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內容轉載自 中美論壇專刊 US-China Forum (Chinese) ♦
2022/7/30
安倍晉三(Shinzo Abe, 1954-2022)辭世後,圍繞其「政治遺產」的討論持續著。安倍在位時憑藉各項改革與突破性政策喚醒日本國內強大的保守勢力,也締造首相執政最長的紀錄,在戰後日本政治史與國家戰略演進中佔據了一個高光位置,留下了難以忽視的政治影響。儘管標誌著日本版本的Build Better Back的「安倍時代」已成為歷史,但若要審慎評估「安倍主義」在未來的日本國家走向埋下甚麼因子?則可從安倍「政治遺產」的視角加以探究,並藉此深度定位安倍晉三之「功」與「過」,甚至指向安倍驟然被殺背後原因之弔詭。本文從審視安倍執政之強硬兼務實角度,粗略描繪安倍政治系譜,並錨定此時國際政治空間刺殺安倍所代表的不單純動機。
2022年7月8日 奈良 :
講者循聲回頭側身張望、碰~碰~、拿著麥克風的手與身軀隨之向前撲倒、在聊聊三十幾位聽講的民眾與隨扈面前,不可逆轉的、舉世震驚的事實、既喧囂又安靜地發生了。隨後,貌似發狠搏命的保安人員猛力撲向呆滯不動又似乎想逃的嫌犯,上演欲拒還迎的抓捕。在新聞影像中,一位老伯騎著舊式腳踏車,若無其事經過,畫面左邊背景稍遠處,兩位婦女撐傘戴口罩倚著欄杆,像木偶般觀看眼前一幕。除了躺在地上受創者胸口的紅色鮮血,其餘似乎有過多的黑與白填滿畫面,像電影含有某種特殊意義的定格與消音 . . . 當所有新聞只能重複播送相同場景畫面後,等著的是終章的宣告:日本前首相命喪奈良。
安倍晉三是一串符碼、是爭議褒貶齊奏的雜音,也是嘎然而止的未竟懸宕。日本的一個時代就此落幕,安倍生命的終章敲響「後安倍時代」的序曲,一些路線、難題、局勢發展等著被探求追問。
2012年安倍再度當選自民黨總裁,並於12月再度出任首相。由此拉開長達7年8個月「安倍時代」的序幕。安倍的再度出任源於當時的國際局勢與日本國內的政治情況,此情況是自民黨福田康夫、麻生太郎政權以及民主黨三屆內閣均無法掙脫的困局:國際間金融危機爆發,深度依賴美國與西方的日本經濟體系深受衝擊。這段期間以中國為首的新興國家以群雄並起之姿逆勢崛起,美歐霸權相對削弱。2010年中國經濟總量首次超越日本,並不斷拉大中日之間的差距,中國取代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全球治理體系與權力關係開始產生結構性的變化。「中國崛起」除了導致全球經濟政治社會各領域之秩序、位階、規範微妙消長,其中,話語權之爭更浮上檯面。日本的國際博弈意識日趨鮮明,危機感日益增強,對外提升戰略心態之輿論氛圍漸濃,所謂「強人政治」的需求應運而生。
安倍上任後,以「美しい國」(美麗的國家)作為口號展開施政。安倍將自身積極右傾保守政治觀與日本國民日漸躁動的防衛心態以及變動的國際局勢結合,提出一系列政策理念,試圖通過戰略行動,從日本軍政經出撃,讓日本「重新強大起來」(“Make Japan Great Again”我挪用Donald J. Trump的口號)。此外,安倍在歷史問題上透過竄改教科書,否認「村山談話」(1955年8月15日)中對於日本發動侵略戰爭與殖民統治他國的歉疚歷史表態,並啟動了一系列改變區域平衡與影響全球既有戰略布局的舉措:推動防衛廳升級為防衛省,修改《國民投票法》和《教育基本法》,訂定《海洋基本法》等;經濟上射出「三支箭」:所謂「安倍經濟學」。