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週刊

海外印度人:下一個全球帝國? ☆作者:沈旭暉

♦ 本篇文章轉載自亞洲週刊第32卷 5期。若有侵害著作權,請速告知,我們將盡速移除 ♦

 

20180402a.png

歷史上,英國向毛里求斯、圭亞那等殖民地引進印度勞工,對早期全球化人口流動影響極其深遠,不僅顛覆原有的社會結構,印度甚至壟斷了國家控制權,改變地緣政治。印度在這個全球網絡基礎上,藉助英語互通優勢輸出軟實力,或將催生新的未來霸權。


GLOs集團主席,香港中文大學社會科學院副教授,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高等研究所學人,香港《信報》主筆(國際),以推動國際關係教育產業化為目標。

當二十一世紀被視為「中國人的世紀」,同樣在崛起、但經常被我們忽視的,還有另一個亞洲大國:印度。不久前,到了印度洋島國毛里求斯,意外看到印度在全球化時代無所不在的潛能。

毛里求斯作為一個小島國,想不到也有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自然、人文文化遺產各一,其中世界人文文化遺產名叫「Aapravasi Ghat」,原名「苦力殿堂」。很難想像這個地方可以和萬里長城、金字塔等同級,相信入選完全是取其象徵意義,因為這是英國從印度運送勞工到毛里求斯的登陸碼頭。景點本身雖然乏善足陳,就是幾個印度勞工的洗澡、煮食、登記地點之類,不過博物館部分做得很詳細,可作為了解早期全球化的教材。

這些離鄉別井的印度勞工並非獨立行動,背後完全是國家行為。毛里求斯是英國對殖民地引進印度勞工的實驗起點,在十九至二十世紀,前後有大約五十萬印度人這樣來到毛里求斯,而今天毛里求斯人口也不過一百萬,難怪百分之七十的當代毛里求斯人都是印度勞工的後代,已經徹底顛覆了本來人口結構。印度總理莫迪稱毛里求斯為「小印度」,前總理甘地夫人更想過出兵毛里求斯、推翻反印度化的領導人,可見毛里求斯雖然位於非洲,文化上,卻早已「脫非入印」。

 

英國分而治之管制模式

英國向毛里求斯輸出印度勞工,原意是為了替代被禁止的奴隸貿易。不少英國的海外殖民地勞動力不足,缺乏令天然資源變成製成品的勞工,於是人口極多的印度就成了英國解決勞力問題的萬能配方。這些印度勞工理論上是合約僱員,完成合約後,就能完全自由,願意的可以留下落地生根,不願意的可以回印度。其實英國也嘗試過招募中國人承擔這樣的角色,雖然中國並非英國殖民地,但要在英國勢力範圍內的中國沿海招募苦力,也絕不困難。最終還是以印度勞工佔絕對多數,背後還有一重考慮:印度人畢竟是大英帝國子民,假如帝國長存,而印度人在其他殖民地反客為主,最高宗主依然是英國。加上「以夷制夷」、「分而治之」是英國擅長的管治模式,印度人在海外有了新天地,也可以為印度本部的「低端人口」提供出路,變相紓緩管治危機,對英國有百利而無一害。

在這些考慮下,有了毛里求斯實驗的成功,英國再接再厲,繼而向圭亞那、斐濟、千里達、牙買加等殖民地引進印度勞工。然後,這些殖民地旁邊的其他殖民地,例如圭亞那旁的荷屬蘇里南、毛里求斯旁的法屬留尼旺島、英屬西印度群島附近的丹屬西印度群島(今日的美屬處女群島)等,也紛紛和英國簽約,引入印度勞工。到了今天,大英帝國早已不存在,殖民地絕大多數都已獨立,而在它們獨立前數十年,整個輸入印度勞工的制度也早已被取消。但這一波早期全球化人口流動帶來的影響卻極其深遠:除了毛里求斯的控制權已經完全落入印度裔手中,圭亞那、千里達、斐濟等國的印度裔也都成了主流人口,國家主要職位都已被他們壟斷。這個人口換血過程有時相對和平,有時卻是動盪泉源,例如斐濟近年多次發生政變和反政變,關鍵就是印度裔終於取代了原住民,成了多數人口。當今天出現了一個印度裔主導的太平洋島國,要是再向附近人口稀少的島國大舉移民,整個地緣政治就徹底改變。

