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週刊

金門變局兩岸啟示錄古戰場是和平新橋樑 ☆作者:張殿文

♦ 本篇文章轉載自 亞洲週刊。若有侵害著作權,請速告知,我們將盡速移除 ♦

 

2022/9/12

金門島無人機擊落風波,勾起兩岸對當年血腥古戰場的集體記憶,台灣的金門同鄉堅持要發起成立「金馬澎連盟」,爭取金馬人民權益,拒絕當砲灰,擁抱和平。一九八三年許歷農推動豎起的「三民主義統一中國」標語屹立至今,與廈門的「一國兩制統一中國」的標語遙遙相望,等於具體實踐「九二共識」,認同自己是中國人,但各自表述。馬英九時代策劃、連接大小金門島的金門大橋即將通車,也預留位置給將來的金廈大橋。金門現在食用水八成都靠廈門支援,將來電力也由福建供應,落實通水、通電、通氣、通橋的「四通」,金門人希望可成立一個金廈大灣區,創立兩岸和平新橋樑。


202237h03.jpg

寧為「太平狗」,不做「亂世人」。八月底廈門無人機飛進金門領空,被台灣守軍擊落。台灣老一輩金門人對於砲彈飛過天際記憶猶存,中美博弈下台灣開始適應沒有「海峽中線」,但金門人已走出軍事管制的交戰時空背景,勇於表達追求「和平」。

「金門人在那裏發展,都不會忘記最美麗的家鄉!」現任金門縣長楊鎮梧九月上旬在台北參加「台灣金門同鄉會五十週年」時表示。長達三十多年戰地任務,雖然金門孩童過去連籃球、排球都不能買,怕灌氣當救生圈浮到對岸;金馬新台幣上面蓋有地區專用,到台灣必須重換新台幣,像去外國一樣,完全不同於綠島、澎湖、蘭嶼等台灣離島。

金廈最短距離一·八公里

兩岸緊張關係隨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到訪加劇,大陸無人飛機從八月三十日出現後,台灣領導人蔡英文宣示下令國防部「強力反擊」,金門與廈門最短距離僅一點八公里,但金門早就不是「前線」。

金門大學海洋與邊境管理學系副教授劉燈鐘稱,對於台灣人來說金門就像「飛地」(Exclave)一樣,是人文地理概念中某國擁有一塊分離開來的領土,該領土被其他國家包圍,但是對於六十年前兩岸領導人來說,金門不是「前線」,始終是民族連結一部分而不願割捨。

台灣十萬大軍在七十年代仍然布局金門,當時金門防衛部司令官許歷農回憶,一九八三年國防部參謀總長郝柏村陪同行政院長孫運璿同時到金門視察,他和政戰部主任武士嵩提議在大膽島設置「三民主義統一中國」心戰標語牆的構想,得到兩位長官的欣然同意,於是連同防潮、照明設備,一時間加速落成,竟引起大陸當局極大的震撼,後來對岸廈門海邊也出現了同樣規格的「一國兩制統一中國」標語。迄今兩個標語遙遙相望,等於具體實踐「九二共識」,認同自己是中國人,但各自表述,展示金門對於和平融合的希望。馬英九時代策劃、連接大小金門島的金門大橋即將通車,也預留位置給將來的金廈大橋。 

 202237h06.jpg

金門的巨型標語:對準廈門的心戰標語(圖:黎家駿)

202237h07.jpg 

廈門的巨型標語:回應金門的「三民主義統一中國」 

如今金門的駐軍也降為四千人,這兩牆隔海對峙,「三民主義」遙對「一國兩制」,看似時空交錯,但將近四十年的巨型標語竟成為兩岸觀光景點,不只是軍事上的差距,還有經濟上的實力,廈門快速發展、工商林立,二零零零年的「小三通」終於讓金門廈門的生活交流,再邁向和平融合。

尤其一九五七年的「八二三砲戰」震驚中外,金門居民飽受砲火的洗禮,犧牲無數生命,金馬外島擔負起保衛台灣海峽第一線重任,在「中美共同協防條約」下,沒有金、馬、澎就沒有台灣,但是台灣經濟發展起飛後,回報金門的是戰地長期管制和自由發展。

