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週刊

西潮衝擊中國vs神州內在動力 ☆作者:邱立本

♦ 本篇文章轉載自亞洲週刊第 33 卷 01 期。若有侵害著作權,請速告知,我們將盡速移除 ♦

 

201901h01.png

上海購物商場的夜景:中國的發展自有內部的動力(圖:Imaginechina)

中國超越西潮衝擊的浪花,在本國社會的高新科技中,發現成長的最新動力。風雨如晦,雞鳴不已。恰恰是在巨大的壓力下,倒逼中國進一步的開放改革。


這是窘困的季節,也是得道多助的時刻。中國在二零一九年面對的挑戰,一環扣一環,驚心動魄,但也展現內在創意與智慧,尋找超越前進的動力。

從歷史的觀點來看,一些西方學者研究中國近代的發展,都強調西方衝擊下的中國,不斷加以回應,形成一條獨特的軌跡。從鴉片戰爭到中共建國,都是中國對西方大軍壓境的回應。這是美國哈佛大學著名的「中國通」費正清教授(John King Fairbank)的「衝擊│回應理論」(Impact-Response Theory),認為中國近代就是在西潮的衝擊下,不斷做出各種回應。

但中國的史家就發現另外的路徑,指出中國的發展其實自有內部的動力(Inner Dynamics),而不只是靠西潮的衝擊。經濟史家劉廣京就對費正清的論述提出修正,指出內部動力帶來的強大作用。

如果說西方是一面鏡子,那麼中國本來就有自己的文化基因與經濟的動力,即使在外力的環伺下,還是會茁壯成長,在西方的視野下不斷蛻變。中國內陸的民間社會沒有與西方有多少接觸,但都有自己的「鄉土中國」,也孕育很多的人才,成為日後改變中國的變數。毛澤東、蔣介石都是中國內在民間動力的棟樑,而不是西潮衝擊下的浮木。

但不可否認,在當前全球化社會中,國際上的一舉一動都和中國關係密切。也許只是亞馬遜熱帶森林的一隻蝴蝶翅膀的振動、也許只是中東的一發槍響,都會影響中國命運的軌跡。尤其是今天中國的產業鏈與全球結合,從美國到第三世界,都是犬牙交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一場中美貿易戰,很多招數都是「假動作」,都是選舉操作或媒體炒作。特朗普說北京終於讓步,將美國汽車輸華的關稅降低,但其實美國的兩大汽車廠││福特、通用,早已在中國設廠多年,而利潤豐厚,挽救了美國的汽車業。即使美國先進的電動車特斯拉,也在上海設廠,瞄準中國市場,也帶來龐大的就業機會。

因而中國基於自己的利益,也一定要堅持開放,不能退守封閉。風雨如晦,雞鳴不已。恰恰是在巨大的壓力下,倒逼中國進一步的開放改革。九十年代中國準備加入世貿組織的時候,也是面臨種種的壓力,支持者甚至被扣上賣國賊罪名,但就是在開放的過程中,刺激中國煥發更多的創新力。

創新就是最重要的動力。中國的市場就是全球創新力的最佳實驗場。特別是在人工智能、區塊鏈、雲計算方面,中國擁有全球最龐大的「大數據」,可以在醫療、農業、金融等傳統行業中出現突破,領先全球,也可以更快在科技產品更新換代,包括當前廣受關注的5G。也就是創新的道路上,中國超越西潮衝擊的浪花,在本國社會發現成長的最新動力。 


♦ 專文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站立場 ♦ 

 

 

搜尋

追蹤我們

徵人啟事

41.png

稿約

43.png

新大學臉書粉絲頁

新大學臉書粉絲頁

QR code:

官方網站

web.png

LINE官方帳號

line.png

臉書粉絲頁

fb.png

趕食髦 Food Fashion Up

18836024_1698614263773063_6618469583031104682_n.png

「革命『仍』未成功,同志『更』須努力!」舊大學未竟的志業,香火必得新大學承接。鄭重邀請您的參與,就在這一天為「新大學」政論專欄網站的成立,再續熱忱共襄盛舉,為人類和平民主、公平正義的心力文明付出貢獻。 More...

© 2024 新大學政論專欄. All Rights Reserved. Designed By Allsta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