外交上,安倍的「地球儀外交」提出價值觀外交的策略,並且描繪「自由與繁榮之弧」的構想,安倍本人因此訪問過80個國家。2016年,安倍晉三提出「自由開放的印度太平洋」構想,帶動國際趨勢:美軍太平洋司令部更名為印太司令部,藉以應對中國;歐洲主要國家也相繼制定印太戰略。安倍並以 「戰後外交總決算」等方式,強化日本在軍事政治領域的所謂「自立自主」,其結果是加速日本政治與國家定位之極度右傾化。雖然安倍再三強調:日本將秉持「積極的和平主義」,對世界和平、安定與繁榮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安倍路線」仍引發全球關注與亞洲國家普遍擔憂,更招治各國對日本未來發展的疑慮。
出生於政治豪族、繼承強大政治基因、抱持著日本國防正常化和軍事大國化的野心、畢生致力於引領日本重回輝煌的安倍,真的死於宗教仇恨的理由?日本正值所謂「寬鬆世代」:工作上的加班傳統雖然延續,但實際的工作量在東北亞屬於是較輕省的。福利也在日漸提高,甚至日本政府生育政策包括了從出生到中學的主要教育支出,近乎免費。至於環境、房價,都是全球數一數二的怡人宜居。這樣的日本,曾盡心盡力之前首相竟然死於刺殺?為何從安倍背後發射的子彈會命中安倍前胸,導致大出血死亡?安倍真的「被犧牲」了嗎? 誰有真正的動機?愛國主義者或同為右翼分子所為?各國的刺殺傳統雖不同,但是背後總潛藏著千絲萬縷的路線糾葛與極端分子精心策畫的劇本。
安倍遇刺折射日本社會存在的撕裂?抑或這是屬於平時最容易忽視的「小概率事件」?即所謂「黑天鵝」與「灰犀牛」事件。在非洲草原人們會防範兇猛動物,如,獵豹、獅子。卻不知道近距離灰犀牛的殺傷力不亞於任何猛獸,我們「不知道的意外」比我們「意料中之事」更常主導世局之發展?
安倍死後他的戰略性外交與地緣競爭思維會被延續嗎?以擴充安全領域推動國家戰略轉型,利用多元化外交手段提升綜合國際能見度與活躍度的政治取向會被貫徹?安倍推動的日本「戰略主體性」「能動性」的政治遺產將繼續發揮作用嗎?現今2022年,「新冷戰」已就定位,世界政局分成三大陣營四大勢力;不以意識形態而以各國自身利益互相叫陣、博奕,導致全球經濟硬著陸。安倍的終章,奏鳴著我們所面對變動世界的序曲:「一切堅固的東西都煙消雲散了,一切神聖的東西都被褻瀆了,人們終於不得不冷靜直面他們生活的真實狀況,和他們之間的相互關係。」(Marshall Berman)
誰想到這世界如此真實?我們面對它又如此舉足無措!
劉于雁 | 嶺南師範學院副教授
中美論壇 堂堂邁入
六周年 第 468 期
熱門話題 精彩內容
需要您的共鳴回響與參與才有火花 。。。
請熱烈點擊回響 。。。
#468 (7/30/2022)
- 馬康莊 後安倍時期影響西太平洋戰略目標的經濟變數
- 劉于雁 終章即序曲 --後安倍時代的日本政治路線之探問
- 王文軍 新香港,回歸25載再出發--背靠內地,面向世界
- David Wordman The Attitude of Chinese in the World - Five Continents Gradually Show Convergence
www.u為印刷版形式,便於報章式閱讀,並易於尋找早期論壇。www.us-chinaforum.com 網站為普通網站形式,有留言、下載、搜尋文章等功能。希望您不吝批評、建議、並請轉寄。您可對任何文章在 .com 網站留下評語或意見,點擊該文章下之“評論”即可,
♦ 專文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