202237h08.jpg 

國防部長邱國正在金門太武山公墓紀念八二三戰役:追思哀悼(圖:中央社) 

小三通與同城化

兩岸砲擊戰在一九七九年結束,美國用「台灣關係法」取代協防條約,全球從冷戰走向和平,金門卻留下各種限制離島發展之法令,跟不上本島發展步伐;一直到二零零零年「小三通」開航,二十年間逾千萬人次便捷交流,讓「同城化」的共同生活圈給金門帶來經濟繁榮的盛景,但金門人也發現建設投資不足,規劃不夠,會讓「金門」只有轉運站功能、最多賺過路費而已。

這也是為什麼金門年輕一代居民加快建設腳步。九月六日,金門縣長楊鎮浯穿上工程背心、戴上安全帽,率副縣長李增財、工務處長許鴻志等人赴「金門大橋」工區視察並慰問工作人員辛勞,期許並感謝施工團隊努力不懈完成金門大橋「最後一哩」路。

二零一一年一月九日,時任總統馬英九和行政院長吳敦義共同主持這跨海大橋開工典禮,西起烈嶼鄉(小金門)湖埔路,東到金門本島金寧鄉湖下慈湖路的金門大橋,全線五點四公里,其中跨海橋長四點八公里,串聯了大、小金門主要公路系統,連結大小金門成一完整區域,均衡兩島建設發展,達到「七分觀光、三分交通」。

很少台灣人知道當年連續四十四天的「八二三砲戰」,大、小金門落彈四十四萬四千四百二十三發中,面積僅佔全金門四分之一的「小金門」就承受其中一半的砲彈,連結大小金門的金門大橋其實承接著鄉親父老和平發展的盼望,總經費近七十五億元台幣(約二億美元),金門也負擔三分之一工程預算,唯開工之後風波不斷,歷經停工、數次流標等做做停停,金門鄉親更憂心這跨海大橋成為「浯洲新十一景:金門斷橋」。

老家就在湖下村的楊鎮浯二零一八年接任縣長後緊盯進度,施工團隊則努力克服深槽海域強勁水流、花崗岩堅硬地質及瞬間強陣風的挑戰,包含大、小金門共十一座墩柱基樁,歷經十二年時間,五十歲的楊鎮浯勉勵團隊咬緊牙根拚下去,終於讓金門鄉親今年可直接開車到小金門,參加十月廿二日開幕的「芋頭節」年度盛會。

金門大橋的完成,象徵走向和平、擺脫戰地、發展觀光的決心,讓金門不再做為兩岸對峙的「前線」,而金門也不再有能力做為「前線」。

202237h02.jpg

金門大橋:馬英九時代策劃,全線五點四公里,串聯大、小金門的公路系統 

戰爭形態已改變

首先是戰爭形態早已改變,也讓武器射程和部署不同。曾是金門三屆立委的陳清寶還記得就讀金沙國中時,一顆宣傳彈打在校園穿越兩層牆壁,就讓一名校工失血而亡,有一次他和堂哥一起去林務所打工,傍晚走在圍頭路上一顆飛彈無聲落下就在身旁開花,沒有受傷卻嚇了半條命。

「戰爭沒有戰勝者和戰敗者,只有倖存者。」經歷過砲戰歲月的陳清寶說,政治人物實在不能用戰爭做為賭注,當時他和同是立委的盧修一和蔡同榮住在大安會館,就不斷溝通戰爭不能有「萬一」,否則如同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一樣「一將未功成,但已萬骨枯」。

屍首會出現在砲火洗禮後街道上,和平時期則是人類牽著寵物自由散步,難怪金門人會有寧做「承平狗」的感受。烏戰讓人們再次見證現代戰爭武器的速度和威力,資訊戰比人力更快更廣大,讓飛彈射程和艦隊部署遠超過金門距離,已讓台灣東岸直接受到威脅。

