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週刊

台灣的「自由中國」要回來? ☆作者:本田善彥

♦ 本篇文章轉載自 亞洲週刊。若有侵害著作權,請速告知,我們將盡速移除 ♦

 

2024/10/28

本田善彥 | 資深媒體人,旅台作家,前中廣海外部記者兼播音員,聲優。中文版著作有《保釣運動全記錄》、《台灣人的牽絆》。

 

美國學者提倡台海關係回到「自由中國VS共產中國」框架,台灣若如此能避免陷入自我否定的虛無思緒。


美國經濟分析師查爾特‧威斯柯特(Chart Westcott)於十月十一日《美國保守主義》發表一篇「美國要宣傳台灣才是真正的中國」的投書,威斯柯特在文中稱:當初他也認為,美國得優先加強台灣的防禦能力,主要是透過增加軍售和在該地區建構反霸聯盟,將台灣轉變為刺蝟。他說:雖他繼續挺此目標,但他訪台後發現台灣的社會和政治比他想像的更加微妙,這些複雜性限制了純粹軍事援助的有效性,若僅靠軍事支持是不夠的,保衛台灣的策略還需要有強大的軟實力來促進台灣內部的政治團結、提升士氣和軍事準備。

針對「軟實力」的部分,他指出:台灣軟實力的武器庫中一項重要但未被充分利用的資產就是它對真正的中國身份之聲明。他同時向美方提出建議:美國可利用這些事實來強調台灣作為真正的中國遺產守護者的地位,透過提升台灣的文化合法性,美方可以戳破中共宣稱的中國唯一合法政府的說法。他特別點到:這些做法雖很可能激怒中共,但卻避免了台灣民族主義煽動到台獨的地步,也仍然鞏固台灣作為中華文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之地位,又能使中共無話可說了,也不至於引發軍事行動。

威斯柯特指出:除了其歷史合法性之外,台灣也代表了中共對現代中國社會願景的一個令人信服的替代方案。雖中共以物質繁榮來換取政治控制和限制公民自由,但台灣能提供民主、言論自由和經濟成長共存的另一種模式。

借現代民主延續歷史性

他還特別點到:其實台灣當今的形象已經走偏了,台北駐美代表處經常宣揚「台灣性」,動不動就刻意強調與中國傳統不同的獨特身份。雖然這可能會符合民進黨的政治利益,但事實證明,他們傳遞的訊息出現戰略錯誤。他說:台灣的文化外交不得專注於創造獨特的「台灣性」,而是得要加倍強調「真正中國」,台灣是中國歷史和文化傳統的守護地,同時已經與現代民主模式達成不錯的融合,這將使台灣能夠挑戰中共的中華文明和文化的代表權,同時仍保持歷史連續性的身份。

他同時建議:為了加強上述策略,美方政策制定者得考慮下面幾項措施:公共資訊方面,除了總統的聲明外,美方領導層還應在演講和國際論壇上強調,台灣體現真正的中國身份,以及「現代中國」社會的典範。文化機構方面,美方可以協助台方建立類似孔子學院之類的機構,宣傳台灣文化和歷史作為中華遺產的真正繼承者。青年參與方面,美方的軟實力努力應聚焦於台灣青年,培養他們對中國傳統的自豪感,以及他們作為中國民主捍衛者的角色。他說:透過這些努力,美國不僅可以支持台灣捍衛其主權,還可以支持台灣真正的歷史責任:二十一世紀的中國該如何改革。

其實,本人看到該文時,立即聯想到李光耀的此席話:「台灣的未來不是台灣的民意所決定,而是兩岸力量的對比以及美國願意介入的程度。沒有一個國家能阻止兩岸的統一,李登輝所施行台灣人有別於中國人的認同教育,並無法改變兩岸最終的統一,只會增加台灣人在兩岸統一過程中的痛苦。」不管往前或回頭勢必是一場痛苦。

台灣中華文化的重要性

針對該文,跟幾位中文媒體人交換意見,同時思考其有效性。簡單地說,威斯柯特所提倡的就是讓台海關係恢復到約三四十年前的「自由中國VS共產中國」之框架。有位台籍資深媒體人預測:未來在美國這種聲音可能不斷地會出來,也就是美方意識到鼓勵台灣成為中華文化的代表,符合各方的利益。確實,由「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角度來看,其效果遠比搞分離主義實際多。因為,從歷史的脈絡看,台人本身就是中國人(若嫌棄被稱中國人,就可以稱之為中華民族\華夏民族\支那人\華人等任他們選,反正翻譯成英語均為Chinese),回歸到中國人就不必偽裝成什麼人。兩岸畢竟是同文同種,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關係,如此,能夠於融合中尋找各方的特性和自主性,所以台方若能回頭走此條路,至少不會陷入自我否定的虛無思緒,也許能夠迴避自我解體的局面。

有位媒體人說:因為台灣綠營推動「去中國化」很久,現在回頭走自由中國之路已來不及了。對此,另一位媒體人道:凡事「Nothing is too late」。如果美國人朝這個方向鼓動,情況當然會有不一樣。沒錯,美國本身持續衰退的今天,最好將大陸困住長期無解的中國正統性之爭,不要把自己跟不靠譜的分離主義者牢牢地綁在一起。若哪天美方有影響力的人開始提倡這些,台方完全無視不配合也很困難,為了自保只能逐波隨流。

台灣投機者自由改身份

為了生存,能將自己的身份認同自由自在地改變,也是台人的一大專長,有人舉例,戰後不久的時候,在日本東京所發生的澀谷事件,就是在日台籍人士紛紛主張自己是戰勝國國民,強調中國人的身份來迴避法律責任的前例。此意味著,務實的台人什麼都是,其實什麼都不是,說變就能變。眼看這些台人的「務實\投機」本領,他們將來變到哪裏去,其實都不意外。

 

 

 亞洲週刊  2024年43期 2024/10/28-11/3

202445a01.jpg

 

♦ 專文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站立場 ♦ 

 

 

搜尋

追蹤我們

徵人啟事

41.png

稿約

43.png

新大學臉書粉絲頁

新大學臉書粉絲頁

QR code:

官方網站

web.png

LINE官方帳號

line.png

臉書粉絲頁

fb.png

趕食髦 Food Fashion Up

18836024_1698614263773063_6618469583031104682_n.png

「革命『仍』未成功,同志『更』須努力!」舊大學未竟的志業,香火必得新大學承接。鄭重邀請您的參與,就在這一天為「新大學」政論專欄網站的成立,再續熱忱共襄盛舉,為人類和平民主、公平正義的心力文明付出貢獻。 More...

© 2024 新大學政論專欄. All Rights Reserved. Designed By Allsta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