時中「校正回歸」被罵翻 蘇貞昌認同不能怪地方要唐鳳改善填報系統  | 蘋果新聞網 | 蘋果日報

事實上,醫院收案上報是直接上報給中央系統,病毒從篩檢就是將檢體送至中央指定實驗室,然後是疾管署研判。地方衛生局根本不會比中央先知道確診與否,也就沒有地方政府慢報的問題。

這邊時中再一次展現笑面虎的政客樣。

接下來的事情,時中就真的噁到我了。

5月28號黨團協商,民眾黨立委邱臣遠追問陳時中,拍版3+11的那場會議,究竟是誰主持的?陳時中強調「我不是要推卸責任啦,但當天會議不是我主持。」「應該是副指揮官(陳宗彥)」

至於有沒有專家參與?陳時中說,「這會議不是我主持的,所以我不清楚。」

此話一出,大家發現副指揮官是內政部次長,專業是都市計畫,完全沒有醫療專業卻主持重要防疫決策會議。

陳時中坦言放寬「3+11」由陳宗彥主導 民眾黨質疑:沒有醫學專業 | ETtoday政治新聞 | ETtodayAMP

當天,遭到平面媒體踢爆陳宗彥並未參與會議,隔天陳時中改口,「在那時候說成是陳宗彥副指揮官主持會議,那事實上我回來查了以後,陳副指揮官是沒有參加那場會議。」

「那天他剛好有事,所有的這些相關在指揮中心的政策,都是由我來負。」

阿中認了!證實親拍板「3+11」會議 陳時中:這政策我負責

機師檢疫期限放寬「3+11」被認為是疫情破口。政策是由陳時中拍板認定的,對於相關決策,他會負責。

看到陳時中的回答,我深深認為台灣會走到今天,過度造神就是一大原因。 民進黨透過把陳時中捧成神,出事了反正陳時中能坦砲火,有這麼高的支持度和側翼護航,陳時中會敢這樣也就不意外了。

換作是柯文哲,以民進黨的操作,還不被說成過失殺人兇手從此不得翻身?

我就很想問陳時中,居於這麼重要的位置,卻對自己拍板了什麼政策都不清楚的人,到底要怎麼負責?逝去的生命、破碎的家庭又要如何負責?

也因為造神,民眾黨立委要求會議記錄,陳時中也能大言不慚說沒有紀錄。 如此重要的決策,詳細開會討論過程、與會官員及相關發言內容,都沒作成會議紀錄。 理由是「我每天會議這麼多,沒有辦法每一樣做。」

「3+11」決策竟無會議紀錄 高虹安:陳時中的蓋章決行要蓋哪裡?-風傳媒

如果是柯文哲,這肯定就是「黑箱作業」吧。

--------------------

「防疫政策」

最後提一個這波防疫中數一數二重要的政策-「防疫旅館」的起源,最早參考國外提出這個構想並開記者會倡議的是民眾黨立委張其祿,最先實施的是台北市政府,當時不僅偏綠網路與傳統媒體、民進黨側翼粉專,還有民進黨被罷免議員王浩宇,甚至民進黨立委何志偉在政論節目上攻擊防疫旅館。

民眾黨拋徵用旅館防疫 業者傻眼:以後誰敢住? | 民視新聞網 | LINE TODAY

Fw: [新聞] 全台首家「防疫旅館」!北市檢疫近千人  - 看板 joke - 批踢踢實業坊

到後來防疫旅館成為這波疫情下避免台灣醫療全面崩潰的最大支柱。

北市不僅第一個實行防疫旅館,還編列了90頁的防疫旅館SOP手冊供其他縣市參考。

在觀傳局長劉奕霆等人到處奔相尋找、說服旅館業者的努力下,北市防疫旅館數量一直遙遙領先各縣市。

在疫情爆發前,大家總說民進黨防疫好,但防疫的具體措施,卻幾乎都是北市府率先提出與建議。

從防疫旅館、安心檢疫所、防疫計程車隊、千人防疫就業方案、居家隔離或檢疫者補助、醫護警消加油棧,到疫情爆發後的率先廣設快篩站、徵召退休醫護支援防疫旅館、宣布停課、呼籲中央放寬確診者解隔離流程、呼籲中央病房改容納兩人一室等等都是北市府率先提出,其中許多政策中央和其他縣市也都有跟進,並且都是現在疫情爆發後相當重要的政策。