其次是兩岸實力懸殊,讓金門的前線角色改變。

若按疫情前兩岸「小三通」所構想的「金廈生活圈」計劃落實,金門將可進一步結合閩南地區的廈門、泉州、漳州三市,合計約一千八百萬人口,形成大陸東南沿海另一個「灣區」,所謂「前線」早已在「一帶一路」倡議中,海、陸兩線交會的重點城市群。 

再者,是離島意識的覺醒,終結「前線」的宿命。

九月五日,由金門馬祖和澎湖旅台同鄉會人士共同發起「金馬澎連盟」社團法人正式成立,包括前副總統呂秀蓮、台北市長三位參選人民進黨陳時中、國民黨蔣萬安和無黨籍黃珊珊全部到齊,因為三個離島縣的居民雖不多,但旅居台灣的鄉親保守估計卻有百萬人,成為島內選舉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

陳時中就在「金馬澎聯盟」成立大會上重視「缺乏醫療資源」的訴求,呂秀蓮強調「反戰」,蔣萬安則打出「經國牌」,強調祖父蔣經國到過金門一百二十三次,強調化不開的世代情。金門、馬祖、澎湖等離島同鄉會先前籌組成立「金馬澎離島聯盟」,發起人包括金門同鄉會理事長黃獻平等,結合離島鄉親來推動政府重視離島土地交通、民生基礎建設、自然資源的利用規劃、居民健康及福利等權益。

「政治人物各擅其長,但這都是金門需要的支持」,報道文學作家、也是金門出生的楊樹清觀察,金門人雖然對內選舉激烈,但對外仍很團結。未來聯盟要推動在行政院設置「金馬澎離島委員會」,比照原住民和客家委員會模式辦理,爭取制定「離島基本法」或大幅修訂「離島建設條例」,更爭取中央續編預算挹注離島建設基金。

金門不再是「前線」,金門人不想再做「砲灰」,最重要的是「四通」融合。

習近平於二零一九在「告台灣同胞書」發表四十週年大會上提出,可率先實現金門、馬祖和福建沿海地區通水、通電、通氣、通橋的「四通」主張,大陸方面從「十四五」就規劃將「閩台高速公路及高鐵」由平潭經海底隧道延伸並連通到台北,將使台灣在經濟社會發展上走出一條新活路。

柯文哲支持小三通

這也是為什麼當今年六月台北市長柯文哲到金門訪問,特別提議應及早興建金廈大橋,可讓「小三通」更有效率,引起許多迴響和批評。

「柯文哲出賣台灣,為了要選總統!」許多民進黨人批評。台灣的大陸委員會嗆,用無知主張、荒謬比擬,但柯文哲也在媒體強調,建議建設金廈大橋純粹是從民生考量,直言若去金門辦公投,金門人認同蓋金廈大橋的「沒有超過百分之八十五我隨便你」。

金門人領教柯文哲的直率,也無法解決複雜的國際現實環境,誠如前監察委員委周陽山所言,金門和台灣本島是完全不同的地緣政治,金門的人一定是有雙重屬性:在台灣求學成家,又要和大陸做生意,尤其兩岸三通後,金門的整個經濟命脈事實上是在大陸,偏偏民進黨完全漠視金門人的需求。

如同金門已完成「通水」部分,目前金門大約有三分之一的日常供水來自泉州的晉江圍頭,許多金門鄉親就指出這兩年缺水,但金門人都可以過關,讓金門人很清楚,未來氣候異常造成的乾旱風險,有了大陸可以依靠。

202237h09.jpg

金門模範街曾懸掛兩岸旗幟:追求兩岸和平

無人機帶來的陰霾

但中美對峙陰影隨無人機事件再次靇罩。其實兩岸無人機已普遍投入邊境巡防、海上搜救等用途,技術不斷創新進步,像民用無人機最遠可控半徑已高達十五公里,但台灣軍方因應大陸無人機飛入金門防區,也將在金馬等外島防區明年建置「無人機防禦系統」。

202237h04.jpg 

大陸無人機近距離拍攝金門守軍

 202237h05.jpg

金門守軍用干擾槍對付大陸無人機(圖:軍聞社)