即使是那些引入印度勞工、但數目未成為多數的國家,也會因為大量印度人出現,而顛覆了原有社會結構。例如在東非烏干達,印度勞工的後裔很快主導了對外經濟、貿易,成了先富起來的精英階層,到了「烏干達狂人」阿敏執政時,要搞「本土化」,就拿他們開刀當代罪羔羊,將全體印度人驅逐離國。此舉卻加速了國內經濟崩潰,也令國際社會得到討伐阿敏的口實。

在今天的全球化時代,一國影響力當中,軟實力是其中重要一環。海外印度裔人口是全球移民(diasporas)當中數目最多的一個,達一千六百萬,比海外墨西哥人、俄羅斯人、華人等都要多。除了絕對數目可觀,在非洲、美洲、大洋洲,印度人都有了自己佔多數的國家,要把印度文化向外推廣,也有了國家支持的中轉站,這是中國始終難以做到的。在聯合國,只有新加坡一個國家是中國以外的華裔主導國,但其國策是在強權之間互相「對衝」,並非以中國國家利益為依歸,這和毛里求斯、千里達等國對印度的態度有根本不同。本欄多次介紹印度軟實力,特別是寶萊塢電影、印度音樂等,有了這個全球海外印裔網絡,加上與英語互通的先天優勢,很容易再上層樓。

何況在歐洲,英國的南亞勢力也在上升當中,除了倫敦市長Sadiq Khan是巴基斯坦裔,印巴新移民在英國社區的角色也越來越重要。而英國和印度文化的結合,例如咖喱在英國的普及、Chicken Tikka Masala擊敗炸魚薯條成為英國最受歡迎名菜等,都令印度軟實力進一步借助英國文化的基礎,發揚光大。

某程度上,也許印度才是大英帝國的真正傳人:當年維多利亞女王有資格成為「女皇」,並非改了英國國號,而是登基成為「印度女皇」,而女王知道印度的重要性遠非其他殖民地可比,就加緊學習印度文化,甚至寵信印度侍從「孟師」,這正是電影《日不落奇緣》的時代背景。到了印度獨立,成了英聯邦內人口最多的國家,號稱「全球第一民主大國」,不少印度人雖然對英國殖民手法充滿批判,卻很珍惜「英聯邦成員」的身份,因為英國辛辛苦苦建立的全球網絡,在英國衰落後,反而最有資格由崛起中的印度繼承。今天不少印度公司成了英語國家大企業的back office,假以時日,反客為主,也是可能。

 

網絡時代人口基數重要性

更重要的是,在網絡時代,人口基數有了新的重要性。以中國市場為例,微信、網購、粉絲經濟等大盛,全靠極龐大的華人人口基數,結果任何一個小玩意,都可以變成有規模的產業鏈,這是守在一地的香港青年難以想像的。印度同樣是資訊科技大國,某些範疇的技術水平甚至高於中國,而以目前印度人口的增幅,很快就會超越中國。加上遍及全球的海外印度人網絡,在歐洲的姐妹國英國,以及在非洲、美洲、大洋洲的附庸國,印度網絡經濟有一天超越中國,也非不能想像。像毛里求斯這樣的小國,可以憑一部電影、一個小發明,打入印度市場,再進入全球,中國目前就很難讓其他國家有這樣的想像。再回看那個實在不怎麼樣的毛里求斯「苦力宮殿」,誰能想到蝴蝶效應下,就這樣可以催生一個未來霸權?

 


♦ 專文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站立場 ♦ 

 

 

搜尋

追蹤我們

徵人啟事

41.png

稿約

43.png

新大學臉書粉絲頁

新大學臉書粉絲頁

QR code:

官方網站

web.png

LINE官方帳號

line.png

臉書粉絲頁

fb.png

趕食髦 Food Fashion Up

18836024_1698614263773063_6618469583031104682_n.png

「革命『仍』未成功,同志『更』須努力!」舊大學未竟的志業,香火必得新大學承接。鄭重邀請您的參與,就在這一天為「新大學」政論專欄網站的成立,再續熱忱共襄盛舉,為人類和平民主、公平正義的心力文明付出貢獻。 More...

© 2024 新大學政論專欄. All Rights Reserved. Designed By Allsta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