北市防疫旅館2處40間房 黃珊珊:努力爭取更多 - 政治 - 中時新聞網

台北市宣布安心檢疫所今上線 提供百間房 | 社會 | 新頭殼 Newtalk

北市率先推防疫計程車 黃珊珊:中央與縣市跟進 | 生活 | 中央社 CNA

因應武漢肺炎,台北市率先推出防疫計程車、防疫旅館,副市長黃珊珊今天說,很多政策後來中央與其他縣市政府跟進。

Fw: [新聞] 北市「千人防疫就業」 求職者排長龍 - 看板 Salary - 批踢踢實業坊

北市推警消醫護加油棧 共256間房可住 | 地方 | 中央社 CNA

北市醫護人力吃緊 即日起徵召退休醫護人員支援 | 防疫升三級指引 | 要聞 | 聯合新聞網

柯文哲:病床量不足 盼中央鬆綁確診者解隔流程 | 防疫升三級指引 | 要聞 | 聯合新聞網

打破「一人一室」關鍵 柯文哲戴N95視察醫院見實情│疫苗│新冠肺炎│疫情│確診│防疫│陳佩琪│兩人一室│TVBS新聞網

快篩陽性率下降,「降低活動」防疫有效!台北市防疫新措施 大型醫院只有2種選擇|健康2.0

這波疫情,民進黨支持者分裂的的思維總認為:「疫情爆發前一年是中央守住,爆發後都是地方的鍋」。

甚至說台北市確診數多,所以是柯文哲的錯。 我也只能嘆口氣。

在民進黨用側翼粉專與網軍臉書治國的時代,「造神」、用片面數據「大內宣」的現象只會越來越多、越來越難以分辨。

整理這麼多也只是希望大家能思考一下,一個利益結構龐大,到處都要安插酬庸(華航高層一堆民進黨人),並且時不時用政治力介入專業決策的政黨(完美複製當年的國民黨),真的有很多值得監督的地方,也真的需要人民用力監督。

我所說不僅僅是防疫,而是方方面面。 台灣人真的都值得更好的生活。

--------------------

之後可能會再打一篇關於台灣一路以來的疫苗決策,是出了哪些問題導致台灣現如今到貨的人均疫苗數只贏過一些第三世界國家。

新冠疫苗:世界各地和你所在地方接種進展程度 - BBC News 中文

--------------------

「關於破口」

看到最近石崇良說「萬華是破口」、苗博雅說「全國陪雙北坐牢」 然後還有一堆綠營側翼網軍、綠粉在護航3+11真的氣到== 今天政府錯誤的政策害你無法過上正常生活、害你的同胞死傷無數,然後還可以不站在監督的立場..

我曾經看過綠腦教授沈榮欽寫的一篇「柯文哲是台灣民主的災難」,現在看到民進黨用網軍、側翼寫手洗腦出一堆綠衛兵,深深覺得「民進黨才是台灣國家治理的災難」。

要護航3+11?

綠腦護航有個很一致的白癡論述,就是之前爆出一個違反自主健康管理的機師是在第11天去酒吧,所以不是3+11的鍋。

機師空服員自主健康管理赴酒吧 兩人最高罰30萬 | 生活 | 重點新聞 | 中央社 CNA

奇怪,這則新聞明明除了一個入境第11天跑去酒吧的確診機師,還有一個入境第4天的確診空服員(機組員都是3+11)欸??

如果要說5+9、7+7擋不住第一位所以不關3+11的事,那剛好可以擋住第二位欸,啊怎麼故意只講新聞的一半? 然後這論述真的白癡。

確診的機組員又不是只有這兩位,而自主健康管理是「可外出,但避免群聚、無法保持社交距離和聚餐等近距離活動」。

那位機師之所以被開罰,不是因為外出,而是去酒吧這種場所,但其他地方就不會被罰。

可外出可外出可外出,懂?

除了這兩位,有多少位機師在5-7天的潛伏期結束前就開始接觸人?

然後,指揮中心說諾富特最多機師感染的那株,和萬華、宜蘭群聚是同一基因序,並且,連指揮中心羅一鈞都說諾富特機師案、萬華案、宜蘭群聚案「有關聯」了,難道這個外國才有的英國變種株會是萬華人傳給諾富特機師的?? 

202126p01.png

看此圖可知,基因定序一樣,不只代表都是英國變種株,還代表了是「同一個傳遞鏈」,如果不是諾富特傳給萬華,那基因定序不會一樣。

(例如此圖下面別案的英國變種株基因定序就不一樣。)

--------------------

綠腦可不可以不要再有「出事甩給台北就天下太平了」的想法,好嗎?

萬華人、雙北人已經是在第一線承受桃園和中央犯錯的後果,並且柯文哲第一時間廣設快篩站這決策真的已經擋下了無法想像的可怕後果。

第一線焦頭爛額每天忙到不可開交,然後綠側翼還可以一直找機會捅刀台北、見縫插針,真的就是「邪惡」二字。


♦ 專文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站立場 ♦ 

 

 

搜尋

追蹤我們

徵人啟事

41.png

稿約

43.png

新大學臉書粉絲頁

新大學臉書粉絲頁

QR code:

官方網站

web.png

LINE官方帳號

line.png

臉書粉絲頁

fb.png

趕食髦 Food Fashion Up

18836024_1698614263773063_6618469583031104682_n.png

「革命『仍』未成功,同志『更』須努力!」舊大學未竟的志業,香火必得新大學承接。鄭重邀請您的參與,就在這一天為「新大學」政論專欄網站的成立,再續熱忱共襄盛舉,為人類和平民主、公平正義的心力文明付出貢獻。 More...

© 2024 新大學政論專欄. All Rights Reserved. Designed By Allsta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