金門大學副教授劉燈鐘認為兩岸關係緊張,相關措施無可厚非。但金門仍要避免成為兩岸延伸作戰中心,台灣想要利用金門來掌握戰場動態,甚至攔截大陸攻台導彈的想法並不實際,特別是隨著現代戰爭型態的轉變,金門的區位優勢在於交流與和平,更早非執行「登陸逆襲」的要域。

中美對峙若越演越烈,金馬想要退出「前線」戰場可能更加困難,卻也是台灣跳脫冷戰的思維關鍵,深諳離島防務的人士就稱,金門防務只有四千人代表早就「國退民進」,在此關鍵時刻國防部反倒應該思考南海東沙駐軍「民退國進」,加強國防力量和越南、菲律賓、印尼等平起平坐、台灣海巡署對東沙太平島的配置恰恰應當和金門對調。

由海巡署接手金門防務,改變過去的戰爭印象。但這種思維背後說明金門人擔心島上被軍事化,反而容易成為解放軍攻擊目標,更不安全,而金門的困境,其實就是中美對峙下台灣續遭軍事無情掣肘無法跨步前進、無法退出戰場的縮影。

由作家陳映真創辦的《人間》雜誌在一九八九年八月推出〈等待解嚴:金門人不再沉默〉專題,為戒嚴軍管下的金馬發聲,當時國防部駁回《人間》赴戰地採訪的計劃,陳映真則親撰〈虛構的珍珠港:美國干涉主義下的金門與馬祖〉,讓外界深思華人內戰的苦難本質。

「珍珠港事件」振奮美國全心參戰,開啟了太平洋戰爭的序幕,但兩岸需要的是戰爭還是建設?金門人需要的是毀滅還是希望?

兩岸更多善意,加速四通,僑鄉建設就更快。當金門大橋在「虛構的珍珠港」落成,代表戰爭經濟轉型觀光業,金門從台澎的屏障變身「海上公園」,大橋讓十八羅漢礁的古老傳說,成為海上串聯島嶼珍珠,串連金門鄉親期盼能「今日新金門,明日新加坡」。

觀光業將帶動整體經濟。事實上從金門大橋拍板興建後,房地產也開始輪動,昔日黃沙滾滾的重劃區蓋起高樓,百戶社區和鄰近生活機區銜接起來,加上無敵海景,打開窗戶大橋就在眼前,幾公里外的廈門也歷歷在目,每坪房價已開始直追本島六都的蛋白區,若未來疫情消散,兩岸可恢復往來,前景可期。

 202237h10.jpg

遊客到金門歷史民俗博物館觀光:金門由戰爭前線轉型為觀光業(圖:歐新社)

202237h11.jpg 

金門馬拉松賽事:籌辦大型活動,吸引旅客,振興旅遊業(圖:中央社)

事實上金門房價只有廈門三分之一,就驗證背後發展思維。誠如「金馬澎聯盟」成立宣言,倘離島與對岸發展落差過大,無疑自我拋棄民主自由的優越性,「若能發展成為國際級市鎮,對離島及台灣安全將更有保障」。

歷史讓金門變成前線,讓金門人成為砲灰,現反而可藉地利之便成為兩岸交流前沿,金門更可以成為「中華民國」的舞台,當金門成為能夠推動四通的重要基地,當金門與廈門真正地連成一體,以國際海港與空港的地位走向全球,對台灣對兩岸來說也是未來發展的新前景。

 

 亞洲週刊  2022年37期 2022/9/12-9/18

202237h01.jpg


♦ 專文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站立場 ♦ 

 

 

搜尋

追蹤我們

徵人啟事

41.png

稿約

43.png

新大學臉書粉絲頁

新大學臉書粉絲頁

QR code:

官方網站

web.png

LINE官方帳號

line.png

臉書粉絲頁

fb.png

趕食髦 Food Fashion Up

18836024_1698614263773063_6618469583031104682_n.png

「革命『仍』未成功,同志『更』須努力!」舊大學未竟的志業,香火必得新大學承接。鄭重邀請您的參與,就在這一天為「新大學」政論專欄網站的成立,再續熱忱共襄盛舉,為人類和平民主、公平正義的心力文明付出貢獻。 More...

© 2024 新大學政論專欄. All Rights Reserved. Designed By Allsta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